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详情请点击查看原文:成绩报告单 | 涉农企业数字化专利&财务数据!CCAD再助学者在《农业技术经济》发文~
由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宋瑛教授、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付俊治所著的文章《数字化创新能有效提升涉农企业韧性吗——来自涉农上市企业的经验数据》在《农业技术经济》网络首发。
数字化创新能有效提升涉农企业韧性吗
——来自涉农上市企业的经验数据
宋瑛(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付俊治(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
摘要:本文将涉农企业韧性纳入到数字化创新效应研究框架,基于2017—2023年涉农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从企业财务韧性、股市韧性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数字化创新对涉农企业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创新能够显著促进涉农企业韧性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创新对不同股权企业、不同行业企业、不同地区企业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对非国有控股企业、非食品企业以及西部地区企业的韧性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人力资本在数字化创新对涉农企业韧性的影响中,通过匹配高学历人才、吸纳研发专业人才、增强管理人员效能、替代低技能员工四个方面发挥中介作用。据此,本文建议增强政府数字化投入,推进企业数字技术应用,提升涉农企业人力资本与员工数字素养,以提升涉农企业韧性保障农业供应链安全。
关键词:数字化创新;企业韧性;人力资本;涉农企业;
研究设计
作者基于2017—2023年涉农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构建如下变量,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以评估数字化创新对涉农企业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
被解释变量
-
企业财务韧性(Res_fin):本文用企业营业毛利恢复能力衡量企业财务韧性。具体计算方式是使用企业营业毛利恢复能力,即企业实际营业毛利与预测营业毛利的比值。比值越大,表明企业韧性水平越高。
-
企业股市韧性(Res_sto):以研究期间每一期股价下跌最大天数作为股市韧性指标,下跌天数越久,企业韧性越差。
-
解释变量:
-
数字化创新:以企业的数字专利数量进行衡量,分为数字发明专利和数字实用新型专利两项子维度。
-
数字实用新型:数字实用新型专利数量。
-
数字发明:数字发明专利数量。
-
-
机制变量:
-
高学历人才:以本科及以上学历高管与企业员工总数之比表征匹配高学历人才水平。
-
研发专业人才:以科技高管数量(具备研发专业背景的高管总数)表征吸纳研发专业人才水平。
-
管理人员效能:以真实盈余管理表征管理人员效能,真实盈余管理越小管理效果越佳。
-
替代低技能员工:以高管总数与企业员工总数之比表征替代低技能员工。
-
控制变量:
包括企业规模(企业总资产账面价值的自然对数)、上市年龄(自上市之日起截止于研究期间各期期末)、现金持有比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总资产之比)、固定资产比率(固定资产类账面价值与总资产之比)、财务杠杆(息税前利润与营业利润之比)、经营杠杆(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之比)等。
💡 在研究过程中,作者所使用的涉农上市企业数字化专利信息及财务信息均来源于浙大卡特—企研中国涉农研究数据库(CCAD),主要内容包括涉农企业数字专利申请信息、财务中报与年报信息、股权特征信息、所属产业信息以及所属地区信息。
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新冠疫情期间涉农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化创新对涉农企业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创新能够显著提升涉农企业韧性。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股权性质、行业类型、所在区域特征不同,数字化创新对涉农企业韧性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与国有控股企业相比,数字化创新对非国有控股的涉农企业韧性影响更为显著。与食品企业相比,数字化创新对非食品企业的涉农企业韧性影响更为显著。与处于东、中部地区的企业相比,数字化创新对西部地区的涉农企业韧性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创新通过为企业匹配高学历人才、吸纳研发专业人才、增强管理人员效能、替代低技能员工等途径,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提升涉农企业韧性。
内容来源于原文。
相关数据推荐
CCAD-中国涉农上市公司研究数据库
农业企业中的上市公司通常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它们的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对于整个农业行业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它们通常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其经营模式和管理经验对于其他农业企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基于此,企研数据构建了中国涉农上市公司研究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涉农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涉农上市公司-基本信息、涉农上市公司绿色化、涉农上市公司数字化4个模块,共计15张数据表,详情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