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数据指针地址的取值、赋值、自增操作避坑

【C语言】数据指针的取值、赋值、自增操作避坑

指针地址

请看下列代码: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int.h>
#include<string.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uint8_t buf[10]={0x3F,0xaa,0x3E,0xbb,0xAA,0x3F,0xaa,0x3E,0xbb,0xAA};

int main()
{
    void * p=&buf[0];

    uint8_t* p0=p;
    uint16_t* p1=p;
    uint32_t* p2=p;
    float * p3 =p;

    uint8_t i=0;

    
    for(i=0;i<10;i++)
    {
        printf("%u ",&buf[i]);
    }
    printf("\n");

    printf("p:%u p0:%u p1:%u p2:%u p3:%u \n",p,p0,p1,p2,p3);

    p++;
    p0++;
    p1++;
    p2++;
    p3++;

    printf("p:%u p0:%u p1:%u p2:%u p3:%u \n",p,p0,p1,p2,p3);

    printf("%x\n",(uint16_t)*p0);
    printf("%x\n",*(uint16_t*)p0);

    return 0;
}

先不看答案 先思考:

已知buf的地址为4206608
那么这几个printf的输出分别是哪些数
默认为小端格式

如果你能完全搞懂 那么就没必要继续往下看了

如果不明白指针是什么意思 那么请先去学指针

输出结果是:

4206608 4206609 4206610 4206611 4206612 4206613 4206614 4206615 4206616 4206617 
p:4206608 p0:4206608 p1:4206608 p2:4206608 p3:4206608 
p:4206609 p0:4206609 p1:4206610 p2:4206612 p3:4206612 
aa
3eaa

指针自增

除了void类型 其他的指针地址都有自己的类型 而不同的类型对应的数据结构 大小也不一样

void指针可以单纯表示地址 其自增时地址+1

uint8_t类型大小也是1字节 所以自增地址+1
uint16_t类型大小 2字节 所以自增地址+2
uint32_t类型大小4字节 自增地址+4
float类型大小4字节 自增地址+4

所以得到:
自增前后的地址为:

p:4206608 p0:4206608 p1:4206608 p2:4206608 p3:4206608 
p:4206609 p0:4206609 p1:4206610 p2:4206612 p3:4206612 

指针取值、赋值

经过上一次的自增p0的地址为4206609
在buf中对应的是0xaa
对于取值(uint16_t)*p0其逻辑为先取值 再转为uint16_t

所以是先得到uint8_t类型的0xaa 然后再做赋值操作 得到uint16_t类型的0x00aa

对于取值*(uint16_t*)p0 其逻辑为先转为uint16_t*类型的指针地址 再取值
在转为uint16_t*类型的指针地址后 其地址对应的数为uint16_t类型的0x3eaa 取值后自然就是0x3eaa

附录:压缩字符串、大小端格式转换

压缩字符串

首先HART数据格式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重点就是浮点数和字符串类型
Latin-1就不说了 基本用不到

浮点数

浮点数里面 如 0x40 80 00 00表示4.0f

在HART协议里面 浮点数是按大端格式发送的 就是高位先发送 低位后发送

发送出来的数组为:40,80,00,00

但在C语言对浮点数的存储中 是按小端格式来存储的 也就是40在高位 00在低位
浮点数:4.0f
地址0x1000对应00
地址0x1001对应00
地址0x1002对应80
地址0x1003对应40

若直接使用memcpy函数 则需要进行大小端转换 否则会存储为:
地址0x1000对应40
地址0x1001对应80
地址0x1002对应00
地址0x1003对应00

大小端转换:

void swap32(void * p)
{
   uint32_t *ptr=p;
   uint32_t x = *ptr;
   x = (x << 16) | (x >> 16);
   x = ((x & 0x00FF00FF) << 8) | ((x >> 8) & 0x00FF00FF);

   *ptr=x;
}

压缩Packed-ASCII字符串

本质上是将原本的ASCII的最高2位去掉 然后拼接起来 比如空格(0x20)
四个空格拼接后就成了
1000 0010 0000 1000 0010 0000
十六进制:82 08 20
对了一下表 0x20之前的识别不了
也就是只能识别0x20-0x5F的ASCII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压缩/解压函数后面再写:

//传入的字符串和数字必须提前声明 且字符串大小至少为str_len 数组大小至少为str_len%4*3 str_len必须为4的倍数
uint8_t Trans_ASCII_to_Pack(uint8_t * str,uint8_t * buf,const uint8_t str_len)
{
   if(str_len%4)
   {
      return 0;
   }
	 
   uint8_t i=0;
   memset(buf,0,str_len/4*3);	  
   for(i=0;i<str_len;i++)
   {
      if(str[i]==0x00)
      {
         str[i]=0x20;
      }
   }

   for(i=0;i<str_len/4;i++)
   {
      buf[3*i]=(str[4*i]<<2)|((str[4*i+1]>>4)&0x03);
      buf[3*i+1]=(str[4*i+1]<<4)|((str[4*i+2]>>2)&0x0F);
      buf[3*i+2]=(str[4*i+2]<<6)|(str[4*i+3]&0x3F);
   }

   return 1;
}

//传入的字符串和数字必须提前声明 且字符串大小至少为str_len 数组大小至少为str_len%4*3 str_len必须为4的倍数
uint8_t Trans_Pack_to_ASCII(uint8_t * str,uint8_t * buf,const uint8_t str_len)
{
   if(str_len%4)
   {
      return 0;
   }

   uint8_t i=0;

   memset(str,0,str_len);

   for(i=0;i<str_len/4;i++)
   {
      str[4*i]=(buf[3*i]>>2)&0x3F;
      str[4*i+1]=((buf[3*i]<<4)&0x30)|(buf[3*i+1]>>4);
      str[4*i+2]=((buf[3*i+1]<<2)&0x3C)|(buf[3*i+2]>>6);
      str[4*i+3]=buf[3*i+2]&0x3F;
   }

   return 1;
}


大小端转换

在串口等数据解析中 难免遇到大小端格式问题

什么是大端和小端

所谓的大端模式,就是高位字节排放在内存的低地址端,低位字节排放在内存的高地址端。

所谓的小端模式,就是低位字节排放在内存的低地址端,高位字节排放在内存的高地址端。

简单来说:大端——高尾端,小端——低尾端

举个例子,比如数字 0x12 34 56 78在内存中的表示形式为:

1)大端模式:

低地址 -----------------> 高地址

0x12 | 0x34 | 0x56 | 0x78

2)小端模式:

低地址 ------------------> 高地址

0x78 | 0x56 | 0x34 | 0x12

可见,大端模式和字符串的存储模式类似。

数据传输中的大小端

比如地址位、起止位一般都是大端格式
如:
起始位:0x520A
则发送的buf应为{0x52,0x0A}

而数据位一般是小端格式(单字节无大小端之分)
如:
一个16位的数据发送出来为{0x52,0x0A}
则对应的uint16_t类型数为: 0x0A52

而对于浮点数4.0f 转为32位应是:
40 80 00 00

以大端存储来说 发送出来的buf就是依次发送 40 80 00 00

以小端存储来说 则发送 00 00 80 40

由于memcpy等函数 是按字节地址进行复制 其复制的格式为小端格式 所以当数据为小端存储时 不用进行大小端转换
如:

uint32_t dat=0;
uint8_t buf[]={0x00,0x00,0x80,0x40};
   memcpy(&dat,buf,4);
   float f=0.0f;
   f=*((float*)&dat); //地址强转
   printf("%f",f);

或更优解:

   uint8_t buf[]={0x00,0x00,0x80,0x40};   
   float f=0.0f;
   memcpy(&f,buf,4);

而对于大端存储的数据(如HART协议数据 全为大端格式) 其复制的格式仍然为小端格式 所以当数据为小端存储时 要进行大小端转换
如:

uint32_t dat=0;
uint8_t buf[]={0x40,0x80,0x00,0x00};
   memcpy(&dat,buf,4);
   float f=0.0f;
   swap32(&dat); //大小端转换
   f=*((float*)&dat); //地址强转
   printf("%f",f);

或:

uint8_t buf[]={0x40,0x80,0x00,0x00};
   memcpy(&dat,buf,4);
   float f=0.0f;
   swap32(&f); //大小端转换
   printf("%f",f);

或更优解:

uint32_t dat=0;
uint8_t buf[]={0x40,0x80,0x00,0x00};
   float f=0.0f;
   dat=(buf[0]<<24)|(buf[0]<<16)|(buf[0]<<8)|(buf[0]<<0)
   f=*((float*)&dat);

总结

固 若数据为小端格式 则可以直接用memcpy函数进行转换 否则通过移位的方式再进行地址强转

对于多位数据 比如同时传两个浮点数 则可以定义结构体之后进行memcpy复制(数据为小端格式)

对于小端数据 直接用memcpy写入即可 若是浮点数 也不用再进行强转

对于大端数据 如果不嫌麻烦 或想使代码更加简洁(但执行效率会降低) 也可以先用memcpy写入结构体之后再调用大小端转换函数 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结构体必须全为无符号整型 浮点型只能在大小端转换写入之后再次强转 若结构体内采用浮点型 则需要强转两次

所以对于大端数据 推荐通过移位的方式来进行赋值 然后再进行个别数的强转 再往通用结构体进行写入

多个不同变量大小的结构体 要主要字节对齐的问题
可以用#pragma pack(1) 使其对齐为1
但会影响效率

大小端转换函数

直接通过对地址的操作来实现 传入的变量为32位的变量
中间变量ptr是传入变量的地址

void swap16(void * p)
{
   uint16_t *ptr=p;
   uint16_t x = *ptr;
   x = (x << 8) | (x >> 8);

   *ptr=x;
}

void swap32(void * p)
{
   uint32_t *ptr=p;
   uint32_t x = *ptr;
   x = (x << 16) | (x >> 16);
   x = ((x & 0x00FF00FF) << 8) | ((x >> 8) & 0x00FF00FF);

   *ptr=x;
}

void swap64(void * p)
{
   uint64_t *ptr=p;
   uint64_t x = *ptr;
   x = (x << 32) | (x >> 32);
   x = ((x & 0x0000FFFF0000FFFF) << 16) | ((x >> 16) & 0x0000FFFF0000FFFF);
   x = ((x & 0x00FF00FF00FF00FF) << 8) | ((x >> 8) & 0x00FF00FF00FF00FF);

   *ptr=x;
}
  • 18
    点赞
  • 2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网易独家音乐人Mike Zhou

光电帝国,光联万物!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