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最常用命令(之后用到会补充)

Linux 系统目录:
 

├── bin -> usr/bin # 用于存放二进制命令
├── boot # 内核及引导系统程序所在的目录
├── dev # 所有设备文件的目录(如磁盘、光驱等)
├── etc # 配置文件默认路径、服务启动命令存放目录
├── home # 用户家目录,root用户为/root
├── lib -> usr/lib # 32位库文件存放目录
├── lib64 -> usr/lib64 # 64位库文件存放目录
├── media # 媒体文件存放目录
├── mnt # 临时挂载设备目录
├── opt # 自定义软件安装存放目录
├── proc # 进程及内核信息存放目录
├── root # Root用户家目录
├── run # 系统运行时产生临时文件,存放目录
├── sbin -> usr/sbin # 系统管理命令存放目录
├── srv # 服务启动之后需要访问的数据目录
├── sys # 系统使用目录
├── tmp # 临时文件目录
├── usr # 系统命令和帮助文件目录
└── var # 存放内容易变的文件的目录


一、目录操作:

pwd                查看当前工作目录
clear             清除屏幕
cd /            根目录
cd -            上一次访问的目录
cd ../            上一级目录


⭐查看目录内信息

ll            查看当前目录下内容(LL的小写)
ls                            查看当前目录下内容

⭐创建目录

mkdir aaa        在当前目录下创建aaa目录,相对路径;

⭐重命名

mv 原先目录 文件的名称   mv tomcat001 tomcat 

⭐移动文件

mv    /aaa /bbb         将根目录下的aaa目录,移动到bbb目录下(假如没有bbb目录,则重命名为bbb);
mv    bbbb usr/bbb      将当前目录下的bbbb目录,移动到usr目录下,并且修改名称为bbb;

⭐复制目录

cp -r /aaa /bbb            将/目录下的aaa目录复制到/bbb目录下,在/bbb目录下的名称为aaa
cp -r /aaa /bbb/aaa        将/目录下的aa目录复制到/bbb目录下,且修改名为aaa;

⭐强制式删除指定目录:

rm -rf   /bbb           强制删除/目录下的bbb目录。如果bbb目录中还有子目录,也会被强制删除,不会提示;
rm -r    /bbb           普通删除。会询问你是否删除每一个文件

⭐查看树状目录结构:

tree test01/

二、文件操作

⭐删除:

rm -r a.java        删除当前目录下的a.java文件(每次回询问是否删除y:同意)
rm -rf a.java        强制删除当前目录下的a.java文件

⭐创建文件

touch testFile

三、文件内容操作
⭐修改文件内容:

vim a.java       进入一般模式
i(按键)           进入插入模式(编辑模式)
ESC(按键)          退出
:wq             保存退出(shift+:调起输入框)
:q!            不保存退出(shift+:调起输入框)(内容有更改)(强制退出,不保留更改内容)
:q            不保存退出(shift+:调起输入框)(没有内容更改)

⭐前后几行查看:

head a.java                查看a.java文件的前10行内容;
tail -f a.java            查看a.java文件的后10行内容;
head -n 7 a.java        查看a.java文件的前7行内容;
tail -n 7 a.java        查看a.java文件的后7行内容

⭐终止当前操作:

ctrl+z
ctrl+c

Ctrl+c和Ctrl+z都是中断命令,但是作用却不一样。
Ctrl+Z就扮演了类似的角色,将任务中断,但是任务并没有结束,在进程中只是维持挂起的状态,用户可以使用fg/bg操作前台或后台的任务,fg命令重新启动前台被中断的任务,bg命令把被中断的任务放在后台执行。
Ctrl+C也扮演类似的角色,强制中断程序的执行。

六、下载,压缩和解压缩

⭐下载:
 

wget +网站

⭐解压缩:
 

tar -xvf start.tar                        //解压start.tar压缩包,到当前文件夹下;
tar -zxvf start.tar.gz                    //解压start.tar.gz压缩包,到当前文件夹下;
tar xf node-v12.18.1-linux-x64.tar.xz                       //解压缩tar.xz文件
(tar只是将文件打包,文件的大小没什么变化,一般用tar -cvf filename.tar filename格式;.tar.gz是加入了gzip的压缩命令,会将文件压缩存放,可以有效压缩文件的大小,以便于缩短传输时间或者释放磁盘空间,一般用tar -czvf filename.tar.gz filename)

⭐压缩:
 

tar -cvf start.tar a.java b.java        //将当前目录下a.java、b.java打包
tar -zcvf start.tar.gz a.java b.java    //将当前目录下a.java、b.java打包

⭐更改文件的权限(目前没怎么用到,但是感觉挺重要的):
 

chmod u+x web.xml (---x------)        为文件拥有者(user)添加执行权限;
chmod g+x web.xml (------x---)        为文件拥有者所在组(group)添加执行权限;
chmod 111 web.xml  (---x--x--x)    为所有用户分类,添加可执行权限;
chmod 222 web.xml (--w--w--w-)        为所有用户分类,添加可写入权限;    
chmod 444 web.xml (-r--r--r--)        为所有用户分类,添加可读取权限;

七、常用的docker容器的命令(待补充修改):


⭐下载:

wget https://mirrors.huaweicloud.com/elasticsearch/7.8.0/elasticsearch-7.8.0-windows-x86_64.zip


⭐常用命令:
 

#1、查看docker中下载好的镜像:
docker images
 #2、查询需要的容器名称:
docker search mysql
#3、将需要的docker容器下载运行到本地(名称、端口号、msyql密码、ID):
docker run -di --name=first -p 3306:3306 -e MYSQL_ROOT_PASSWORD=root 26d26dsfsd31a
#4、查看运行的docker容器:
docker ps
#5、查看所有的docker容器(包括未运行的):
docker ps -a
#6、停止当前运行的docker容器:
docker stop first
#7、启动docker容器:
docker start first
#8、重启docker容器:
docker restart first
#9、删除docker容器:
docker rm first


八、yum常用命令

yum install iptables-services        下载并安装iptables
yum list                    列出当前系统中安装的所有包
yum search package_name        在rpm仓库中搜寻软件包
yum update package_name.rpm    更新当前系统中所有安装的rpm包
yum update package_name        更新一个rpm包
yum remove package_name        删除一个rpm包
yum clean all                删除所有缓存的包和头文件

其他命令:
⭐查看历史使用命令:

history
history | grep es     过滤与es相关命令

⭐查看占用资源:

ps -au        占用的资源是从进程启动开始,计算的平均占用资源,比如cpu等
top            实时占用的资源

⭐查看当前目录所占存储:

du -lh            查看当前文件下各文件夹占用存储空间
du -sh            查看当前文件夹所占存储空间

⭐⭐⭐管道命令:

ps -ef                         查看所有的进程
ps -ef | grep mysql            查看mysql相关的进程

⭐⭐⭐杀死进程(根据PID):

kill -9 2630        进程pid

查看Linux下系统存储使用率:

df -h            查看系统硬盘使用情况

⭐查看网卡信息:

ifconfig

⭐查看与某台机器的连接情况:

ping ip

⭐切换用户:

su - 用户名     su root 密码:vagrant

⭐关闭防火墙:

chkconfig iptables off

⭐清屏:

clear

⭐配置环境变量:
 

 vi /etc/profile
 加东西
 保存退出
 source /etc/profile  使更改的配置立即生效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