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计算机网络考研复习

目录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将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1.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从组成部分上,由硬件、软件、协议组成。硬件包括主机、通信链路、交换设备等;软件包括各种实现资源共享的软件等;协议是计算机网络的核心。

2)从工作方式上,分为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

        ①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到因特网上、供用户直接使用的主机组成,用来进行通信(如传输数据、音频)和资源共享

        边缘部分是由用户直接使用的,包含C/S方式(客户/服务方式;一般是下载)、P2P方式(对等的连接;主机越多,速度越快,与C/S相反,因为在P2P中每个主机既可以发送也可以接收)

        ②核心部分由大量的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它为边缘部分提供连通性和交换服务

3)从功能组成上,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

        通信子网(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由各种传输介质、通信设备和相应的网络协议组成,它使网络具有数据传输、交换、控制和存储的能力,实现联网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

        资源子网(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是实现资源共享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向网络用户提高共享其他计算机 上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的服务

 1.1.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数据通信(最基本 最重要)、资源共享(软件、数据、硬件共享)、分布式处理、提高可靠性、负载均衡

1.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分布范围

        广域网(WAN):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广域网是因特网的核心部分,使用交换技术

        城域网(MAN):五到五十千米,城域网大多采用以太网技术

        局域网(LAN):几十米到几千米;使用广播技术

        个人区域网(PAN):约十米

注意:若中央处理器之间的距离很近(如仅1m甚至更小),则一般称为多处理器系统,而不成为计算机网络

2)按传输技术

        广播式网络:总线型

        点对点网络

是否采用分组存储转发与路由选择机制是点对点式网络与广播式网络的重要区别,广域网基本上都属于点对点网络

3)按拓扑结构

        总线型

        星型

        网状型

        环型

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中结点(路由器、主机等)与通信线路(网线)之间的几何关系(如总线型)表示的网络结构,主要是指通信子网的拓扑结构

4)按使用者

        公用网

        专用网

5)按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网络:建立连接、传输数据、断开连接;例:传统电话网络

        优点是数据直接传送、时延小;

        缺点是线路利用率低,不能充分利用线路容量、不利于进行差错控制

        报文交换网络:整个报文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后,再转发给下一个借点,重复这一步直到传送到目的结点;

        优点是可以较为充分利用线路容量,可以实现不同链路之间不同数据传输速率的转换,可以实现格式转换,可以实现一对多、多对一的访问,可以实现差错控制

        缺点是增大了资源开销,增加了缓冲时延

        分组交换网络:又称包交换网络

        优点是缓冲易于管理,包的平均时延更小,网络占用的平均缓冲区更少,更易于标准化,更适合应用

6)按传输介质

        有线:双绞线网络、同轴电缆网络

        无线:蓝牙、微波、无线电

1.1.5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速率

网路中的速率是指连接到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也称传输速率、数据率、比特率,b/s、bit/s、、kb/s(1000b/s)、mb/s

与存储容量对比:

1Byte=8bit

1KB=1024B=1024*8bit

2)带宽

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是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传输速率“

3)时延

总时延=发送时延+往返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发送时延=分组长度/信道带宽

往返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传播速率

一般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忽略不计

4)时延带宽积

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信道带宽

5)往返时延

RTT包括往返传播时延(传播时延*2)和末端处理时延(一般忽略不计)

6)吞吐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数据量

7)信道利用率

信道利用率=有数据通过的时间/(有+无)数据通过时间

网络利用率=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

1.2计算机网络概述

1.2.1 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

我们把计算机网络的各层结构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的体系结构;换言之,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就是这个计算机网络及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它是计算机网络中的层次、各层的协议及层间接口的集合。

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是具体的,是真正在运行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为什么要分层?

发送文件前需要完成的工作:

(1)发起通信的计算机必须将数据通信的通路进行激活

(2)要告诉网络如何识别目的主机

(3)发起通信的计算机要查明目的主机是否开机,并且与网络连接正常

(4)发起通信的计算机要弄清楚对方计算机中文件管理程序是否已做好准备工作

(5)确保差错和意外可以解决

分层的原则:

(1)每层都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降低大系统的复杂度

(2)各层之间界面自然清晰,易于理解,相互交流尽可能少

(3)各层功能的精确定义独立于具体的实现方法,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4)保持下层对上层的独立性,上层单向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

(5)整个分层结构应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一些定义:

(1)在计算机网络的分层结构中,第n层中的活动元素通常成为第n层实体;具体来说,实体指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通常是一个特定的软件模块;不同机器上的同一层成为对等层,同一层的实体称为对等实体。第n层实体实现的服务为第n+1层所利用。

(2)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各个层次中,每个报文都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数据部分SDU,二是控制信息部分PCI,它们共同组成PDU;

        服务数据单元(SDU):为完成用户所要求的功能而应传送的数据。第n层的服务数据单元记为n-SDU

        协议控制信息(PCI):控制协议操作的信息。第n层的协议控制信息记为n-PCI

        协议数据单元(PDU):对等层之间传输的数据单元。第n层的协议数据单元记为n-PDU

        在各层间传送数据时,把从第n+1层收到的PDU作为第n层的SDU,加上第n层的PCI,就变成了第n层的PDU,交给第n-1层后作为SDU发送

具体地,层次结构的含义包括以下方面:

(1)第n层的实体不仅要使用第n-1层的服务来实现自身定义的功能,还要向第n+1层提供本层的服务,该服务是第n层及其下面各层提供的服务总和

(2)最底层只提供服务,是整个层次结构的基础;中间各层既是下一层的服务使用者,又是上一层的服务提供者;最高层面向用户提供服务

(3)上一层只能通过相邻层间的接口使用下一层的服务,而不能调用其他层的服务;下一层所提供服务的实现细节对上一层透明

(4)两台主机通信时,对等层在逻辑上有一条直接信道,表现为不经过下层就把信息传送到对方

1.2.2 计算机网络协议、接口、服务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