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计算机网络面试题汇总

计算机网络

HTTP协议是什么?优点和缺点?

  • 概念:HTTP 是超文本传输协议,它定义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交换报文的格式和方式,默认使用 80 端口。它使用 TCP 作为传输层协议,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 HTTP协议具有以下优点:
    • 支持客户端/服务器模式
    • 简单快速:客户向服务器请求服务时,只需传送请求方法和路径。由于 HTTP 协议简单,使得 HTTP 服务器的程序规模小,因而通信速度很快。
    • 无连接:无连接就是限制每次连接只处理一个请求。服务器处理完客户的请求,并收到客户的应答后,即断开连接,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节省传输时间。
    • 无状态:HTTP 协议是无状态协议,这里的状态是指通信过程的上下文信息。缺少状态意味着如果后续处理需要前面的信息,则它必须重传,这样可能会导致每次连接传送的数据量增大。另一方面,在服务器不需要先前信息时它的应答就比较快。
    • 灵活:HTTP 允许传输任意类型的数据对象。正在传输的类型由 Content-Type 加以标记。

常见的HTTP请求头和响应头

  • HTTP Request Header 常见的请求头:
    • Accept:浏览器能够处理的内容类型
    • Accept-Charset:浏览器能够显示的字符集
    • Accept-Encoding:浏览器能够处理的压缩编码
    • Accept-Language:浏览器当前设置的语言
    • Connection: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连接的类型
    • Cookie:当前页面设置的任何Cookie
    • Host:发出请求的页面所在的域
    • Referer:发出请求的页面的URL
    • User-Agent:浏览器的用户代理字符串
  • HTTP Responses Header 常见的响应头:
    • Date:表示消息发送的时间,时间的描述格式由rfc822定义
    • server:服务器名称
    • Connection: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连接的类型
    • Cache-Control:控制HTTP缓存
    • content-type:表示后面的文档属于什么MIME类型
  • 常见的 Content-Type 属性值有以下四种:
    • (1)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浏览器的原生 form 表单,如果不设置 enctype 属性,那么最终就会以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方式提交数据。该种方式提交的数据放在 body 里面,数据按照 key1=val1&key2=val2 的方式进行编码,key 和 val 都进行了 URL转码。
    • (2)multipart/form-data:该种方式也是一个常见的 POST 提交方式,通常表单上传文件时使用该种方式。
    • (3)application/json:服务器消息主体是序列化后的 JSON 字符串。
    • (4)text/xml:该种方式主要用来提交 XML 格式的数据。

常见的HTTP请求方法

  • GET: 向服务器获取数据;
  • POST:将实体提交到指定的资源,通常会造成服务器资源的修改;
  • PUT:上传文件,更新数据;
  • DELETE:删除服务器上的对象;
  • HEAD:获取报文首部,与GET相比,不返回报文主体部分;
  • OPTIONS:询问支持的请求方法,用来跨域请求;预检请求
  • CONNECT:要求在与代理服务器通信时建立隧道,使用隧道进行TCP通信;
  • TRACE: 回显服务器收到的请求,主要⽤于测试或诊断。

HTTP 1.0 和 HTTP 1.1 之间有哪些区别?

  • 连接方面,http1.0 默认使用非持久连接,而 http1.1 默认使用持久连接。http1.1 通过使用持久连接来使多个 http 请求复用同一个 TCP 连接,以此来避免使用非持久连接时每次需要建立连接的时延。
  • 资源请求方面,在 http1.0 中,存在一些浪费带宽的现象,例如客户端只是需要某个对象的一部分,而服务器却将整个对象送过来了,并且不支持断点续传功能,http1.1 则在请求头引入了 range 头域,它允许只请求资源的某个部分,即返回码是 206(Partial Content),这样就方便了开发者自由的选择以便于充分利用带宽和连接。
  • 缓存方面,在 http1.0 中主要使用 header 里的 If-Modified-Since、Expires 来做为缓存判断的标准,http1.1 则引入了更多的缓存控制策略,例如 Etag、If-None-Match 等更多可供选择的缓存头来控制缓存策略。
  • http1.1 中新增了 host 字段,用来指定服务器的域名。http1.0 中认为每台服务器都绑定一个唯一的 IP 地址,因此,请求消息中的 URL 并没有传递主机名(hostname)。但随着虚拟主机技术的发展,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可以存在多个虚拟主机,并且它们共享一个IP地址。因此有了 host 字段,这样就可以将请求发往到同一台服务器上的不同网站。
  • http1.1 相对于 http1.0 还新增了很多请求方法,如 PUT、HEAD、OPTIONS 等。

队头堵塞

  • 队头阻塞是由 HTTP 基本的“请求 - 应答”模型所导致的。HTTP 规定报文必须是“一发一收”,这就形成了一个先进先出的“串行”队列。队列里的请求是没有优先级的,只有入队的先后顺序,排在最前面的请求会被最优先处理。如果队首的请求因为处理的太慢耽误了时间,那么队列里后面的所有请求也不得不跟着一起等待,结果就是其他的请求承担了不应有的时间成本,造成了队头堵塞的现象。

HTTP 1.1 和 HTTP 2.0 的区别

  • 二进制协议:HTTP/2 是一个二进制协议。在 HTTP/1.1 版中,报文的头信息必须是文本(ASCII 编码),数据体可以是文本,也可以是二进制。HTTP/2 则是一个彻底的二进制协议,头信息和数据体都是二进制,并且统称为"帧",可以分为头信息帧和数据帧。 帧的概念是它实现多路复用的基础。
  • 多路复用: HTTP/2 实现了多路复用,HTTP/2 仍然复用 TCP 连接,但是在一个连接里,客户端和服务器都可以同时发送多个请求或回应,而且不用按照顺序一一发送,这样就避免了"队头堵塞"的问题。
  • 数据流: HTTP/2 使用了数据流的概念,因为 HTTP/2 的数据包是不按顺序发送的,同一个连接里面连续的数据包,可能属于不同的请求。因此,必须要对数据包做标记,指出它属于哪个请求。HTTP/2 将每个请求或回应的所有数据包,称为一个数据流。每个数据流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编号。数据包发送时,都必须标记数据流 ID ,用来区分它属于哪个数据流。
  • 头信息压缩: HTTP/2 实现了头信息压缩,由于 HTTP 1.1 协议不带状态,每次请求都必须附上所有信息。所以,请求的很多字段都是重复的,比如 Cookie 和 User Agent ,一模一样的内容,每次请求都必须附带,这会浪费很多带宽,也影响速度。HTTP/2 对这一点做了优化,引入了头信息压缩机制。一方面,头信息使用 gzip 或 compress 压缩后再发送;另一方面,客户端和服务器同时维护一张头信息表,所有字段都会存入这个表,生成一个索引号,以后就不发送同样字段了,只发送索引号,这样就能提高速度了。
  • 服务器推送: HTTP/2 允许服务器未经请求,主动向客户端发送资源,这叫做服务器推送。使用服务器推送提前给客户端推送必要的资源,这样就可以相对减少一些延迟时间。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http2 下服务器主动推送的是静态资源,和 WebSocket 以及使用 SSE 等方式向客户端发送即时数据的推送是不同的。

HTTP请求/响应报文的是什么样的?

  • 请求
    • 请求⾏。请求⽅法字段、URL字段、HTTP协议版本字段。它们⽤空格分隔。例如,GET /index.html HTTP/1.1。
    • 请求头部。请求头部由关键字/值对组成,每⾏⼀对,关键字和值⽤英⽂冒号“:”分隔
    • 空⾏
    • 请求体。post put等请求携带的数据
  • 响应
    • 响应⾏。由网络协议版本,状态码和状态码的原因短语组成,例如 HTTP/1.1 200 OK 。
    • 响应头
    • 空⾏
    • 响应体。服务器响应的数据

HTTP状态码

  • (1)2XX 成功
css复制代码200 OK,表示从客户端发来的请求在服务器端被正确处理
204 No content,表示请求成功,但响应报文不含实体的主体部分
205 Reset Content,表示请求成功,但响应报文不含实体的主体部分,但是与 204 响应不同在于要求请求方重置内容
206 Partial Content,进行范围请求

(2)3XX 重定向

sql复制代码301 moved permanently,永久性重定向,表示资源已被分配了新的 URL
302 found,临时性重定向,表示资源临时被分配了新的 URL
303 see other,表示资源存在着另一个 URL,应使用 GET 方法获取资源
304 not modified,表示服务器允许访问资源,但因发生请求未满足条件的情况
307 temporary redirect,临时重定向,和302含义类似,但是期望客户端保持请求方法不变向新的地址发出请求

(3)4XX 客户端错误

vbscript复制代码400 bad request,请求报文存在语法错误
401 unauthorized,表示发送的请求需要有通过 HTTP 认证的认证信息
403 forbidden,表示对请求资源的访问被服务器拒绝
404 not found,表示在服务器上没有找到请求的资源
(4)5XX 服务器错误
500 internal sever error,表示服务器端在执行请求时发生了错误
501 Not Implemented,表示服务器不支持当前请求所需要的某个功能
503 service unavailable,表明服务器暂时处于超负载或正在停机维护,无法处理请求
  • 同样是重定向,307,303,302的区别?
    • 302是http1.0的协议状态码,在http1.1版本的时候为了细化302状态码⼜出来了两个303和307。 303明确表示客户端应当采⽤get⽅法获取资源,他会把POST请求变为GET请求进⾏重定向。 307会遵照浏览器标准,不会从post变为get。

当在浏览器中输入 Google.com 并且按下回车之后发生了什么?(重要而且综合)

  • (1)【解析URL: 首先会对 URL 进行解析,分析所需要使用的传输协议和请求的资源的路径。】如果输入的 URL 中的协议或者主机名不合法,将会把地址栏中输入的内容传递给搜索引擎。如果没有问题,浏览器会检查 URL 中是否出现了非法字符,如果存在非法字符,则对非法字符进行转义后再进行下一过程。
  • (2)【缓存判断: 浏览器会判断所请求的资源是否在缓存里,如果请求的资源在缓存里并且没有失效,那么就直接使用,否则向服务器发起新的请求。】
  • (3)DNS解析: 下一步首先需要获取的是输入的 URL 中的域名的 IP 地址,首先会判断本地是否有该域名的 IP 地址的缓存,如果有则使用,如果没有则向本地 DNS 服务器发起请求。本地 DNS 服务器也会先检查是否存在缓存,如果没有就会先向根域名服务器发起请求,获得负责的顶级域名服务器的地址后,再向顶级域名服务器请求,然后获得负责的权威域名服务器的地址后,再向权威域名服务器发起请求,最终获得域名的 IP 地址后,本地 DNS 服务器再将这个 IP 地址返回给请求的用户。用户向本地 DNS 服务器发起请求属于递归请求,本地 DNS 服务器向各级域名服务器发起请求属于迭代请求。
  • (4)获取MAC地址: 当浏览器得到 IP 地址后,数据传输还需要知道目的主机 MAC 地址,因为应用层下发数据给传输层,TCP 协议会指定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然后下发给网络层。网络层会将本机地址作为源地址,获取的 IP 地址作为目的地址。然后将下发给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的发送需要加入通信双方的 MAC 地址,本机的 MAC 地址作为源 MAC 地址,目的 MAC 地址需要分情况处理。通过将 IP 地址与本机的子网掩码相与,可以判断是否与请求主机在同一个子网里,如果在同一个子网里,可以使用 APR 协议获取到目的主机的 MAC 地址,如果不在一个子网里,那么请求应该转发给网关,由它代为转发,此时同样可以通过 ARP 协议来获取网关的 MAC 地址,此时目的主机的 MAC 地址应该为网关的地址。
  • (5)TCP三次握手: 下面是 TCP 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的过程,首先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 SYN 连接请求报文段和一个随机序号,服务端接收到请求后向服务器端发送一个 SYN ACK报文段,确认连接请求,并且也向客户端发送一个随机序号。客户端接收服务器的确认应答后,进入连接建立的状态,同时向服务器也发送一个ACK 确认报文段,服务器端接收到确认后,也进入连接建立状态,此时双方的连接就建立起来了。
  • (6)HTTPS握手: 如果使用的是 HTTPS 协议,在通信前还存在 TLS 的一个四次握手的过程。首先由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使用的协议的版本号、一个随机数和可以使用的加密方法。服务器端收到后,确认加密的方法,也向客户端发送一个随机数和自己的数字证书。客户端收到后,首先检查数字证书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则再生成一个随机数,并使用证书中的公钥对随机数加密,然后发送给服务器端,并且还会提供一个前面所有内容的 hash 值供服务器端检验。服务器端接收后,使用自己的私钥对数据解密,同时向客户端发送一个前面所有内容的 hash 值供客户端检验。这个时候双方都有了三个随机数,按照之前所约定的加密方法,使用这三个随机数生成一把秘钥,以后双方通信前,就使用这个秘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后再传输。
  • (7)返回数据: 当页面请求发送到服务器端后,服务器端会返回一个 html 文件作为响应,浏览器接收到响应后,开始对 html 文件进行解析,开始页面的渲染过程。
  • (8)页面渲染: 浏览器首先会根据 html 文件构建 DOM 树,根据解析到的 css 文件构建 CSSOM 树,如果遇到 script 标签,则判端是否含有 defer 或者 async 属性,要不然 script 的加载和执行会造成页面的渲染的阻塞。当 DOM 树和 CSSOM 树建立好后,根据它们来构建渲染树。渲染树构建好后,会根据渲染树来进行布局。布局完成后,最后使用浏览器的 UI 接口对页面进行绘制。这个时候整个页面就显示出来了。
  • (9)TCP四次挥手: 最后一步是 TCP 断开连接的四次挥手过程。若客户端认为数据发送完成,则它需要向服务端发送连接释放请求。服务端收到连接释放请求后,会告诉应用层要释放 TCP 链接。然后会发送 ACK 包,并进入 CLOSE_WAIT 状态,此时表明客户端到服务端的连接已经释放,不再接收客户端发的数据了。但是因为 TCP 连接是双向的,所以服务端仍旧可以发送数据给客户端。服务端如果此时还有没发完的数据会继续发送,完毕后会向客户端发送连接释放请求,然后服务端便进入 LAST-ACK 状态。客户端收到释放请求后,向服务端发送确认应答,此时客户端进入 TIME-WAIT 状态。该状态会持续 2MSL(最大段生存期,指报文段在网络中生存的时间,超时会被抛弃) 时间,若该时间段内没有服务端的重发请求的话,就进入 CLOSED 状态。当服务端收到确认应答后,也便进入 CLOSED 状态。

HTTPS

  • 概念
    • 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简称:HTTPS)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安全通信的传输协议。HTTPS经由HTTP进行通信,利用SSL/TLS来加密数据包。HTTPS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对网站服务器的身份认证,保护交换数据的隐私与完整性。
    • HTTP协议采用明文传输信息,存在信息窃听、信息篡改和信息劫持的风险,而协议TLS/SSL具有身份验证、信息加密和完整性校验的功能,可以避免此类问题发生。
    • 安全层的主要职责就是对发起的HTTP请求的数据进行加密操作 和 对接收到的HTTP的内容进行解密操作。
  • HTTP和HTTPS协议的区别
    • HTTPS协议需要CA证书,费用较高;而HTTP协议不需要;
    • HTTP协议是超文本传输协议,信息是明文传输的,HTTPS则是具有安全性的SSL加密传输协议;
    • 使用不同的连接方式,端口也不同,HTTP协议端口是80,HTTPS协议端口是443;
    • HTTP协议连接很简单,是无状态的;HTTPS协议是有SSL和HTTP协议构建的可进行加密传输、身份认证的网络协议,比HTTP更加安全。

HTTPS 握手

  • 首先由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使用的协议的版本号、一个随机数和可以使用的加密方法。
  • 服务器端收到后,确认加密的方法,也向客户端发送一个随机数和自己的数字证书。
  • 客户端收到后,首先检查数字证书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则再生成一个随机数,并使用证书中的公钥对随机数加密,然后发送给服务器端,并且还会提供一个前面所有内容的 hash 值供服务器端检验。
  • 服务器端接收后,使用自己的私钥对数据解密,同时向客户端发送一个前面所有内容的 hash 值供客户端检验。
  • 这个时候双方都有了三个随机数,按照之前所约定的加密方法,使用这三个随机数生成一把秘钥,以后双方通信前,就使用这个秘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后再传输。

TCP/IP五层协议

  • 应用层 (application layer):直接为应用进程提供服务。应用层协议定义的是应用进程间通讯和交互的规则,不同的应用有着不同的应用层协议,如 HTTP协议(万维网服务)、FTP协议(文件传输)、SMTP协议(电子邮件)、DNS(域名查询)等。
  • 传输层 (transport layer):有时也译为运输层,它负责为两台主机中的进程提供通信服务。该层主要有以下两种协议:
    • 传输控制协议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是报文段(segment);
    • 用户数据报协议 (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提供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的数据传输服务,但不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是用户数据报。
  • 网络层 (internet layer):有时也译为网际层,它负责为两台主机提供通信服务,并通过选择合适的路由将数据传递到目标主机。
  • 数据链路层 (data link layer):负责将网络层交下来的 IP 数据报封装成帧,并在链路的两个相邻节点间传送帧,每一帧都包含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如同步信息、地址信息、差错控制等)。
  • 物理层 (physical Layer):确保数据可以在各种物理媒介上进行传输,为数据的传输提供可靠的环境。

说下 TCP,概念?特点?

  • 概念:TCP的全称是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TCP 是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流协议(流就是指不间断的数据结构)。
  • 1)面向连接
    • 面向连接,是指发送数据之前必须在两端建立连接。建立连接的方法是“三次握手”,这样能建立可靠的连接。建立连接,是为数据的可靠传输打下了基础。
  • 2)仅支持单播传输
    • 每条TCP传输连接只能有两个端点,只能进行点对点的数据传输,不支持多播和广播传输方式。
  • 3)面向字节流
    • TCP不像UDP一样那样一个个报文独立地传输,而是在不保留报文边界的情况下以字节流方式进行传输。
  • 4)可靠传输
    • 对于可靠传输,判断丢包、误码靠的是TCP的段编号以及确认号。TCP为了保证报文传输的可靠,就给每个包一个序号,同时序号也保证了传送到接收端实体的包的按序接收。然后接收端实体对已成功收到的字节发回一个相应的确认(ACK);如果发送端实体在合理的往返时延(RTT)内未收到确认,那么对应的数据(假设丢失了)将会被重传。
  • 5)提供拥塞控制
    • 当网络出现拥塞的时候,TCP能够减小向网络注入数据的速率和数量,缓解拥塞。
  • 6)提供全双工通信
    • TCP允许通信双方的应用程序在任何时候都能发送数据,因为TCP连接的两端都设有缓存,用来临时存放双向通信的数据。当然,TCP可以立即发送一个数据段,也可以缓存一段时间以便一次发送更多的数据段(最大的数据段大小取决于MSS)

说下 UDP

  • UDP的全称是用户数据报协议,在网络中它与TCP协议一样用于处理数据包,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在OSI模型中,在传输层,处于IP协议的上一层。UDP有不提供数据包分组、组装和不能对数据包进行排序的缺点,也就是说,当报文发送之后,是无法得知其是否安全完整到达的。
  • 1)面向无连接
    • 首先 UDP 是不需要和 TCP一样在发送数据前进行三次握手建立连接的,想发数据就可以开始发送了。并且也只是数据报文的搬运工,不会对数据报文进行任何拆分和拼接操作。
    • 具体来说就是:
      • 在发送端,应用层将数据传递给传输层的 UDP 协议,UDP 只会给数据增加一个 UDP 头标识下是 UDP 协议,然后就传递给网络层了
      • 在接收端,网络层将数据传递给传输层,UDP 只去除 IP 报文头就传递给应用层,不会任何拼接操作
  • 2)有单播,多播,广播的功能
    • UDP 不止支持一对一的传输方式,同样支持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的方式,也就是说 UDP 提供了单播,多播,广播的功能。
  • 3)面向报文
    • 发送方的UDP对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报文,在添加首部后就向下交付IP层。UDP对应用层交下来的报文,既不合并,也不拆分,而是保留这些报文的边界。因此,应用程序必须选择合适大小的报文
  • 4)不可靠性
    • 首先不可靠性体现在无连接上,通信都不需要建立连接,想发就发,这样的情况肯定不可靠。
    • 并且收到什么数据就传递什么数据,并且也不会备份数据,发送数据也不会关心对方是否已经正确接收到数据了。
    • 再者网络环境时好时坏,但是 UDP 因为没有拥塞控制,一直会以恒定的速度发送数据。即使网络条件不好,也不会对发送速率进行调整。这样实现的弊端就是在网络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丢包,但是优点也很明显,在某些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比如电话会议)就需要使用 UDP 而不是 TCP。
  • 5)头部开销小,传输数据报文时是很高效的。

TCP的三次握手

  • 第一次握手: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连接请求报文段。该报文段中包含自身的数据通讯初始序号。请求发送后,客户端便进入 SYN-SENT 状态。
  • 第二次握手: 服务端收到连接请求报文段后,如果同意连接,则会发送一个应答,该应答中也会包含自身的数据通讯初始序号,发送完成后便进入 SYN-RECEIVED 状态。
  • 第三次握手: 当客户端收到连接同意的应答后,还要向服务端发送一个确认报文。客户端发完这个报文段后便进入 ESTABLISHED 状态,服务端收到这个应答后也进入 ESTABLISHED 状态,此时连接建立成功。

TCP 为什么需要三次握手?两次握手不行?

  • TCP 之所以需要 3 次握手,是因为 TCP 通讯双方都是全双工的,所以要经过 3 次交互才能确认双方的发送能力和接收能力。
  • 主要原因:三次握手才可以阻止重复历史连接的初始化。

TCP 四次握手

  • 若客户端认为数据发送完成,则它需要向服务端发送连接释放请求。
  • 【服务端收到连接释放请求后,会告诉应用层要释放 TCP 链接】。然后会发送 ACK 包,并进入 CLOSE_WAIT 状态,此时表明客户端到服务端的连接已经释放,不再接收客户端发的数据了。
  • 【但是因为 TCP 连接是双向的,所以服务端仍旧可以发送数据给客户端。服务端如果此时还有没发完的数据会继续发送,完毕后会向客户端发送连接释放请求,然后服务端便进入 LAST-ACK 状态。】
  • 客户端收到释放请求后,向服务端发送确认应答,此时客户端进入 TIME-WAIT 状态。该状态会持续 2MSL(最大段生存期,指报文段在网络中生存的时间,超时会被抛弃) 时间,若该时间段内没有服务端的重发请求的话,就进入 CLOSED 状态。当服务端收到确认应答后,也便进入关闭状态。

DNS完整的查询过程

  • DNS服务器解析域名的过程:
  • 首先会在【浏览器的缓存】中查找对应的IP地址,如果查找到直接返回,若找不到继续下一步
  • 将请求发送给【本地DNS服务器】,在本地域名服务器缓存中查询,如果查找到,就直接将查找结果返回,若找不到继续下一步
  • 本地DNS服务器向【根域名服务器】发送请求,根域名服务器会返回一个所查询域的顶级域名服务器地址
  • 本地DNS服务器向【顶级域名服务器】发送请求,接受请求的服务器查询自己的缓存,如果有记录,就返回查询结果,如果没有就返回相关的下一级的权威域名服务器的地址
  • 本地DNS服务器向【权威域名服务器】发送请求,域名服务器返回对应的结果
  • 本地DNS服务器将返回结果保存在缓存中,便于下次使用
  • 本地DNS服务器将返回结果返回给浏览器
  • 比如要查询 www.baidu.com 的 IP 地址,首先会在浏览器的缓存中查找是否有该域名的缓存,如果不存在就将请求发送到本地的 DNS 服务器中,本地DNS服务器会判断是否存在该域名的缓存,如果不存在,则向根域名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根域名服务器返回负责 .com 的顶级域名服务器的 IP 地址的列表。然后本地 DNS 服务器再向其中一个负责 .com 的顶级域名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负责 .com 的顶级域名服务器返回负责 .baidu 的权威域名服务器的 IP 地址列表。然后本地 DNS 服务器再向其中一个权威域名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最后权威域名服务器返回一个对应的主机名的 IP 地址列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