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础复习看这篇就够了

目录

Java重要特点

Java运行机制及运行过程

什么是JDK,JRE

配置环境变量path

Java开发注意事项和细节说明

Java转义字符

注释的重要性

DOS命令了解

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

变量

程序中+号的使用

数据类型

运算符

标识符的命名规则和规范

键盘输入语句

进制的转换

原码,反码,补码

顺序控制

循环控制

跳转控制

数组

类与对象

成员方法

IDEA使用

访问修饰符

面向对象三大特征

Object类详解

第二阶段


Java重要特点

  1. java语言是面向对象的
  2. java语言是健壮的。Java的强类机制,异常处理,垃圾的自动收集等是java程序健壮性的重要保证。
  3. java语言是跨平台性的。【即一个编译好的.class文件可以在多个系统下运行,这种特性称为跨平台】
  4. java语言是解释型的。【解释性语言,编译后的代码不能直接被机器执行,需要解释器来执行。

编译性语言,编译后的代码,可以直接被机器执行,c/c++】

Java运行机制及运行过程

  1. Java核心机制-Java虚拟机。【JVM java virtual machine】
  2. JVM是一个虚拟的计算机,具有指令集并使用不同的存储区域。负责执行指令,管理数据,内存,寄存器,包含在JDK中。
  3. 对于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虚拟机。
  4. Java虚拟机机制屏蔽运行平台的差别,实现了“一次编译,到处运行”。

什么是JDK,JRE

  1. JDK的全称(java Development Kit  java开发工具包)JDK=JRE+java开发工具【java,javac,javadoc,javap等】
  2. JDK是提供给java开发人员使用的,其中包含了java的开发工具,也包括了JRE。
  3. JRE(Java Runtime Environment  java运行环境)JRE=JVM+Java的核心类库
  4. 包括Java虚拟机和java程序所需的核心类库等,如果想要运行好的java程序,计算机中只需安装JRE即可。

配置环境变量path

配置环境变量path:

  1. 我的电脑—属性—高级系统设置—环境变量
  2. 增加JAVA_HOME环境变量(增加在用户或系统都可以,系统范围更大),指向jdk的安装目录
  3. 编辑path环境变量,增加%JAVA_HOME%\bin
  4. 打开DOS命令行,任意目录下敲入javac/java。如果出现javac的参数信息,配置成功

Java开发注意事项和细节说明

  1. java源文件以.java为扩展名。源文件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类class
  2. Java应用程序的执行入口是main()方法
  3. Java严格区分大小写
  4. Java方法由一条条语句构成,每个语句以分号结束
  5. 大括号都是成对出现的,缺一不可
  6. 一个源文件最多只能有一个public类
  7. 如果源文件包含一个public类,则文件名必须按该类名命名
  8. 可以将main方法写在非public类中,然后指定运行非public类,这样入口方法就是非public的main方法

Java转义字符

Java常用的转义字符:

在控制台,输入tab键,可以实现命令补全

  1. \t:一个制表位,实现对齐功能
  2. \n:换行符
  3. \\:一个\
  4. \”:一个”
  5. \’:一个’
  6. \r:一个回车

注释的重要性

  1. 单行注释://
  2. 多行注释:/*    */
  3. 文档注释:/**   */
  4. 注释非常重要,能增加代码的可读性,有助于维护。
  5. 文档注释:注释内容可以被JDK提供的工具javadoc所解析,生成一套以网页文件形式体现的该程序的说明文档,一般写在类。生成指令:javadoc -d 文件夹路径 -javadoc标签 Java文件文件名。

DOS命令了解

常用的dos命令:

  1. 查看当前目录是有什么:dir 文件路径
  2. 切换到其他盘下:例如切换到c盘 cd/D c:
  3. 切换到当前盘的其他目录下:cd 文件路径
  4. 切换到上一级:cd..
  5. 切换到根目录:cd\
  6. 清屏:cls

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

  1. 相对路径:从当前目录开始定位,形成的一个路径
  2. 绝对路径:从顶级目录开始定位,形成的路径

变量

  1. 变量表示内存中的一个存储区域
  2. 该区域有自己的名称
  3. 变量必须先声明,后使用,既有顺序
  4. 该区域的数据可以在同一类型范围内不断变化
  5. 变量在同一作用域内不能重名
  6. 变量=变量名+值+数据类型,这一点请大家注意。变量三要素

程序中+号的使用

  1. 当左右两边都是数值型时,则做加法运算
  2. 当左右两边有一方为字符串,则做拼接运算

数据类型

每一种数据都定义了明确的数据类型,在内存中分配了不同大小的内存空间(字节)。

  1. java数据类型分为两大类,基本数据类型和引用类型
  2. 基本数据类型有8种,数值型[byte[1],short[2],int[4],long[8],float[4],double[8]] char[2],boolean
  3. 引用类型[类,接口,数组]

数类型使用细节

  1. Java的整型常量默认为int型,声明long型常量须要在后加’l’或’L’
  2. bit:计算机中的最小存储单位。byte:计算机中基本存储单元,1byte=8bit

浮点类型使用细节

  1. Java的浮点型常量默认为double型,声明float型常量须后加’f’或’F’
  2. 浮点型常量有两种表示形式:十进制数形式:5.12,521.0f,.512(必须有小数点)科学计数法形式:5.12e2[]
  3. 浮点数使用陷阱:2.7和8.1/3比较  double num = 8.1 / 3;输出不为2.7,而是一个很接近2.7的小数。为什么呢?因为计算机是按精度来计算的,它不知道小数点1后面是否还有数,所以只能按精度来返回值

Java API 文档

1.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接口)是java提供的基本编程接口,中文在线文档:码工具 - 代码在线工具箱

2. Java语言提供大量的基础类,因此Oracle公司也为这些基础类提供了相应的API文档,用于告诉开发者如何使用这些类,以及这些类包括的方法。

3.Java类的组织形式【图】

字符类型使用细节

1.字符常量是用单引号(' ')括起来的单个字符,例如:char c1 = 'a';

2. java中还允许使用转义字符'\',来将其后的字符转变为特殊字符型常量。例如:char c2 = '\n';

3. 在java中char本质是一个整数,在输出时,是unicode码对应的字符,用int可以转换对应的整数。

4. 可以直接赋值一个整型变量给字符类型,其输出的则是unicode码对应的字符。

重点例子char c1 = ‘b’ + 1;

System.out.println(‘b’ + 1);//输出结果为99

System.out.println((int)c5);//输出结果为99

System.out.println(c5);//输出结果为99对应的字符->编码表ASCII

探讨:字符型存储到计算机中,需要将字符对应的码值(整数)找出来。比如‘a’

存储:‘a’è码值97è二进制(1100001)è存储

读取:二进制(1100001)è97è’a’è显示

字符和码值的对应关系是通过字符编码表决定的(规定好的)

常用编码

1.ASCII码介绍: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制定了一套字符编码(使用有一个字节),对英语字符与二进制位之间的关系,做了统一规定。这被称为ASCII码。ASCII码一共规定了128个字符的编码,只占用了一个字节的后面7位,最前面的1位统一规定为0。(一个字节可以表示256个字符,ASCII码只用了128个字符)。缺点:不能表示所有字符。

2.Unicode编码介绍:Unicode的好处,一种编码,将世界上所有的符号都纳入其中。每一个符号都给予一个独一无二的编码,使用Unicode没有乱码的问题。缺点:一个英文字母和一个汉字都占用2个字节,这对于存储空间来说是浪费。

3.UTF-8编码介绍:UTF-8是在互联网上使用最广的一种编码,它是一种变长的编码方式。可以使用1-6个字节表示一个符号,根据不同的符号而变化字节长度。例如在中国使用,字母占一个字节,汉字占3个字节。

布尔类型:boolean

1.布尔类型也叫boolean类型,boolean类型数据只允许取值true和false,无null。

2.boolean类型占一个字节

3.boolean类型适用于逻辑运算,一般用于对程序流程控制

基本数据类型转换

1.当java程序在进行赋值或者运算时,精度小的类型自动转换为精度大的数据类型,这个就是自动类型转换

2.数据类型按精度大小排序为(规则):

charèintèlongèfloatèdouble

byteèshortèintèlongèfloatèdouble

细节:1.有多种类型的数据混合运算时,系统首先自动将所有数据转换成容量最大的那种数据类型,然后进行计算。

例子int n1 = 10;

float d1 = n1 + 1.1;//错误n1 + 1.1 =>结果是double类型

解决方案1.double d1 = n1 + 1.1;        2.float d1 = n1 + 1.1f;

2.当我们把精度大的数据类型赋值给精度小的数据类型时,就会报错,反之就会进行自动类型转换。

3.(byte,short)和char之间不会相互自动转换。

4.把具体数赋值给byte时,编译器会先判断是否在byte范围内(-128~127),如果是就可以。

例子:byte b1 = 10;//对   int n2 = 1; byte b2 = n2;//错,int型4个字节。

5.byte,short,char他们三者可以计算,在计算时首先转换为int类型。

例子:byte b2 = 1;   short s1 = 1; //short s2 = b2 + s1;//错,b2 + s1 =>int

          byte b1 = 2;  byte b3 = b2 + b1;//错误,b2 + b1 =>int

6.boolean不参与转换

7.自动提升原则:表达式结果的类型自动提升为操作数中最大的类型。

例子:byte b4 = 1;

          short s3 = 100;

          int num = 1;

          double num2 = 1.1;

只有这样赋值给double型才正确:double num3 = b4 + s3 + num + num3;

强制类型转换:自动类型转换的逆过程,将容量大的数据类型转换为容量小的数据类型。使用时要加上强制转换符(),但可能造成精度降低或溢出,格外要注意。

例子:int j = 100;     byte b1 = (byte)j;

          System.out.println(b1);//结果是-48,数据溢出。

          int n1 = (int)1.9;

          System.out.println(n1);//结果是1,精度损失。

细节:1.强转符号只针对于最近的操作数有效,往往会使用小括号提升优先级。

          int x = (int)10 * 3.5 + 6 * 1.5;//编译错误,还是double类型。

          2.char类型可以保存int的常量值,但不能保存int的变量值,需要强转。

          4.byte和short,char类型在进行运算时,当作int类型处理。

String字符串类型

介绍:在程序开发中,我们经常需要将基本数据类型转成String类型。或者将String类型转成基本数据类型。

1.基本类型转String类型语法:将基本类型的值+“”即可。

int n1 = 100; String s1 = n1 + “”;//这样就转成了字符串类型

2.String类型转基本数据类型语法:通过基本类型的包装类调用parseXX方法即可。

  

运算符

细节1:System.out.println(10 / 4);//结果等于2,因为两个数都是int型,精度损失。

              System.out.println(10.0 / 4);结果是2.5。

              double d = 10 / 4;//输出的结果是2.0。

细节2:System.out.println(10 % 3);//结果是1(取余数)

              System.out.println(-10 % 3);//结果-1

              System.out.println(10 % -3);//结果1

              System.out.println(-10 % -3);//结果-1

总结:模正负和前面那个数正负有关。

细节3:i++;和++i;作为单独语句时都是自增+1。

在表达式使用中:++i表示先自增后赋值。i++表示先赋值后自增。

              int j = 8;

              int k = ++j;//等价于 j = j + 1;k = j;

              int k = j++;//等价于 k = j;j = j + 1;

关系运算符

位运算符

逻辑运算符

细节1:&&短路与:如果第一个条件为false,则第二个条件不会判断,最终结果为false,效率高。

细节2:&逻辑与:不管第一个条件是否为false,第二个条件都要判断,效率低。

赋值运算符

三元运算符

1.基本语法:条件表达式?表达式1:表达式2;

2.用法:如果条件表达式为true,运算后的结果是表达式1的值。如果条件表达式为false,运算后的结构是表达式2的值

例子:int a = 2;    int b = 8;     int c = a > b ? a : b;

运算符优先级

优先级从上往下如图所示:

优先级先后顺序:(1)(),{}等è单目运算符è算术运算符è位移运算符è比较运算符è逻辑运算符è三元运算符è赋值运算符。

标识符的命名规则和规范

1.java对各种变量,方法和类等命名时使用的字符序列称为标识符。

2.凡是自己可以起名字的地方都叫标识符。

标识符的命名规则:

(1)由26个英文字母大小写,0到9,_或$组成

(2)数字不可以开头。

(3)不可以使用关键字和保留字,但能包含关键字和保留字

(4)java中严格区分大小写,长度无限制

(5)标识符不能包含空格。

标识符命名规范:

(1)包名:多单词组成时所有字母都小写,如:aaa.bbb.ccc //com.xzc.crm

(2)类名,接口名:多单词组成时,所有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如XxxZzzCcc【大驼峰法】

(3)变量名,方法名:多单词组成时,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小写,第二个单词开始每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如xxxYyyZzz。【小驼峰法】

(4)常量名:所有字母都大写。多单词时每个单词用下划线连接,如XXX_YYY_ZZZ。

键盘输入语句

1.导入Scanner类:import java.util.Scanner;

2.创建Scanner对象,new创建一个对象:Scanner my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3.String name = myScanner.next();

进制的转换

1.二进制转十进制:从最低位(右边)开始,将每个位上的数提取出来,乘以2的(位数-1)次方,然后求和。例如:1011 = 1*2的(1-1)次方+1*2的(2-1)次方+0+1*2的(4-1)次方 = 11

2.八进制转十进制:从最低位开始,将每个位上的数提取出来,乘以8的(位数-1)次方,然后求和。

3.十六进制转十进制:从最低位开始,将每个位上的数提取出来,乘以16的(位数-1)次方,然后求和。

例如:0x23A = 10*16^0+3*16^1+2*16^2

4.十进制转二进制:将该数不断除以2,直到商为0为止,然后将每步得到的余数到过来,就是对应的二进制。例如:34 = 100010

5.十进制转八进制:将该数不断除以8,直到商为0为止,然后将每步得到的余数倒过来就是对应的八进制。

6.十进制转十六进制:将该数不断除以16,直到商为0为止,然后将每步得到的余数倒过来就是对应的八进制。

7.二进制转八进制:从低位开始,将二进制数每三位一组,转成对应的八进制数即可。例如将11010101转成八进制为325.

8.二进制转十六进制:从低位开始,将二进制数每四位一组,转成对应的八进制数即可。

9.八进制转二进制:将八进制数每一位转成对应的一个3位的二进制数即可。

10.十六进制转二进制:将十六进制数每一位转成对应的一个4位的二进制数即可。

原码,反码,补码

顺序控制

1.单分支if

2.双分支if-else

3.多分支if-else if-…-else

4.嵌套分支if(if(if…))

5.switch(表达式){

         case 常量1:

         语句1;

         break;//结束退出switch

         ……

         default:   //如果都不匹配就执行default语句

         语句;

         break;

}

switch注意细节:1.switch中表达式的返回值必须是(byte,short,int,char,enum,String)

                            2.case子句中的值必须是常量,而不能是变量

                            3.如果没有写break,程序会顺序执行到结尾。

案例:switch(month){

                   case 3:

                   case 4:

                   case 5:

                            System.out.println(“这是春季”);

                            break;   

}//表示3,4,5都输出这是春季。

循环控制

for循环控制

1.for(循环变量初始化;循环条件;循环变量迭代){

         循环操作(可以多条语句);

}

先执行循环变量初始化,再判断循环条件,如果是true,执行循环操作语句,然后执行循环变量迭代,然后再判断循环条件,当判断循环条件是false时,循环结束。

while循环

1.基本语法:

循环变量初始化;

while(循环条件){

     循环体(语句);

     循环变量迭代;

}

do while循环

1.基本语法:

循环变量初始化;

do{

         循环体(语句);

         循环变量迭代;

}while(循环条件);

先执行再判断,也就是说一定会执行一次。

多重循环

就是循环嵌套,先执行完内部的循环,再跳出,执行外部的循环不断重复,直到外层循环判断为false为止。

跳转控制

跳转控制语句-break

使用在循环中,终止循环

细节:break语句出现在多层嵌套的语句块中时,可以通过标签指明要终止的是哪一层语句块

跳转控制语句-continue

用于结束本次循环,继续执行下一次循环

跳转控制语句-return

使用在方法,表示跳出所在的方法

数组

1.数组的定义:

数据类型 数组名[] = new 数据类型[长度];     数据类型 数组名[] = {元素1,元素2…};

数组下标从0开始,长度为5的数组下标为0-4。

2.使用细节:

(1)数组是多个相同类型数据的组合。

(2)数组中的元素可以是任何数据类型,包括基本数据类型和引用类型,但不能混在一起用。

(3)数组创建后,如果没有赋值会有默认值。

(4)数组下标从0开始

(5)数组属于引用类型,数组型数据是对象(object);

(6)数组在默认情况下是引用传递,赋的值是地址,赋值方式为引用赋值。例如:

int[] arr1 = {1,2,3};

         int[] arr2 = arr1;

         arr2[0] = 10;

这样对应的arr1中的第一个元素也会变成10

引用数据类型拷贝的是地址,所以arr1,arr2都能访问数据

二维数组

可以这样理解:原来的一维数组的每个元素是一维数组,就构成二维数组

for(int i = 0;I < arr.length; i++){//遍历二维数组的每个元素

     for(int j = 0; j < arr[i].length;j++){//遍历每个元素对应一维数组的元素

         System.out.print(arr[i][j]);

}

System.out.print();

}

特殊二维数组:第一行一维数组元素只有1个,第二行一维数组元素有2个,第三行一维数组元素有3个.

int[][] arr = new int[3][];

for(int i = 0;i < arr.length;i++){

     arr[i] = new int[i + 1];

     //然后下面再给每一个一维数组元素赋值

}

类与对象

1.类就是数据类型(自定义)

2.对象就是一个具体的实例

3.java最大的特点就是面向对象

对象在内存中存在形式:

类属性的定义

1.属性的定义语法,示例:访问修饰符 属性类型 属性名;

2.属性的定义类型可以为任意类型,包含基本类型或引用类型

3.属性如果不赋值有默认值

java内存的结构分析

1.栈:一般存放基本数据类型(局部变量)

2.堆:存放对象(Cat cat,数组等)

3.方法区:常量池(常量,比如字符串),加载类信息

成员方法

成员方法定义:访问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形参列表){方法体,写要执行的代码};

方法调用机制

方法的优点:1.提高代码的复用性。2.可以将实现的细节封装起来,然后供其他用户来调用即可。

方法递归调用

递归就是方法自己调用自己,每次调用时传入不同的变量,递归有助于编程者解决复杂问题,同时可以让代码变得简洁。

1.递归机制:

递归解决阶乘

public int factorial(int n) {

           if(n == 1) {

              return 1;

           }else {

              return factorial(n - 1) * n;

           }

       }

return哪里调用就返回给哪里

递归重要规则

1.执行一个方法时,就创建一个新的受保护的独立空间(栈空间)

2.方法的局部变量是独立的,不会相互影响,比如上面阶乘的n变量

3.如果方法中使用的是引用类型变量,就会共享该引用类型的数据

4.递归必须向退出递归的条件逼近,否则就是无限递归,会出现(StackOverflowError,死龟)

5.当一个方法执行完毕,或者遇到return,就会返回,遵守谁调用就将结果返回给谁,同时当方法执行完毕或者返回时,该方法也就执行完毕

方法重载

概念:java中允许同一个类中,多个同名方法的存在,但要求形参列表不一致

使用细节:1.方法名必须相同       2.参数列表必须不同(参数类型或个数或顺序,至少有一样不同)         3.返回类型没有要求

可变参数

基本概念:java允许将同一个类中多个同名同功能但参数个数不同的方法,封装成一个方法,就可以通过可变参数实现。

基本语法:访问修饰符 返回类型 方法名(数据类型...形参名)

public int sum(int...nums){

     int res = 0;

for(int i = 0; i < nums.length; i++){

     res += num[i];

}

return res;

} //使用可变参数时,可以当做数组来使用,即nums可以当作数组

1.可变参数可以和普通类型的参数一起放在形参列表,但必须保证可变参数在最后

2.一个形参列表中只能出现一个可变参数

作用域

1.在java编程中,主要的变量就是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

2.局部变量一般是指在成员方法中定义的变量

3.java中作用域的分类:

全局变量:也就是属性,作用域为整个类体

局部变量:也就是除了属性之外的其他变量,作用域为定义它的代码块中

4.全局变量可以不赋值,直接使用,因为有默认值,局部变量必须赋值后才能使用,因为没有默认值。

5.属性和局部变量可以重名,访问时遵循就近原则

构造方法/构造器

1.构造器作用:在创建对象时,就直接对对象的属性进行初始化。

2.基本语法:[修饰符] 方法名(形参列表){方法体;}

3.注意事项:构造器没有返回值,方法名和类名必须一样。

4.一个类可以定义多个不同的构造器,即构造器重载(形参不同)

5.如果程序员没有定义构造器,系统会自动给生成一个默认无参构造器 

对象创建流程分析

this关键字

1.概念:java虚拟机会给每个对象分配this,代表当前对象

2.哪个对象调用,this就代表哪个对象

注意细节:this在构造器中访问另外一个构造器时语法

public T(){

     this(“jack”,100)//这条语句只能放在第一位,表示访问下面的构造器

     System.out.println();

}

public T(String name,int age){

     System.out.println();

}

3.this不能在类定义的外部使用,只能在类定义的方法中使用。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Person p1 = new Person("牛",18);

       Person p2 = new Person("牛",18);

       System.out.println(p1.compareTo(p2));

    }

}

class Person{

    String name;

    int age;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boolean compareTo(Person p) {

//     if(this.name.equals(p.name) && this.age == p.age) {

//         return true;

//     }else {

//         return false;

//     }

       return this.name.equals(p.name) && this.age == p.age;

    }

}

IDEA使用

1.快捷键查找:File->Setting->Keymap(可以自己修改快捷键)

2.删除一行代码:Ctrl+D

3.复制一行代码:Ctrl+alt+向下箭头

4.补全代码:alt+/

5.快速格式化代码:Ctrl+alt+L

6.快速运行程序:alt+R

7.生成构造器:alt+insert

8.查看一个类的层级关系:Ctrl+H

9.定位到方法:Ctrl+B

10.自动分配变量名,通过在后面加.var(例如:new Scanner().var)

11.模板/自定义模板:file->setting->editor->Live templates->

包的三大作用

1.区分相同名字的类

2.当类很多时,可以很好的管理类

3.控制访问范围

包的基本语法

1.package 关键字,表示打包

2.例如:com.hspedu:表示包名(com.表示一级目录)。这样创建包名的时候,会产生com文件夹,然后com里面再产生hspedu文件夹。

包的本质

就是创建不同的文件夹来保存类文件

注意事项:同类名的不同包只能导入一个,第二个同名类在使用时,类名前加上包名以此区分。

包的命名规则和规范

1.只能包含数字,字母,下划线,小圆点,但不能用数字开头,不能是关键字或保留字

2.一般是小写字母+小圆点(例如:一般是com.公司名.项目名.业务模块名)

常用包

1.java.lang.* //lang包是基本包,默认引入,不需要再引入

2.java.util.*  //util包,系统提供的工具包,工具类

3.java.net.*  //网络包,网络开发

4.java.awt.* //是做java界面开发,GUI

如何引入包

1.语法:import 包;

2.例如:import java.util.Scanner;这就只是引用一个Scanner类

3.import java.util.*表示将这个包下所有类都引入

注意事项和使用细节

1.package的作用是声明当前类所在的包,需要放在类的最上面,一个类中最多只有一句package。

2.import指令位置放在package的下面,在类定义前面,可以有多句且没有顺序。

访问修饰符

基本介绍

1.公开级别:用public修饰,对外公开

2.受保护级别:用protected修饰,对子类和同一个包中的类公开

3.默认级别:没有修饰符,向同一个包的类公开

4.私有级别:用private修饰,只有类本身可以访问,不对外公开

使用注意事项:只有默认和public才能修饰类

面向对象三大特征

基本介绍

面向对象编程三大特征:封装,继承和多态

封装

1.封装就是把抽象出的数据【属性】和对数据的操作【方法】封装在一起,数据被保护在内部,程序的其他部分只有通过被授权的操作【方法】,才能对数据进行操作。

2.封住隐藏实现细节 方法(很多操作)<---调用

3.可以对数据进行验证,保证安全合理

4.可以在构造器中调用set()方法来限制属性是否合理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double salary){

     //写有限制条件的set方法

setName(name);

     setAge(age);

     setSalary(salary);

}

继承

1.继承可以解决代码复用问题,让我们的编程更加接近人类思维。当多个类存在相同的属性和方法时,可以从这些类中抽象出父类,在父类中定义这些相同的属性和方法,所有的子类不需要重新定义这些属性和方法,只需通过extends来声明继承父类即可。

基本语法:

class 子类 extends 父类{

}

子类就会自动拥有父类定义的属性和方法

继承使用细节:

1.子类继承了所有的属性和方法,但是私有属性和方法不能在子类直接访问,要通过公共方法访问。(就是把父类的私有的属性和方法写到public修饰的方法中去,让子类调用这public方法)

2.子类必须调用父类的构造器,完成父类的初始化。(在子类的构造器中的第一个语句默认有super();它默认去调用父类的无参构造器)

3.当创建子类对象时,不管使用子类的哪个构造器,默认情况下总会去调用父类的无参构造器,如果父类没有提供无参构造器,则必须在子类的构造器中使用super去指定使用父类的哪个构造器完成对父类的初始化工作,否则,编译不通过。(在子类构造器中必须用super(“xxx”,”xxx”);)

4.如果希望指定去调用父类的某个构造器,则显示调用一下:super(参数列表)

5.super在使用时,需要放在构造器第一行

6.super()和this()都只能放在构造器第一行,因此这两个方法不能共存在一个构造器

7.java所以类都是Object类的子类

8.父类构造器的调用不限于直接父类!将一直往上追溯到Object类(顶级父类)

9.子类最多只能继承一个父类,即java中是单继承机制。

10.不能滥用继承,子类和父类之间必须满足is-a的逻辑关系。比如Person is a Music? Cat is Animal

继承的本质

Super关键字

基本介绍:‘

super代表父类的引用,用于访问父类的属性,方法,构造器

基本语法:

1.访问父类的属性super.属性名,但不能访问父类private属性

2. 访问父类的方法super.方法名,但不能访问父类private方法

3.当子类中有和父类的成员(属性和方法)重名时,为了访问父类的成员,必须通过super。

方法重写/覆盖(override)

1.基本介绍:

方法覆盖就是子类有一个方法和父类的某个方法的名称、返回类型、参数一样,那么我们就说子类的这个方法覆盖了父类的那个方法

2.细节注意:

子类的方法的返回值类型和父类方法返回类型一样,或者是父类返回类型的子类

3.子类方法不能缩小父类方法的访问权限

多态

1.基本介绍:

方法或对象具有多种形态。是面向对象的第三大特征,多态建立在封装和继承的基础之上。

2.具体表现:

方法的多态:重写和重载就体现多态

对象多态:

一个对象的编译类型和运行类型可以不一致

编译类型在定义对象时,就确定了,不能改变

运行类型是可以变化的

向上转型

1.本质:父类的引用指向了子类的对象

2.语法:父类 引用名 = new 子类类型();

3.特点:可以调用父类中的所有成员(需遵循访问权限)

              不能调用子类中特有成员

              最终运行效果看子类的具体实现

向下转型

1.语法:子类类型 引用名=(子类类型)父类引用

2.只能强转父类的引用,不能强转父类的对象

3.要求父类的引用必须指向的是当前目标类型的对象

4.可以调用子类类型所有的成员

Animal animal=new Cat();

     Cat cat=(Cat) animal;

5.instanceof比较操作符,用于判断对象的类型是否是XX类型或XX类型的子类型

动态绑定机制

Object类详解

==和equals的对比

1.如果判断基本类型,判断的是值是否相等

2.如果判断引用类型,判断的是地址是否相等,即判定是不是同一个对象、

第二阶段

类变量和类方法

 

 

 

 Final关键字

 

 

 

 抽象类

 

 接口

 

  • 14
    点赞
  • 8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3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