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的电脑

今天没事,扯一下电脑的事情,一个是给萌新一个借鉴
如果你也想”入坑“做程序员,或则其它专业,然后想着买一台电脑那么这篇文章应该可以给你一点大致选择电脑的方向。

对于电脑各硬件参数代表什么,通俗的讲一下:

  • CPU:决定电脑的计算能力(什么东西吃cpu?例如很多办公软件,举个真实例子,朋友拿到一个元旦晚会的ppt,里面有一个很长的动画,播放的时候发现很卡顿,换了一台比较好的电脑,可以流畅播放了,但是任务管理器看到cpu已经吃满了)
  • 显卡:也称GPU,决定图形渲染能力(打游戏的时候,显卡的影响就很直观了,像pr,ps等也很吃显卡)
  • 内存:内存大小决定你可以同时打开多少应用程序,内存的频率决定你打开应用的速度,这里需要区分内存和储存的区别,内存相当于手机上说的运行内存,电脑关机之后内存中的东西就没有了,现在的电脑大多也都16G起步了
  • 硬盘:也就是电脑的存储,决定电脑可以存储多少文件,电脑关机之后储存中的东西还在,电脑一般500G起步,电脑拓展性好的话后期还可以加

给大家整个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首先是到底买什么类型的笔记本:

  1. 办公本
  2. 游戏本
  3. 超级本
  • 首先一个办公本,也就是平时说的轻薄本和商务本,顾名思义就是有着轻薄的特点,相对的体积受限制,性能就相对弱一些,同时拓展性也不及游戏本,例如程序员,可能用着用着感觉软件吖服务吖需要同时开启更多,电脑需要加内存,但是许多轻薄本的内存是板载内存(笔记本的内存卡槽可能是一个,或者两个,也可能直接焊死在主板上,也就是板载内存)。
    轻薄对于使用来说,特别是对电脑有经常性的移动,不要想着就是1.5kg和2.5kg的差距嘛,首先忽略的问题是,电脑的适配器的重量也还没有算上,轻薄本的充电器也就比手机充电器大一点,而游戏本的充电器更像一块板砖,少说也有0.5kg。也不要说也感觉重不了几斤吖,我一开始也是这种想法,那是因为没有带过电脑回老家(轻微的几千克重量因为距离变得越来越重),到达终点的时候,肩膀只感觉酸的一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游戏本:也就是舍弃一定便携性,换取更高的性能。游戏本的拓展性也更高,通常都有两个内存插槽,具体的可以咨询电脑售后或者用自己用软件查询,或者动手能力强的自己拆开电脑看看,但是想着后期换显卡还是别想了,一个是难实现,一个是成本太高。
    是否选择游戏本,首先看你的使用需求,是否需要更高的性能。
    什么需求需要吃电脑的配置呢?例如游戏,例如你玩lol,这个的话对于电脑的要求不是很高,一般核显都可以玩。但是如果你偶尔玩XXX游戏和经常玩XXX游戏,这个是没有区别的,你选择电脑的时候要么选择不玩,要么就拉高配置。然后还需要考虑你是否会尝试新的游戏。具体的笔记本显卡对于某款游戏是否可以流畅运行,这个你可以百度一手,例如“1660可以玩cf吗”,度娘会告诉你答案
    还有一个就是了解专业使用的软件。如果你是个老师,平时就用电脑办办公,刷刷剧,那么轻薄本就足够了。再如果你是设计类专业,需要使用ps,pr等,这些就对电脑性能的要求就比较高了,具体的专业软件对性能的要求也是可以百度知乎寻找答案

  • 超极本:拥有高性能的同时拥有更好的便携性,付出的代价就是需要你有“钞能力”。这个就需要量力而行了。

本人使用的是微星的gs66,当初买的时候也是看着这款电脑方方正正的,挺喜欢这种风格

平时开发的时候电脑情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开的应用也是挺多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内存大概跑了11G

最后对小白和要做程序猿的朋友一些谏言:

  • 买电脑千万不要去电脑城,特别是小白,不宰你宰谁。官网或者京东自营买就不错,京东这些东西第二天就到了,也很快,对于售后也不用担心。
  • 保持好的使用习惯,不在被子上直接使用电脑,影响扇热,不要不关机就直接放包里。应用到可靠的地方下载,例如应用商店(例如联想电脑有联想电脑管家什么的,里面有下载应用的地方)或者官网,应用下载分好类,一般放D盘,别什么东西都放C盘去,如果买来只有一个C盘,最好再分一个盘出来,因为C盘的文件操作的时候有时候涉及权限
  • C盘最好150G以上,之前就有很多朋友说C盘红了,而他们的C盘都是100G的,可见C盘100G根本不够用(使用习惯也有关,我C盘就用才60多G),然后给大家看看我的这该死的安全感: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电脑命名最好不要起中文和符号,英文的符号也不行,特别是有很多专业软件需求的人,程序员就更加了,这是血的教训,之前搞有些开发插件就是因为我的电脑用户名有个英文的符号用不了,你想想,同学们都可以体验插件带来的便捷,而你只能用传统方法的这种感受
  • 维修电脑尽量去专业的店子,例如官方的保修,特别是在保修期内的电脑,一个是电脑到其他地方修,修好了还好,如果没有修好,这时候再拿去官方保修,这时候官方就可以拒保了。再一个,现在电脑维修是真的水,真实故事:一个同学电脑键盘坏了,拿去私人电脑维修店,结果电脑主板还给修坏了,就这样,这个同学和这个维修老板耗了几个月,最后还是这个同学吃了苦头,给自己原本就好的主板买了单。还有一个同学,电脑屏幕坏了,拿去修,花了500块不说,电脑屏幕还有一条绿线,每回拔插电还会黑屏一下
  • 敝帚自珍,电脑放包里,整理好,不要一股脑就一堆东西放进去,电脑也属于易碎品,不要与其他东西,特别是金属物品发生直接挤压,特别是充电器,容易刮花。上一点说的修电脑屏幕那个同学,就是因为电脑合上屏幕的时候,耳机夹在里面,电脑屏幕就硌碎了,血的教训。。。
  • 如果平时可以流畅打的游戏突然有一天感觉带不太动了,不妨想想电脑是不是使用有半年了,可以尝试一下给电脑清个灰。有个室友就是这样,打开的时候风扇的灰多的感觉风扇都转不动了,清灰之后50帧的cf又回到了150帧
  • 扇热对性能的影响真的很大,不管手机还是电脑。电脑最廉价的提升扇热方案:电脑底座垫瓶盖。
  • 我是不相信性能、扇热、噪音小三者可以共存,哪怕你有钞能力

最后:至于电脑的具体推荐这里不做,一个是没有恰饭,另一个是电子产品更新太快,推荐实时更新太费精力,这个交给专业的人来做,b站就有很多专业的up主,推荐一个b站的博主吧:动力测评,我买电脑也是看了他的推荐。
电脑也算我们的伙伴,或工作伙伴,或游戏伙伴,大家好好选择,好好爱护,拜。

<think>好的,用户想了解程序员电脑磁盘分区的具体方法和推荐方案。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磁盘分区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根据引用[1],分区是将磁盘逻辑分割成不同的区域,每个分区之间物理隔离,这有助于数据管理和系统稳定性。引用[2]提到分区是操作系统管理磁盘的第一步,例如Windows中的C、D盘等。程序员的需求可能更特殊,比如需要安装开发环境、存放项目代码、虚拟机、数据库等,所以分区方案需要兼顾系统性能和数据安全。 接下来,我需要考虑程序员的具体使用场景。他们可能经常需要安装多个操作系统,比如Windows和Linux双系统,或者使用虚拟机。这时候,合理的分区可以避免系统崩溃时影响数据。引用[3]提到有人C盘空间不足,可能是因为软件安装和文件存放混乱,所以建议将系统盘单独分区,只安装操作系统和必要软件,其他应用和数据放在其他分区。 然后是分区的具体方法。通常可以使用操作系统自带的工具,比如Windows的磁盘管理或Linux的fdisk/gparted。步骤大致包括备份数据、调整现有分区大小、创建新分区并格式化。需要特别注意分区表格式,如GPT或MBR,引用[1]提到分区表格式是规定好的,必须正确写入数据。 推荐方案方面,系统盘建议至少200GB,单独分区;开发环境如IDE、SDK可以放在另一个分区;项目代码和文档也需要独立分区,方便备份。数据库和虚拟机的存储可能占用较大空间,需要更大的分区或单独分配。备份分区也是必要的,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对于多系统用户,可能需要为每个系统分配独立分区,或者使用逻辑卷管理(LVM)来灵活调整分区大小。 还要考虑性能优化,比如将频繁读写的目录(如开发缓存)放在SSD上,而大容量数据放在HDD。引用[5]提到分布式系统如Hadoop处理大数据,虽然和本地磁盘分区无关,但数据处理的重要性提醒我们要合理规划存储资源。 最后,需要提醒用户注意事项,比如分区前备份数据,避免系统盘过小,使用现代分区表格式GPT,以及根据硬件配置调整。例如,SSD和HDD混合使用时,系统盘放在SSD提升速度,数据盘放在HDD节省成本。 总结下来,回答的结构应该先介绍分区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步骤讲解方法,接着给出推荐方案,最后注意事项。同时要结合程序员的实际需求,强调系统隔离、数据安全和性能优化。</think>### 程序员电脑磁盘分区方法及推荐方案 #### 一、分区设计原则 1. **系统与数据隔离** 将操作系统、开发工具与项目代码、数据库等数据分开存储,避免系统崩溃导致数据丢失[^1]。例如: - 系统盘(C盘)仅安装操作系统和开发环境(如IDE、编译器) - 数据盘存放代码仓库、虚拟机镜像、测试数据库等 2. **性能与容量平衡** - **SSD分区**:用于系统、IDE、编译缓存等高频读写场景,提升开发效率 - **HDD分区**:存储文档、备份文件等低频访问的大容量数据 3. **多系统兼容性** 若需双系统(如Windows+Linux),建议为每个系统分配独立分区,并采用**GPT分区表**以支持大容量磁盘和UEFI启动。 --- #### 二、具体分区步骤(以Windows为例) 1. **备份数据** 使用工具如`rsync`或`Robocopy`迁移原有数据[^3]。 2. **调整分区结构** - 打开`磁盘管理`(diskmgmt.msc) - 右键选择磁盘→“压缩卷”释放空间→“新建简单卷”创建新分区 ```powershell # PowerShell命令示例(管理员权限) Get-Disk | Where PartitionStyle -EQ "RAW" | Initialize-Disk -PartitionStyle GPT ``` 3. **格式化与挂载** - 开发专用分区建议使用**NTFS**(Windows)或**ext4**(Linux) - 挂载点示例: ``` D:\Projects # 代码仓库 E:\VM # 虚拟机镜像 F:\Data # 数据库文件 ``` --- #### 三、推荐分区方案 | 分区 | 容量建议 | 用途说明 | |------|----------|----------| | **系统盘** | 200-500GB | Windows/Linux系统、IDE(VS Code/IntelliJ)、Docker环境 | | **开发盘** | 500GB-1TB | 代码仓库(Git)、SDK、编译中间文件、Node_modules等 | | **虚拟化盘** | 500GB+ | 虚拟机(VirtualBox/VMware)、容器镜像(Docker) | | **数据盘** | 按需扩展 | 数据库(MySQL/Redis)、日志文件、测试数据集 | | **备份盘** | 独立物理磁盘 | Time Machine/rsync备份、系统镜像 | --- #### 四、高级技巧 1. **符号链接优化** 将占用空间大的目录(如`C:\Users\用户名\.npm`)通过符号链接指向其他分区: ```cmd mklink /J "C:\Users\用户名\.npm" "D:\DevCache\.npm" ``` 2. **RAID配置** 对关键数据可采用**RAID 1**(镜像)或**RAID 5**(分布式校验)提升可靠性[^2]。 3. **Linux专用方案** ```bash # LVM动态分区示例 pvcreate /dev/sdb1 vgcreate dev_vg /dev/sdb1 lvcreate -L 100G -n code dev_vg ``` --- #### 五、注意事项 1. **系统盘预留空间** Windows系统盘建议保留至少20%未使用空间以维持SSD性能。 2. **避免过度分区** 现代开发工具(如Docker、Kubernetes)更依赖内存和网络,磁盘分区不宜过于碎片化[^5]。 3. **云同步整合** 可将`Git仓库`、`开发配置`通过OneDrive/Dropbox同步,减少本地存储压力。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