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了解Http协议

什么是Http协议: 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需要遵循的格式规范

1.请求行

主要包含:请求方式、请求URL、状态码、HTTP协议及版本 

2.请求头

 

  • Accept:告诉服务器当前浏览器能接受和处理的介质类型,表示可接受所有类型。

  • Accept-Encoding:告诉服务器当前浏览器支持的内容编码。

  • Accept-Language:告诉服务器当前浏览器能接受和处理的语言。上述请求中的zh-CN,zh;q=0.8表示用户对zh-CN的喜好程度为80%。

  • Connection:keep-alive,告诉服务器在完成本次请求的响应后,保持该TCP连接不释放,等待本次连接的后续请求。这样可以减少打开关闭TCP连接的次数提升处理性能。另外的可选项是Close,表明直接响应接受完成后直接将其关闭。

  • Content-Length:用于描述HTTP消息实体的传输长度。

  • Content-Type:内容类型,用于定义网络文件的类型和网页的编码,决定浏览器将以什么形式、什么编码读取这个文件。

  • Cookie:表示服务器端为本次访问分配了一个Session ID,每次发送请求时都会主动将该Session ID通过Cookie字段又发送回服务器,用于验证身份和保持状态。

  • Host:描述请求将被发送的目的地,在任何类型的请求中都会包含此信息。

  • Origin:用来说明请求从哪里发起的。

  • Referer:指定发起该请求的源地址。根据该值服务器可以追踪到来访者的基本信息。比如我们在百度首页搜索博客园关键字,并从搜索结果中访问,那么博客园网站服务器就可以根据Referer值追踪到来访者地址为:https://www.baidu.com/link?url…7c64da001b54df000000065e06ec91 这样就可以知道来访者是从哪个网站访问到此。如果来访者的Referer为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来访者修改了请求,删除了Referer字段的值,另一种就是来访者是直接在URL地址栏输入地址访问该网站。

  • TE:采用何种传输编码。

  • User-Agent:是一种向访问网站提供你所使用的浏览器类型及版本、操作系统及版本、浏览器内核等信息的标识。

  • X-Requested-With:用来判断请求是Ajax请求还是其他请求。

3.请求体

  • POST请求通过请求体来传递数据,通过param1=value1&param2=value2的键值对形式编码。

  • GET请求通过URL地址参数来传递数据,也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URL地址里面“?”后面的所包含的键值对。

4.响应头

 

  • content-encoding:响应的编码格式

  • content-type:响应内容的类型

  • date:响应的时间。此处使用的是GMT标准时间

  • server:处理请求的源头服务器所用到的软件相关信息

  • strict-transport-security:

5.响应体

响应体就是服务器返回的HTML页面或者json数据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zz愿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