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马斯克发布了grok3模型,称为史上最强大AI模型,引言的通信简史部分没有太多的理论,在这使用grok模型进行翻译,只不过grok3暂时还不能用,只能用grok2模型进行翻译,大家可以对比一下deepseek、google gemini和grok模型的翻译效果。
1.1 通信简史
通信一直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方面,因为它是权力和控制的信息传播的途径。通信是信息传输的途径,而大距离的即时通信是现代人类社会的一个标志。电子的和无处不在的即时通信使得现代社会成为可能。方便快捷的即时通信赋予了现代人类社会以其快速的步伐。这种快速的步伐让一些人兴奋,而另一些人则因信息超载而痛苦。
电子通信始于18世纪末的电报的发展。到19世纪中期,塞缪尔·莫尔斯基于威廉·库克和查尔斯·惠斯通的先驱工作,开发了一种实用的有线电报[1]系统。电报线在第二代增加了戏剧性的增长,连接了北美、欧洲和中东的电报办事处。横跨大西洋的线路连接了北美和欧洲,尽管海底电缆的巨大长度带来了高衰减和低带宽挑战,电报系统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在1850年代晚期尝试失败和美国内战引起的中断之后,横跨大西洋的电报服务于1866年在北美洲和欧洲之间建立。1850年代和1860年代的跨洋电报是当时最大的工程项目之一。
随着电缆、海底电缆铺设和执行任务的船只等明显的进步,电气工程开始向如今的科学和数学基础的学科转变。这是趋势的开端之一。威廉·汤普森(后来成为开尔文勋爵)是首批分析电报通过长电缆传输的工程师之一。在现代意义上,他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人。在1854年的一篇论文中,他应用傅里叶分析来研究电缆中的电压和电流传播[2],并将电报信号的分析与电缆本身的分析分开。这一辉煌的见解导致了电缆设计的改进(即,导体的尺寸和其电气绝缘)和更好的信号设备(即,更适合于通道和生成及检测这些脉冲形状的设备)。
与此同时,无线通信也出现了。詹姆斯·麦克斯韦的电磁辐射理论在1864年发表,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麦克斯韦的理论在23年后得到了证实,当时海因里希·赫兹通过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传播。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安布罗斯·弗莱明发明了一种“电子阀”——一个带有两个电极的真空管,可以作为二极管使用,作为无线电波的检测器。利·德福雷斯特增加了第三个电极,称之为三极管,形成了一个在无线电频率放大器和振荡器中关键的真空管。古列尔莫·马可尼和雷金纳德·弗莱辛登是同时代人(也是竞争者),他们认识到了这项工作的商业潜力。弗莱辛登开发了一种在无线电频率上产生连续波(CW)传输的方法,并在接收器和检测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改进。他创造了“异频”一词来描述频率转换的过程,这是大多数现代接收器和调制器描述变化不大的CW载波以响应外部信号的基础。尽管这些创新很重要,但他们并没有生产出实际的无线电报。马可尼的天赋使无线电报成为商业现实。他对无线电报的工作始于19世纪末。到1900年,马可尼已经能够跨大西洋传输可检测的电磁能,到1901年,他成功地传输了一个无线电报信号(这两项声明都受到弗莱辛登的质疑)。
到了20世纪初,无线电报已经成为一个不断增长的业务。其主要受益者之一是海上运输。海上,装备了无线电报装置的船只能够与陆地保持联系。三个事件从海事角度说明了无线通信的价值。1909年,共和号轮船在浓雾中向佛罗里达号发出了求救信号,佛罗里达号回应并从两艘船上救出了大约1700人。第二个事件涉及到1911-1912年期间,乔治五世国王和玛丽王后前往印度的航行。在航行中,他们能够与国内的事件保持联系,甚至在1912年11月发布了一份宫廷通告。第三个事件是1912年4月的泰坦尼克号灾难。撞上冰山后,使用无线电报发送了求救信号。卡帕西亚号响应求救信号,在泰坦尼克号沉没后到达,救起了710名幸存者(1500人随船沉没)。尽管有几艘船离泰坦尼克号更近,
在船只沉没之前,本可以响应的船只还有很多。但这些船只都没有配备无线电报设备。在这场灾难中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加利福尼亚号离泰坦尼克号非常近,但加利福尼亚号并没有配备无线电报设备。加利福尼亚号配备了无线电报设备,但由于泰坦尼克号的电报设备功率更大,造成了干扰,加利福尼亚号的设备在当天早些时候被关闭了,使得加利福尼亚号的设备变得毫无用处。(大多数无线电报设备都在同一频率上操作。即:同频干扰)
有线到无线的演变在语音通信中重复了自己。使用电线传输语音的实验始于19世纪下半叶[3],以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的专利为高潮。到了1876年,格雷、爱迪生、亨宁斯和其他人使电话成为了一项商业可行的企业。到了20世纪初,公司开始向北美和欧洲的客户提供常规服务,到1915年,AT&T已经完成了一条横跨大陆的电话线路。
无线语音传输的实验始于19世纪晚期,并与无线电报的发展紧密相连。就在世纪之交,马可尼和弗雷辛登成功地接收了跨大西洋的无线电信号。到了1906年末,弗雷辛登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无线电广播。基于李·德福雷斯特的三极管真空管,霍华德·阿姆斯特朗设计了振荡电路,这些电路能够产生稳定且频率确定的连续波(CW)信号。阿姆斯特朗设计的稳定性使得载波频率可以定义和保持,从而使不同频率的无线电可以在不同的频道上操作。此外,阿姆斯特朗还设计了一些电路,这些电路提高了无线电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有了这些发展,语音通过无线电的传播变得非常快。无线电电话最初是为海上通信开发的。广播无线电紧随其后,第一个预定时间的广播电台是KDKA,位于匹兹堡,成立于1920年。到了1922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开始作为一家私人公司进行无线电广播。(BBC在1926年转变为一家公共公司。)
这些无线电广播使用了幅度调制(AM)。在AM中,电子设备产生的噪声会在音频输出中产生静电噪音。这种静电噪音限制了音频信号的质量。
为了提高调制载波的抗噪声能力,霍华德·阿姆斯特朗实验了频率调制(FM),从193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到贝尔实验室的研究员约翰·卡森进行的数学分析。卡森写道:“我已经证明,从数学上讲,这种调制方式固有地扭曲了它所带来的任何补偿优势。静电噪音,就像穷人一样,将永远伴随我们。”阿姆斯特朗回应说,“我从未声称过,我发现了基于这个世界的一些新发现。我只是在数学上证明了原因所在,但人们并不知道这一点。”他继续了他的工作,并开发了一个工作的FM系统,其抗噪声性能优于AM检测器。福斯特和西利(1936)以及彼得斯(1945)使得商业广播FM成为可能。到1961年,立体声FM广播在美国开始。到20世纪初,电视也出现了[4]。20世纪的前几十年里,对机械和电子系统进行的实验用于传输移动图像。1928年,菲洛·T·法恩斯沃思展示了第一个全电子电视系统。BBC的第一次实验性广播是在1932年伦敦进行的,电视传输从1932年开始在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和1936年纽约的帝国大厦进行。到1939年,BBC在英国已经开始商业化电视广播。1941年,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它由1934年的联邦无线电委员会改组而成,授权在美国进行电视广播。NTSC彩色电视于1953年在美国引入,但直到索尼的Trinitron彩色电视系统于1968年出现后,彩色电视才变得商业上可行。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见证了向高清晰度电视(HDTV)的数字视频传输的转变。
无线电和电视并不是20世纪上半叶唯一的技术进步。1921年,马可尼对无线电波“来自外太空”的兴趣表达得很明显。1932年,卡尔·央斯基在贝尔实验室进行跨大西洋测量“静电”(无线电干扰)时,发现了一种稳定的未知来源的噪声。使用定向天线的实验表明,这些辐射来自银河系的中心(在人马座星座)。在大萧条之后,格罗特·雷伯和约翰·克劳斯继续了央斯基的工作。克劳斯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建立了一个无线电天文台,并在1966年编写了第一本无线电天文学教科书。早期的无线电天文学家阿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在1964年使用贝尔实验室原本为卫星通信设计的接收天线时,意外发现了背景辐射[5]。
雷达(无线电探测与测距)在二战前几十年的重要进展。1935年,罗伯特·沃森-瓦特展示了第一个实用的雷达[6]。1937年,亨利·布特和约翰·兰德尔开发了一种能够产生高频高功率脉冲的设备,他们称之为共振腔磁控管,这个设备使得微波雷达成为可能。在战争期间,第一批雷达系统被用于导航船只、指导飞机和探测敌方飞机。詹姆斯·范·艾伦(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辐射带环绕地球)发明了基于雷达的近炸引信,用于防空。近炸引信使用雷达的信息来指示炮弹何时应该爆炸,它是在印刷电路板上制造的。这是印刷电路板技术首次使用。除了用于军事用途(雷达今天仍用于研究天气,提供位置信息以进行碰撞避免(特别是在航运和航空行业),研究环境,以及作为搜救行动的辅助手段),雷达还有其他民用用途。
双向移动无线电在民用、政府和军事应用中的商业前景在20世纪引发显著的发展。第一个使用这种技术的应用是在1920年底特律密歇根州的警察巡逻车上首次使用了无线电调度。早期的移动电话是由贝尔电话公司在纽约州纽约市开发的,到1924年,194个城市警察无线电系统和58个州警察无线电系统已经配备了无线电设备。到了1934年,调频(FM)被用于警用无线电。西德尼·沃纳开发了一套双向警用无线电系统,采用了FM技术。第一个商业移动电话服务于1946年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可用,尽管要再过30年移动电话才会普及。在相关领域的发展中,W.H.马丁提出了分贝作为传输单位的概念[7],E.M.威廉姆斯在1946年开发了频谱分析仪。
进入20世纪下半叶,卫星技术在发射和接收微波频率的传输和接收技术方面取得了进展。到1950年代后期,微波频率传输和接收技术与火箭技术的结合使得基于太空的通信技术成为可能。苏联于1957年发射了斯普特尼克1号。尽管它的主要功能是传输遥测数据(它在大约五个月的时间里发挥了作用),斯普特尼克1号展示了卫星作为通信、监视和其他更隐秘功能的巨大潜力。作为回应,美国在1958年发射了“探险者1号”,在1960年从其1000英里高轨道上发射了“回声1号”,它作为一个被动的“反射”信号的“弹跳”装置。然而,由于这种技术需要太多的发射功率来覆盖全球范围,主动卫星被开发出来,具有接收、放大和重新传输信号的能力。Telstar 1号于1962年发射,Telstar 2号和SYNCOM(由休斯飞机公司设计)于1963年发射。Telstar 2号是一个AT&T的产品,配备了两个中继 orbit 和一个电视频道。SYNCOM被放置在一个地球静止轨道上(在赤道上方),并配备了一个单一的中继器,运行在7.4 GHz的上行链路上和1.8 GHz的下行链路上,使用4瓦TWTA放大器提供功率。1962年,通信卫星公司(Comsat),一个代表政府和行业的半公共组织,根据1962年通信卫星法案成立。随后,这个国际机构代表100个国家成立,称为国际通信卫星组织(INTELSAT)。这个组织的目的是(并且是)维护一个全球通信卫星系统的运营。在INTELSAT的指导下,INTELSAT I号被发射到地球静止轨道。1965年,INTELSAT I号之后的三个INTELSAT,INTELSAT II, III和IV被发射,INTELSAT IV在1969年达到满负荷运营。到1980年代,卫星通信已经扩展到能够传输电视节目,人们可以在家中使用卫星接收天线接收这些信号。这些天线通常是直径3米的碟形天线。到2000年代,这些天线变得更小,安装在房屋的侧面,为数字电视提供服务。除了增强了电话和电视的功能外,卫星还帮助人们在其他领域取得了进展。卫星被用来发现臭氧空洞、南极、定位森林火灾,并提供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灾难(1986年)的照片。全球定位系统(GPS)由24颗卫星组成,分布在4个低地球轨道上,海拔12,000英里。天文卫星(例如哈勃空间望远镜是最著名的例子)提供了令人惊叹的宇宙和地球的图像。
通信卫星技术的进步往往是太空探索技术进步的结果。海神星2号是首个成功的行星际航天器,于1962年发射,配备了六个科学仪器和一个双向无线电,用于探索金星。在接下来的八年里,海神星任务被用于探索火星、金星和水星。通过数字通信技术,图像和数据通过广阔的行星际距离传输。美国和欧洲以及俄罗斯赞助的许多探测太阳系的任务自1970年代以来已经发射。这些任务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旅行者任务,自1977年以来,这些任务提供了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近距离图像,以及行星科学家对这些行星的惊人发现。
回到地球,随着双向移动无线电的成功,从1960年代晚期到1970年代早期,无线电话得到了发展。摩托罗拉在1972年向FCC提出了蜂窝电话的概念,AT&T贝尔实验室开始测试基于六边形单元的移动电话系统。到1980年代中期,这种“蜂窝电话”在美国和欧洲已经相对普遍。数字蜂窝电话技术在1980年代晚期在欧洲引入,在1990年代在美国引入。在1990年代,亚洲和欠发达国家也经历了无线电话的爆炸性增长,在这些国家安装传统有线电话系统的成本要高得多,安装无线电话系统的成本则低得多。蜂窝电话系统变得如此便捷和普及,以至于对许多用户来说,“手机”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家庭电话,成为主要的电话工具。
从电子通信混乱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三个趋势:从有线通信向无线通信的转变,从模拟通信向数字通信的转变,以及数学分析和通信理论的发展。
无线趋势
电报最初是一种有线服务,并迅速过渡到无线服务。移动无线电的吸引力,尤其是在有线连接不可行的情况下,是不可抗拒的。电视也开始作为有线服务,但很快转变为无线服务,同样具有吸引力。在1990年代,能源互联网的出现再次激发了人们对无线通信的兴趣。许多对有线通信失去兴趣的消费者重新对无线通信产生了兴趣。
这段时间,互联网接入一直是专属于有线服务的。最近的发展暗示无线趋势也将在此服务中发挥作用。例子包括无线网络标准的发展,如IEEE 802.11标准,移动电子邮件服务通过移动电话和个人数字助理(PDAs)的标准,以及第三代和第四代移动电话标准,其带宽和网络能力都有所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可以对电视运营进行相反的论证。从历史上看,电视广播技术的发展一直是广播技术:使用大功率发射机来覆盖地理区域。无线传输模式的决定因素在于经济性:建造相对较少的高功率发射机比铺设从提供商到每个客户的高带宽电缆要便宜。自1960年代晚期以来,接收器的数量一直在增加(最初是在同轴电缆的形式中,现在更多是以光纤电缆的形式)。这种趋势的普及性,加上提供附加服务的能力,对市场动态和监管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数字趋势
有趣的是值得注意的是,电子通信始于数字通信系统。电报使用二进制字母表(摩尔斯电码,用“点”和“划”)来传输非二进制字母数字字符。因为将自然语言输入到这个系统比书写通信要快得多(而且更具成本效益),电报成为了一种更快捷的方式来发送短信、笔记或其他基于文本的信息。电报开启了电子通信的现代时代,它能够提供即时信息交换[8],跨越长距离。即使有了这些优势,由于世界范围内长距离的即时性,它仍然无法在一段对话中传输。
当实时语音通信显示出其局限性时,它为电信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无论是有线还是无线语音通信,最初都是作为模拟通信系统开始的,但都过渡到了数字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的发展在从模拟通信向数字通信的迁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电信行业中,直到1960年代中期,电话网络中的所有链接都是模拟链接。数字通信首次出现在中继电路中(T-1载波),随后在本地和交换系统中得到改进。这种迁移是由晶体管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数字信号技术的提高可靠性和数字技术的经济优势所推动的。
在1980年代,为了增加移动电话用户的容量和服务种类,对数字通信系统的需求推动了GSM、数字移动电话标准等的发展,这些标准在1980年代被部署,包括欧洲的IS-54和IS-136(TDMA/移动数字通信)和IS-95(CDMA),在1990年代在美国部署。除了语音,数字无线电正在变得越来越流行,电视也在增加通过数字格式(高清电视是一种数字视频/音频格式)进行传输。相应的通信链路是数字通信链路。
数据通信系统也在跟随这一趋势。一个例子是航空遥测[9]。在航空遥测中,飞机上的性能通过一套传感器被监测。使用无线电链路将测量输出传输到地面监测站。最早的航空遥测链路在1940年代和1950年代是模拟的AM载波频率调制(FM)来传输遥测下行链路。每架飞机的传感器调制一个单独的载频以形成遥测下行链路。随着机载系统变得更加复杂,需要收集更多的机载测量数据,并且地面需要更多的分离传输。到了1970年代,数字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这一进步,传感器的输出被采样并形成比特流。这些比特流来自所有传感器,然后组合成一个复合比特流,这个复合比特流被用来调制一个单一的载波。一种名为PCM/FM(脉冲代码调制/频率调制,IRIG 106标准)的数字版本的FM成为最受欢迎的选择。
许多其他通信服务本质上是数字的,包括数字示例包括文本消息、遥测、财务数据、信用卡交易和互联网内容。一些导致这一趋势的技术原因在第1.3节中讨论。
数学趋势
20世纪发生的另一个广泛转变是数学化趋势。基本上,20世纪的工作是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几十年建立的设备和电路基础上进行的,这些设备和电路执行了无线通信所需的功能。威廉·汤普森(1854年)的一个显著例外是,他从电报线路的特性中分离出了信号,这为通信和信号处理奠定了基础。到了20世纪,通信开始从研究物理设备和物理迁移到数学分析。这一变化是渐进的,其近似始于1914年,当时卡尔·埃格兰德开发了用于放大器的数学表达式。约翰·卡森开发了用于调频的数学分析。
在1915年,调制理论得到了发展,并展示了AM(带传输载波)、AM(抑制载波)和单边带AM之间的数学关系。他的1922年论文“Notes on the Theory of Modulation”表明,FM(频率调制)比AM需要更宽的带宽。1923年,拉尔夫·文顿·莱昂·哈特利展示了在给定时间内可传输的信息量与通信信道带宽成正比。1924年,约翰·卡森发表了“选择性电路和静态干扰”一文,显示了接收机直接与其带宽成正比的关系。R. V. L. 哈特利在1927年发表了一篇关于通信的数学理论的论文。到1947年,斯蒂芬·O·莱斯发表了一篇关于噪声统计表示的论文,为调制理论奠定了基础。
对于数字调制,罗纳德·费舍尔在1925年提出的最大似然估计理论为数字通信领域奠定了基础。哈里·奈奎斯特在1928年发表的经典论文《信号传输理论》为数字通信奠定了理论基础。1933年,J. 奈曼和E. S. 皮尔森发表了关于统计决策理论的早期论文之一。科捷尔尼科夫在1947年开发了一种几何表示的通信信号方法,扩展了这一领域。他的1948年著作《通信的数学理论》由克劳德·香农发表。这篇论文为数字通信奠定了基础,并建立了信息理论领域。
电子通信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晶体管的发明、电路和电池技术的发展、数字系统的出现、以及在算法和数学技术方面的进步,所有这些都对电子通信如何塑造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了二战结束时,收音机和电话是主要的电子通信设备。在典型的美国家庭中,电话是主要的语音通信手段,而今天,蜂窝通信是最常见的语音通信方式,互联网则是最重要的信息源。
这些变化也反映在与通信相关的专业组织中。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AIEE)成立于1884年,其一半的创始会员代表着电报和电话行业。到世纪之交,由于会员兴趣的变化,特别是对新兴电气工程技术的兴趣,成立了无线电工程师研究所(IRE)。IRE成立于1912年,由那些不认为AIEE(主要代表电力和电话/电报行业)适合作为无线电行业专业家的工程师组成。几十年来,AIEE和IRE一直是无线通信领域工程师的主要组织,IRE更侧重于无线通信。在二战后,随着技术的进步,电气工程,特别是通信工程,经历了巨大的增长,这两个组织的会员资格和范围也随之扩大,产生了重叠。1952年,IRE内部成立了通信系统专业组(PGCS),其关注点是“通信活动的各个方面”。以及在无线电和有线电话、无线电报和传真领域相关问题,这些问题在商业和政府机构在海事、航空、无线电中继、同轴电缆和固定站服务中实践。该团体赞助了技术会议和会议,并于1960年开始出版《无线电工程师协会通信系统交易》(IR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ble Systems)。到1960年,AIEE和IRE之间的兴趣重叠被证明是不可行的,这两个组织于1963年1月1日合并,成立了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IRE的PGCS和AIEE的通信部门合并,形成了IEEE通信协会^{10},IRE PGCS的旗舰出版物变成了《IEEE通信技术交易》。该名称在1970年改为《IEEE通信交易》。参考书目中的大部分参考文献都来自这本期刊。
1 "电报"一词源自希腊语(tele)意为"远"和(graph)意为"写"。它最初由法国发明家克劳德·查普在1792年用来描述一种由垂直柱子和可移动臂组成,用于信号传输的装置。
2 Fourier 开发了今天称为傅里叶变换的技术,用于分析固体中的热传播。
3 “电话”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tele (τῆλε) 意为“远”和phone (φωνή) 意为“声音”或“声音”,这是由德国发明家菲利普·雷斯在1861年用来描述他发明的设备,这个设备可以产生所有种类的音调,这台设备通过电流在任何 desired distance by means of the galvanic current.” 他称这个设备为“telephon”(在德语中)。
4 “电视”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tele(τηλε)意为“远”和vision(这个英文单词源自拉丁语visiōn-或visiō)这个词,最早是由俄罗斯科学家康斯坦丁·佩尔斯基在1900年创造的。它在英语中的首次使用是在1904年。这是一个混合词汇(另一个例子是automobile)。语言纯主义者非常不喜欢这种词汇。T.S.艾略特在《诗歌音乐》(1942)中写道:“有些词汇因为它们的外国来源或它们的混合性而令人讨厌。”
5 这个发展将在通信工程的背景下在第6.4节中讨论。
6 北美、欧洲和亚洲的大多数厨房都配备了包含磁控管的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加热爆米花和加热剩菜。
7 分贝(或贝尔十分之一,以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命名)首次在1923年用于表达电话线中的损耗。
8 所谓的“对话”在当时被认为是最先进的。即时消息、电子邮件和文本消息是这些方式中最现代的——至少在当时是这样。这些方法可以通过低延迟电报系统与文本消息用户界面来实现。1936年,NBC的《今夜秀》首次使用了这种技术,展示了一对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通过无线电进行的文本消息对话。在一次测试中,一位年轻的参赛者通过文本消息击败了对手,他发送的信息是“我刚从我的汽车保险中赚了一大笔钱”。
9 遥测是遥测的过程。遥测仪是一种用于在某个位置测量并在另一位置显示或记录结果的仪器。这个词源自希腊语tele (τῆλε) 意为“远”和metron (μέτρον) 意为“测量”。虽然“测量”的数学形式化在18世纪基于拉丁文“metrum”之上,但其他“测量”术语,如barometer(气压计)、thermometer(温度计)和pedometer(步数计)等,都是从希腊语衍生出来的,用于描述测量仪器。报纸上的一个例子出现在1929年的一篇AIEE Journal文章中。报纸上的另一篇文章出现在1947年11月10日的Baltimore Sun上,标题为“最好的电子小工具被称为遥测仪...它们安装在高速导弹上,通过无线电将科学家需要的信息发回。
下一个小结,准备用open AI 的chatgpt来翻译,后续对比一下翻译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