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面向对象(基础)

本文详细介绍了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包括Java中的类、对象、构造器、成员变量、方法、封装、继承和多态。通过实例展示了类的创建、对象的实例化、属性和方法的使用,以及方法的重载和对象数组的应用。此外,还讨论了方法的值传递机制、递归方法以及package和import关键字的使用。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面向对象内容的三条主线

Java类及类的成员: (重点)属性、方法、构造器; (熟悉)代码块、内部类。

面向对象的特征:封装、继承、多态、(抽象)

其他关键字的使用:this、 super、 package、 import、 static、 final、 interface、abstract等

面向对象完成具体功能的操作三步流程

步骤1:创建类,并设计类的内部成员(属性、方法)

步骤2:创建类的对象。比如:Phone phone = new Phone();

步骤3:通过对象,调用其内部声明的属性或方法,完成相关的功能。

面向对象的概述及两大要素:类与对象

面向对象编程(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简称OOP)是一种程序设计思想,它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抽象成对象,并通过对象之间的交互来实现程序的功能。面向对象编程具有封装、继承和多态三大特性。

面向对象编程的两大要素是类和对象。

1. 类

类是面向对象编程中的基本概念,它是一种抽象的概念,用来描述一类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的对象。类包括属性和方法两个部分。

属性:类的属性用来描述对象的特征,例如人类的属性可以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

该类事物的状态信息。对应类中的 成员变量

成员变量<=> 属性<=> Field

方法:类的方法用来描述对象的行为,例如人类的方法可以包括走路、说话、吃饭等。

该类事物要做什么操作,或者基于事物的状态能做什么。对应类中的 成员方法

(成员)方法<=>函数 => Method

//定义一个Phone类
public class Phone {
    //定义属性:品牌和价格
    String brand; //品牌
    Double price; //价格

    //定义方法:打电话和发送信息
    public void call(){ //打电话
        System.out.println("手机能够拨打电话~~~");
    }

    public void sendMessage(){ //发送信息
        System.out.println("手机可以发送信息~~~");
    }
}
// 定义一个测试类,类名为PhoneText
public class PhoneText {
    // 定义该类的主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一个名为phone的Phone对象
        Phone phone = new Phone();
        //通过Phone的对象,调用其内部声明的属性或方法
        //格式:“对象.属性”或“对象.方法”
        // 给phone对象的brand属性赋值为"华为"
        phone.brand = "华为";
        // 给phone对象的price属性赋值为3999.0
        phone.price = 3999.0;

        // 打印输出phone对象的brand属性和price属性
        System.out.println(phone.brand + "--" +phone.price);

        // 调用phone对象的call方法
        phone.call();
        // 调用phone对象的sendMessage方法
        phone.sendMessage();
    }
}

2. 对象

对象是类的实例化,是具体的一个实体,它拥有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例如,一个人类的对象可以是小明、小红等。

总之,面向对象编程是一种强大的编程思想,它可以使程序更加模块化、易于维护和扩展。类和对象是面向对象编程的两大要素,它们是实现面向对象编程的基础。

类的实例化与对象的内存解析

类的实例化是指根据类的定义创建一个对象的过程。Java中使用关键字new来实例化一个类,如下所示:

类名 对象名 = new 类名();

其中,类名是要实例化的类的名称,对象名是新创建的对象的名称。new关键字用于创建一个新的对象,并返回该对象的引用,赋值给对象名变量。

对象的内存解析是指在Java虚拟机中,对象在内存中的分配和存储方式。Java中的对象都是存储在堆内存中的,每个对象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引用),可以通过对象名来访问对象。

对象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包括两个方面:对象头和实例数据。

对象头包括对象的标识、类型、状态和锁等信息。实例数据包括对象的属性和方法等信息。对象的属性和方法都是存储在对象的实例数据中的。

在Java中,每个对象都有一个默认的构造函数,如果没有定义构造函数,则使用默认的构造函数创建对象。如果定义了构造函数,则必须使用构造函数来创建对象。构造函数用于初始化对象的属性和方法等信息。

总之,类的实例化是创建一个对象的过程,而对象的内存解析是对象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在Java中,对象都是存储在堆内存中的,每个对象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引用),可以通过对象名来访问对象。

成员变量与局部变量的对比及练习

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都是Java中的变量,但它们有一些不同点。

1. 定义位置不同:成员变量定义在类中,方法外;局部变量定义在方法中,或者方法的代码块中。

2. 作用域不同:成员变量的作用域是整个类,可以被类中的任何方法访问;而局部变量的作用域只限于定义它的方法或代码块中。

3. 初始化不同:成员变量有默认值,可以不进行初始化;而局部变量必须在使用前进行初始化。

4. 生命周期不同:成员变量的生命周期与对象的生命周期相同,当对象被销毁时,成员变量也被销毁;而局部变量的生命周期只在方法或代码块执行期间存在,执行完毕后就被销毁。

下面是一个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的对比练习:

public class VariableDemo {
    // 成员变量
    private int memberVar = 10;

    public void method() {
        // 局部变量
        int localVar = 20;

        System.out.println("成员变量的值:" + memberVar);
        System.out.println("局部变量的值:" + localVa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VariableDemo demo = new VariableDemo();
        demo.method();
    }
}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成员变量`memberVar`和一个方法`method`,在方法中定义了一个局部变量`localVar`。在`method`方法中,我们分别输出了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的值。在`main`方法中,我们创建了一个`VariableDemo`对象,并调用了`method`方法。

运行程序,输出结果如下:

成员变量的值:10 局部变量的值:20

可以看到,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的值分别输出了。这说明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虽然都是变量,但是它们的作用和用法是不同的。在实际编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成员变量或局部变量。

方法的作用与方法的声明

方法的作用:

方法是一段可重复使用的代码,可以接受输入参数并返回结果。方法的作用是将代码分解成小块,使程序更易于理解和维护。通过使用方法,可以避免在程序中重复编写相同的代码。方法还可以使代码更加模块化,使得不同的部分可以独立开发和测试。

方法的声明:

方法的声明包括方法名、参数列表、返回类型和方法体。方法名是用来标识方法的唯一名称。参数列表是一组用逗号分隔的参数,用于传递给方法的输入数据。返回类型是方法返回的值的类型。方法体是包含在花括号中的代码块,用于执行方法的操作。

方法的练习: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Java方法的练习,该方法接受两个整数作为参数,并返回它们的和。

public class Calculator {
    public static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result = add(2, 3);
        System.out.println("2 + 3 = " + result);
    }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add”的静态方法,它接受两个整数作为参数,并返回它们的和。在main方法中,我们调用了add方法,并将结果保存在一个变量中,然后使用System.out.println方法打印结果。运行程序时,输出应该是“2 + 3 = 5”。

一个方法的声明示例,以及各个部分的含义如下:

public int add(int a, int b) {
    int sum = a + b;
    return sum;
}

其中,各个部分的含义如下:

- `public`:表示该方法是公有的,可以被其他类访问。

- `int`:表示该方法返回一个整型值。

- `add`:表示该方法的名称。

- `(int a, int b)`:表示该方法的参数列表,其中 `a` 和 `b` 分别是两个整型参数。

- `{}`:表示该方法的方法体,即实现该方法的代码块。

- `int sum = a + b;`:表示该方法的具体实现,将两个整型参数相加并赋值给 `sum`。

- `return sum;`:表示该方法将 `sum` 作为返回值返回。

方法的调用过程以及方法中的局部变量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

方法的调用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方法的声明和方法的调用。方法的声明是在类中定义方法的过程,而方法的调用是在程序中调用已经声明的方法的过程。

在方法中定义的局部变量在方法调用时会在栈内存中分配一段空间,当方法调用结束后,这段空间会被释放。因此,局部变量的生命周期仅限于方法的执行期间,并且局部变量的值只在方法内部有效。

属性与方法的整体练习及代码实现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Java类,包含属性和方法的定义:

public class Person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rivate String gender;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String gender)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this.gender = gender;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public String getGender() {
        return gender;
    }

    public void setGender(String gender) {
        this.gender = gender;
    }

    public void sayHello() {
        System.out.println("Hello, my name is " + name);
    }

    public void introduce() {
        System.out.println("My name is " + name + ", I am " + age + " years old, and I am a " + gender);
    }
}

这个类定义了一个Person对象,包含了三个属性:name、age和gender。它还定义了一个构造函数,用于初始化这些属性。同时,它还定义了一些方法,包括:

- getName()和setName():用于获取和设置name属性的值。

- getAge()和setAge():用于获取和设置age属性的值。

- getGender()和setGender():用于获取和设置gender属性的值。

- sayHello():用于输出一个简单的问候语,包含对象的name属性。

- introduce():用于输出一个详细的自我介绍,包含对象的name、age和gender属性。

这个类可以通过以下代码进行测试: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Alice", 20, "female");
        person.sayHello();
        person.introduce();
    }
}

这个代码会创建一个Person对象,设置它的属性,并调用它的sayHello()和introduce()方法进行输出。输出结果如下:

Hello, my name is Alice

My name is Alice, I am 20 years old, and I am a female

对象数组的使用

1. 对象数组的使用

对象数组是由多个对象组成的数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对象。可以通过下标访问数组中的元素,也可以使用循环遍历整个数组。

对象数组的定义方式如下:

class MyClass {
    // 类的成员变量和方法
}

MyClass[] myArray = new MyClass[10]; // 创建一个包含10个MyClass对象的数组

对象数组的初始化方式有两种:

1. 逐个初始化

MyClass[] myArray = new MyClass[10];
for (int i = 0; i < myArray.length; i++) {
    myArray[i] = new MyClass();
}

2. 批量初始化

MyClass[] myArray = {new MyClass(), new MyClass(), new MyClass()};

3. 对象数组的代码实现

下面是一个使用对象数组的示例代码,创建一个包含5个Person对象的数组,然后遍历数组,输出每个对象的信息:

class Person {
    String name;
    int age;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ln("Name: " + name + ", Age: " + age);
    }
}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son[] persons = new Person[5];
        persons[0] = new Person();
        persons[0].name = "Alice";
        persons[0].age = 20;
        persons[1] = new Person();
        persons[1].name = "Bob";
        persons[1].age = 25;
        persons[2] = new Person();
        persons[2].name = "Charlie";
        persons[2].age = 30;
        persons[3] = new Person();
        persons[3].name = "David";
        persons[3].age = 35;
        persons[4] = new Person();
        persons[4].name = "Eva";
        persons[4].age = 40;
        for (int i = 0; i < persons.length; i++) {
            persons[i].print();
        }
    }
}

输出结果如下:

Name: Alice, Age: 20

Name: Bob, Age: 25

Name: Charlie, Age: 30

Name: David, Age: 35

Name: Eva, Age: 40

方法应用

方法的重载及代码实现

方法的重载是指在同一个类中,可以定义多个同名但参数列表不同的方法。方法的重载可以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和可读性。

方法的重载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 方法名相同;

2. 参数列表不同(参数个数、类型或顺序不同)。

下面是一个方法的重载示例:

public class Calculator {
    public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public double add(double a, double b) {
        return a + b;
    }
}

上面的代码中,Calculator类中定义了两个add方法,一个是传入两个int类型的参数,另一个是传入两个double类型的参数,这两个方法的方法名相同,但参数列表不同,因此它们是方法的重载。

在调用这两个方法时,根据传入的参数类型自动匹配对应的方法,例如:

Calculator calculator = new Calculator();
int result1 = calculator.add(1, 2); // 调用第一个add方法
double result2 = calculator.add(1.0, 2.0); // 调用第二个add方法

方法的重载可以让我们在不同的场景下使用同一个方法名,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需要注意的是,方法的重载不能只根据返回值类型来区分,因为Java编译器无法根据返回值类型来确定调用哪个方法,例如: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public double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

上面的代码中,Test类中定义了两个add方法,一个返回int类型,另一个返回double类型,但它们的参数列表相同,因此编译器无法确定调用哪个方法,会出现编译错误。

可变个数形参的方法及代码实现

可变个数形参的方法是指方法的参数个数是可变的,可以传入任意个参数。在Java中,可变个数形参的方法使用“...”来表示,它可以接收任意个数的参数,并将这些参数封装成一个数组。

下面是一个可变个数形参的方法的代码实现:

public class VariableParamet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rintNumbers(1, 2, 3, 4, 5);
        printNumbers(6, 7, 8);
    }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Numbers(int... numbers) {
        for (int number : numbers) {
            System.out.print(number + " ");
        }
        System.out.println();
    }
}

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printNumbers方法,它的参数列表中使用了可变个数形参int... numbers。在方法体中,我们使用了for-each循环遍历传入的参数,并打印输出每一个参数。

在main方法中,我们分别调用了两次printNumbers方法,第一次传入了5个参数,第二次传入了3个参数。由于printNumbers方法使用了可变个数形参,所以它可以接收任意个数的参数,不需要为每个参数都定义一个形参。

运行上面的代码,输出结果如下:

1 2 3 4 5

6 7 8

从上面的输出结果可以看出,printNumbers方法成功地接收了传入的任意个数的参数,并正确地输出了每一个参数。

方法值传递机制的剖析及代码实现

方法值传递机制是指在Java中,方法参数传递时,传递的是参数值的副本,而不是参数本身。这意味着在方法内部修改参数值不会影响原始参数的值。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方法值传递机制:

public class MethodValuePassing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x = 10;
        changeValue(x);
        System.out.println(x); // 输出结果为10,因为changeValue方法中修改的是x的副本,不会改变原始x的值
    }
    
    public static void changeValue(int a) {
        a = 20;
    }
}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changeValue`的方法,它接受一个整数参数`a`。在`main`方法中,我们定义了一个整数变量`x`并将其初始化为10,然后调用`changeValue`方法并将`x`作为参数传递。在`changeValue`方法中,我们修改了参数`a`的值为20。但是,当我们在`main`方法中打印`x`的值时,输出结果仍然为10。

这是因为Java中的方法值传递机制是按值传递的。在调用方法时,Java会将参数的值复制一份并传递给方法。在方法内部,对参数值的任何修改都只会影响参数值的副本,而不会影响原始参数的值。

如果我们想在方法内部修改原始参数的值,可以使用引用传递机制。在Java中,对象参数是按引用传递的,这意味着在方法内部对对象参数的任何修改都会影响原始对象的值。下面是一个使用引用传递机制的例子:

public class MethodReferencePassing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1, 2, 3};
        changeValue(arr);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 // 输出结果为[2, 4, 6],因为changeValue方法中修改了arr数组中的元素
    }
    
    public static void changeValue(int[] a) {
        for (int i = 0; i < a.length; i++) {
            a[i] *= 2;
        }
    }
}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changeValue`的方法,它接受一个整数数组参数`a`。在`main`方法中,我们定义了一个整数数组`arr`并将其初始化为{1, 2, 3},然后调用`changeValue`方法并将`arr`作为参数传递。在`changeValue`方法中,我们使用循环遍历数组并将每个元素的值乘以2。当我们在`main`方法中打印`arr`的值时,输出结果为[2, 4, 6],因为`changeValue`方法中修改了`arr`数组中的元素。

这是因为在Java中,对象参数是按引用传递的。在调用方法时,Java会将对象的引用(即内存地址)复制一份并传递给方法。在方法内部,对对象的任何修改都会影响原始对象的值,因为原始对象和方法内部的对象引用指向的是同一个对象。

递归方法及代码实现

递归方法是指在方法内部调用自身的方法。递归方法常被用于处理树形结构、图形结构等具有递归性质的数据结构。下面是一个简单的递归方法的示例:

public static int factorial(int n) {
    if (n == 0 || n == 1) {
        return 1;
    } else {
        return n * factorial(n - 1);
    }
}

上述代码实现了一个阶乘的递归方法,当n为0或1时,返回1;否则返回n乘以n-1的阶乘。

在使用递归方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递归方法必须有一个终止条件,否则会导致无限递归,使程序崩溃。

2. 递归方法的效率较低,因为每次调用方法都会创建一个新的栈帧,占用内存较大。

3. 递归方法的调用深度不能太大,否则会导致栈溢出错误。

4. 递归方法的实现需要考虑清楚递归的过程和结果,避免出现逻辑错误。

总之,递归方法是一种强大的编程工具,可以用来解决很多复杂的问题。但是在使用时需要谨慎,避免出现递归错误。

package与import关键字的使用

Java 中,package 和 import 关键字都是用来管理代码的命名空间和导入其他类的。

1. package 关键字

package 关键字是用来声明一个 Java 包的。包是一种组织代码的方式,它可以将相关的类和接口放在一个命名空间中,以便于管理和使用。

在一个 Java 文件中,package 声明应该放在文件的第一行。语法如下:

package 包名;

例如,我们可以将一个类放在一个名为 com.example 的包中:

package com.example;

public class MyClass {
    // ...
}

当我们需要使用这个类时,我们需要使用完整的包名来引用它:

com.example.MyClass myObject = new com.example.MyClass();

2. import 关键字

import 关键字是用来导入其他类的。当我们需要使用其他包中的类时,我们可以使用 import 关键字将它们导入到当前的命名空间中。

在一个 Java 文件中,import 声明应该放在 package 声明之后,类定义之前。语法如下:

import 包名.类名;

例如,我们可以导入 java.util 包中的 ArrayList 类: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public class MyClas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rray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String>();
        // ...
    }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了 ArrayList 类,它属于 java.util 包。通过 import 关键字,我们将 ArrayList 类导入到了当前的命名空间中,这样我们就可以直接使用它了。

除了单个类之外,我们还可以使用通配符 * 导入一个包中的所有类:

import java.util.*;

这样,我们就可以使用 java.util 包中的所有类了。

总结

在 Java 中,package 和 import 关键字都是用来管理代码的命名空间和导入其他类的。package 关键字用来声明一个 Java 包,而 import 关键字用来导入其他类。通过使用这两个关键字,我们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 Java 代码。

面向对象的特征1

面向对象的特征1-封装性及代码实现

面向对象的特征之一是封装性,它指的是将数据和行为封装在一个类中,对外部隐藏实现细节,只暴露必要的接口。封装性可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也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

在Java中,封装性可以通过访问修饰符来实现。Java中有四种访问修饰符:public、protected、default和private。它们的作用范围如下:

- public:可以被任何类访问。

- protected:可以被同一个包内的类和子类访问。

- default:可以被同一个包内的类访问。

- private:只能被当前类访问。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Java类的例子,演示了封装性的实现:

public class Person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public void sayHello() {
        System.out.println("Hello, my name is " + name + ", I'm " + age + " years old.");
    }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Person的类,它有两个私有的成员变量name和age。我们提供了两个公有的方法getName和getAge,用于获取这两个成员变量的值。同时,我们也提供了两个公有的方法setName和setAge,用于设置这两个成员变量的值。这样,外部的代码就无法直接访问这两个成员变量,只能通过这四个公有方法来访问。最后,我们还定义了一个公有的方法sayHello,用于输出Person对象的信息。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封装性的实现方式:将数据和行为封装在一个类中,并使用访问修饰符来控制外部的访问。这样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也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

封装性的几种不同权限修饰符的测试及代码实现

Java面向对象的特征之一是封装性,它指的是将类的实现细节隐藏起来,只对外部提供有限的接口来访问类的属性和方法。Java中有四种权限修饰符,分别是public、protected、default和private,它们用于控制类的成员的访问权限。

1. public修饰符

public修饰符是最开放的权限修饰符,它表示该成员可以被任何类访问。在同一个包内或不同包内的任何类中都可以访问public成员。

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Person {
    public String name;
    public int age;
    public void sayHello() {
        System.out.println("Hello, I am " + name + ", " + age + " years old.");
    }
}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
        person.name = "Tom";
        person.age = 18;
        person.sayHello();
    }
}

在这个例子中,Person类中的name和age属性和sayHello方法都是public的,所以在Main类中可以直接访问和修改这些成员。

2. protected修饰符

protected修饰符表示该成员只能被同一个包内的类和子类访问。在不同包内的非子类中无法访问protected成员。

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Animal {
    protected String name;
    protected int age;
    protected void sayHello() {
        System.out.println("Hello, I am " + name + ", " + age + " years old.");
    }
}

public class Dog extends Animal {
    public void setInfo(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void introduce() {
        sayHello();
        System.out.println("I am a dog.");
    }
}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og dog = new Dog();
        dog.setInfo("Tom", 3);
        dog.introduce();
    }
}

在这个例子中,Animal类中的name和age属性和sayHello方法都是protected的,所以在Dog类中可以直接访问和修改这些成员。而在Main类中无法访问Animal类的protected成员。

3. default修饰符

default修饰符也称为包级私有访问权限,它表示该成员只能被同一个包内的类访问。在不同包内的类中无法访问default成员。

示例代码:

class Car {
    String brand;
    int price;
    void sayHello() {
        System.out.println("Hello, I am a " + brand + " car, priced at " + price + " dollars.");
    }
}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ar car = new Car();
        car.brand = "Toyota";
        car.price = 20000;
        car.sayHello();
    }
}

在这个例子中,Car类中的brand和price属性和sayHello方法都是default的,所以在同一个包内的Main类中可以直接访问和修改这些成员。而在其他包中无法访问Car类的default成员。

4. private修饰符

private修饰符是最严格的权限修饰符,它表示该成员只能被同一个类内部的其他成员访问,无法被外部类访问。

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void setInfo(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void sayHello() {
        System.out.println("Hello, I am " + name + ", " + age + " years old.");
    }
}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student = new Student();
        student.setInfo("Tom", 18);
        student.sayHello();
    }
}

在这个例子中,Student类中的name和age属性都是private的,只有setInfo方法可以修改这些属性。而在Main类中无法直接访问和修改Student类的private属性。

类的成员之三:构造器的使用

构造器是一种特殊的方法,用于创建对象并初始化对象的成员变量。在Java中,每个类都可以定义一个或多个构造器,构造器的名称必须与类名相同,不具有返回值类型。

构造器的使用:

1. 创建对象时自动调用构造器。

2. 构造器可以用来初始化对象的成员变量。

3. 构造器可以有多个参数,也可以没有参数。

4. 如果没有定义构造器,Java会自动生成一个默认的构造器。

练习:

定义一个类,包含以下成员变量:姓名、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为该类定义两个构造器,一个无参构造器和一个有参构造器。在有参构造器中,初始化所有成员变量。在无参构造器中,使用默认值初始化所有成员变量。定义一个方法,用于输出该类的所有成员变量。

代码实现:

public class Person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rivate String gender;
    private double height;
    private double weight;
    
    // 有参构造器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String gender, double height, double weight)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this.gender = gender;
        this.height = height;
        this.weight = weight;
    }
    
    // 无参构造器
    public Person() {
        this.name = "";
        this.age = 0;
        this.gender = "";
        this.height = 0.0;
        this.weight = 0.0;
    }
    
    // 输出成员变量
    public void printInfo() {
        System.out.println("姓名:" + name);
        System.out.println("年龄:" + age);
        System.out.println("性别:" + gender);
        System.out.println("身高:" + height);
        System.out.println("体重:" + weight);
    }
}

测试代码:

public class TestPers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son person1 = new Person("Tom", 20, "男", 170.0, 60.0);
        person1.printInfo();
        
        Person person2 = new Person();
        person2.printInfo();
    }
}

输出结果:

姓名:Tom

年龄:20

性别:男

身高:170.0

体重:60.0

姓名:

年龄:0

性别:

身高:0.0

体重:0.0

实例变量赋值过程_JavaBean_UML类图

JavaBean是一种Java语言编写的可重用组件,它是一种符合JavaBean规范的Java类,具有以下特点:

1. 具有无参构造方法;

2. 属性私有化,通过公共方法进行访问;

3. 属性具有get和set方法,并且遵循JavaBean规范。

UML类图是一种用来描述类之间关系的图形化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类的结构和关系。

以下是一个JavaBean的UML类图和代码实现:

UML类图:

+------------------------------------------+

|                  Person                       |

+------------------------------------------+

| -name: String                             |

| -age: int                                      |

+------------------------------------------+

| +Person()                                   |

| +Person(name: String, age: int) |

| +getName(): String                    |

| +setName(name: String): void   |

| +getAge(): int                             |

| +setAge(age: int): void              |

+-----------------------------------------+

代码实现:

public class Person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Person() {
    }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

在Java中,实例变量的赋值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 分配内存空间:在堆内存中为实例变量分配内存空间;

2. 初始化默认值:将实例变量的默认值赋值给它们;

3. 显式赋值:如果有显式赋值,将显式赋值赋给实例变量。

例如,在上面的Person类中,当创建一个Person对象时,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在堆内存中为Person对象分配内存空间;

2. 将name和age实例变量的默认值(null和0)赋值给它们;

3. 如果创建Person对象时传入了name和age的值,则将这些值赋给相应的实例变量。

例如:

Person p = new Person();
p.setName("Tom");
p.setAge(20);

在这个例子中,将创建一个Person对象,并将它的name设置为"Tom",age设置为20。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