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详情请点击查看原文:数据介绍 | 2024版中国数字经济专题数据库
一、中国数字经济专题数据库简介
数字经济以数据资源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依托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借助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来推动经济效率的提升和经济结构的优化。2000年以来,中国数字经济产业不断发展深化,信息基础设施、软件产业、电子商务行业、云计算和“互联网+”等数字领域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和发展。尤其近年来,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各国战略转型的大趋势,为顺应时代发展,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
然而,目前数字经济领域的产业发展实践和政策体系完善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与数字经济的学术研究热点之间存在较大鸿沟。进一步研究制约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并分析其可能的经济后果,对于进一步发展数字经济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至关重要。文献研究表明,构建能够及时、充分反映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状况的微观数据库是弥合学术研究与数字经济产业和政策实践之间差距的关键点之一。为此,企研数据自2020年以来独立研发并向学术界推出了数字经济领域若干专题数据库,这些数据库迅速被学界应用,其中优秀的论文已发表在《管理世界》、《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国内权威或者领域顶尖期刊(部分文献详见附录)。
历经四年的建设,企研·中国数字经济专题数据库2024版已包括19个子库、69个模块、500+张表格,合计近8000个字段。其中,企研数据自主研发的涵盖所有数字经济子产业,包含近两千万家数字经济产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库是该数据库最大亮点。
中国数字经济专题数据库(2024版)数据资源概况表
概括起来,与当前科研市场中已有的几个数字经济相关专题数据库相比,企研·数字经济专题数据库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
数据库框架:区别于其他数据库主要整合官方统计数据,企研数据库基于微观数据构建,包括全量数字经济企业、数字专利等微观层面数据,并结合宏观统计指标。
-
建库思路:依据国家统计局权威文件,筛选全量数字经济企业与数字专利信息,并实现工商信息与专利数据的横向匹配,提供更全面的数字经济企业及数字专利信息。
-
建库成果:数据库覆盖全面,包含数字经济产业所有子产业、所有规模的企业,以及详尽的企业信息和专利信息,确保了数据的独创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企研数字经济专题数据库以其独特框架、严谨的建库过程和广泛的数据收录,为数字经济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有助于推动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的结合。
二、中国数字经济产业企业微观库建库流程
中国数字经济产业企业微观库2.0的构建
请复制链接https://kdocs.cn/l/clPLmcBBj1nc至浏览器查看
三、2024版中国数字经济专题数据库表格清单
主题1:数字经济产业
主题2:热点产业
接上表
主题3:数字创新
主题4:区域数字化
主题5:重点企业数字化
变量清单参见:
社科大数据平台(云桌面)变量清单:https://kdocs.cn/l/cpzbtDIxuS9B
社科大数据平台(机构版)变量清单:https://www.kdocs.cn/l/cdBfyzllqhsP
如需咨询数据,请查看原文数据介绍 | 2024版中国数字经济专题数据库,以获取客服联系方式。
附录
已有引用企研·数字经济专题库所发表的文献
向上滑动阅览
1. 张云,柏培文.数智化如何影响双循环参与度与收入差距——基于省级—行业层面数据[J].管理世界,2023,39(10):58-83.DOI:10.19744/j.cnki.11-1235/f.2023.0126.
2. 柏培文,张云.数字经济、人口红利下降与中低技能劳动者权益[J].经济研究,2021,56(05):91-108.
3. 戴翔,马皓巍.数字化转型、出口增长与低加成率陷阱[J].中国工业经济,2023(05):61-79.DOI:10.19581/j.cnki.ciejournal.2023.05.004.
4. 戴魁早,黄姿,王思曼.数字经济促进了中国服务业结构升级吗?[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3,40(02):90-112.DOI:10.13653/j.cnki.jqte.2023.02.002.
5. 曾世宏,沙鸿儒,肖咏嶷.通向创新之路:数字技术怎样影响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当代经济,2023,40(02):24-33.
6. 袁冬梅,吕书杰,龙瑞.数字经济发展如何影响了服务业就业?——来自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J].劳动经济研究,2023,11(01):81-102.
7. 臧微,康娜.数字经济对城镇居民收入结构的影响[J].城市发展研究,2023,30(03):12-17.
8. 毛丰付,魏亚飞,胡承晨.政府引导基金与数字产业发展:机制分析与效应检验[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23,43(04):81-95.DOI:10.19559/j.cnki.12-1387.2023.04.005.
9. 高志鹏,王振宇,周密.数字技术对农民工劳动收入和福利的影响——基于产业结构转型视角的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23,37(02):100-113.
10. 余运江,杨力,任会明等.中国城市数字经济空间格局演化与驱动因素[J].地理科学,2023,43(03):466-475.DOI:10.13249/j.cnki.sgs.2023.03.009.
11. 邹家阳.企业生产数字化对出口贸易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分析样本[J].世界经济研究,2023(06):60-71+135.DOI:10.13516/j.cnki.wes.2023.06.003.
12. 胡承晨,毛丰付.数字技术赋能政府治理:数字基础设施与经济韧性[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3,44(04):40-52.DOI:10.14178/j.cnki.issn1007-2101.20230705.002.
13. 曾祥炎,冯晓玲.数字经济是否会加剧我国税收税源背离?——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23,44(04):82-88.DOI:10.16339/j.cnki.hdxbcjb.2023.04.011.
14. 焦音学,黄群慧.中国数字经济均衡发展与亲贫性研究[J].财贸经济,2023,44(08):91-109.DOI:10.19795/j.cnki.cn11-1166/f.20230810.005.
15. 王亚飞,权天舒,柏颖等.数字经济促进了城市创新创业活跃度吗?——基于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验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51(05):135-147.DOI:10.14182/j.cnki.j.anu.2023.05.014.
16. 何树全,陈京.数字经济发展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视角[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0(06):91-106.
17. 张英浩,汪明峰,匡爱平等.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城市创新发展的多维机制与空间效应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23,42(12):2283-2295.
18. 李梦娜,周云波.数字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结构效应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2,43(01):23-38.DOI:10.13502/j.cnki.issn1000-7636.2022.01.002.
19. 李言,毛丰付.中国区域数字产业发展的测度与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22,30(03):68-78.
20. 毛丰付,高雨晨,周灿.长江经济带数字产业空间格局演化及驱动因素[J].地理研究,2022,41(06):1593-1609.
21. 孟宏玮,赵华平,张所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数字化创业活跃度[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2(04):145-160.DOI:10.19639/j.cnki.issn1003-5230.2022.0043.
22. 毛丰付,胡承晨,魏亚飞.数字产业发展与城市经济韧性[J].财经科学,2022(08):60-75.
23. 李言,毛丰付.城市品牌建设如何影响数字企业创业?——基于文明城市评选视角的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2,43(09):109-126.DOI:10.13502/j.cnki.issn1000-7636.2022.09.007.
24. 钟敏,王增涛.数字经济与出口增长——基于中国城市和海关数据的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22,38(09):21-37.DOI:10.13687/j.cnki.gjjmts.2022.09.003.
25. 毛丰付,张帆.中国地区数字经济的演变:1994~2018[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1,38(07):3-25.DOI:10.13653/j.cnki.jqte.2021.07.001.
26. 魏亚飞,李言.网络基础设施与数字经济产业化——来自“宽带中国”政策的准自然实验[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1,37(07):1-14.DOI:10.16537/j.cnki.jynufe.0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