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4月15日早8点北京市2021年积分落户申报工作正式启动,北京的800多万“北漂”们又看到了落户北京的希望。申报人数为130111人,依旧是取第6000名分数为当年分数线。与以往相比,今年的规定更为亲民,申报时间提前3个月,给申请人后续安排留出了更为充裕的时间,将会不耽误孩子9月1号上学。
两天前的4月13日,国家发改委印发《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重点任务》提出,有序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实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实行积分落户政策的城市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申报前夕出台此政策,北漂们奔走相告,认为今年的积分落户会增加名额。非常遗憾的是:没有。北京属于超大特大城市,不会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长期内还是走积分落户的路子。
今年的《重点任务》提出“实行积分落户政策的城市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意味着,在我国所有实行积分落户的城市,都要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体现了积分落户主要面向长期在一个城市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常住人口,更加突出面向普通劳动者,这为普通劳动者们开辟了一条公开、公平、透明的落户渠道。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则提到,到2020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20年以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这也就意味着,在2035年之前,2300万人以内人口规模不会发生较大改变。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2020年11月1日零时,北京市市常住人口为2189.3万人,其中外来人口841.8万人。据此估算,北京市2021年常住人口最多还有约110.7万人的发展空间。这其中,不仅包括户籍人口,还包括外来常住人口。
这110万的名额,能分到积分落户群体身上还剩多少呢?况且北京的户籍指标大多数是按计划分配,积分落户的名额相比较而言还是较少的。
我也一直坚信分数线的增幅超过4分,国家应该会扩大落户名额,毕竟政策是普惠性的,是针对普通劳动者的。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这可能是个美好的愿望。
比如目前分数线是100.84,如果明年增幅4分到了104.84。那么城六区每年有4分自然的增长的一批人,就算是今年差0.01分,明年也落不了户。看似很残酷,但是和目前人口疏解计划并不矛盾。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过程中,一项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人口疏解。
北京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显示:十年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均有所减少,合计减少72.8万人,年均下降0.6%,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由2010年的59.7%下降到2020年的50.2%,下降了9.5个百分点。其中,核心区(东城、西城)常住人口减少了34.7万人,年均下降1.7%,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由2010年的11%下降至2020年的8.3%,下降了2.7个百分点。除了中心城区六个区之外,其他十个区常住人口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合计增加300.9万人,年均增长3.3%,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由2010年的40.3%上升至2020年的49.8%。其中,通州区、顺义区、大兴区十年间人口增长最快,年均增速在3.5%以上。这也表明北京人口分布由单中心集聚向多中心的城市发展新格局转变。
所以,如果还想走积分落户这条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路子,那就得拼命往前挤,争取拿到不多的 名额。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郊区房机会快成标配了,没有郊区房将处于极大劣势。除了买郊区房,还有提学历、纳税等增分的方式。
学历分<15,可以考虑一年制的硕士,短时间内提升学历分到15.5,不至于在学历分上拉后腿;
学历分≥15,可以考虑在职的博士,学历分可以提升到26.5,可以做到一步登顶。
学历分没有提升空间了,那就努力提高自己的收入达到纳税分的标准,还是不建议突击纳税,擦边球不能打。一旦被查,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