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域网|以太网|碰撞(数据链路层)

局域网:

局域网最主要的特点:网络为一个单位所拥有、地理范围和站点数目均有限。

局域网具有如下主要优点:

具有广播功能,从一个站点可很方便地访问全网。

便于系统的扩展和逐渐地演变,各设备的位置可灵活调整和改变。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生存性。

 

局域网的拓扑(物理上怎么连接的):

6a6ef8662a0740b699becd39636446ff.png

 

媒体共享技术:

静态划分信道: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波分复用、码分复用

动态媒体接入控制(多点接入):

随机接入:所有的用户可随机地发送信息。(主要被以太网采用)

受控接入:用户必须服从一定的控制。如轮询(polling)。(目前已不被采用)

 

以太网:

以太网的特点:

最早的以太网:将许多计算机都连接到一根总线上。

总线特点:易于实现广播通信,简单,可靠。

5c0407101a2f4217834080443afef402.png

为了实现一对一通信,将接收站的硬件地址写入帧首部中的目的地址字段中。仅当数据帧中的目的地址与适配器硬件地址一致时,才能接收这个数据帧。

93143ae45b6847d8896c04a4da4b716b.png

总线缺点:多个站点同时发送时,会产生发送碰撞或冲突,导致发送失败。

以太网采取的 2 种重要措施:(1) 采用较为灵活的无连接的工作方式,不必先建立连接就可以直接发送数据。对发送的数据帧不进行编号,也不要求对方发回确认。(2) 发送的数据都使用曼彻斯特 (Manchester) 编码。

 

以太网使用的协议:CSMA/CD 协议(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

多点接入:说明这是总线型网络。许多计算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上。

载波监听:即“边发送边监听”。不管在想要发送数据之前,还是在发送数据之中,每个站都必须不停地检测信道。

碰撞检测:适配器边发送数据,边检测信道上的信号电压的变化情况。电压摆动值超过一定的门限值时,就认为总线上至少有两个站同时在发送数据,表明产生了碰撞(或冲突)。

【检测到碰撞后,适配器立即停止发送,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再次发送】

以太网的冲突检测和避让机制:

eeb6d44e9ecd410abfbaa5099549c1b7.png

碰撞检测:

742304f72b2445ab9bb744766c691389.png28006c0ac2f0443f94745cacc824a0f2.png

 发现冲突的最长时间为d9e7381447f844e59c8781e52b6075b6.png 

【使用CSMA/CD协议的以太网不能进行全双工通信而只能进行半双工通信】

争用期:以太网的端到端往返时延d9e7381447f844e59c8781e52b6075b6.png 称为争用期,或碰撞窗口。

具体的争用期时间 = 51.2 μs。

经过争用期这段时间还没有检测到碰撞,才能肯定这次发送不会发生碰撞。

 

对于 10 Mbit/s 以太网,在争用期内可发送 512 bit,即 64 字节。

这意味着:

以太网在发送数据时,若前 64 字节没有发生冲突,则后续的数据就不会发生冲突。

以太网规定了最短有效帧长为 64 字节。凡长度小于 64 字节的帧都是由于冲突而异常中止的无效帧,应当立即将其丢弃

【以太网最大端到端单程时延必须小于争用期的一半 (即 25.6 μs),相当于以太网的最大端到端长度约为 5 km】

 

碰撞后重传的时机:采用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确定【通过CSMA协议来实现,不是用户参与的】

发生碰撞的站停止发送数据后,要退避一个随机时间后再发送数据。

基本退避时间 =   d9e7381447f844e59c8781e52b6075b6.png

从整数集合 [0, 1, … , (2^k - 1)] 中随机地取出一个数,记为 r。

     重传所需的时延 =  r ⅹ 基本退避时间。

参数 k = Min[重传次数, 10]

当重传达 16 次仍不能成功时即丢弃该帧,并向高层报告。

【举例】

第 1 次冲突重传时:

    k = 1,r  为 {0,1} 集合中的任何一个数。

第 2 次冲突重传时:

    k = 2,r  为 {0,1,2,3} 集合中的任何一个数。

第 3 次冲突重传时:

    k = 3,r  为 {0,1,2,3,4,5,6,7} 集合中的任何一个数

[若连续多次发生冲突,表明可能有较多的站参与争用信道。

上述退避算法可使重传需要推迟的平均时间随重传次数而增大(称为动态退避),因而减小发生碰撞的概率,有利于整个系统的稳定]

 

 以太网的两个标准:

DIX Ethernet V2:世界上第一个局域网产品(以太网)的规约。

IEEE 802.3:第一个 IEEE 的以太网标准。

[这两种标准的硬件实现可以在同一个局域网上互操作。

这两个标准标准只有很小的差别,因此很多人也常把 802.3局域网简称为“以太网”]

 

以太网与数据链路层的两个子层:

逻辑链路控制 LLC (Logical Link Control) 子层:与传输媒体无关。

媒体接入控制 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 子层:与传输媒体有关。

目前基本只有MAC子层。

 

集线器:传统以太网传输媒体:粗同轴电缆 è 细同轴电缆 è 双绞线。

采用双绞线的以太网采用星形拓扑。

在星形的中心则增加了一种可靠性非常高的设备,叫做集线器 (hub)。

68262eddced846508ecf1eddc7273468.png

集线器的一些特点:使用电子器件来模拟实际电缆线的工作,因此整个系统仍然像一个传统的以太网那样运行。

使用集线器的以太网在逻辑上仍是一个总线网,各工作站使用的还是 CSMA/CD 协议,并共享逻辑上的总线。

很像一个多接口的转发器,工作在物理层

采用了专门芯片,进行自适应串音回波抵消,减少了近端串音。

 

星形以太网 10BASE-T【通信距离不超过100m,是局域网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为以太网在局域网中的统治地位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

多个站在以太网上同时工作就可能会发生碰撞。

当发生碰撞时,信道资源实际上是被浪费了。因此,当扣除碰撞所造成的信道损失后,以太网总的信道利用率并不能达到 100%。

假设:单程端到端传播时延 = 55761d07965f4b7a836305b5c3385719.png,则争用期长度 =3211473802e04810b0426badee91bb50.png。检测到碰撞后不发送干扰信号。

设:帧长 = L (bit),数据发送速率 = C (bit/s),则帧的发送时间  T0 = L/C (s)。

77dd28b1892d48f89848b2a865a467d2.png

 

参数 a 与利用率:要提高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就必须减小55761d07965f4b7a836305b5c3385719.png与 T0 之比。

在以太网中定义了参数 a = 以太网单程端到端时延55761d07965f4b7a836305b5c3385719.png与帧的发送时间 T0 之比

908736de12b94a96b4521dbf2cbf0444.png

a → 0,表示一发生碰撞就立即可以检测出来, 并立即停止发送,因而信道利用率很高。

a 越大,表明争用期所占的比例增大,每发生一次碰撞就浪费许多信道资源,使得信道利用率明显降低。

 

对以太网参数 a 的要求:为提高利用率,以太网的参数 a 的值应当尽可能小些。

当数据率一定时,以太网的连线的长度受到限制,否则55761d07965f4b7a836305b5c3385719.png的数值会太大。

以太网的帧长不能太短,否则 T0 的值会太小,使 a 值太大。

Smax为以太网上的各站发送数据都不会产生碰撞的情况,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c83bf63e39e54c2898b0f194278b8216.png

 

以太网的 MAC 层:

1.  MAC 层的硬件地址【硬件地址又称为物理地址,或 MAC 地址】

IEEE 802 标准为局域网规定了一种 48 位的全球地址(简称为地址)是指局域网上的每一台计算机中固化在适配器的 ROM 中的地址。

 

48 位的  MAC 地址:

c22f3d231086447aa312730e08dde3b2.png

IEEE 注册管理机构 RA 负责向厂家分配前 3 个字节 (即高 24 位),称为组织唯一标识符 OUI (Organizationally Unique Identifier)。

厂家自行指派后 3 个字节 (即低 24 位),称为扩展标识符 (extended identifier)。

必须保证生产出的适配器没有重复地址。

地址被固化在适配器的 ROM 中。

IEEE 规定地址字段的第 1 字节的最低位为 I/G (Individual / Group) 位。

单站地址:I/G 位 = 0。

组地址:I/G 位 = 1。组地址用来进行多播。

广播地址:所有 48 位都为 1(全 1)。只能作为目的地址使用。

[全球管理与本地管理:]

IEEE 把地址字段第 1 字节的最低第 2 位规定为 G/L (Global / Local) 位。

全球管理:G/L 位 = 0。厂商向 IEEE 购买的 OUI 都属于全球管理。

本地管理:G/L 位 = 1。 这时用户可任意分配网络上的地址。

 

适配器具有过滤功能:

每收到一个 MAC 帧,先用硬件检查帧中的 MAC 地址。

如果是发往本站的帧则收下,然后再进行其他的处理。

否则就将此帧丢弃,不再进行其他的处理。

[以混杂方式工作的以太网适配器只要“听到”有帧在以太网上传输就都接收下来]

“发往本站的帧”包括以下 3 种帧:

单播 (unicast) 帧(一对一)

广播 (broadcast) 帧(一对全体)

多播 (multicast) 帧(一对多)

 

2.  MAC 帧的格式

常用的以太网 MAC 帧格式有 2 种标准:DIX Ethernet V2 标准、IEEE 的 802.3 标准

最常用的 MAC 帧是以太网 V2 的格式

8413b9ef91984aff8fa8702b2771ab10.png

数据字段的正式名称是 MAC 客户数据字段,以太网的帧要求最短是64字节,由于有18字节的首部和尾部字节,因此有效数据最小是46个字节,最多规定为1500字节。

当数据字段的长度小于 46 字节时,应在数据字段的后面加入整数字节的填充字段,以保证以太网的 MAC 帧长不小于 64 字节。

类型字段用来标志上一层使用的是什么协议,以便把收到的 MAC 帧的数据上交给上一层的这个协议。

 

以太网用曼彻斯特码来编码,只需要知道开始的信号即可,当没有0、1信号的跳变时,就结束了,说明帧传输结束了,因此不需要帧结束的定界符。

80217faa74fe445d88cdc4a6403b27fa.png

无效的 MAC 帧:

数据字段的长度与长度字段的值不一致;

帧的长度不是整数个字节;

用收到的帧检验序列 FCS 查出有差错;

数据字段的长度不在 46 ~ 1500 字节之间。

有效的 MAC 帧长度为 64 ~ 1518 字节之间。

帧之间的最小间隔为9.6us,相当于96bit的发送时间,一个站在总线开始空闲后,还要等待9.6us才能再次发送数据,这样做是为了使刚刚收到的数据帧的接收缓存来得及处清理,做好接收下一帧的准备。

[对于检查出的无效 MAC 帧就简单地丢弃,以太网不负责重传丢弃的帧,由更高层负责]

 

 

  • 1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小奇兵1213号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