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有如下这样一个公式:
- CPU 密集型,则线程池大小设置为 CPU 核数 + 1
- I/O 密集型,则线程池大小设置为 2 * CPU 核数 + 1
这里为什么要 + 1 呢?这样做主要是基于如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 最大化CPU利用率:在理想情况下,每个 CPU在任何时间点都应该被充分利用。如果线程池中的线程数等于核心数,那么在所有线程都在执行任务时,每个 CPU都将得到充分的使用。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即使是计算密集型的应用,线程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如等待系统调用、I/O操作或锁等)暂时处于非运行状态。
- 避免CPU空闲:当某些线程由于上述原因被暂停时,额外的那一个线程(+1)可以确保CPU有额外的任务可执行,从而保证CPU的高效运用。这样可以在某些线程等待的时候,还有其他线程在运行,避免CPU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