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蜻蜓算法
1.1 算法介绍
蜻蜓(蜻蜓属)是奇特的昆虫。世界上有近3000种不同的昆虫。如下图所示,蜻蜓的生命周期包括两个阶段:若虫和成虫。它们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若虫期,经过变形变成成虫。
蜻蜓被认为是一种小型捕食者,它捕食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小昆虫。若虫也捕食其他海洋昆虫,甚至是小鱼。有趣的是蜻蜓独特而罕见的群集行为。蜻蜓聚集的目的只有两个:狩猎和迁徙。前者称为静态(摄食) 群,后者称为 动态(迁徙)群。
2015年提出的蜻蜓算法(DA)算法的主要灵感来源于静态和动态的集群行为。蜻蜓算法(DA)是在粒子群(PSO)的框架下开发的,因此作者提出两个向量:位置向量和步长向量 ,步长向量类似于 PSO 中的速度向量,位置向量表示蜻蜓运动的位置。蜻蜓算法通过改变它们的权重,从静态过渡到动态,即全局搜索过渡到局部开发来收敛,同时随着优化过程的进行,蜻蜓倾向于看到更多的蜻蜓来调整飞行路径。
在静态群体中,蜻蜓组成小群,在一小块区域内来回飞行,以捕食其他飞行猎物,如蝴蝶和蚊子。局部运动和飞行路径的突变是静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