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更改磁盘格式ext4-->xfs

本文介绍了在Linux系统中如何使用lsblk、fdisk、mkfs等命令进行磁盘查看、格式化、分区以及挂载操作。详细步骤包括:查看磁盘信息、更改磁盘格式为xfs、编辑fstab实现自动挂载、磁盘分区、格式化不同类型的文件系统,并在特定目录挂载。此外,还提到了umount、parted用于卸载和删除分区,以及如何修改fstab防止分区自动挂载。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lsblk ##查看磁盘信息
lsblk -f ##查看磁盘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处以sdb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更改sdb1的格式为xfs
[root@ljd ~]# mkfs.xfs -f -n ftype=1 /dev/sdb1
结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时已经更改成功 可以挂载磁盘了
设置自动挂载
vim /etc/fstab
添加如下内容

/dev/sdb1 /tmp xfs     defaults        0 0

保存退出后
执行mount -a生效
再次查看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他操作
1.查看磁盘
fdisk -l
2.查看挂载
df -h
3.卸掉挂载
umount /dev/sd<盘符> // 注意在卸载前检查目录是否存在价值文件,再卸载

4.先注释掉/etc/fstab中卸载掉的信息
// 例: #/dev/sdb03 /data ext4 defaults 0 1 预防分区后自动挂载。

5.删掉磁盘分区
parted -s /dev/sd<盘符> rm 3 // 3,4 代表第几个分区,这里注意不要删除/根分区或BIOS分区, 一块磁盘情况下1,2一般有根/分区,
parted -s /dev/sd<盘符> rm 4

6.磁盘分区 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分区 // !!超过1T以上的大磁盘不要用fdisk进行分区
parted -s /dev/sd<盘符> mkpart primary 100g 300g // -s指定磁盘 创建一个主分区 从100g开始到300g结束
parted -s /dev/sd<盘符> mkpart primary 300g 1000g // 预留的盘也要分出来

7.格式化磁盘
mkfs.xfs -f -n ftype=1 /dev/s<盘符> // 单独格式化一块xfs格式磁盘,挂/docker-data下存放docker数据
mkfs.ext4 -F /dev/sd<盘符> // 其他的都格式化成ext4

8.修改/etc/fstab加入以下
/dev/s<盘符> /mnt ext4 defaults 0 1 // 作用于日志存储

9.创建目录并挂载
mkdir -p /mnt && mount -a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