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Docker)镜像和数据卷

镜像

镜像是一种轻量级、可执行的独立软件包

用来打包软件运行环境和基于运行环境开发的软件

它包含运行某个软件所需的所有内容,包括代码、运行时、库、环境变量和配置文件。

前面我们发现我们的Tomcat镜像很大,Linux镜像却很小

我下载Tomcat镜像后,Linux镜像却已经存在了

UnionFS(联合文件系统)

Union文件系统(UnionFS)是一种分层、轻量级并且高性能的文件系统

它支持对文件系统的修改作为一次提交来一层层的叠加,同时可以将不同目录挂载到同一个虚拟文件系统下(unite several directories into a single virtual filesystem)。

Union 文件系统是 Docker 镜像的基础。

镜像可以通过分层来进行继承,基于基础镜像(没有父镜像),可以制作各种具体的应用镜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特性:一次同时加载多个文件系统,但从外面看起来,只能看到一个文件系统,联合加载会把各层文件系统叠加起来,这样最终的文件系统会包含所有底层的文件和目录

Docker镜像加载原理

docker的镜像实际上由一层一层的文件系统组成,这种层级的文件系统UnionF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Bootfs

bootfs(boot file system)主要包含bootloader和kernel, bootloader主要是引导加载kernel, Linux刚启动时会加载bootfs文件系统

在Docker镜像的最底层是bootfs。

这一层与我们典型的Linux/Unix系统是一样的,包含boot加载器和内核。

当boot加载完成之后整个内核就都在内存中了,此时内存的使用权已由bootfs转交给内核,此时系统也会卸载bootfs。

rootfs

rootfs (root file system) ,在bootfs之上。包含的就是典型 Linux 系统中的 /dev, /proc, /bin, /etc 等标准目录和文件。rootfs就是各种不同的操作系统发行版,比如Ubuntu,Centos等等。

平时我们安装进虚拟机的CentOS都是好几个G,为什么docker这里才200M??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一个精简的OS,rootfs可以很小,只需要包括最基本的命令、工具和程序库就可以了,因为底层直接用Host的kernel,自己只需要提供 rootfs 就行了。由此可见对于不同的linux发行版, bootfs基本是一致的, rootfs会有差别, 因此不同的发行版可以公用bootfs。

以我们的pull为例,在下载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docker的镜像好像是在一层一层的在下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好处

比如:有多个镜像都从相同的 base 镜像构建而来,那么宿主机只需在磁盘上保存一份base镜像,
同时内存中也只需加载一份 base 镜像,就可以为所有容器服务了。而且镜像的每一层都可以被共享。

我下载Tomcat镜像之后,再下载Centos镜像就自带了

镜像的Commit操作

我们通过Docker获取到官网镜像之后。通过镜像文件创建一个容器

在这个容器上进行修改操作之后。可以将这个容器个打成镜像。为我们之后的操作做准备。

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自己的镜像创建出容器

docker commit -m=“提交的信息” -a=“作者” 容器id 自定义镜像名字:[标签名字]

操作示例

通过Tomcat镜像创建一个容器

docker run -it -p 8888:8080 tomcat

命令解释

-p:主机端口:douker容器端口

i:doker交互

t:终端

-P:可以随机分配端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为什么写两端端口号

我们需要先访问到Docker,在Docker中再去访问Tomcat

第一个端口号:表示访问docker

第二个表示Docker该端口对应指定的Tomcat端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虽然说没有出现小猫咪,但是存在tomcat的404异常也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报出了Tomcat的404,为啥没有小猫呢

最后清除容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反正下面的操作就是可以将我们的容器打成镜像,为我们之后操作

数据卷

先来看看Docker的理念:

  • 将运行的环境打包形成容器运行 ,运行可以伴随着容器,但是我们对数据的要求希望是持久化的
  • 容器之间希望有可能共享数据

Docker容器产生的数据,如果不通过docker commit生成新的镜像,使得数据做为镜像的一部分保存下来,
那么当容器删除后,数据自然也就没有了。

为了能保存数据在docker中我们使用卷。

有点类似我们的redis的RDB和AOP文件

功能

  1. 容器持久化
  2. 容器间集成和数据共享

卷就是目录或文件,存在于一个或多个容器中,由docker挂载到容器,但不属于联合文件系统,因此能够绕过Union File System提供一些用于持续存储或共享数据的特性:

卷的设计目的就是数据的持久化,完全独立于容器的生存周期,因此Docker不会在容器删除时删除其挂载的数据卷

特点:
1:数据卷可在容器之间共享或重用数据
2:卷中的更改可以直接生效
3:数据卷中的更改不会包含在镜像的更新中
4:数据卷的生命周期一直持续到没有容器使用它为止

操作

两种方式进行数据卷

  1. 直接命令
  2. DockerFiler命令

直接命令方式

docker run -it -v指定宿主机的目录:指定容器目录 镜像名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发现两个文件夹被创建出来并在容器信息中进行了绑定

docker inspect 容器id

查看信息发现绑定了数据卷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只要挂载之后,两个部分的目录就可以进行相互同步

即使容器关闭也是存在同步

可以自行演示测试

权限

表示容器目录只有只读功能

docker run -it -v指定宿主机的目录:指定容器目录 :ro 镜像名字

对同步文件可以读取,不能进行修改和编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ockerFile添加数据卷

上面我们通过命令的方式已将可以实现本机与容器之间存在一个同步的访问了。

但是如果该容器到其他的本机,其他的本机不存在该文件,怎么办呢

  1. 我们可以通过DockerFile进行配置。
  2. 然后重新构建出一个镜像。
  3. 在其他的本机通过镜像创建出容器。
  4. 该容器自带数据卷并在本机中也会带入

DockerFile之后会介绍

操作

我们首先在本机中新建一个文件作为DockerFile

在构建镜像的时候指定DockerFile即可。

编写Dockefil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OLUME["/dataVolumeContainer","/dataVolumeContainer2","/dataVolumeContainer3"]

说明:

出于可移植和分享的考虑,用-v 主机目录:容器目录这种方法不能够直接在Dockerfile中实现。
由于宿主机目录是依赖于特定宿主机的,并不能够保证在所有的宿主机上都存在这样的特定目录。

# volume test
FROM centos
VOLUME ["/dataVolumeContainer1","/dataVolumeContainer2"]
CMD echo "finished,--------success1"
CMD /bin/bash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DockerFile构建新的镜像

docker build -f /dockerfile/dockerfiletest -t 镜像名称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epository name must be lowercase即需要小写。
把名字从qsmImageName:v1.0改为qsmimagename:v1.0就可以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镜像创建容器测试结果

创建出来的容器存在指定的数据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地的数据卷在哪里呢

docker inspect 容器i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看到指定的本机数据卷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确实存在

数据卷容器

数据卷就是数据的持久化

上面的数据卷是在本机和容器中的

下面介绍一下多个容器间的数据卷,实现多个容器之间的数据共享

docker run -it --name dc02 --volumes-from dc01 zzyy/cento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只要这样进行绑定

无论是谁继承谁。这些容器之间的数据卷内容都将一致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