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ySQL的登录
1.1服务的启动与停止
*启动:net start MySQL80
*停止:net stop MySQL80
*如果提示拒绝服务,以管理员身份打开cmd重新尝试
1.2客户端的登录与退出
*查询已安装的mysql的版本:mysql –version
*查询mysql数据库数据的存储位置:SHOW VARIABLES LIKE 'datadir';
(1)方式1:MySQL自带客户端
开始菜单 → 所有程序 → MySQL → MySQL 8.0 Command Line Client
该方式仅限于root用户
(2)方式2:windows命令
mysql -h 主机名 -P 端口号 -u 用户名 -p密码
注意:
-p与密码之间不能有空格,其他参数名与参数值之间可以有空格也可以没有空格。
密码建议在下一行输入,保证安全:mysql -h localhost -P 3306 -u root -p
客户端和服务器在同一台机器上,所以输入localhost或者IP地址127.0.0.1。同时,因为是连接本机: -hlocalhost就可以省略,如果端口号没有修改:-P3306也可以省略,简写成:mysql -u root -p
(3)退出登录
exit或quit
2.MySQL演示使用
2.1MySQL的使用演示
(1)查看所有数据库:show databases;
“information_schema”是 MySQL 系统自带的数据库,主要保存 MySQL 数据库服务器的系统信息,比如数据库的名称、数据表的名称、字段名称、存取权限、数据文件 所在的文件夹和系统使用的文件夹,等等
“performance_schema”是 MySQL 系统自带的数据库,可以用来监控 MySQL 的各类性能指标。
“sys”数据库是 MySQL 系统自带的数据库,主要作用是以一种更容易被理解的方式展示 MySQL 数据库服务器的各类性能指标,帮助系统管理员和开发人员监控 MySQL 的技术性能。
“mysql”数据库保存了 MySQL 数据库服务器运行时需要的系统信息,比如数据文件夹、当前使用的字符集、约束检查信息,等等
(2)创建自己的数据库: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
数据库名不能与已经存在的数据库重名
(3)使用自己的数据库:use 数据库名;
使用完use语句之后,如果接下来的SQL都是针对一个数据库操作的,就不用重复use了,如果要针对另一个数据库操作,需要重新use。
(4)查看某个数据库的所有表格:
show tables; #要求前面有use语句
show tables from 数据库名;
(5)创建新的表格:
create table 表名称( 字段名 数据类型, 字段名 数据类型 );
(6)查看一个表的数据:select * from 数据库表名称;
(7)添加一条记录:insert into 表名称 values(值);
(8)查看表的创建信息:show create table 表名称;
(9)查看数据库的创建信息:show 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
(10)删除表:drop table 表名称;
(11)删除数据库:drop database 数据库名;
2.2MySQL的编码设置
*在MySQL 8.0版本之前,默认字符集为latin1,utf8字符集指向的是utf8mb3。网站开发人员在数据库设计的时候往往会将编码修改为utf8字符集。如果遗忘修改默认的编码,就会出现乱码的问题。从MySQL 8.0开始,数据库的默认编码改为 utf8mb4 ,从而避免了上述的乱码问题。
*修改方法:
修改mysql的数据目录下的my.ini配置文件
重启服务
*查看编码命令:
show variables like 'character_%';
show variables like 'collation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