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结构化设计理论(sa法)

结构化设计理论(结构化分析方法 SA法)
1.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分解与抽象
(1)分解:对于一个复杂的系统,为了将复杂性降低到可以掌握的程度,可以把大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然后分别解决.
(2)抽象:分解可以分层进行,即先考虑问题的本质属性,暂时把细节忽略掉,以后再逐层增加细节,直至涉及到最详细的内容,这种用最本质的属性表示一个系统的方法就叫‘抽象’
2.步骤:
(1)建立业务的具体模型
(2)抽象出业务的逻辑模型
(3)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的模型
(4)为了对目标系统做完整的描述,还需要考虑人机界面和其他一些问题。
3.方法的描述:
(1)分层的数据流程图:描述系统中数据流程的图形工具.它标示了一个系统的逻辑输入和逻辑输出,以及把逻辑输入转换为逻辑输出所需要的架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 先全局后局部,先整体后细节,先抽象后具体
通常可以将这种分层的DFD图分为:顶层,中间层,底层,具体步骤:
先确定系统范围,画出顶层的DFD图
逐层分解顶层DFD,获得若干中间层DFD图
画出底层的DFD图
顶层图说明了系统的边界,即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据流,顶层图只有一张
底层由不能再分解的加工组成,这些加工都已经足够简单,称为‘基本架
构’。在顶层和底层之间的称为中间层,中间层的数据流图描述了
某个加工的分解,而他的组成又要进一步分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 数据流程图需要遵守的原则
1.2.1 数据守恒与数据封闭原则
所谓数据守恒是指加工的输入输出流是否匹配,即每个加工既有输入数据流又有输出数据流。或者说一个加工至少有一个输入数据流,一个输出数据流。数据封闭是对整个系统而言
1.2.2 加工分解的原则
自然性:概念上合理、清晰;
均匀性:理想的分解时将一个问题分解成大小均匀的几个部分
分解度:一般每个加工每次分解最多不要超过7个子加工,分解应到基本加工为止
1.2.3子图与父图的“平衡”
父图中某个加工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应该同相应子图的输入输出相同(相对应),分层数据流图的这种特点成为子图与父图“平衡”
1.2.4合理使用文件
当文件成为某些加工之间的交界面时,文件必须要画出来,一旦一个文件作为一个独立的成分画出来,那么它同其它成分的联系也应该同时表达出来。
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数据词典
(3)描述加工逻辑的结构化语言,判定表及判定树

  • 0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