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三章学习通题目及答案

本文详细探讨了计算机网络第三章的重点,包括数据链路层的三大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以及CSMA/CD协议、以太网的MAC帧和透明网桥的工作原理。还涵盖了虚拟局域网和高速以太网的相关知识,通过对这些概念的深入解析,有助于读者理解网络通信的基础原理。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

目录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

点对点信道概述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必须解决?怎么解决?

封装成帧

透明传输

差错检测

第五次练兵

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

组建无线局域网

CSMA/CD协议

以太网的MAC帧

透明网桥

1.透明网桥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是什么?

虚拟局域网

高速以太网 

第六次练兵

基于第三章数据链路层的基础知识,对于链路层的功能、分类、点对点信道的三大基本问题计解决、CSMA/CD协议、虚拟局域网、透明网桥等内容进行总结,并阐述个人收获与观点,并对内容进行适当展望与拓展。


点对点信道概述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必须解决?怎么解决?

答:

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控制。

为什么必须解决: (1)封装成帧就是在一段数据前后分别添加。接收端以便从收到的比特流中识别帧的开始与结束,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 (2) 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 (3)差错检测防止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网络资源。

怎么解决: (1) 封装成帧就是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帧。接收端在收到物理层上交的比特流后,就能根据首部和尾部的 标记 ,从比特流中识别帧的开始和结束。 (2) 为了解决透明传输问题,字节填充法或字符填充:在控制字符SOH、EOT的前面插入一个转义字符ESC(其十六进制编码是1B,二进制是00011011)。而接收端的数据链路层在把数据送往网络层之前删除这个插入的转义字符。


封装成帧


透明传输


差错检测

假设要发送的数据为11001010,采用的CRC的生成多项式为P(x)=X3+X+1。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如果采用了CRC校验,数据链路层是否就变成了可靠的传输?

M=11001010,

p(x)=X3+0*X2+X+1   推出 p=1011,

n=p-1    推出n=3,

M/P=1110100

R=001

不是采用了CRC检验,就可靠了。CRC对于帧重复,帧失序,帧丢失无法检验。

M/P计算过程:


第五次练兵

可以围绕三大基本问题中的一个或几个,阐述其问题、解决方法及案例等。

封装成帧,在数据的前后添加首部和尾部,接收端以便从收到的比特流中识别帧的开始与结束,确认帧的定界。
透明传输,字节填充法和比特填充法,在非控制字符但有soh和eot前加转义字符esc,接收端的数据链路层会在把数据传到网络层之前删除添加的转义字符
差错控制,知道比特差错1=>0,0=>1。知道误码率是错误比特/传输比特总数。利用模2运算进行crc检验,n=P-3,M/P=Q熵,余数取三位为R。crc检验:把收到的每一个帧都除以相同的出书p,检查得到的余数R,若R=0则无错,R!=0,则有错放弃,通过crc检验,并非可靠传输,帧重复,帧丢失,帧失序无法检验。


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

1.在计算机网络中,所有的计算机均连接到一条通信传输线路上,在线路两端连有防止信号反射的装置。 这种连接结构被称为( 总线结构 )。 

2.对于基带CSMA/CD而言,为了确保发送站点在传输时能检测到可能存在的冲突,数据帧的传输时延至少要等于信号传播时延的(2倍  )。

3.以太网媒体访问控制技术CSMA/CD的机制是(争用带宽  )。

4.局域网使用的四种典型拓朴结构是(   )、(   )、(   )和(   )。<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つ゛~无名小姐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