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

前言

现如今,各种类型的数据正在以爆炸性的方式迅速增长,大数据的出现正迫使企业不断提升自身以数据中心为平台的数据处理能力。同时,云计算、虚拟化等技术正不断为数据中心的发展带来新的推动力,并正在改变传统数据中心的模式。本章将介绍数据中心的概念,数据中心的发展历史,数据中心的组成单元-服务器,以及数据中心的选址及能耗问题。

一、数据中心的概念

数据中心是全球协作的特定设备网络,用来在Internet这一网络基础设施上传递、加速、展示、计算、存储数据信息。数据中心的主要目的是运行应用来处理商业和运作的组织的数据。数据中心不仅是一个网络概念,还是一个服务概念,它构成了网络基础资源的一部分,数据中心的建立使得企业和个人能够迅速借助网络开展业务,把精力集中在其核心业务上,而减少 IT 方面的后顾之忧。数据中心是云计算的基础设施,云计算在数据中心的基础上提供的各类服务。

1、数据中心的定义、作用及其分类

数据中心是一整套复杂的设施,它不仅包括计算机系统和其他与之配套的网络、存储等设备,还包含冗余的数据通信连接设备、环境控制设备、监控设备以及各种安全袋置。Google 在其发布的《The Data center as a Computer》一书中,将数据中心定又为:多功能的建筑物,能容纳多个服务器以及通信设备,这些设备被放置在一起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对环境的要求以及物理安全上的需求,并且这样放置便于维护,而并不仅仅是一些服务器的集合。

可以看到一个数据中心中包含几个基础组件:服务器、网络和存储。存储根据应对场景的不同,包含了 NAS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网络附属存储。提供文件共享空间,存放非结构化数据)和 SAN (Storage Area Network, 存储
区域网络。提供块数据的访问,通常用于存放结构化数据,如数据库、邮件等业务应用的数据)两种方案。企业级存储通常还包含了备份或容灾体系,在这个图4-1所示的数据中心其中还有专门的备份存储。
云计算出现以后,对数据中心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不过仍然包含服务器、网存
储这三大基础组件,但是组件的呈现形态以及控制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软定义的数据中心(Software Defined Data Center, SDDC) .SDDC 可以视为私有云的云计算平台的最佳落地方式,而软件定义的存储(Software Defined Storage, SDS) 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可以说:软件定义为云计算而生。

目前,IT 巨头们,包括 Google、微软等等都已投入巨资到数据中心建设中,根据数据中心的作用,可以将数据中心分为企业数据中心和互联网数据中心两类。

企业数据中心(Enterprise Data Center, EDC) , 通过实现统一的数据定义与命名规范、集中的数据环境,从而达到数据共享与利用的最终目标。如果是具体的企业或位,数据中心就是业务数据存储技术+数据仓库,当然,有的单位只有数据仓库,如科研单位,他们不做业务处理,只有分析需求。企业数据中心按规模划分为部门级数据中心、企业级数据中心、互联网数据中心以及主机托管数据中心等。通过这些规模从小到大的数据中心,企业可以运行各种应用。一个典型的企业数据中心的设备通常包括:主机设备、数据备份设备、数据存储设备、高可用系统、数据安全系统、数据库系统等。这些组件需要放在一起,确保它们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运行。

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 IDC) .如果是互联网公司,其数据中心就和普通企业和单位的数据中心不同,因为互联网的信息实在庞大,不可能将所有信息都存储到数据中心的数据库中,数据中心也处理不了那么多的信息,所以互联网环境的数据中心的作用就是加强互联网数据的处理速度和效果。互联网数据中心为互联网内容提供商、企业、媒体以及各类网站提供了大规模、高质量、安全可靠的专业化服务器托管、空间租用、网络带宽等服务。IDC是对商户、入驻企业或网站服务器群托管的场所,是各种模式电子商务赖以安全运作的基础设施架构,也是支持企业及其商业联盟(包括了分销商、供应商、客户等)实施价值链管理的安全平台。

2.数据中心的发展历程

数据中心演进的4个阶段

2012年,IBM公司进行了一项深入的研究,调查了7个国家的300多名IT主管,以评估全球IT网络中数据中心的总体运营状况。

在该研究中,发现只有五分之一的数据中心符合IBM公司的战略数据中心标准。“为什么要关心2012年开展的这项研究?”人们可能会问,“难道不是只是为了不进化而进行质疑吗?但是,自从IBM公司开展这项研究以来,战略数据中心的比例在几年后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创建的四个发展阶段模型仍然是一个非常相关和有价值的工具,用于评估数据中心需要进一步开发的数量,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业务的潜力。

第1阶段:基础数据中心

IBM公司定义的基础数据中心将很少或根本不使用虚拟化服务器,因此过度依赖物理硬件。其资本支出很高,不存在颠覆性升级和冗余。

如果出现问题,采用任何解决方案进行解决都可能需要几天的时间,并且其性能可能因应用程序和站点而有很大差异。

第2阶段:综合数据中心

如果用户决定在基本数据中心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并整合其服务器,那么这样做的最大动力通常是降低成本。随着更多虚拟机和重复数据删除工具的推出,服务器管理更加简化,为其他项目的实施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同时,可以对更多存储设备实现虚拟化,从而减少对物理存储服务器的需求。

说实话,即使IBM公司承认一个数据中心阶段与另一个数据中心阶段之间没有正式划分,但人们应该这样看待它:如果每台服务器运行四个以上的虚拟机,并存储超过20%的数据,那么几乎是接近整合数据中心阶段。

第3阶段:可用数据中心

而比数据中心使用虚拟化百分比更强的指标,是业务IT优先级从削减成本到提高可用性的转变。由于大幅削减资本支出,运营支出更易于管理,进一步的开发将涉及优化数据中心,以便所有应用程序完全可用,并在各个数据中心中表现良好。

一旦企业的数据中心达到可以充当计算资源池的阶段,其重点将不可避免地转变为衡量和提高服务水平。企业还需要构建治理过程以确保满足业务要求。

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现在可以将这样的数据中心定义为可用数据中心。

第4阶段:战略数据中心

正如IBM公司所定义的那样,明智的企业的主要目标是进入战略数据中心阶段。到目前为止,基于策略的自动化工具可以腾出更多的员工时间。由于很少需要人工治理,数据中心员工可以将其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其他业务中。

在此提供一些数据:IBM公司的研究发现,当达到战略数据中心目标时,53%的企业IT预算和60%的员工能够投入新项目中。相比之下,仍处于基础数据中心阶段的企业只能将35%的预算和不到30%的员工分配给整体项目。而这是一个非常令人瞩目的差异。

(“华为数据中心的发展与演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下的IDC发展机遇”、“数据中心的虚拟现实”,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第十三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

构建战略数据中心的4个步骤

在同一项研究中,IBM公司提出了一个具有4个步骤的策略,以帮助企业在从基础数据中心向战略数据中心的演进过程中优先考虑IT开发。

第1步:优化数据中心

优化基础数据中心是为新项目释放资本支出和员工精力的第一步,其中包括改进数据中心本身。这涉及通过虚拟化整合服务器(请记住,存储、网络设施和其他资产也可以虚拟化)。

在此阶段,经验丰富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提供商可以提供宝贵的帮助,包括审核现有基础设施,并简化必要的升级和迁移。

第2步:设计的灵活性

从整合阶段迁移到高级数据中心阶段,就是设计数据中心的灵活性和扩展能力,以满足业务需求。

升级可以释放企业的业务次级以利用新的机会,同时确保在业务发展缓慢时不会浪费开支。再次强调,引入经验丰富的数据中心顾问肯定会带来好处,该顾问可以帮助企业完成所需的特定于业务的工具和升级。

第3步:部署自动化工具

不言而喻࿰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