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路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路体系结构

常用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OSI体系结构

  •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简称为OSI ,也称为OSI模型
  • OSI是一个七层模型,从下往上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现今规模最大的、覆盖全球的、基于TCP/IP的互联网并未使用OSI标准。OSI被TCP/IP替代。

OSI失败原因:

  • 专家缺乏实际经验
  • OSI协议实现复杂
  • OSI标准的制定周期太长,所以使得按照OSI标准生产的设备无法及时进入市场
  • OSI的层次划分不太合理

具有5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 TCP/IP协议是一个四层结构,包含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
  • 在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原理时往往采取折中的办法,即综合OSI和TCP/IP的优点,采用一种只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这样既简洁又能将概念阐述清楚。有时为了方便,也可把最底下两层称为网络接口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各层的主要功能

1.应用层

  • 应用层是体系结构中的最高层。
  • 应用层的任务是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应用。应用层协议定义的是应用进程间通信和交互的规则。这里的进程就是指主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
  • 对于不同的网络应用需要有不同的应用层协议。在互联网中的应用层协议很多,如域名系统DNS,支持万维网应用的HTTP协议,支持电子邮件的SMTP协议。我们把应用层交互的数据单元称为报文(message)。

2.运输层

  • 运输层的任务就是负责向两台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

  • 运输层主要使用两种协议

    • 传输控制协议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提供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best-effort)的数据传输服务(不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 TCP和UDP协议都有固定的格式,数据在经过运输层时会根据所选择的运输协议在应用层传递过来的数据基础上加上对应协议的头部。

3.网络层

  • 主要作用是实现两个网络系统之间的数据透明传送,具体包括路由选择拥塞控制和网际互连等。
  • 在发送数据时,网络层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或包进行传送。在TCP/IP体系中,由于网络层使用IP协议,因此分组也叫做IP数据报,简称为数据报
  • 数据在经过网络层时会加上IP协议的头部

4.数据链路层

  • 数据链路层常简称为链路层。我们知道,两台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总是在一段一段的链路上传送的,这就需要使用专门的链路层的协议。在两个相邻结点之间传送数据时,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组装成帧(framing),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链路上传送帧(frame)。每一帧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如同步信息、地址信息、差错控制等)。

5.物理层

  • 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物理层上所传输数据的单位是比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物理层
基本概念

1.物理层主要解决在各种传输媒体上传输比特0和1的问题,进而给数据链路层提供透明传输比特流的服务。
2.由于传输媒体的种类太多(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无线电波等),物理连接方式也有很多例如点对点连接、广播连接等,因此物理层协议种类也比较多。但是物理层为了解决在各种传输媒体上传输比特0和1的问题,无论是那种物理层协议都需要满足主以下四个任务:

(1)机械特性 :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尺寸引脚数目排列固定锁定装置。

(2)电气特性 :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特性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3)功能特性 :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特性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

(4)过程特性 :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传输媒体
  1. 导引型传输媒体 :电磁波被导引沿着固体媒体传播
  • 同轴电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可以从上图看出同轴电缆的各层都是共圆心的,也就是同轴心的

  • 同轴电缆有两种:

    • 带同轴电缆 :数字传输,过去用于局域网
    • 宽带同轴电缆 :模拟传输,目前主要用于有线电视
  • 同轴电缆价格较贵且布线不够灵活和方便,随着集线器的出现,在局域网领域基本上都是采用双绞线作为传输媒体

  • 双绞线

    • 双绞线是最常用的传输媒体,把两根互相绝缘的铜导线放在一起,然后按照一定规则绞合起来就构成了双绞线。

    • 常用的双绞线包含八根铜导线,每两根绞合成一条双绞线,绞合组合如下:

      • 蓝色线和蓝白双色线绞合
      • 橙色线和橙白双色线绞合
      • 绿色线和绿白双色线绞合
      • 棕色先和棕白双色线绞合
    • 绞合的作用:

      • 抵御部分来自外界的电磁干扰减少相邻导线的电磁干扰
    • 根据有无屏蔽层,双绞线分为:无屏蔽双绞线和屏蔽双绞线

      • 无屏蔽双绞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屏蔽双绞线:在双绞线与外层绝缘封套之间有一个金属屏蔽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常用的绞合线类别、带宽及典型应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光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光纤的优点
    • 通信容量大(25000~30000GHz的带宽)
    • 传输损耗小,远距离传输时更加经济。
    • 抗雷电和电磁干扰性能好。这在大电流脉冲干扰的环境下尤为重要。
    • 无串音干扰,保密性好,不易被窃听。
    • 体积小,重量轻。
  1. 非导引型传输媒体:非导引型传输媒体是指自由空间
  • 无线电波
  • 微波
  • 红外线
  • 可见光
二、数据链路层
1.数据链路层在网络体系结构中所处的地位

如下图所示:主机H1给主机H2发送数据,中间要经过三个路由器、电话网、局域网、广域网等多种网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五层协议原理体系结构的角度来看,主机应该具有体系结构中的各个层次,而路由器只需要具有体系结构中的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网络中的各个设备通过传输媒体进行互连,主机H1将需要发送的数据逐层封装后通过物理层将构成数据包的各个比特转换为电信号发送到传输媒体,数据包进入到路由器后,从下网上逐层解封到网络层,路由器根据数据包的目的网络地址自身的转发表确定数据包的转发端口,然后从网络层向下逐层封装数据包,最后通过物理层将数据包发送到传输媒体,最后到达主机H2,主机H2在接收到数据包后再逐层解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我们研究数据链路层时,我们可以只关心数据链路层,而不考虑其他各层。我们可以想象,数据只在数据链路层从左至右沿水平方向传送。从数据链路层来看,主机H1到主机H2的通信可以看作是在4段不同的链路上的通信所组成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所谓的链路(Link)就是从一个结点到相邻结点的一段物理线路,而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结点。要在链路上传输数据,仅有链路还不够,还需要一些通信协议来控制这些数据的传输,如果把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Data Link)

在数据链路上传输的数据包,又称为。(数据链路层是以帧作为单位传输和处理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 :结点就是网络中的一台主机。
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有很多种,但是有三个基本问题是共同的。这三个基本问题就是: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

2.封装成帧

封装成帧是指数据链路层给上层(网络层)交付的协议数据单元添加帧头和帧尾使之成为帧。

  • 帧头和帧尾中包含有重要的控制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帧头和帧尾的作用之一就是帧定界
    • 例如:PPP帧的第一个字节和最后一个字节就是帧定界,通过这两个字节就能够从物理层交付的比特流中提取出一个一个的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并不是每种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帧都包含有帧定界标志,例如MAC帧在帧头和帧尾中是没有包含帧定界的标志的,那么接收方是如何从物理层交付的比特流中提取出一个个的以太网帧的呢?
    • 第一步:数据链路层封装好MAC帧,将其交付给物理层
    • 第二步:物理层在MAC帧的前面添加8字节的前导码,前导码的前7个字节为前同步码,其作用是使接收方的时钟同步,之后的1个字节为帧开始定界符,表明其后紧跟着的就是MAC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透明传输

1、透明传输是指数据链路层对上层交付的传输数据没有任何限制,就好像数据链路层不存在一样。

  • 当数据帧中的数据是帧定界标志时,发送端的数据链路层该如何处理呢?
    • 当物理链路提供的是面向字符的传输服务时(物理链路以字符为单位传输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据链路层在交付数据给物理层时,对帧进行扫描,首先扫描到SOH,然后每扫描到一个SOH或者EOT就在前面加转义字符ESC,直至扫描到最后一个EOT,这种方式称之为:字节填充(byte stuffing)或字符填充(character stuffin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接收端的数据链路层在将数据送往网络层之前删除插入的转义字符

当物理链路提供的是面向比特的传输服务时(物理链路以比特为单位传输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数据发送前采用**零比特填充法:**对数据进行扫描,每5个连续的比特1后面就插入1个比特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为了提高帧的传输效率,应当使帧的数据部分的长度尽可能大些。
3、考虑到差错控制等多种因素,每一种数据链路层协议都规定了帧的数据部分的长度上限,即最大传送单元MTU(Maximum Transfer Unit)。一般MTU的值为150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差错校验

1、实际的通信链路都不是理想的,比特流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干扰可能会产生差错:1可能会变成0,而O也可能变成1。这称为比特差错,或者称为误码

2、一段时间内,传输错误的比特占所传输比特总数的比率称为误码率(Bit Error Rate)

3、接收方是如何知道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出现差错了呢?使用差错检测码来检测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比特差错,是数据链路层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4、在封装好的帧中利用若千个字节表示帧校验序列FCS字段。FCS:Frame Check Sequence(帧校验序列)。FCS字段由一些差错校验算法计算得出,常用的校验算法为∶循环冗余校验CRC(CyclicRedundancy Check)。

5、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后计算出一个FCS,然后将计算得出的FCS与接收到的数据帧中的FCS进行比较。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b2BqXJMo-1676427115456)(C:\Users\59304\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image-20230127110521220.png)]

由于判断FCS是否正确只能检测出帧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了差错,但并不能定位错误,因此无法纠正错误。接收方可以通过检错重传方式来纠正传输中的差错,或者仅仅是丢弃检测到差错的帧,这取决于数据链路层向其上层提供的是可靠传输服务还是不可靠传输服务

4.以太网

概念

  • 以太网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技术。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Electronics Engineers)组织的IEEE 802.3标准制定了以太网的技术标准,它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子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以太网是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取代了其他局域网技术如令牌环、FDDI和ARCNET。
  • 以太网是一种有线系统,最初使用同轴电缆进行数据传输,后来发展到使用双绞线和光纤并延续至今。

以太网两个标准

  • 1980年9月,DEC公司、英特尔(Intel)公司和施乐公司联合提出了10 Mbit/s以太网规约的第—个版本DIX V1(DIX是这三个公司名称的缩写)。
  • 1982年又修改为第二版规约(实际上也就是最后的版本),即DIX Ethernet V2,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局域网产品的规约。
  • 1983年,IEEE 802委员会的802.3工作组制定了第一个IEEE的以太网标准IEEE 802.3[W-IEEE802.3],数据率为10 Mbit/s。以太网的两个标准 DIX Ethernet V2与IEEE的802.3标准只有很小的差别,因此很多人也常把802.3局域网简称为"以太网"。
  • IEEE 802.3定义了以太网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的介质访问控制部分,其中物理层由两个组件组成:线缆和设备,数据链路层可以分为两部分:逻辑链路控制(LLC)、介质访问控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物理层

    • 线缆:以太网的通信线缆由最先的同轴电缆发展到今天的双绞线和光纤。

      • 双绞线两端配有RJ45八针连接器,这种八针连接器用于在半双工和全双工模式下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 半双工模式:数据一次沿一个方向传输

      • 全双工模式:数据沿两个方向传输,以太网的全双工模式可以通过使用一对双绞线实现

      • 光纤线缆:光纤线缆使用玻璃光纤或塑料光纤作为光脉冲的传输通道来传输数据

      • 光纤电缆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使用不同类型的连接器:SFP连接器、SC连接器

  • 设备:以太网设备由计算机、打印机等具有网络接口卡的设备所组成,常用的以太网设备有路由器、交换机、网桥,而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上的设备为交换机、网桥,路由器工作在五层体系结构中的网络层。
  • 数据链路层
    • 逻辑链路控制LLC:为网络层提供统一的接口以便数据在设备间传输。很多厂商生产的适配器上就仅装有MAC协议而没有LLC协议。
    • 介质访问控制MAC:使用分配给网络接口卡的硬件地址来标识特定的计算机或设备接口,通过这种方法来表示数据传输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5.以太网的MAC层

1、MAC层的硬件地址

  • MAC地址(英语: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直译为媒体存取控制位址,也称为局域网地址(LAN Address),MAC位址以太网地址(Ethernet Address)或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它是一个用来确认网络设备位置的位址。
  • IEEE 802标准为局域网规定了一种48位(6字节)的全球地址(一般简称为“地址”),这个地址会固化在适配器的ROM中。
  • IEEE的注册管理机构RA负责向厂家分配地址字段的前三个字节(即高位24位)。地址字段中的后三个字节(即低位24位)由厂家自行指派,称为扩展标识符,必须保证生产出的适配器没有重复地址。世界上凡要生产局域网适配器的厂家都必须向IEEE购买由这三个字节构成的这个号(即地址块),这个号的正式名称是组织唯一标识符。
    • 例如:3Com公司生产的适配器的MAC地址的前三个字节是02-60-8C。地址字段中的后三个字节(即低位24位)则由厂家自行指派,只要保证生产出的适配器没有重复地址即可
  • 一个地址块可以生成2^24个(二百八十多万亿个)不同的地址。这种48位地址称为MAC-48,它的通用名称是EUl-48。
  • 一般情况下,用户主机会包含两个网络适配器:有线局域网适配器(有线网卡)和无线局域网适配器(无线网卡)。每个网络适配器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MAC地址。而交换机和路由器往往拥有更多的网络接口,所以会拥有更多的MAC地址。综上所述,严格来说,MAC地址是对网络上各接口的唯一标识,而不是对网络上各设备的唯一标识。
  • 我们可以在DOS窗口输入命令: ipconfig /all,查看本机网卡的MAC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于我使用的是无线连网(Wi-Fi ),所以在以太网适配器是断开的。在WLAN是连接的。

WLAN和Wi-Fi又是什么关系?

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是一种无线计算机网络,使用无线信道代替有线传输介质连接两个或多个设备形成一个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典型部署场景如家庭、学校、校园或企业办公楼等。WLAN是一个网络系统,而我们常见的Wi-Fi是这个网络系统中的一种技术。所以,WLAN和Wi-Fi之间是包含关系,WLAN包含了Wi-Fi

2、MAC地址的格式

  • MAC地址的表示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MAC地址的含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MAC帧的格式

数据链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joker_fan`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