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王道考研)》第一章 概述笔记

1.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1.1.1 概念、组成、功能和分类
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线路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递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计算机网络是互连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 互连 – 互联互通 通信链路
  • 自治 – 无主从关系
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数据通信(连通性):终端之间相互传输数据
(2)资源共享:硬件(如多台电脑共享打印机)、软件(如某些软件无需下载可以在网上共享使用)、数据(如百度网盘数据可以共享下载使用)

(3)分布式处理:多台计算机各自承担同一工作任务的不同部分,如Hadoop平台

(4)提高可靠性:如当一台计算机坏掉了,有其他替代机替代,这样在传输数据是不会因为其中一台计算机坏掉,而链路断掉

(5)负载均衡:多台计算机可以一起干活,工作任务可以分配给各个计算机,使得计算机之间更亲密

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组成部分 硬件、软件、协议

协议是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是一系列规定还有约定的集合,有了协议,计算机网络才能安全、平稳、可靠进行一些数据传输的功能。

(2)工作方式
  • 边缘部分 用户直接使用(C/S方式、P2P方式)
  • 核心部分 为边缘部分服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功能组成
  • 通信子网:实现数据通信
  • 资源子网: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处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分布范围分
  • 广域网WAN:远程网,几十到几千公里。广域网是互联网的核心部分,任务是通过长距离运送主机所发送的数据。(交换技术)
  • 城域网MAN:一个城市,5到50km。
  • 局域网LAN:1km左右,如校园网和企业网,多个互连的局域网。(广播技术)
  • 个人区域网PAN:10m左右,把个人电子设备用无线方式互连,热点。
    若中央处理机之间距离非常近(如1米的数量级甚至更小),则一般就称之为多处理机系统而不称它为计算机网络
(2)按使用者分
  • 公用网:联通、移动
  • 专用网:需要有权限,军队网、银行网
(3)按交换技术分
  • 电路交换
  • 报文交换
  • 分组交换
(4)按拓扑结构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按传输技术分
  • 广播式网络:所有的主机共享公共通信信道,如有一台主机发送信息,其他主机均可收到,主机检查是否传输给自己,是就收下信息
  • 点对点网络:一对一,使用分组存储转发路由选择机制
脑图时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2 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组织
1. 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对计算机网络至关重要要实现不同厂商的硬、软件之间相互连通,必须遵从统一的标准。

(1)标准分类
  • 法定标准:有权威机构制定的正式的、合法的标准 OSI
  • 某些公司的产品在竞争中占据了主流,时间长了,这些产品的协议和技术就成了标准 TCP/I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标准化工作的相关组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脑图时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3 速率相关的性能指标
1. 速率

速率即数据率或称数据传输率比特率,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位数的速率,单位是: b / s , k b / s , M b / s , G b / s , T n / s b/s,kb/s,Mb/s,Gb/s,Tn/s b/skb/sMb/sGb/sTn/s

比特:在计算机中发出的信号都是以数字的形式,比特计算机发送数据量的单位,一个比特一个比特进入信道。(1/0 单位:位)

1秒传输了10位
存储容量: 1 B y t e ( 字 节 ) = 8 b i t ( 比 特 ) 1Byte(字节)= 8 bit(比特) 1Byte=8bi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带宽

网络设备所支持的最高速度 ,也是发送端发出的速度,不影响传播速率。

(1)“带宽” 原本是指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即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单位是赫兹(Hz)
(2)计算机网络中,带宽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传送数据的能力,通常是指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单位是“比特每秒”, b / s , k b / s , M b / s , G b / s b/s,kb/s,Mb/s,Gb/s b/skb/sMb/sGb/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吞吐量

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单位 b / s 、 k b / s , M b / s b/s、kb/s,Mb/s b/skb/sMb/s 等。吞吐量受网络的带宽或网络的额定速率的限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4 性能指标之时延 时延带宽积 往返时间RTT利用率
1. 时延

指数据(报文/分组/比特流)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也叫延迟或迟延。单位为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发送时延(传输时延)

从发送分组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分组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发生在主机内部。(高速)

发 送 时 延 = 数 据 长 度 [ 1 ] 信 道 宽 度 ( 发 送 速 率 ) 发送时延 = \frac{ 数据长度^{[1]} }{信道宽度(发送速率)} =[1]
[1] 数据长度:数据有多少比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传播时延

取决于电磁波传播速度和链路长度,发生在机器外面,信道上。

传 播 时 延 = 信 道 长 度 [ 2 ] 电 磁 波 在 信 道 上 的 传 播 速 率 传播时延 = \frac{信道长度^{[2]}}{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2]
[2] 信道长度:链路长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排队时延

等待输出/如链路可用,在路由器发生

(4)处理时延

检错,找出口,在路由器发送

类比坐高铁排队安检,安检完后才能上高铁

2. 时延带宽积

时 延 带 宽 积 ( b i t ) = 传 播 时 延 ( s ) × 带 宽 ( b / s ) 时延带宽积(bit) = 传播时延(s) \times 带宽(b/s) (bit)=(s)×(b/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往返时延RTT

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的确认(接收方收到数据后立即发送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

RTT越大,在收到确认之前,可以发送的数据越多

RTT包括什么
往返传播时延=传播时延*2
末端处理时间
4. 利用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脑图时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2.1 分层结构、协议、接口、服务
1. 为什么要分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怎么分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概念总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脑图时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2 OSI参考模型
1. ISO/OSI 参考模型怎么来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ISO/OSI 七层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ISO/OSI 参考模型解释通信工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各层次介绍
(1)应用层

所有能和用户交互产生网络流量的程序,联网才能使用。

典型应用层服务:文件传输(FTP)、电子邮件(SMTP)、万维网(HTT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表示层

用于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两台设备)中交换信息(进行数据传输过程)的表示方式(语法和语义)

  • 功能一:数据格式变换 翻译官
  • 功能二:数据加密解密
  • 功能三:数据压缩和恢复
    主要协议:JPEG、ASCII
(3)会话层

向表示层实体/用户进程提供建立连接并在连接上有序传输数据,这是会话,也是建立同步(SY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功能一:建立、管理、终止会话
  • 功能二:使用校验点可使会话在通信失效时从校验点/同步点继续恢复通信,实现数据同步。万一网络突然断开,可以在刚才的校验点继续通信会话,不用从头开始。
    适用于传输大文件。
    主要协议:ADSP、ASP
(4)传输层

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的通信,即端到端的通信。传输单位是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

端到端:运行在不同主机内的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每个进程会有一个标号去标识——端口号

  • 功能一:可靠传输、不可靠传输
  • 功能二:差错控制
  • 功能三:流量控制(控制发送方速度)
  • 功能四:复用分用
    • 复用:多个应用层进程可同时使用下面运输层的服务。(同时发送报文加入端口号)
    • 分用:运输层大收到的信息分别交付给上面应用层中相应的进程。(同时接收报文分析端口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主要协议:TCP、UDP
(5)网络层

主要任务是把分组从源端传到目的端,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网络层传输单位是数据报。数据报过长时可以切割为几个小分组,使得传输更加灵活,消耗更少。

  • 功能一:路由选择 最佳路径
  • 功能二:差错控制
  • 功能三:流量控制(控制发送方速度)
  • 功能四:拥塞控制
    若所有结点都来不及接受分组,而要丢弃大量分组的话,网络就处于拥塞状态。因此要采取一定措施,缓解这种拥塞。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主要协议:IP、IPX、ICMP、IGMP、ARP、RARP、OSPF
(6)数据链路层

主要任务是把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报组装成帧,传输单位s

  • 功能一:成桢(定义桢的开始和结束)…1000011101010101…
  • 功能二:差错控制 桢错+位错
  • 功能三:流量控制(控制发送方速度)
  • 功能四:访问(接入)控制 控制对信道的访问

主要协议:SDLC、HDLC、PPP、STP

(7)物理层

主要任务是在物理媒体上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单位为比特

透明传输: 指不管所传数据是什么样的比特组合,都应当能够在链路上传送。

  • 功能一:定义接口特性
  • 功能二:定义传输模式 单工、半双工、双工
  • 功能三:定义传输速率
  • 功能四:比特同步
  • 功能五:比特编码

主要协议:Rj45、802.3

1.2.4 TCP/IP参考模型和五层参考模型
1. OSI 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OSI 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相同点和区分
(1)相同点
  • 都分层
  • 基于独立的协议栈的概念
  • 可以实现异构网络互联
(1)不同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五层参考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五层参考模型的数据封装与解封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26
    点赞
  • 1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4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