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为人际关系感到烦恼,请打开这套工具箱

晚上好。

今天的推送,我想分享一套关于社交和人际交往的工具箱。

它们都是一些简单直接的信念,不复杂,不晦涩,但也许是我们许多人的盲点。

实际上,生活中,许多对我们造成困扰的烦恼和焦虑,背后的根源其实都很简单。只是因为我们身在其中,「不识庐山真面目」罢了。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困扰,不妨牢牢记住这6句话,也许对你会有帮助。

图片

1.  拒绝别人,其实并没有那么困难

许多人经常面临一个难题:面对别人的委托和请求,总是很难鼓起勇气拒绝,导致自己背负上过多不属于自己的责任,有时甚至别人还不领情。怎么办?

尤其是许多生活中的「老好人」,想必都为这个问题而焦头烂额过。

但实际上,这可能纯粹是你自己想多了。

2023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我们往往会高估「拒绝别人」的负面后果。实际上,拒绝别人对别人造成的负面感受,远远没有我们自己想象的那么高。(Givi & Kirk, 2023)

这项研究用模拟邀请的方式,测试了多组参与者。结果发现:大约有77%的参与者,为了不「扫对方的兴」,而被迫违心答应了他们本不想参加的邀请。

他们担忧的理由五花八门,包括:担心惹对方不高兴、让对方觉得自己没有把对方放在心上、担心以后对方再也不邀请自己了……

是不是觉得这些担忧很熟悉?我想,许多朋友可能都有过类似的想法。

但事实上,研究人员通过打分的方式来测试「拒绝」这一行为造成的负面感受,结果发现:拒绝者打出的分数大约是2.9-3.5(7分制,越高表示越不开心),而邀约者实际的负面感受只有2.5-2.9。

也就是说,当你拒绝别人时,你所猜想的下限,很可能比实际的上限还要高。

有意思的是,一旦把情境反过来,让原本拒绝的人去发出邀请,而原本邀请的人去拒绝,打分同样也反过来了。原本很担心「会不会惹对方不开心?」的拒绝者,一旦自己被拒绝,同样会觉得「对方拒绝了我,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嘛」。

原因很简单:我们总会潜移默化地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去看待别人。别人向我求助,我们会以为我们是他的唯一选择,从而把这件事看得很重。但实际上,他可能有数个乃至数十个选择,我们只是几十分之一罢了。这件事在他眼中,或许远远没有在我们眼中那么重要。

这个现象在心理学上,就叫作「焦点效应」。我们总会不自觉地把自己视为焦点,无限放大自己一举一动在别人眼中的感受,但别人根本就不会像我们想象那样地关注自己。

「我拒绝他」这件事情,在我们看来,可能是一种很严重的打击,但实际上,对他来说这可能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早就有所预料了。

反过来,如果你因此背负起这份本不属于你的责任,那么他可能会调高对你的期待,认为你会进一步帮他,这可能会导致你以后要承担更多不属于你的责任。到时如果你拒绝,可能会造成更强烈的落差,导致他产生更强烈的负面反馈。

与其让别人在期待值更高时失望,产生巨大的落差,不如一开始就掐断火种,避免将来可能产生的问题和困扰。

这可以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简单和轻松,不需要为别人的课题买单。

图片

2.  当你等待对方的打分时,对方其实也在等待你的打分

许多对人际关系感到焦虑的人,容易犯一个毛病:

他们总是把对方摆在「评委」的位置上,要求自己一言一行都要合乎规范,要满足自己心目中的「理想自我」,营造出一个完美的形象。以求在社交这个场景中,让对方给自己打出更高的分数。

正是这一点,让他们倍感痛苦:因为这会激活他们的「预防焦点」,让他们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对自己言行的思考和关注上,从而陷入压力之中。

他们会反复思考这些问题:

  • 我刚才说的话得体吗?会不会不太礼貌?

  • 我刚才的行为合适吗?会不会显得奇怪?

  • 我讲的话题和内容是不是不太好,让对方感到无趣?

……

甚至,这些反刍会时时刻刻盘踞在思维的「后台」里,占用他们的认知资源,让他们更容易感到疲惫,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处理其他事情。

但实际上,对方是评委吗?不是的。在社交场景中,每个人都是对等的,既是评委也是选手。

当你觉得「我那个问题是不是有点冒犯」的时候,对方可能也在想「我是不是回答得有点敷衍?」

当你觉得「我拒绝了对方,他会不会耿耿于怀?」的时候,对方可能也在想「我的请求是不是太唐突了,会不会不礼貌?」

……

也就是说:当你小心翼翼地期待着对方为你打分时,对方其实也在紧张地期待着你为他打分。

2021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当人们交流的时候,很容易出现一种现象:双方都想结束谈话,但又都担心这样不礼貌,从而被迫让谈话继续下去。(Mastroianni等, 2021)

这项研究发现:在所有谈话中,只有2%的谈话在双方都希望的时间结束;30%的谈话在某一方希望的时间结束;而在大约一半的谈话中,双方都被迫说了更多的话。

所以,当你因为怀疑「我的表现是不是不太好」而感到恐慌时,不用害怕。因为:对方很可能也跟你一样,甚至比你还慌……

那么,你的担忧和恐惧,还有什么必要呢?

完全没有必要为自己的一言一行担忧,更没有必要担心「我是不是做得不够好?」因为,对方跟你一样也是选手,而不是评委。

图片

3.  人们喜欢的往往是「相似的人」,而不是「优秀的人」

许多人容易有一个偏见,那就是:我必须非常优秀,才能得到别人的喜爱。

在他们眼中,能够成为焦点的,或者是受大家喜爱和追捧的,往往是一些「众星捧月」的人。要么,是有着非常显赫的外在条件和出身背景;要么,是幽默风趣、妙语连珠,在社交场合上如鱼得水。

因此,他们很容易对社交感到恐惧,或是在社交场合上退缩。因为在他们内心里,会有这么一个根深蒂固的信念:

我是一个平凡无奇的普通人,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地方,因此我是不会受到喜爱和欢迎的。

但实际上,当然不是这样的。

如同我在之前的文章 没有人是平庸的 里讲到的:没有人是平庸的。我们之所以把人区分出「优秀」和「普通」,是因为我们只用单一的维度来衡量。但如果我们把衡量的标准变得更多元一些,那么其实没有人是平庸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质。

这些特质可能是什么呢?可能是你的性格和气质,可能是你的知识面,可能是你的思维深度,可能是你对事物的独特见解,可能是你的职业和行业经验,可能是你擅长的技能,可能是你喜欢和爱好的东西,可能是的人生履历和社会阅历……

这些彼此不同的特质组合起来,就会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你。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作「相似吸引效应」。它指的就是:我们往往会被跟自己高度相似的人吸引,而不是被所谓「优秀」的人。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这些特质上跟你高度契合,比如跟你有相似的爱好,有相似的看待事物的角度和立场,有相似的经历和成长环境……那么,你们会更容易彼此吸引,成为朋友。

这其实就是我一直强调的「同频」的人。

进化心理学和人类学家罗宾·邓巴,进一步把这种「相似吸引效应」细化,提出了一个「友谊的七大支柱」:

  • 相同的语言或方言。

  • 相同的成长环境和地区。

  • 相似的教育和职业经历。

  • 相似的兴趣和习惯。

  • 对社会事件有相似的观念和看法。

  • 共通的幽默感(接地气的说法叫做「能接梗」)。

  • 对音乐有相同的爱好。

邓巴认为,在这7点上有较高契合度的人,会更容易成为朋友,也更容易变得关系紧密。

因此,在社交场合里,没必要对自己感到自卑,更加没必要为了「打造人设」而去包装自己,这些其实都是多余的。你要做的,就是真诚而透明地呈现自己的特质,吸引能够跟你同频的人。

这样建立起来的关系,才能持久地稳固下去。

图片

4.  很多时候,其实好好倾听就足够了

可能有人会有这种困惑:我不会说话,人很闷,很多时候不知道该说什么,这种情况该如何跟别人好好交流呢?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比你想象的简单很多:很多时候,你其实什么都不必说,好好倾听就足够了。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作「高质量倾听」。它指的是这么一种状态:

  • 专注:尽量专注地倾听对方的话,不分心、不走神。

  • 共情: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对方的感受和想法,表达你的认同和理解。

  • 不加评判:不要试图干涉对方的想法和行为,不要评价,不要给建议,不要指手画脚,听就好了。

2021年一项研究发现:高质量倾听,可以使得讲话的那一方感受到更高的自主性、联系感和自尊,从而对沟通有更高的满意度和评价。(Itzchakov & Weinstein, 2021)

也就是说:只要能做到上面这三点,哪怕你什么都不讲,只是适当地给予对方回应,其实就已经完全足够了。

很多时候,人们跟别人交流,其实往往并不是真的想得到什么,而只是希望「被看见」罢了。

所以,你其实并不需要说什么,更不需要妙语连珠、一言中的 —— 你只需要真诚地聆听,让对方感受到「你在尊重他」就可以了。

那么,要做到「高质量倾听」困难吗?其实不难。它不需要你去分析问题、提供信息,也不需要你表达安慰、支持和鼓励,你所有需要做的,只有一点:

让对方知道你在听,听进去了,并且能够被你认同、理解和接受。

因此,不需要再担心「我不会说话,如何才能交到朋友?」因为,学会说话,可能需要非常复杂和系统的训练,跟性格也有密切关系,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学会聆听,则简单很多:你只需要足够真诚就行了。

只要你付出诚意,一定能被对方接收到。

图片

5.  我们往往会低估别人对自己的喜爱程度

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社交障碍,换句话来说就是「社恐」。那么,这种社恐的心理,究竟源于什么呢?

从根源上,社恐源于对自己的不自信:我们总会在心目中勾勒出一个完美的形象,要求自己一言一行向这个形象靠拢。如果没达到这个形象的要求,我们就会自省、反思,看看自己是哪里做得不好、是哪里没有达到标准……

这就会造成一种庞大的压力,无时无刻不在占据着我们的认知资源,让我们难以分出精力,去投入到人际交往之中。

但实际上,这个形象真的存在吗?我们真的必须符合这个形象,才能顺利地跟别人相处和交流吗?当然不是。

这个形象来源于什么呢?来源于我们接收到和被灌输的信息。我们总会被告知:如何如何才是好的,如何如何才会显得你成熟、符合社会规范,要怎么怎么做、不能如何如何……

久而久之,这些所有的标准聚合起来,就会成为我们根深蒂固的信念:我们必须符合这些要求,才是好的;稍微不符合这些要求,就是错的,需要被纠正。

但这个形象是真实的吗?并不是。世界上并不存在这样的人,它只是一系列虚幻的标准和条件的集合罢了。

我们并不是非要自己符合这个形象不可。呈现更真实的自己,其实更容易被别人接受。

一项 2018 年的研究发现:人们总是会低估别人对自己的喜欢程度。在所有的社交沟通之后,人们估算的对方对自己的喜欢程度,平均会比实际的喜欢程度低10%。(Boothby等, 2018)

鉴于这是一个平均值,一定会有一些外向和过度自信的人拉高,所以我个人认为大家可以大胆一点,把自己的这个比例调高一点,比如 20%。

实际上,我常常说,对于内向、敏感、社恐的人,最缺乏的能力是什么?不是分析和思考的能力,而是不去分析和思考、「头脑一热」的能力。

如同前面所说,很多时候阻碍我们去跟别人交流的是什么呢?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障碍吗?不是的,是我们脑海中所描绘出来的、虚假的恐惧和焦虑。

不要担心别人会不喜欢你,呈现最真实的自己就好。

图片

6.  大多数人际关系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

最后,如果一段人际关系,真的给你造成了困扰,并且可能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改变的,那么也许可以考虑切断这段关系。

比如:

  • 一直向你索求但从不回报和付出的人;

  • 把你当成「情绪垃圾桶」的人;

  • 从来不试图去理解你的人;

  • 喜欢批评、打压和否定你的人;

  • 感兴趣的事物跟自己不在一个频道的人……

大多数人际关系其实都没有那么重要,没有必要为了维持这段关系而勉强自己去跟他们相处。如果你觉得不合适,就抽身离开,去寻求更好的圈子和朋友,去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同频者」。

这本身就是一种成长,也是一种历练。

没有必要去讨所有人的喜欢,让自己过得舒服,比讨别人喜欢更重要。

  • 13
    点赞
  • 1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