day_17 集合概述

概述

Java集合是使程序能够存储和操纵元素不固定的一组数据。 所有Java集合类都位于java.util包中。

通过对比数组和Java集合工具类来解释Java集合工具类的必要性

1.1 继承体系

Collection 是集合,两个直接子接口是List和set

List 特性 : 有序 可重复,保证数据的添加顺序和取出顺序一致

Set 特性 : 无序 不可重复,不能保证数据的添加和取出顺序一致

List 有三个子类 :

ArrayList : 底层是数组,查询和更改效率极高

LinkedList : 底层是双向链表,添加和删除效率要高一些

Vector : 底层也是数组,是线程安全,已废弃,不推荐使用,已被ArrayList代替

Set有两个子类

HashSet : 底层是散列表

TreeSet : 底层是二叉树

1. Collection

Collection作为集合类的父类,所以,collection中的方法,是所有集合类都有的方法

 常用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nkedList list = new LinkedList();
		// Array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 添加 到尾部
		list.add(1);
		list.add(11);
		list.add(12);
		list.add(13);
		// 添加到指定位置
		// list.add(index, element);
		// 添加到头部
		// list.push(e);
		// list.addFirst(e);
		// 尾部添加
		// list.addLast(e);
		// 个数
		System.out.println(list.size());
		// 是否为空
		System.out.println(list.isEmpty());
		// 根据下标删除
		list.remove(0);
		// 根据数据删除
		list.remove(new Integer(11));
		// 清空
		list.clear();
		// 更改
		list.set(2, 111);
		// 获取
		list.get(2);
		// 遍历
		for (Object object : list) {
 
		}
	}

1.1.1 使用方式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100W条数据为例
		// 尾部添加
		long start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addToArrayList();
		pushToArrayList();
		long end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ArrayList添加完成,耗时 : " + (endTime - startTime));
		start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addToLinkedList();
		pushToLinkedList();
		end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LinkedList添加完成,耗时 : " + (endTime - startTime));
 
		// 尾部添加 100W ArrayList 29 LinkedList 169
		// 首部添加 10W ArrayList 599 LinkedList 10
	}
 
	public static void pushToArrayList() {
		Array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for (int i = 1; i <= 100000; i++) {
			list.add(0, i);
		}
	}
 
	public static void pushToLinkedList() {
		LinkedList list = new LinkedList();
		for (int i = 1; i <= 100000; i++) {
			list.addFirst(i);
		}
	}
 
	public static void addToArrayList() {
		Array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for (int i = 1; i <= 1000000; i++) {
			list.add(i);
		}
	}
 
	public static void addToLinkedList() {
		LinkedList list = new LinkedList();
		for (int i = 1; i <= 1000000; i++) {
			list.add(i);
		}
	}

以ArrayList为例

 Iterator

迭代器

 注意

 forEach

 List
 ArrayList
 LinkedList 

基本使用

 底层实现
 节点类
链表由节点构成,因为是双向链表,所以节点中有三个属性

1 保存的数据 Object

2 下一个节点对象  节点类型

3 上一个节点对象  节点类型

 LinkedList类

为了首尾添加效率更高,在LinkedList类中保存了首节点和尾结点

添加-add

取-get

获取数据

Get方法只是模拟下标获取的方式而已,本质上就是遍历操作

只不过做了一定的判断,判断找前半截快还是找后半截快

 Set和排序
 TreeSet
 Comparable
因为 User没有实现对应的Comparable接口,所以在使用TreeSet的时候,会报错

 Comparator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把比较器类的对象传入
//		TreeSet set = new TreeSet(new A());
		// 匿名内部类写法
		TreeSet set = new TreeSet(new Comparator ()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Object o1, Object o2) {
				// o1 是要添加的元素
				// o2 是集合中的元素
				Integer i1 = (Integer) o1;
				Integer i2 = (Integer) o2;
				// 该方法 返回 0 说明重复,不添加
				// 返回 大于0的值 说明要添加的元素比集合中的大,就往后放
				// 返回 小于0的值 说明要添加的元素比集合中的元素小,就往前放
				return i2-i1;
			}
		});
		set.add(1);
		set.add(2);
		set.add(3);
		set.add(4);
		System.out.println(set);
	}
}
// 比较器类
class A implements Comparator{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Object o1, Object o2) {
		// o1 是要添加的元素
		// o2 是集合中的元素
		Integer i1 = (Integer) o1;
		Integer i2 = (Integer) o2;
		// 该方法 返回 0 说明重复,不添加
		// 返回 大于0的值 说明要添加的元素比集合中的大,就往后放
		// 返回 小于0的值 说明要添加的元素比集合中的元素小,就往前放
		return i2-i1;
	}

List排序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1);
		list.add(22);
		list.add(3);
		list.add(11);
		// 该方法会调用对象的Comparable中的compareTo方法或者是Comparator接口中的方法
		// 因为Integer中有compareTo方法,而且是升序,所以才可以使用sort方法
		// 比如想要降序可以使用sort方法重载
		// Collections.sort(list);
		Collections.sort(list, new Comparator()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Object o1, Object o2) {
				// o1 是要添加的元素
				// o2 是集合中的元素
				Integer i1 = (Integer) o1;
				Integer i2 = (Integer) o2;
				// 该方法 返回 0 说明重复,不添加
				// 返回 大于0的值 说明要添加的元素比集合中的大,就往后放
				// 返回 小于0的值 说明要添加的元素比集合中的元素小,就往前放
				return i2 - i1;
			}
		});
		System.out.println(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new Student1(18));
		list.add(new Student1(11));
		list.add(new Student1(15));
		list.add(new Student1(4));
		// 因为Student1没有实现comparable接口 所以不能使用sort方法
		// Collections.sort(list);
		// 但是可以使用重载的方法
		Collections.sort(list,new Comparator ()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Object o1, Object o2) {
				return 0;
			}
		});
	}
}
 
class Student1 {
	int age;
 
	public Student1(int age) {
		super();
		this.age = age;
	}

总结

 * Comparable : 如果treeSet中保存我们自己定义的类型的时候,使用Comparable

 * Comparator : 如果treeSet中保存的不是我们写的类型的时候,就要使用Comparator来指定排序规则

 *            比如 Integer 默认是升序排序,假如我们需要降序排序,我们只能使用 Comparator,因为我们不可能去更改Integer的源码

 *            但此时 Integer中是有Comparable接口的实现的,等于两个比较都存在,但是Comparator优先级高,

 *            所以会按照我们定义的规则进行排序

 *            开闭原则 : 对修改关闭,对扩展开发

 *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