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义
- 方式一:变量名 = tuple(可迭代序列)
- 方式二:变量名 = (可迭代序列)
- 下标:通过下标可以查找对应的数据
- 切片:截取元组部分内容,创建新元组
- 查询操作
- index()函数用于从元组中找出某个值第一个匹配项的索引位置
- count()方法用于统计某个元素在元组中出现的次数
定义
元组tuple中可以可以存放
任意多个数据,每个数据之间用,(英文逗号)隔开
元组与列表非常类似,不同点:
- 列表使用
[],元组使用() 列表中的数据元素可以修改,元组中的数据元素不可以修改
方式一
语法
my_tuple = tuple(可迭代序列)
示例
my_tuple = tuple() # 定义空元组,无意义
print(f"我是元组定义方式一:{my_tuple, type(my_tuple)}")
my_tuple1 = tuple("hello")
print(f"我是元组定义方式一:{my_tuple1, type(my_tuple1)}")
my_tuple2 = tuple([11, 21, 31])
print(f"我是元组定义方式一:{my_tuple2, type(my_tuple2)}")
my_tuple3 = tuple(range(3))
print(f"我是元组定义方式一:{my_tuple3, type(my_tuple3)}")
输出

方式二
语法
my_tuple = (可迭代序列)
示例
my_tuple = () # 定义空元组,无意义
print(f"我是元组定义方式二:{my_tuple, type(my_tuple)}")
my_tuple1 = ("hello", 1, [2, 3], False)
print(f"我是元组定义方式一:{my_tuple1, type(my_tuple1)}")
# 定义只有一个元素的元组
my_tuple2 = (9, )
print(f"我是元组定义方式二:{my_tuple2, type(my_tuple2)}")
# 等号右边有多个数据,不加小括号,也是元组
my_tuple3 = 12, 34, 45
print(f"我是元组定义方式二:{my_tuple3, type(my_tuple3)}")
输出

下标
简介
下标又称"索引",是数据在元组中的编号,通过下标可以找到对应的数据
- 下标从
0开始 - 最后一个元素的正数下标
len()-1 - 下标支持负数,
-1是最后一个元素的下标
示例
my_tuple = ('hello', 1, [2, 3], False)
print(f"我是原元组:{my_tuple}")
print(f"通过下标访问[2, 3]:{my_tuple[-2]}")
print(f"通过下标访问'hello':{my_tuple[0]}")
输出

切片
简介
从元组中截取一部分的内容,不会改变原来的元组,会创建一个
新的元组
语法
tuple[start:end:step]
参数
- start:开始位置下标,默认为
0 - end:结束位置下标(不包含结束位置),默认为
len() - step:步长(下标之间的间隔),默认为
1
示例
my_tuple = ('hello', 1, [2, 3], False)
print(f"我是原元组:{my_tuple}")
result = my_tuple[1:3]
print(f"通过切片获得1和[2, 3]:{result}")
输出

查询操作
index()
简介
index() 函数用于从元组中找出某个值
第一个匹配项的索引位置
语法
list.index(x[, start[, end]])
参数
- x-- 查找的对象
- start-- 可选,查找的起始位置
- end-- 可选,查找的结束位置
返回值
该方法返回查找对象的
索引位置,如果没有找到对象则抛出异常
示例
my_tuple = ('hello', 1, [2, 3], False)
print(f"我是原元组:{my_tuple}")
num = my_tuple.index([2, 3])
print(f"通过index()函数获得[2, 3]的下标位置:{num}")
num1 = my_tuple.index(3)
print(f"通过index()函数获得3的下标位置:{num1}")
输出

count()
简介
count() 方法用于统计
某个元素在元组中出现的次数
语法
tuple.count(obj)
参数
- obj – 列表中统计的对象
返回值
返回元素在元组中出现的
次数
示例
my_tuple = ('hello', 1, [2, 3], False)
print(f"我是原元组:{my_tuple}")
num = my_tuple.count([2, 3])
print(f"通过count()函数获得[2, 3]在my_tuple中出现的次数:{num}")
输出

本文详细介绍了Python中元组的两种定义方式,包括空元组的定义。探讨了元组的下标访问、切片以及查询操作如index()和count()函数的使用。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通过下标获取元素,如何进行切片截取以及如何查找元素的索引和计数。
1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