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课后作业

  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答:计算机网络是将若干台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用某种或多种通信介质连接起来,通过完善的网络协议,在数据交换的基础上,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独立发展而又密切结合的产物,是由通过各种通信手段相互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组成的复合系统。


2.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按照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计算机网络拓扑是指通信子网节点间连接结构的拓扑形式,通过结点与线段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结构,反映网络中各实体的结构关系。

计算机网络按照拓扑结构可以分为:星型网、环形网、总线网络、不规则型网

星型网的特点:

1.转输介质从一个中央结点向外辐射连接其他节点。

2.任何两个结点之间的信息交换必须经过中央结点转发。
3.中央结点的可靠性十分重要,一旦中央结点发生故障,会引起整个网络瘫痪

环形网的特点:

1.网络上所有的结点通过传输介质连接成一个闭环,任何两个结点的数据交换必须沿环进行2.可靠性很差:一旦结点或链路发生故障,则环路断开,导致网络瘫痪

总线网络的特点:

1.共享信道
2.可靠性强:任何结点故障都不会影响整个网络正常运行。

不规则型网:

1.每个结点至少要和其他两个结点连接
2.可靠性好:任何一个结点或一条链路发生故障都不会影响网络的连通性

3.布线灵活,几乎不受任何拓扑结构的约束。


3.数据交换的作用是什么?按照数据交换形式,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数据交换的作用:

  1. 数据集成:能够识别不同的应用系统类型以及数据接口,可以方便地与各类型的数据库、文件、消息接口等建立集成机制,实现数据通信及数据交换机制。
  2. 信息集成:解决跨多系统之间信息的有序交换,任意系统之间可以实现主动发送、请求/应答、订阅/发布交换模式,并通过路由控制实现分布式网络中的信息交换。
  3. 可靠通信:提供传输可靠性保障,支持断点续传、网络容错,在系统运行出现故障时保障数据可靠;支持应用的实时、定时、主动、被动模式,实现同步/异步消息通信;支持数据高速传输,适应网络传输速率,提供透明压缩传输功能。

计算机网络可以分成电路交换网络、报文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

特点:

电路交换:

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的从源主机直达目的主机,好像在一个管道上传输。线路交换可以保证在建立了物理通路后,该物理通路成为一条专用的线路。因此,传输信息不再有延迟。但由于计算机传送信息是间歇的,因此在占用物理通路的全部时间里只有很短的时间是真正用来传送信息的,这就造成了通信线路的浪费。另外,线路交换建立通路的呼叫过程对计算机通信也嫌太长。

报文交换:

整个报文传递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路由表,转发到下一个节点。在交换中,报文从源点到目的地采用存储转发方式。优点是:①传输可靠性高,它可以有效地采用差错校验和重发技术;②线路利用率高,它可以把多条低速电路集中成高速电路传输,并且可以使多个用户共享一个信道;③使用灵活,它可以进行代码变换、速率变换等预处理工作,因而它能在类型、速率、规程不同的终端之间传输数据。

分组交换:

单个分组(只是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节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路由表,转发到下个节点优点是①在电文交换中,总的传输时延是每个节点上接收与转发整个电文时延的总和,而在分组交换中,某个分组发送给一个结点后,就可以接着发送下一个分组,这样总的时延就减小;

②每个节点所需要的缓存器容量减小,这有利于提高节点存储资源的利用率;

③传输有差错时,只要重发一个或若干个分组,不必重发整个电文,这样可以提高传输效率。分组交换的缺点是每个分组要附加一些控制信息,这会使传输效率降低,尤以长电文为甚。一般分组交换提供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基本业务。


4.网络中任意两台计算机系统之间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进行通信?分别有哪些特点?

可以采取客户服务器方式和对等方式进行通信这两种通信方式

特点:

客户服务器方式:

被用户调用后运行,在打算通信时主动向远地服务器发起通信(请求服务)。因此,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其次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很复杂的操作系统。另外,在客户服务器方式中,客户进程和服务器进程是不对等的:服务器进程是被动的,而客户进程是主动的。即客户进程主动发出请求,服务器进程被动等待请求,然后做出反应,从而实现一次通信过程。

对等方式:

对等方式中的每一方都既是客户机也是服务器,也可以认为它们是由两个客户-服务器构成的,因此每次通信都还是遵循客户服务器方式中的请求-响应过程的。对等方式的特点是:1.非中心化2.可扩展性3.健壮性4.高性价比5.隐私保护6.负载均衡


5.阐述分组交换的工作过程,说明其特点。

分组交换也称为包交换,是在通信过程中通信双方以分组为单位、使用存储-转发机制实现数据交互的通信方式。其本质就是存储转发,它将所接受的分组暂时存储下来,在目的方向路由上排队,当它可以发送信息时,再将信息发送到相应的路由上,完成转发。其存储转发的过程就是分组交换的过程。在分组交换方式中,由于能够以分组方式进行数据的暂存交换,经交换机处理后,很容易地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通信。

主要特点:
1、线路利用率高:分组交换以虚电路的形式进行信道的多路复用,实现资源共享,可在一条物理线路上提供多条逻辑信道,极大地提高线路的利用率。使传输费用明显下降。
2、不同种类的终端可以相互通信:分组网以X.25协议向用户提供标准接口,数据以分组为单位在网络内存储转发,使不同速率终端,不同协议的设备经网络提供的协议变换功能后实现互相通信。
3、信息传输可靠性高:在网络中每个分组进行传输时,在节点交换机之间采用差错校验与重发的功能,因而在网中传送的误码率大大降低。而且在网内发生故障时,网络中的路由机制会使分组自动地选择一条新的路由避开故障点,不会造成通信中断。
4、分组多路通信:由于每个分组都包含有控制信息,所以分组型终端可以同时与多个用户终端进行通信,可把同一信息发送到不同用户。
5、计费与传输距离无关:网络计费按时长、信息量计费,与传输距离无关,特别适合那些非实时性,而通信量不大的用户。


6.请分别阐述你对“带宽”、“速率”、“吞吐量”、“时延”和“信道利用率”的认识,并说明信道利用率并非越高越好的原因。

带宽:“带宽”本来是指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现在“带宽”是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的同义语

速率:速率即数据率或比特率,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

时延:时延是指一个报文或分组从一个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个端所需要的时间。
速率往往是指额定速率或标称速率。它包括了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信道利用率:信道利用率指出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有数据通过)。完全空闲的信道的利用率是零。

信道利用率吧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如下公式:

D表示网络空闲时的时延,D表示网络当前的时延

当信道利用率太大,会导致时延增大,导致网络卡顿,所以信道利用率吧并不是越高越好。 

 

  • 0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