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皮书由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矿山智能化建设专家委员会编制,对我国煤矿智能化发展进行了全面梳理与展望,主要内容如下:
政策环境优化: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相关部委合力构建顶层设计,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制定落地政策,大型煤业集团积极开展示范与创新实践,形成了良好的政策支持体系,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
发展成效显著:分类分级建设稳步推进,不同地质条件的煤矿形成了各自的建设模式;本质安全水平不断提升,通过多种智能化平台和系统加强了安全管理;技术装备持续迭代升级,在地质保障、采掘、运输等多系统取得突破;信息化产业基础日益夯实,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数实融合发展稳步推进,为煤炭行业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标准体系逐步统一和完善,为智能化建设提供标准指引;协同创新生态初步形成,产学研用各方积极参与。
面临问题与挑战:存在思想观念不统一、规范标准不健全、关键技术装备不足、常态化运行有待提升、人才保障严重不足等问题。同时,双碳目标、煤炭价格波动、行业场景复杂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等,对煤矿智能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
科技攻关方向与重点任务:信息基础设施、地质保障、掘进系统、综采、运输、通风、供电、灾害预警、煤矿大模型、煤矿机器人、选煤厂、露天矿等方面都明确了向智能化发展的攻关方向和重点任务,旨在形成成套技术装备,构建智能煤矿生态体系。
发展目标愿景与政策措施建议:到 2026 年和 2030 年分别设定了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具体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建议进一步强化宣传引导、优化政策供给、协同攻关重大科技难题、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加快标准研究与评价体系建设、深化示范带动与分类推进,促进煤矿智能化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