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基础知识

Linux 命令

**ls 命令 **
就是 list 的缩写,通过 ls 命令不仅可以查看 linux 文件夹包含的文件,而且可以查看文件权限(包括目录、文件夹、文件权限)查看目录信息等等。
ls -a 列出目录所有文件,包含以.开始的隐藏文件
ls -A 列出除.及…的其它文件
ls -r 反序排列
ls -t 以文件修改时间排序
ls -S 以文件大小排序
ls -h 以易读大小显示
ls -l 除了文件名之外,还将文件的权限、所有者、文件大小等信息详细列出来
cd 命令
用于切换目录。
cd [目录名]
cd / 进入要目录
cd ~ 进入 “home” 目录
cd - 进入上一次工作路径
cd !$ 把上个命令的参数作为cd参数使用
mkdir 命令
mkdir 命令用于创建文件夹。
-m: 对新建目录设置存取权限,也可以用 chmod 命令设置;
-p: 可以是一个路径名称。此时若路径中的某些目录尚不存在,加上此选项后,系统将自动建立好那些尚不在的目录,即一次可以建立多个目录。
mkdir [选项] 文件名/路径
rm 命令
删除一个目录中的一个或多个文件或目录,如果没有使用 -r 选项,则 rm 不会删除目录。如果使用 rm 来删除文件,通常仍可以将该文件恢复原状。
rm [选项] 文件
mv 命令
移动文件或修改文件名,根据第二参数类型(如目录,则移动文件;如为文件则重命令该文件)。
当第二个参数为目录时,第一个参数可以是多个以空格分隔的文件或目录,然后移动第一个参数指定的多个文件到第二个参数指定的目录中。
mv 旧文件名 新文件名
将1,2,3移动到目录0中
mv 1.txt 2.txt 3.txt / 0
mv -i 改名前 改名后
cp 命令
将源文件复制至目标文件,或将多个源文件复制至目标目录。
注意:命令行复制,如果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会提示是否覆盖,而在 shell 脚本中,如果不加 -i 参数,则不会提示,而是直接覆盖!
-i 提示
-r 复制目录及目录内所有项目
-a 复制的文件与原文件时间一样
cat 命令
三大功能
1.一次显示整个文件
cat 文件名
2.从键盘创建一个文件
cat > 文件名
只能创建新文件,不能编辑已有文件
3.将几个文件合并为一个文件
cat 文件1 文件2 > 文件
-b 对非空输出行号
-n 输出所有行号
more 命令
功能类似于 cat, more 会以一页一页的显示方便使用者逐页阅读,而最基本的指令就是按空白键(space)就往下一页显示,按 b 键就会往回(back)一页显示
+n 从笫 n 行开始显示
-n 定义屏幕大小为n行
+/pattern 在每个档案显示前搜寻该字串(pattern),然后从该字串前两行之后开始显示
-c 从顶部清屏,然后显示
操作命令
Enter 向下 n 行,需要定义。默认为 1 行
Ctrl+F 向下滚动一屏
空格键 向下滚动一屏
Ctrl+B 返回上一屏
显示文件中从第三行开始
more +3 文件名
head 命令
head 用来显示档案的开头至标准输出中,默认 head 命令打印其相应文件的开头 10 行。
head -n<行数> 显示的行数
(行数为复数表示从最后向前数)
du 命令
du 命令也是查看使用空间的,但是与 df 命令不同的是 Linux du 命令是对文件和目录磁盘使用的空间的查看
head -a 显示目录中所有文件大小
head -k 以KB为单位显示文件大小
head -m 以MB为单位显示文件大小
head -g 以GB为单位显示文件大小
head -h 以易读方式显示文件大小
head -s 仅显示总计
ln 命令
功能是为文件在另外一个位置建立一个同步的链接,当在不同目录需要该问题时,就不需要为每一个目录创建同样的文件,通过 ln 创建的链接(link)减少磁盘占用量。
链接分类:软件链接及硬链接
软链接
1.软链接,以路径的形式存在。类似于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快捷方式
2.软链接可以 跨文件系统 ,硬链接不可以
3.软链接可以对一个不存在的文件名进行链接
4.软链接可以对目录进行链接
硬链接:
1.硬链接,以文件副本的形式存在。但不占用实际空间。
2.不允许给目录创建硬链接
3.硬链接只有在同一个文件系统中才能创建
-b 删除,覆盖以前建立的链接
-s 软链接(符号链接)
-v 显示详细处理过程
wc 命令
wc(word count)功能为统计指定的文件中字节数、字数、行数,并将统计结果输出
wc [ ] 文件名
-c 统计字节数
-l 统计行数
-m 统计字符数
-w 统计词数,一个字被定义为由空白、跳格或换行字符分隔的字符串
tar 命令
用来压缩和解压文件。tar 本身不具有压缩功能,只具有打包功能,有关压缩及解压是调用其它的功能来完成。
-c 建立新的压缩文件
-f 指定压缩文件
-r 添加文件到已经压缩文件包中
-u 添加改了和现有的文件到压缩包中
-x 从压缩包中抽取文件
-t 显示压缩文件中的内容
-z 支持gzip压缩
-j 支持bzip2压缩
-Z 支持compress解压文件
-v 显示操作过程
有关 gzip 及 bzip2 压缩:
gzip 实例:
压缩 gzip fileName .tar.gz 和.tgz
解压:gunzip filename.gz 或 gzip -d filename.gz
对应:tar zcvf filename.tar.gz tar zxvf filename.tar.gz
bz2实例:
压缩 bzip2 -z filename .tar.bz2
解压:bunzip filename.bz2或bzip -d filename.bz2
对应:tar jcvf filename.tar.gz 解压:tar jxvf filename.tar.bz2
ifconfig 命令
命令用来查看和配置网络设备。当网络环境发生改变时可通过此命令对网络进行相应的配置
useradd 命令
建立用户账号
-c #<备注>  加上备注文字。备注文字会保存在passwd的备注栏位中。 
-d #<登入目录>  指定用户登入时的启始目录。
-D # 变更预设值.
-e # <有效期限>  指定帐号的有效期限
-f # <缓冲天数>  指定在密码过期后多少天即关闭该帐号
-s # 指定用户登入后所使用的shell
-u # 指定用户ID
usermod 命令
修改用户信息
userdel 命令
删除用户:
-f # 强制删除,包括用户的一切相关内容,这个参数是危险的参数,不建议大家使用。详细说明看MAN
-r # 删除用户的家目录和用户的邮件池
touch 命令
用于修改文件或者目录的时间属性,包括存取时间和更改时间。若文件不存在,系统会建立一个新的文件。
-a 改变档案的读取时间记录。
-m 改变档案的修改时间记录。
-c 假如目的档案不存在,不会建立新的档案。与 --no-create 的效果一样。
-f 不使用,是为了与其他 unix 系统的相容性而保留。
-r 使用参考档的时间记录,与 --file 的效果一样。
-d 设定时间与日期,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格式。
-t 设定档案的时间记录,格式与 date 指令相同。
–no-create 不会建立新档案。
–help 列出指令格式。
–version 列出版本讯息。
find 命令
用于在文件树中查找文件,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pathname: find命令所查找的目录路径。例如用.来表示当前目录,用/来表示系统根目录。
-print: find命令将匹配的文件输出到标准输出。
-exec: find命令对匹配的文件执行该参数所给出的shell命令。相应命令的形式为’command’ { } ;,注意{ }和\;之间的空格。
-ok: 和-exec的作用相同,只不过以一种更为安全的模式来执行该参数所给出的shell命令,在执行每一个命令之前,都会给出提示,让用户来确定是否执行。
-name 按照文件名查找文件
文件名可以用 * 省略部分
-perm 按文件权限查找文件
-user 按文件属主查找文件
-group 按照文件所属的组来查找文件。
-type 查找某一类型的文件,诸如:
b - 块设备文件
d - 目录
c - 字符设备文件
l - 符号链接文件
p - 管道文件
f - 普通文件
-size n :[c] 查找文件长度为n块文件,带有c时表文件字节大小
-amin n 查找系统中最后N分钟访问的文件
-atime n 查找系统中最后n24小时访问的文件
-cmin n 查找系统中最后N分钟被改变文件状态的文件
-ctime n 查找系统中最后n
24小时被改变文件状态的文件
-mmin n 查找系统中最后N分钟被改变文件数据的文件
-mtime n 查找系统中最后n*24小时被改变文件数据的文件
vi命令
vi编辑器是所有Unix及Linux系统下标准的编辑器
1、vi的基本概念
基本上vi可以分为三种状态,分别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插入模式(Insert mode)和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各模式的功能区分如下:

  1. 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
    控制屏幕光标的移动,字符、字或行的删除,移动复制某区段及进入Insert mode下,或者到 last line mode。
  2. 插入模式(Insert mode)
    只有在Insert mode下,才可以做文字输入,按「ESC」键可回到命令行模式。
  3. 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
    将文件保存或退出vi,也可以设置编辑环境,如寻找字符串、列出行号……等。
    不过一般我们在使用时把vi简化成两个模式,就是将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也算入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
    2、vi的基本操作
    a) 进入vi
    在系统提示符号输入vi及文件名称后,就进入vi全屏幕编辑画面:
    $ vi myfile
    b) 切换至插入模式(Insert mode)编辑文件
    在「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下按一下字母「i」就可以进入「插入模式(Insert mode)」,这时候就可以开始输入文字。
    c) Insert 的切换
    目前处于「插入模式(Insert mode)」,只能一直输入文字,如果发现输错了字!想用光标键往回移动,将该字删除,就要先按一下「ESC」键转到「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再删除文字。
    d) 退出vi及保存文件
    在「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下,按一下「:」冒号键进入「Last line mode」
    : w filename 将文章以指定的文件名filename保存
    :wq 存盘并退出vi
    : q! 不存盘强制退出vi
    3、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功能键
    1). 插入模式
    按「i」切换进入插入模式「insert mode」,按"i"进入插入模式后是从光标当前位置开始输入文件;
    按「a」进入插入模式后,是从目前光标所在位置的下一个位置开始输入文字;
    按「o」进入插入模式后,是插入新的一行,从行首开始输入文字。
    2). 从插入模式切换为命令行模式
    按「ESC」键。
    3). 移动光标
    vi可以直接用键盘上的光标来上下左右移动,但正规的vi是用小写英文字母「h」、「j」、「k」、「l」,分别控制光标左、下、上、右移一格。
    按「ctrl」+「b」:屏幕往"后"移动一页。
    按「ctrl」+「f」:屏幕往"前"移动一页。
    按「ctrl」+「u」:屏幕往"后"移动半页。
    按「ctrl」+「d」:屏幕往"前"移动半页。
    按数字「0」:移到文章的开头。
    按「G」:移动到文章的最后。
    按「$」:移动到光标所在行的"行尾"。
    按「^」:移动到光标所在行的"行首"
    按「w」:光标跳到下个字的开头
    按「e」:光标跳到下个字的字尾
    按「b」:光标回到上个字的开头
    按「#l」:光标移到该行的第#个位置
    4). 删除文字
    「x」:每按一次,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后面"一个字符。
    「#x」:例如,「6x」表示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后面"6个字符。
    「X」:大写的X,每按一次,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前面"一个字符。
    「#X」:例如,「20X」表示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前面"20个字符。
    「dd」:删除光标所在行。
    「#dd」:从光标所在行开始删除#行
    5). 复制
    「yw」:将光标所在之处到字尾的字符复制到缓冲区中。
    「#yw」:复制#个字到缓冲区
    「yy」:复制光标所在行到缓冲区。
    「#yy」:例如,「6yy」表示拷贝从光标所在的该行"往下数"6行文字。
    「p」:将缓冲区内的字符贴到光标所在位置。注意:所有与"y"有关的复制命令都必须与"p"配合才能完
    6). 替换
    「r」:替换光标所在处的字符。
    「R」:替换光标所到之处的字符,直到按下「ESC」键为止。
    7). 恢复上一次操作
    「u」:如果您误执行一个命令,可以马上按下「u」,回到上一个操作。按多次"u"可以执行多次回复。
    8). 更改
    「cw」:更改光标所在处的字到字尾处
    「c#w」:例如,「c3w」表示更改3个字
    Linux 内核版本
     第一种方式用于1.0版本之前(包括1.0)。第一个版本是0.01,紧接着0.02、0.03、0.10、0.11、0.12、0.95、0.96、0.97、0.98、0.99和之后1.0。
     第二种方式用于1.0之后到2.6,数字由三部分“A.B.C”,A代表主版本号,代表次主版本号,C代表较小的末版本号。只有在内核发生很大变化时(史上只发生过两次,1994年的1.0,1996年的2.0),A才变化。可以通过数字来判断Linux是否稳定,偶数的B代表稳定版,奇数的B代表开发版。C代表一bug修复,安全更新,新特性和驱动的次数。以版本2.4.0为例,2代表主版号,4代表次版本号,0代表改动较小的末版本号。在版本号中,序号的第位为偶数的版本表明这是一个可以使用的稳定版本,如2.2.5,而序号的第二为奇数的版本一般有一些新的东西加入,是个不一定很稳定的测试版本,2.3.1。这样稳定版本来源于上一个测试版升级版本号,而一个稳定版本发到完全成熟后就不再发展。
     第三种方式从2004年2.6.0版本开始,使用一种“time-based”的方式。3.0版本之前,是一种“A.B.C.D”的格式。七年里,前两个数字A.B即“2.6”保持变,C随着新版本的发布而增加,D代表一些bug修复,安全更新,添加新特性和驱的次数。3.0版本之后是“A.B.C”格式,B随着新版本的发布而增加,C代表一bug修复,安全更新,新特性和驱动的次数。第三种方式中不再使用偶数代表定版,奇数代表开发版这样的命名方式。举个例子:3.7.0代表的不是开发版而是稳定版!
    Linux系统目录
    /bin:
    bin 是 Binaries (二进制文件) 的缩写, 这个目录存放着最经常使用的命令。
    /boot:
    这里存放的是启动 Linux 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包括一些连接文件以及镜像文件。
    /dev :
    dev 是 Device(设备) 的缩写, 该目录下存放的是 Linux 的外部设备,在 Linux 中访问设备的方式和访问文件的方式是相同的。
    /etc:
    etc 是 Etcetera(等等) 的缩写,这个目录用来存放所有的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
    /home:
    用户的主目录,在 Linux 中,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自己的目录,一般该目录名是以用户的账号命名的,如上图中的 alice、bob 和 eve。
    /lib:
    lib 是 Library(库) 的缩写这个目录里存放着系统最基本的动态连接共享库,其作用类似于 Windows 里的 DLL 文件。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用到这些共享库。
    /lost+found:
    这个目录一般情况下是空的,当系统非法关机后,这里就存放了一些文件。
    /media:
    linux 系统会自动识别一些设备,例如U盘、光驱等等,当识别后,Linux 会把识别的设备挂载到这个目录下。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