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 腾讯元宝
Qt(发音为“cute”)是由挪威公司 Trolltech(奇趣科技)于 1991年 开发的跨平台应用程序开发框架。以下是其关键历史节点:
1. 起源与早期发展(1991–2008)
- 1991年:Qt 由 Haavard Nord 和 Eirik Chambe-Eng(Trolltech 联合创始人)开始开发,目标是创建一个可移植的 GUI 工具包。
- 1995年:首个公开发布版本 Qt 0.90 推出,支持 Unix/X11 平台。
- 1996年:Trolltech 公司正式成立,Qt 成为其核心产品。
- 1998年:Qt 2.0 发布,加入对 Windows 平台的支持,成为真正的跨平台框架。
- 2000年:Qt 开始采用 双许可证模式(GPL 开源协议 + 商业许可证),吸引开源和商业开发者。
2. 诺基亚时代(2008–2011)
- 2008年:诺基亚(Nokia)收购 Trolltech,旨在推动其智能手机平台(如 Symbian 和 MeeGo)的开发。
- 2009年:Qt 4.5 引入 LGPL 许可证,大幅降低商业使用的法律门槛。
- 2011年:诺基亚放弃 MeeGo,转向 Windows Phone,Qt 发展陷入不确定性。
3. Digia 接管与商业化(2011–2014)
- 2011年:诺基亚将 Qt 的商业版权出售给芬兰公司 Digia,开源部分仍由社区维护。
- 2012年:Digia 成立 Qt Project,推动开源社区参与开发。
- 2013年:Qt 5.0 发布,全面支持移动端(Android/iOS)和现代 UI 开发(QML)。
4. Qt 公司成立与持续发展(2014–至今)
- 2014年:Digia 拆分 Qt 业务,成立独立公司 The Qt Company,并在赫尔辛基纳斯达克上市。
- 2016年:Qt 5.7 推出长期支持版本(LTS),增强企业支持。
- 2020年:Qt 6.0 发布,重点改进性能、模块化和对 C++17 的支持。
- 近年动态:
- 扩展在汽车(车载系统)、医疗、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
- 推出 Qt for Python(PySide6),支持 Python 开发者。
- 持续优化 3D 渲染(Qt Quick 3D)和嵌入式开发(Qt for MCUs)。
关键里程碑版本
版本 | 年份 | 重大改进 |
---|---|---|
Qt 1.0 | 1995 | 首个公开版本(X11) |
Qt 2.0 | 1998 | 支持 Windows |
Qt 4.0 | 2005 | 模块化架构、跨平台能力增强 |
Qt 5.0 | 2012 | QML/JS 集成、移动端支持 |
Qt 6.0 | 2020 | 现代化架构、C++17 支持 |
Qt 的应用领域
- 桌面应用(如 Adobe Photoshop Elements、VLC 早期版本)
- 嵌入式系统(汽车仪表盘、医疗设备)
- 移动应用(KDE Plasma Mobile)
- 工业自动化(如西门子、博世的部分产品)。
Qt 的成功得益于其跨平台能力、灵活的许可证政策以及强大的社区支持,至今仍是 C++ 生态中最流行的框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