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区:
分区是指将物理磁盘(如硬盘、SSD等)划分为多个逻辑部分的过程。每个分区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如/dev/sda1、/dev/sda2等。分区可以是主分区、扩展分区或逻辑分区。分区的主要目的是将磁盘空间组织成更小的、独立的存储单元,以便于管理和使用。
Linux分区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 主引导记录(MBR)分区:MBR分区是最常用的分区,主要是为DOS和Windows等操作系统提供服务的分区,其中最多可以支持4个分区,并且最多支持2TB硬盘。
- 引导扩展分区(EBP):EBP是一种继承了DOS主引导记录(MBR)的扩展分区,用它可以创建高达16个分区,而且最大的单个分区可以到8TB。
- 前沿划分(GPT):GPT是一种新的分区类型,它可以支持更大容量的硬盘,最大支持硬盘大小可以达到128TB,并且最多可以分成128个分区。
- 逻辑分区:逻辑分区是在扩展分区中再划分出来的,用于安装操作系统、应用程序以及存储数据文件等。
- 根分区:根分区是Linux系统的基本分区,用于存放系统启动所需文件。
在这个例子中,Disklabel type
字段显示了分区表类型。如果分区表类型为gpt
,则表示该分区是GPT分区;如果分区表类型为dos
,则表示该分区是MBR分区。
2.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是一种用于在分区上组织和存储文件的数据结构。它负责管理文件和目录的创建、删除、修改、查找等操作。文件系统通常包括文件的元数据(如文件名、大小、创建时间等)和数据块(用于存储文件内容)。Linux支持多种文件系统,如ext4、ext3、ext2、XFS、Btrfs等。
总之,分区是磁盘空间的逻辑划分,而文件系统是在分区上组织和存储文件的数据结构。在Linux中,分区和文件系统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文件系统需要在分区上创建和管理文件。在安装Linux系统时,通常需要先创建分区,然后在分区上创建文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