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点整理
一、功能测试
1、业务逻辑
与web测试类似,先对照需求,把业务逻辑都覆盖一遍,同时呢H5页面也可以在PC端访问,谷歌浏览器对H5支持最好,相关功能测试也可以现在PC端谷歌浏览器先测试,还可以在电脑上下载手机模拟器,这样可以测试不同手机型号的H5页面。
2、登录测试
功能性登录测试用例:
输入已注册的用户名和正确的密码,验证是否登录成功;
输入已注册的用户名和不正确的密码,验证是否登录失败,并且提示信息正确;
输入未注册的用户名和任意密码,验证是否登录失败,并且提示信息正确;
输入未激活的、已锁定的、被注销的用户名和正确密码,验证是否登录成功;
用户名和密码两者都为空,验证是否登录失败,并且提示信息正确;
用户名和密码两者之一为空,验证是否登录失败,并且提示信息正确;
第一次登录失败,再次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验证是否登录成功;
如果登录功能启用了验证码功能,用户名、密码、验证码都输入正确,验证是否登录成功;
如果登录功能启用了验证码功能,用户名、密码正确,验证码输入错误,验证是否登录失败,并且提示信息正确;
点击验证码图片是否可以更换验证码,更换后的验证码是否可用;
刷新页面是否会刷新验证码,刷新后的验证码是否可用;
如果验证码具有时效性,需要分别验证时效内和时效外验证码的有效性;
无网络模式下登录,是否给出“网络未连接”或“网络异常”的提示;
第一次登录请求超时后(服务器出问题,随后恢复正常),再次请求登录能否登录成功。
页面默认焦点是否定位在用户名的输入框中;
快捷键 Tab 和 Enter 等,是否可以正常使用;
用户名和密码是否大小写、空格敏感;
使用中文、英文键盘输入字母传给后端的字符长度是否一致;
前端页面是否根据设计要求限制用户名和密码长度,且前后台都需要限制;
页面上的密码框是否加密显示,是否需要设置明暗码切换按钮;
输入栏是否设置快速删除按钮;
忘记用户名和忘记密码的功能是否可用;
修改密码后,是否重定向到登录页面;
修改密码后,原密码是否作废不可用;
在其他终端修改密码后,PC端是否自动下线,若下线后,使用原密码能否继续登录;
使用默认密码第一次登录成功时,是否提示修改密码;
第一次登录成功,是否会同步其他终端用户信息;
用户登录成功但是会话超时后,继续操作是否会重定向到用户登录界面;
不同级别的用户,比如管理员用户和普通用户,登录系统后的权限是否正确;
输入错误密码的限制次数:
分别测试最大值-1、最大值、最大值+1 时的输错密码情况;
超过最大次数限制后,是否采取强制手段限制登录或对账号暂时冻结处理;
超过最大次数限制后,分别输入正确的密码和错误的密码再次登录。
若未登录需要先登录授权,若已登录,则无需在登录。
非功能性测试用例:
用户名、密码、验证码输入框是否不支持复制和粘贴;
密码输入框内输入的密码是否都可以在页面源码模式下被查看;
用户密码后台存储是否加密;
用户密码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是否加密;
密码是否具有“有效期”,密码有效期到期后,是否提示需要修改密码;
是否可记住密码,记住的密码保存是否加密;
记住密码是否有“有效期”,若有“有效期”,过期之后是否会清空密码;
登录成功后的session时效设置;
登录错误后的提示是否有安全隐患;
退出登录后再次登录,使用记住的密码,是否登录成功;
不登录的情况下,在浏览器中直接输入登录后的 URL 地址,验证是否会重新定向到用户登录界面;
用户登录过程中log中是否有个人信息明文打印
用户名和密码的输入框中分别输入典型的“SQL 注入攻击”字符串,验证系统的返回页面;
用户名和密码的输入框中分别输入典型的“XSS 跨站脚本攻击”字符串,验证系统行为是否被篡改;
连续多次登录失败情况下,系统是否会阻止后续的尝试以应对暴力破解;
登录后输入登录URL,是否还能再次登录?如果能,原登录用户是否变得无效;
同用户同终端的多种浏览器上登录,验证登录功能的互斥性是否符合设计预期;
同用户不同终端,先后登录,验证登录是否具有互斥性;
同用户同浏览器已经登录,再次打开一个标签页时,是否需要重新登录;
不同用户在同终端同浏览器登录,验证登录信息token的正确性;
不同用户在同终端同浏览器登录,被踢后,页面是否会跳转到登录页;
是否支持第三方登录,如微信、QQ、微博;
是否允许第三方工具平台存储密码;
是否可以使用登录的API发送登录请求,并绕开验证码校验;
是否可以用抓包工具抓到的请求包直接登录;
截取到的token等信息,是否可以在其他终端上直接使用,绕开登录。token过期时间校验;
3、翻页
需要测试1页或者多页的场景,数据分页加载时,需要注意后面的加载数据是否正确。在快速操作场景中,请求页面是否在依次递增(例如在第一页还没有加载出来的时候继续做上拉操作,看请求是否发出去了)
4、页面返回
页面返回或者手机自带返回键(安卓物理键返回/IOS左滑返回),点击一次和点击多次,按期望返回上一页,不会出现死循环,不会直接退回App主界面。
5、页面刷新
刷新后,页面的数据应该展示为刷新后的数据,且还是处于当前页面。
6、页面分享
分享链接,被分享者打开查看,页面需要正常显示。
7、手机操作
手指滑动:手指滑动流畅,点击时焦点定位正确;
手机锁屏:锁屏之后再打开,还是保留锁屏之前的页面,不会自动退出;退到后台,再重新呼出在前台展示。
8、缓存
手机浏览器也有缓存,有些图片和文件会被缓存下来,导致首次访问和二次访问的时间不一样,在测试过程中,注意清除缓存。
二、界面测试
1、文字布局
文字布局是否正常、长宽比不一致时,文字换行/不换行显示是否正常
2、字段长度自适应
有些字段例如公司名称,在手机上最好能根据屏幕自适应而不是截断,由于手机上不会有tips,截断后会显示不全。
3、图片布局
静态图片查看大小、风格;动态图片查看准确性、点击状态等
4、弹框
比如点击弹出层,不会穿透影响到下面的页面。
5、浮层
对于有浮层的页面,例如地图和产品等,拖动后不可以看到其下面的页面,拖动后边缘不会留白。
6、页面整体
整体是否美观无误
弱网情况下数据加载较慢时,会有提示信息;
接口获取异常时,有合理的提示信息;
刷新页面或者加载新的内容时,页面会有抖动效果。
7、设计需求
观看页面是否与设计需求蓝图一致(具体根据需求来看)
三、接口测试
1、请求返回结果是否是预期结果
2、接口请求阐述边界值校验
3、接口入参错误处理(例:格式错误等)
四、性能测试
服务器性能测试
直接给接口在压测,与Web测试方法一样的。
1)请求数量
请求数量:并发数量是否对服务器造成影响
客户端性能测试
1)加载速度
页面主页加载时间、白屏时间、调用接口数据返回时间、图片加载显示时间、有缓存/无缓存的时间等等
2)系统资源占用
CPU,内存,流量,电量等等的占用情况。
3)请求错误数
4)页面大小
优化点:
a、资源做压缩
b、数据较多市,做分页处理
c、对于不会变化的图片,可做本地缓存
d、页面中的图片,本着一个原则,尽量缩小大小
f、反复访问的页面,检查是否占用大量内存
性能测试测试用例
单用户登录的响应时间是否小于 3 秒;
单用户登录时,后台请求数量是否过多;
高并发场景下用户登录的响应时间是否小于 5 秒;
高并发场景下服务端的监控指标是否符合预期;
高集合点并发场景下,是否存在资源死锁和不合理的资源等待;
长时间大量用户连续登录和登出,服务器端是否存在内存泄漏。
五、兼容性测试
1、浏览器兼容
覆盖手机主流浏览器:QQ、UC、百度等;
覆盖Android和IOS自带浏览器:Chrome,Safari等。
2、系统兼容性
覆盖当前Android和IOS主流的版本。
3、屏幕兼容性
覆盖不同大小的屏幕,包括横竖屏的适配。
测试过程中可以组合测试,例如主流操作系统+常用浏览器,这样更省时。
4、品牌兼容性
(Apple、三星、华为、小米、红米、OPPO、VIVO)各品牌机型显示
兼容性测试用例
不同浏览器下,验证登录页面的显示以及功能正确性;
相同浏览器的不同版本下,验证登录页面的显示以及功能正确性;
不同移动设备终端的不同浏览器下,验证登录页面的显示以及功能正确性;
不同分辨率的界面下,验证登录页面的显示以及功能正确性;
网络延迟或者弱网或者切换网络或者断网时正常登录是否正常
六、网络测试
1、有网/无网切换
切换网络,页面能正常展示
2、2G/3G/4G/5G/WiFi网络的切换
切换网络,页面能正常展示
3、弱网测试
例如延时或丢包等等,页面能正常展示
七、安全测试
1、常见的安全漏洞
与Web安全测试一样,看是否存在sql注入,csrf,xss等漏洞。
2、投放渠道
明确在哪些渠道投放,未投放的渠道做限制。
3、加密
接口部分敏感信息是否加密传输等。
4、请求拦截
是否对于URL请求有拦截
5、盗用
是否有其他盗取用户信息的途径
是否有其他盗取用户资金财产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