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小学校内托管存在的困难及应对策略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及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成年人的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小学生的在校时间越来越短,这就形成了家长下班前和小学生放学后的一段真空时间。这一现象促成了目前学生放学后的三点半/四点半困境。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小学校外托管有了迅猛的发展,但是校外托管班大多没有营业执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托管服务更是良莠不齐,存在诸多弊端。因此,校内托管的发展也就成了一个必然的趋势。本研究选取了大庆市高新区的小学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大庆市高新区五所小学的350名学生和350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所获得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对教师和学校管理者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共25人。通过分析量化研究与访谈的研究结果,了解大庆市高新区小学校内托管实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发现实施小学校内托管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政策模糊;第二,经费匮乏;第三,师资不足。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适合我国小学校内托管发展的如下建议:第一,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和具体实施措施;第二,引进校外力量补充经费不足;第三,完善社区服务补充师资缺口。

关键词:校内托管;大庆市高新区;困难;应对策略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3 研究现状 2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3

1.4.1 研究内容 3

1.4.2 研究方法 4

1.5 本文拟解决问题 4

2 相关概念概述 5

2.1 放学后计划 5

2.2 校内托管 5

3 大庆市小学校内托管实施现状及现状分析 6

3.1 大庆市小学校内托管实施的现状 6

3.1.1 学生成绩 8

3.1.2 收费情况 9

3.1.3 托管时间 9

3.2 大庆市小学校内托管现状分析 10

3.2.1 校内托管政策定位模糊 10

3.2.2 校内托管的经费匮乏 10

3.2.3 校内托管的师资不足 11

4 校内托管问题的应对策略 13

4.1 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和具体实施措施 13

4.1.1 政府尽快出台合法性政策法规 13

4.1.2 学校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管理措施 13

4.2 引进校外力量补充经费不足 14

4.3 完善社区服务补充师资缺口 14

结论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大庆市小学校内托管存在的困难及应对策略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越来越多的家庭由单薪转变为双薪,全职妈妈的时代已逐渐远离我们的视野。因为工作的原因,家长陪伴和教育孩子的时间明显减少,尤其是处在小学阶段的孩子,还存在着放学后父母无法接管的问题。小学生放学过早而家长下班晚这种现象带来了三点半/四点半困境,为了解决这一困境,社会上出现了各种类型的托管班,但是大多数托管班都是以盈利为目的,且多为家庭作坊式,这就造成了很多安全隐患,同时教师资质和教育方式的不合格、不科学问题也十分突出。一些家长指出孩子在上了托管班之后,反而养成了很多坏习惯,还有些家长也指出孩子出现成绩下降等现象,而一些较正规的教育机构,其过高的托管费用,也让工薪阶层难以承受。因此,如何解决三点半/四点半困境是目前我们亟需面对的难题。

近年来,教育部和各地政府也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发展校内托管。原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中要求创新学校管理模式,推行学区一体化管理,探索校内管理新路。教育部办公厅于2017年3月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17]2号)要求广大中小学校要结合实际,积极作为,充分发挥中小学校主渠道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完善经费保障机制,遵循学生家长自愿原则,广泛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在鱼龙混杂的托管教育环境下,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为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国内个别小学放学时间都有所提前,针对于不同家庭工作节奏不一致的现象,加重了家长对孩子的看管、教育和安全方面的困扰,对于托管问题如何保障孩子安全、满足孩子需求、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难题。本研究将通过对目前我国小学校内托管的实施现状进行调查,进而分析其实施困境和产生困境的原因,为我国小学开办校内托管提供一些借鉴。同时,对目前小学出现的三点半/四点半困境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目前,三点半/四点半困境得到政府、学者、家长等社会各个阶层的广泛重视,部分学者还对由此产生的校内托管进行研究。本研究主要是运用案例分析和调查分析研究的方法探讨我国小学校内托管的问题。通过对案例地区大庆新区实施现状的调查和分析,为更好的实施小学校内托管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小学校内托管的实施现状,了解校内托管实施的困难,并剖析其原因;针对性的提出小学校内托管的改进策略;在学校实施方面,加强小学校内托管的开展与管理工作,探究适合小学校内托管的发展模式,以提高小学校内托管开办质量并且解决现下的三点半/四点半困境和家长的后顾之忧。

1.3 研究现状

刘馨(2018)在《小学生课后校内托管服务现状调查研究》中认为放学后计划(After-School programs)的产生与发展源于美国19世纪后期对低收入家庭儿童的教育补偿,据从课程设置、经费来源、实施成效三方面对其进行阐述[1]。

陈明明,杨梦静(2018)在《试谈针对留守儿童校内托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职工针对校内托管提出了四种模式:第一,弹性放学模式(即指正常放学时间不变,有需要的学生可以申请弹性离校);第二,家委会主导、学校参与配合模式(即由各小学家长委员会负责对托管工作具体组织实施,各学校负责提供托管必要的场所、设施及必要的支持配合);第三,政府购买服务模式(这种模式中政府出资购买学校及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放学后看护公共服务);第四,引入外援模式[2]。

郭庆(2016)在《中小学生教育托管:理路与实践的讨论》中基于校内托管需求的兴起与课外英语活动的优势,李晓倩提出了校内英语托管的模式,这不仅消除了家长对孩子无人看管的顾虑,又创造了课外英语活动的环境,给小学生提供更多使用英语的机会,从而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王建强采用访谈和走访的形式对四川课后托管进行观察,发现主要困难在于资金来源、是否收费和师资三方面[3]。

综上所述,发现学校想设置校内托管依然存在很多困难。对于校内托管模式也是多种多样、各具特色,本研究将针对其中几点进行深层次的讨论。

Joseph L. Mahoney 和 Erica Carryl(2018)则在《Afterschool Program Particip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 Obesity and Peer Acceptance》从纵向的角度对样本为439名儿童在放学后计划(ASPs)中参与儿童肥胖和同伴接受的发展项目进行了评估[4]。其结果显示肥胖儿童的同龄人接受度显著低于非肥胖儿童。参与放学后计划的儿童显著低于非参与者。肥胖、非肥胖放学后计划参与者显示同伴接受度随时间而显著增加。这都说明了放学后计划实施体育锻炼有助于儿童减少肥胖,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Patrik Lundh 和 Ann House(2018)等人在《Learning from Science: Case Studies of Science Offering in Afterschool Programs》以案例的形式介绍了在放学后计划中开展科学课程的学习。他们认为尽管科学被广泛地应用在放学后的活动中,但是网站通常缺乏足够的资料和专业知识人员来实施有质量的科学教育活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根据国家研究委员会关于促进非正式环境中的科学学习的综合报告,开展了研究放学后计划中的科学课程这一实践[5]。

Huang D,La Torre D 和 Harven A(2018)在《Examining Practices of Staff Recruitment and Retention in Four High-Functioning Afterschool Programs: Extended Study from the National Afterschool Partnership Report. CRESST Report 769》确定了放学后计划质量关键指标。这项研究填补了放学后计划的计划标准像其他理论一样在其他领域充分发展这一空白,并得出了一定的研究结果,最后研究确定了高质量课后项目的基准和指标[6]。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通过调查我国目前校内托管的实施现状,运用实证的方法得出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美国After-School programs的系统分析,将理论推导与统计分析相结合,提出一些适合我国国情的制度建议,为我国发展校内托管提供方向及一定的政策建议。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校内托管为切入点,重点研究了大庆市小学校内托管存在的困难及应对策略。同时对国内外小学课后计划发展研究现状进行总结评述,并简单介绍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等;为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详细阐述了国外的放学后计划和国内的校内托管。本部分也主要调查了目前有多少学校尝试实施校内托管,影响小学校内托管的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及校内托管问题的应对策略。依据本文的调查,在基于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从实践层面对小学校内托管的实施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1.4.2 研究方法

本研究拟采用以下三种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搜集、查阅、整理、分析现有文献,明晰现有文献的成果与不足。检索和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充分了解校内托管目前的实施情况。

(2)调查法:通过对大庆市高新区五所小学的350名学生和350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所获得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对小学校内托管实施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学生、家长和学校管理者三方面进行实证性调查。调查将采用抽样问卷等方式展开。

(3)访谈法:对大庆市高新区五所小学校的教师、学校管理者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共25人,并形成对应的文字资料。

1.5 本文拟解决问题

论文以大庆市高新区小学作为研究案例,对目前 校内托管实施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拟重点理清当前影响大庆市小学校内托管的主要因素,针对大庆市小学校内托管存在的校内托管政策定位模糊,校内托管的经费匮乏以及校内托管的师资不足等困难,从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和具体实施措施,引进校外力量补充经费不足完善社区服务补充师资缺口等方面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建议。

2 相关概念概述

2.1 放学后计划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作时间的相对延长,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越来越少。这一点在家长与孩子之间体现的尤为明显,加之小学生放学时间与家长下班时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更是将这种矛盾再次放大,也使得放学后儿童教育问题引发了更多关注。最先遇到这一问题的是一些发达国家,他们为缓和这一矛盾,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并实施相关项目。其中,项目发展最为成熟的是美国,目前有两种形式,一是学龄儿童看护(School-age Child Care,SACC),二是放学后计划(After-School Programs,ASPs) [7]。

其中,放学后计划主要是指在学校正规教育时间以外,利用学校、社区和一些公共场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它不仅提供日常看护,还注重学业补习、发展兴趣和培养儿童的技能和素养,这与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只是简单地延长在校时间是有着明显区别的。

2.2 校内托管

目前,国内主要有两种托管服务,一是社会托管(亦称校外托管);二是校内托管[8]。相对于国外实施的放学后计划,目前我国在校内实施的放学后计划所使用的概念为校内托管。福建省龙岩市发布的《关于加强学生课后托管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试行)》(2016年)将学生课后托管分为校内托管和校外托管[9]。校内托管主要指由学校接受学生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委托,利用课余闲置的校园资源,为学生提供午餐、午休并实施管理的服务。同时强调主要由教育部门负责,其他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校外托管与校内托管相比,二者最大的不同是实施场所。《关于加强学生课后托管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试行)》对其的定义是,校外托管是经营性社会服务机构受学生监护人的委托,为学生在学校非教学时段在校外提供的接送、餐饮、休息等服务[10]。校外托管服务纳入社区服务或家政服务管理范畴,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按规定程序向工商部门注册,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监管[11]。

基于上述对校内托管概念的定义,结合研究者的理解,本文将校内托管定义为:在放学后学校利用现有场地,组织教师在家长不能来接孩子的时间内或者对有辅导培训意向的孩子提供看护管理、休息、课业辅导和兴趣培养等活动。

3 大庆市小学校内托管实施现状及现状分析

3.1 大庆市小学校内托管实施的现状

本研究抽取大庆市高新区的五所小学,调查问卷于2018年4月下旬开始发放,历时一个月,共发放问卷700份,其中包括学生调查问卷350份和家长调查问卷350份。学生问卷共回收326份,有效问卷320份,有效回收率为98.1%;家长问卷共回收312份,有效问卷306份,有效回收率为98%。兴趣班的开办是校内托管实施的一种表现形式,基于此,研究者首先对大庆市高新区的五所小学是否有开办兴趣班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2-1所示:

表2-1 学校开办兴趣班的统计表

选项

人数(人)

百分比(%)

学校开办兴趣班

207

64.7

没有

113

35.3

合计

320

100.0

由表2-1可知,在被调查的320名学生中,有207名学生的学校开办了兴趣班,占比 64.7%;有113名学生的学校未开办兴趣班,占比35.3%;这说明有三分之二的学校都开设了校内兴趣班。

表2-2 学校开办兴趣班类型的统计表

统计变量

选项

人数(人)

百分比(%)

兴趣班类型

舞蹈班

167

22.4

书法班

152

20.0

美术班

148

19.8

体育活动

134

18.0

乐器班

47

6.3

其他

30

4.0

阅读与写作班

25

3.4

作业辅导

22

2.9

英语口语班

21

2.6

基于表2-2 中有207名学生的学校开办了兴趣班,论文对其开办的兴趣班类型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所示:在这些开办的学校中其兴趣班的类型也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类舞蹈班(22.4%)、书法班(20%)、阅读与写作班(19.8%)、体育活动(18%)、乐器班(6.3%)、其他(4%)、阅读与写作班(3.4%)、作业辅导(2.9%)、英语口语班(2.6%)。总体来说主要是舞蹈班、书法班、美术班和体育活动,作业辅导和英语口语班这类具有一定课程学习倾向的所占比很少。

参加兴趣班/托管班既有老师可以照看孩子,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从现实情况来看,大部分家长会因为工作原因或希望寻求更专业的教育来安排孩子放学后的学习。这样既可以让孩子在放学后有地方可以去,又可以接受专业老师的指导,为家长教育孩子发挥一定的辅助作用。下面是对目前学

生参加校内兴趣班及校外托管班的调查分析。

表2-3 学生参加校内兴趣班及校外托管班的统计表

统计变量

选项

人数(人)

百分比(%)

校内兴趣班

不填

113

35.3

77

24.0

没有

130

40.7

校外托管班

98

30.6

没有

222

69.4

表2-3中不填一项为问卷中第6题选择学校未开办兴趣班,故学生无法参加。所以,没有参加校内兴趣班的实际学生人数为不填的113人(35.3%)和没有的130人(40.7%),共计243人(76%)。未参加校外托管的学生有222人,占总体的69.4%。另外,参加校内兴趣班的有77人(24%),参加校外托管班的有98人(30.6%),二者比较可知参加校外托管班的学生还是多于参加校内兴趣班的学生,据研究者与家长的交谈了解到,这与校内开设的兴趣班类型和结束时间有关。相较于校内兴趣班有时间限制,校外托管班的接孩子的时间更为灵活,比较贴合家长对时间上的需求。

表2-4 学生对参加校内兴趣班及校外托管班态度的统计表

统计变量

选项

人数(人)

百分比(%)

校内兴趣班

希望

227

70.9

不希望

93

29.1

校外托管班

希望

81

25.3

不希望

239

74.7

如表2-4所示,希望参加校内兴趣班的学生有227人,占调查总体的70.9%,不希望参加的学生有93人,所占比重为29.1%。由此表可知,希望参加校内兴趣班的学生占到了总体的三分之二之多,说明学生们更愿意在放学后留在学校。希望参加校外托管班的学生有81人,占比25.3%;不希望参加校外托管班的学生有239人,占比74.7%。学生对于校外托管班的态度多倾向于不希望参加。据此可得结论,学生更喜欢参加校内的开办的兴趣班。

对于学生参加兴趣班和托管班的原因,由表2-5可知,学生自身喜欢占总比的52.8%,即超过半数的学生参加校内举办的兴趣班的主要原因是自己喜欢,其次是其它原因和父母没时间接送,分别是22.5%和19.7%。由此可知,开办校内托管会受到学生的喜欢,学生对于开办校内托管班是持支持态度的。

表2-5 学生参加兴趣班和托管班原因的统计表

统计变量

选项

人数(人)

百分比(%)

参加兴趣班和托管班原因

自己喜欢

169

52.8

其它

72

22.5

父母没时间接送

63

19.7

学校要求

16

5.0

3.1.1 学生成绩

表2-6 对成绩有帮助与让孩子参加校内托管意向交叉表

让孩子参加校内托管意向

愿意

不愿意

合计

对成绩有帮助

人数(人)

187

76

263

百分比(%)

71.1

28.9

100

不是

人数(人)

21

22

43

百分比(%)

48.8

51.2

100

合计

人数(人)

208

98

306

百分比(%)

68

32

100

由表2-6结果表明家长是否愿意让孩子参加校内托管与是否提高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显著性关系;由交叉表2-6可得,愿意参加校内托管且认为对成绩有帮助的人数是187 人(71.1%),愿意参加校内托管且不是为了提高成绩的有21人(48.8%)。可见,家长送其子女参加托管班,不仅仅是没有时间管理孩子,还有一层原因就是,认为参加托管班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3.1.2 收费情况

由表2-7可知,没有时间管理孩子且能接受收费的有125人(56.8%),无论是否有时间管理孩子都能接受收费的有220人(71.9%)。据此可得出,大部分家长对校内托管收费都能够接受,这也就是一部分学校选择设立校内托管的原因。

表2-7 是否能接受收费与管理孩子时间交叉表

管理孩子时间

没有

合计

是否能接受收费

人数(人)

95

125

220

百分比(%)

43.2

56.8

100

不能

人数(人)

52

34

86

百分比(%)

60.5

39.5

100

合计

人数(人)

147

159

306

百分比(%)

48

52

100

3.1.3 托管时间

表2-8 放学时间与让孩子参加校内托管意愿交叉表

让孩子参加校内托管意愿

愿意

不愿意

合计

放学时间

3 时 30 分右

人数(人)

135

69

204

百分比(%)

66.2

32.8

100

4 时 30 分左右

人数(人)

47

23

70

百分比(%)

67.1

32.9

100

5 时 30 分左右

人数(人)

26

6

32

百分比(%)

81.25

18.75

100

合计

人数(人)

208

98

306

百分比(%)

68

32

100

由表2-8结果可知,在3时30分左右放学的学生家长更愿意让其子女参加校内托管的人数有135人(66.2%),4 时30分左右放学的有47人(67.1%),5 时 30 分左右放学的有26人(81.25%),总体比较而言,不管哪个时间点放学,愿意让其孩子参加校内托管的还是多于不愿意让其孩子参加的。这说明校内托管会受到大部分家长的欢迎与支持。

3.2 大庆市小学校内托管现状分析

3.2.1 校内托管政策定位模糊

教育部办公厅于2017年3月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17]2号)(下称《指导意见》)要求广大中小学校要结合实际积极作为,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12]。文件中对开展学校课后服务(即是指本文的校内托管)提出了总的意见,但是并未对其进行详细的阐述与规定,尤其是对安全责任、开展经费、开展时长以及实施主体等方面。根据研究者的访谈和查阅的资料,目前黑龙江省尚未对校内托管这一领域发布任何文件,这样导致对校内托管服务的性质缺乏界定。

根据研究者的访进和查阅的资料,目前黑龙江省尚未对校内托管这领域发布任何文件,这样导致对校内托管服务的性质缺乏界定。学校开展校内托管服务缺乏制度的依靠,难免束手束脚,为了避免承担照顾不当的责任,才导致许多教师及管理者不愿意开展校内托管。其次,访谈的大部分学校管理者都提到,没有政策的支持,很多家长会认为这是学校变相收费和敛财的行为,会加剧家长与教师、学校之间的矛盾;其次,对于怎么开展、如何实施和管理等问题也是没有一个统的规定和大方向;第三,开展内容、师资来源与教学资源分配等方面都没有明确规定和先例可循。总之,校内托管相关政策的不健全是很多学校不开展的主要原因。

3.2.2 校内托管的经费匮乏

由于黑龙江省教育行政部门目前还未出台任何与校内托管相关的文件,所以在经费支持上就更是无从谈起。通过访谈和调查可知,缺少经费的支持是目前校内托管开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对此,研究者首先对家长关于收费问题的看法进行了调查,如下表2-9:

表2-9 托管收费意向统计表(n=312)

统计变量

选项

人数(人)

百分比(%)

收费意向

219

70.2

不能

93

29.8

收费范围意向

200 元以下

142

45.5

200~500 元

135

43.3

500~800 元

27

8.6

800~1000 元

8

2.6

表2-9反映的主要是托管的收费与收费范围意向。由表可知,能够接受校内托管收费的有219人,共占比70.2%;不能接受托管收费的有93人,共占比29.8%。家长比较满意的每月托管收费情况,由表可知200元以下的人数最多,有142人(45.5%),其次是200~500元,有135人(43.3%)。由此可认为,家长满意的托管收费范围是500元以下,共占比88.8%。这与目前市场的校外托管相比,至少低了200左右。并且考虑到调查群体的职业情况,500元以下是大部分家庭都可以负担的。因此研究者建议,托管费用不宜过高,遵循开办校内托管班的初衷,是为方便和服务家长与学生的。根据研究者与不能接受收费的家长的交谈,得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目前参加的学校兴趣班并未收费,二是家长有时间管理孩子。

开展校内托管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仅靠家长缴纳的托管费用不够进行长期运行。托管老师的工资、上手工课所需的材料、采办乐器和课外书等都需要资金支持。从我国目前已经实施校内托管的学校来看,有不少学校都因为资金不足,开办一学期就停止了。还有不少家长都希望学校继续开办,但是又不愿意学校增加托管费用,因此不少试点学校都夭折了。目前开办良好的校内托管班的学校大多都是在经济发达地区,譬如,北京、上海、宁波、深圳、武汉等地,它们主要是依赖政府的拨款补助[13]。例如广东省主要采取每人每天补助2元,其中餐费自理;南京市实施校内托管的资金全部由市财政拨款,家长无需付费[14]。

3.2.3 校内托管的师资不足

不论开展校内托管还是校外托管,师资都是首要的问题。根据研究者的访谈了解到目前大庆市小学开展校内兴趣班的师资主要由校内的教师组成。这不仅节省了学校的管理成本和财政支出,也符合了大部分家长的意愿。校内教师对在校生情况更为熟悉,由校内教师直接担任校内托管教师一职能提高实施效率。但如果长期由在职教师担任,则会带来一定弊端。

针对托管师资这一问题,研究者首先对家长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3-10 家长对校内托管老师选择意向的统计表

统计变量

选项

人数(人)

百分比(%)

托管老师的选择

在职教师

222

43.9

专职托管教师

133

26.3

退休教师

61

12.1

大学生兼职

49

9.7

社会及家长志愿者

41

8.1

由表3-10可知,在对托管教师的选择上,家长们选择在职教师的有222人,占总比重的43.9%,其次是有133人选择专职托管教师,占总比的26.3%,排在第三位的是退休教师,有61人选择,占比12.2%;排在第四和第五位的是大学生兼职和社会及家长志愿者,分别所占比重为9.7%和8.1%。这说明,家长们大多愿意选择有教师资质的教师作为校内托管班的老师。除在职教师外,专职托管教师和退休教师也可以作为校内托管师资的主要来源。

对于托管师资的问题,通过访谈可知,大部分教师认为招聘校外的教师作为课外活动课或兴趣班的老师是合理的,但课业辅导的老师还是倾向于校内在职教师。其原因之一是避免引起家长对学校分配教师的疑虑;二是不认为校外教师具备良好的课业辅导能力。由此可知,托管教师的选择和配备,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4 校内托管问题的应对策略

4.1 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和具体实施措施

4.1.1 政府尽快出台合法性政策法规

托管问题不仅是每一位双薪家长的心病,也是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部门应该重视到这一点,并在发展校内托管中起领导和主导作用。在本文的访谈中发现没有明确的有关校内托管的法律法规,是很多学校不实施校内托管的首要原因,并且随着法制社会的健全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学校管理人员本着明哲保身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是不愿意承担这个风险去触碰校内托管法律上的灰色地带。

因此为了避免一些负面影响,政府应该出台有关校内托管的文件或政策法规,明确校内托管的归属问题,让开展校内托管合法化以及合理化,以消除家长们的质疑。同时,在经费资助方面,政府也应该起带头作用,加大对校内托管的财政拨款,也可以建立一些奖励机制,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学校用心办好校内托管。同时根据研究者的调查,有70.2%的家长能够接受收费,占总调查的三分之二;有88.8%的家长能够接受收费在200 元以下,43.3%的家长能够接受200~500元之间的收费范围[15]。这说明大部分家长在价格合理的情况下是同意收费的,因此可以采取政府资助与家长自费相结合的方式保障实施资金的来源。譬如湖北省政府出台的《省教育厅省物价局关于开展小学生课后在校托管服务的指导意见(试行)》明确指出小学生校内托管是一种社会服务行为,不属于免费义务教育的范畴[16]。

4.1.2 学校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管理措施

根据研究者调查,目前国内的学校基于责任的考量在模式上较为单一,主要是学校自办自建,由学校老师以兼职的方式运行。研究者认为学校应该制定具体的管理方案,科学合理开展校内托管活动,同时扩大学校兴趣班规模,增加课后活动类型,以丰富学生放学后的活动内容。比如在调查中有学生提到希望学校兴趣班种类更多或希望学校开展某类兴趣班、希望学校开放图书馆、希望能够参加自己喜欢的兴趣班等等。学校以更科学的方式开设托管课程,应该包含更多个性化和团队性的活动,增加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目前参加学校的兴趣班主要采取选拔制,使得很多学生并不能参加自己喜欢的课程,学校应该根据诉求,相应的调整兴趣班容量,争取最大化地满足学生与家长的需求,同时借这些活动发展学生们的兴趣爱好,提升学生个人技能等,以达到吸引学生们放学后回归校园,保护他们安全的目的。最后学校作为一个正规的托管机构,应该与每一位托管孩子家长签订托管协议,明确权责,在法律意义上保障小学生和家长权益。针对安全问题,可以引入保险机制,通过参保的方式降低各方风险。总之,学校的托管应该最大限度的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教育的公平。

4.2 引进校外力量补充经费不足

针对托管教师的组成,研究者认为还可以聘任优质的校外教师,引进校外优质师资力量。由前文的调查及访谈可知,有43.9%的家长希望在职教师担任校内托管教师,剩下的56.1%的家长还是能够接受聘任非校内教师,其中选择专职托管教师和退休教师是接受度较高的,分别占比26.3%和12.1%。这说明大部分家长对于聘任校外教师持支持态度。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也赞同从社会上招聘兼职教师参与校内托管,唯一的问题就是聘任的标准。对于校内教师,研究者认为也应提高工资待遇,或者开展相关的奖励项目,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为了更好的开展校内托管,解决师资和管理的难题,我们应抛开公立学校偏见,引进优质社会资源。对于引进校外有资质第三方机构参与管理这一点,有48.7%的家长是持赞同态度的。校外的力量包括很多,譬如师资和校外机构等。在实施校内托管时,研究者认为学校可以通过从校外招聘一些自身有特长、有才艺的老师来解决这一问题,甚至返聘一些热爱教育的退休教师也未尝不可。这些外聘或返聘的老师的主要工作不再是为实现学生的考试目标本身而服务,而是通过自身的特长和才艺,开展艺术欣赏、读书角、体育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放学后活动,在更大程度上去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从目前的法律法规角度看,学生放学后的这段时间,已不在义务教育范畴之内,即便是学校自行引入当地的某些具有自身特色的课外培训机构,酌情收取一些费用,也是不违背当下我国教育政策精神和教育政策法规。

4.3 完善社区服务补充师资缺口

同国外健全的社区服务体系相比,中国社区发展并不尽如人意,社区在学龄儿童放学后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待进一步强化。熟人社区的结构使得社区居民在交流、集聚等方面有着相当程度的便利性。基于此,社区提供放学后托管服务成为可能,一方面,社区可以将社区内的相关人员如教师、医生、厨师、大学生志愿者甚至是退休后的职工等聚合起来开展托管服务,另一方面,社区与学校应建立沟通协商机制,及时反馈学生的教育进度和心理发展,共同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近些年来,中国的一些省市如湖北省、福建省、四川省、湖南省、广东省、上海市、北京市等引进社区托管模式,在社区托管服务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并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这些大中城市的社区以公益为导向,利用社区图书馆、活动教室、操场等场所为社区托管构筑平台,对校内学生免费开放,供其使用。但是,我国在社区托管服务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们仍需深入探索社区托管服务,提升社区托管服务的层次和质量,尤其要充分挖掘好社区的组织潜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提升社区托管的层次和质量一方面有效整合了社区内的闲置资源和人力物力,解决了学生放学后无人看管的难题,另一方面,社区托管与小学校内托管无缝衔接、互为补充,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结论

本研究是在对大庆市高新区五所小学的350名学生和350名家长的调查基础上撰写的。由数据分析结果可知,目前有三分之二的学校开办了兴趣班,且种类很多,主要有舞蹈班、美术班、书法班、体育活动等,从类型上看是发展学生特长的兴趣班较多,以学术类型为主的很少,只有少部分学校还会开办阅读与写作班。学生对于参加学校的兴趣班和托管班有很高的热情。

影响大庆市小学校内托管的因素主要是学生成绩、收费情况以及托管时间,大庆市小学校内托管存在的困难在于校内托管政策定位模糊 、校内托管的经费匮乏以及校内托管的师资不足。

最后,结合本文的实证调查,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和具体实施措施,政府尽快出台合法性政策法规,学校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管理措施;引进校外力量补充经费不足以及完善社区服务补充师资缺口。

本研究通过对大庆市高新区校内托管的实证研究,了解了目前实施的困境,在基于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从实践层面对小学校内托管的实施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但是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数据方面的局限性,由于本研究只取了大庆市高新区的学校为样本,数据来源缺乏广泛性,可能会影响实证结论的准确性;二是解释变量的局限性,在校内托管实施的过程中,影响的因素有很多,本研究只是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对于影响因素的考虑可能并不全面。

最后,学校开办校内托管来解决目前家长面临的三点半/四点半困境的模式在我国还未成熟,还处于摸索阶段。各地在实施时应因地制宜,照搬模式开展是不智之举。因此,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困境,未来更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使校内托管发挥更大的服务性社会功能。

致 谢

行文至此,意味着我的大学生涯已至谢幕时刻。回首四年的剑桥生活,百感交集,感概颇多,但心中充盈最多的仍是感激。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感谢她在我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的耐心指导和无私帮助;更崇敬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这些必将使我受益终身。至今仍记得在撰写开题报告时,老师的教诲,写文章要认认真真,做事情要未雨绸缪,我一直谨记在心,时至今日我做事情拖延的毛病有所改善。在此再向老师表达我深切的谢意与祝福!

其次,我还要感谢四年来一起室友、同学,让我的大学生活多了一份欢声和笑语;还要感谢为对论文的朋友们以及认真帮助我填写问卷的学生和家长们。感谢含辛茹苦养育我的父母以及一路相伴的朋友们对我的关怀、理解、支持与帮助,正是有了他们,我才有了追求进步的勇气和信心。离开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谢谢每一位给予我帮助的人,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心系感恩,一路前行。

最后,我要感谢我最亲的父母。每当我彷徨找不到方向时,父母都会给予我最贴心的安慰,每当我不自信时,家人都会给予我最大的支持和肯定,你们是我心灵栖息的港湾,是我在前进道路上的坚实后盾。

参考文献

[1]刘馨. 小学生课后校内托管服务现状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2]陈明明,杨梦静.小学生课后托管的现状调查和对策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5):59-60+62.

[3]郭庆.中小学生教育托管:理路与实践的讨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37(06):29-34.

[4] Joseph L. Mahoney,Heather Lord&Erica Carryl. Afterschool Program Particip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 Obesity and Peer Acceptance[J]. 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2018, 9 (4):202-215.

[5] Patrik Lundh ,Ann House ,Barbara Means ,Christopher J. Harris ,Learning from Science: Case Studies of Science Offering in Afterschool Programs[J], Afterschool Matters 2018(18):33-41.

[6] Huang, Denise|Cho, Jamie|Nam, Hannah H.|La Torre, Deborah|Oh, Christine|Harven, Aletha|Huber, Lindsay Perez|Rudo, Zena|Caverly, Sarah. Examining Practices of Staff Recruitment and Retention in Four High-Functioning Afterschool Programs: Extended Study from the National Afterschool Partnership Report. CRESST Report 769[J].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on Evaluation Standards & Student Testing, 2018:96.

[7]木须虫. 校内托管尤须合理定位[N]. 云南日报,2018-01-30(012).

[8]黄珍珍,冉东平,周丽英.家长对校内托管的态度及需求[J].教学与管理,2016(14):14-15.

[9]福建省龙岩市发布的《关于加强学生课后托管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试行)》(2016 年)

[10]黄婧. 小学生课后在校托管服务的实施现状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7.

[11]赵亚男. 我国小学生课后托管的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12] 尉迟学军.学龄儿童校内托管看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8):6-7.

[13]张耀武. 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N]. 发展导报,2018-10-16(018).

[14]蒋亚辉,彭虹斌,毕进杰.城市小学生课后托管现状调查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教育导刊,2017(07):22-26.

[15]李晓倩.小学生校内托管中课外英语活动探究基于长郡小学的调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32(10):73-74+77.

[16]杜娟.国考制度下湖北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统整发展的生态建构[J].教育评论,2018(09):114-117.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爱学习的通信人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