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常用命令之traceroute命令详解

traceroute 命令是一个强大的网络诊断工具,它主要用于追踪从源主机到目标主机的数据包所经过的路径。这个命令可以帮助管理员了解数据包在网络中是如何流动的,并且可以用来检测网络故障点。

基本语法

traceroute [选项] [目标主机名或IP地址]

常用选项:

  • -d:使用Socket层级的排错功能。
  • -f <存活数值>:设置第一个检测数据包的 TTL 大小。
  • -F:设置勿离断位。
  • -g <网关>:指定来源路由网关,最多可设8个。
  • -i <网络界面>:使用特定的网络接口发送数据包。
  • -I:使用 ICMP 回应请求代替默认的 UDP 数据信息。
  • -m <存活数值>:设定检测数据包的最大 TTL。
  • -n:直接显示 IP 地址而不是主机名。
  • -p <通信端口>:设定 UDP 传输协议的通信端口。
  • -r:忽略普通路由表,直接将数据包送到远端主机上。
  • -s <来源地址>:设定本地主机发送数据包的 IP 地址。
  • -t <服务类型>:设定 TOS 数值。
  • -v:详细显示指令执行过程。
  • -w <超时秒数>:设定等待远程主机回应的时间。
  • -x:开启或关闭数据包正确性检验。

工作原理

traceroute 通过发送一系列带有递增 TTL(Time To Live)值的数据包来确定到达目的地的路径。每个中间路由器接收到数据包后会将 TTL 减一,如果 TTL 达到零,则该路由器会丢弃数据包并向源地址返回一个 ICMP “超时” 报文。这样,traceroute 可以逐步增加 TTL 来记录下沿途每个路由器的信息,直到最终到达目标主机或达到最大跳数限制。当数据包成功抵达目标主机时,由于目的端口通常是不可达的(例如,选择了一个高于30000的UDP端口号),因此目标主机会返回一个“端口不可达”的ICMP报文给源主机,以此表明已经到达了目的地。

输出解释

当使用 traceroute 命令并指定一个 IP 地址作为目标时&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