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外国/世界文学发展的主要历程。
一、欧洲文学
1.中古时期(God):450-1485年 史诗+骑士文学+诗歌+民谣
2.文艺复兴时期(Human):1485-1688年 著名作家:莎士比亚、塞万提斯(西)
3.新古典主义时期(Reason):1688-1780年 著名作家:丹尼尔·笛福、塞缪尔·约翰逊
4.浪漫主义时期(Emotion):1780-1830年 著名作家:简·奥斯汀、湖畔派诗人、珀西·比希·雪莱、乔治·戈登·拜伦、济慈(撒旦派三大诗人)、雨果、伏尔泰、大仲马、海涅
5.维多利亚时期(Social problems):1830-1880年 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写实主义)、勃朗特三姊妹、哈代、奥斯卡·王尔德(唯美主义)、司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小仲马、都德、莫泊桑(自然主义)、梅里美、契诃夫、屠格涅夫、托尔斯泰、普希金、易卜生
6.现代主义时期(Spiritual Crisis):1880-1930年 著名作家:萧伯纳、詹姆斯·乔伊斯、T·S·艾略特(象征主义)、卡夫卡(表现主义)
二、美国文学
1.殖民地与独立战争时期:1607-1783年 著名作家:本杰明·富兰克林、菲利普·莫林·福瑞诺
2.浪漫主义时期:1820-1865年 著名作家:华盛顿·欧文、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超验主义)、爱伦·坡、惠特曼
3.美国现实主义时期:1865-1914年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海伦·凯勒、亨利·詹姆斯、欧·亨利、杰克·伦敦
4.现代主义时期:1914-1945年 著名作家:西奥多·德莱赛、海明威、福克纳、菲茨杰拉德、赛珍珠
三、中国文学(三古七段)
1.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首先,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几乎都孕育于这个时期。散文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诗歌可以追溯到《诗经》、《楚辞》和汉乐府;小说可以追溯到神话传说,《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以及诸子散文中的寓言故事;辞赋可以追溯到《楚辞》。骈文中对偶的修辞手法,在这个时期也已出现;就连戏曲的因素在《九歌》中也已有了萌芽。
第二,中国文学的思想基础也是孕育于上古期的。特别是儒道两家的思想影响着此后几千年作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中国的文学思潮以儒道两家为主,儒家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道家注重文学的审美价值,这在上古期也已经形成了。影响着整个中国文学的一些观念,如“诗言志”、“法自然”、“思无邪”、“温柔敦厚”等等,都是在这个时期提出来的。
第四,从文学的创作、传播、接受来看,士大夫作为创作的主体和接受对象,文字作为传播的主要媒介,中国文学的这个基本格局也是在上古期奠定的。直到宋代出现了市民文学,才使这个格局发生了变化。
第一段:先秦
《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手法上分为《赋》《比》《兴》。《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文学的创作主体经历了由群体到个体的演变,《诗经》里的诗歌大都是群体的歌唱,从那时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诗人屈原出现,经过了数百年之久。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 ,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楚辞“骚”体。
先秦文学的形态,一方面是文史哲不分,另一方面是诗乐舞结合,这种混沌的状态成为先秦的一大景观。
第二段:秦汉创作主体的处境有了变化,战国时代游说于列国之间的士,聚集到统一帝国的皇帝或诸侯王周围,形成若干作家群体,他们以歌功颂德或讽喻谲谏为己任。汉代文学失去了先秦文学的生动活泼与多姿多彩,而形成格式化的、凝重板滞的风格。汉代文学以大为美,铺张扬厉成为风尚。以赋为主。汉赋四大家是指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即《子虚》《上林》二赋):汉大赋的最高成就,没有之一。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与“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被视作汉末三国时期文学成就的代表。
2.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第一,这时开始了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并在南北朝完成了这个自觉的进程。
第二,文学语言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由古奥转向浅近。
第三,这是诗、词、曲三种重要文学体裁的鼎盛期,它们分别在中古期内的唐、宋、元三朝达到了高峰。
第四,文言小说在魏晋南北朝已初具规模,在唐代达到成熟。白话短篇小说在宋元两代已经相当繁荣,白话长篇小说在元末明初也已出现了《三国志演义》、《水浒传》等作品。
第五,文学传媒出现了印刷出版、讲唱、舞台表演等各种新的形式。
第六,文学创作的主体和对象,包括了宫廷、士林、乡村、市井等各个方面。
总之,中国文学所有的各种因素都在这个时期具备了而且成熟了。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诗,占据着文坛的主导地位。“建安风骨”和“盛唐气象”这两个诗歌的范式,先后在这个阶段的头尾确立起来,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成为后代诗人追慕的极致。这又是一个文学创作趋于个性化的阶段,作家独特的人格与风格得以充分展现。陶渊明、李白、杜甫,他们的成就都带着鲜明的个性。此外,这个阶段的文学创作,宫廷起着核心的作用,以宫廷为中心形成若干文学集团。
诗仙,诗圣,诗佛,诗鬼,诗魔,诗豪,诗杰,诗狂,诗囚,诗奴分别都是谁?_百度知道 (baidu.com)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韩、柳所提倡的古文引起文学语言和文体的改革,宋代的欧阳修等人继续韩、柳的道路,完成了这次改革。由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共同实现的改革,确定了此后的文学语言和文体模式,一直到“五四”才打破。唐中叶以后传奇的兴盛,标志着中国小说进入成熟的阶段。
由中晚唐诗人(白居易、韩愈、李贺、李商隐等)开始,注重日常生活的描写,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人文意象明显增多,到了宋代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气,化俗为雅;由杜甫、白居易开创的反映民生疾苦、积极参与政治的传统,以及深沉的忧患意识,在晚唐一度减弱,到了宋代又普遍地得到加强。
唐中叶以后词迅速兴盛起来,经过五代词人温庭筠(花间词派)、李煜等人之手,到了宋代遂蔚为大观,并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煜,晏殊,柳永,秦观,周邦彦,吴文英,李清照,纳兰性德,晏几道,姜夔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岳飞,陈亮,陆游等。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从元代开始叙事文学占据了文坛的主导地位,文学的对象更多地从案头的读者转向勾栏瓦舍里的听众和观众。文学的传媒不仅是写在纸上或刻印在纸上的读物,还包括了说唱扮演的艺术形式。儒生社会地位降低,走向社会下层从事通俗文学的创作,先是适应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继而提高这些文学形式,于是出现了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高明等一大批不同于正统文人的作家。元代的文学以戏曲和散曲为代表,以大都为中心的杂剧与以温州为中心的南戏,共同创造了元代文学的辉煌,而明代流行的传奇又是对元曲的继承与发展。元末明初出现了《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这两部长篇白话小说,成为这个阶段的另一标志,它们的出现预示着一个长篇小说的时代到来了。
3.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一、随着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的壮大、印刷术的普及,文人的市民化和文学创作的商品化成为一种新的趋势;适应市民这一新的热爱群体的需要,文学作品的内容、题材、趣味,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同时,在表现正统思想的士大夫文学之外,反映市民生活和思想趣味的文学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金瓶梅》的出现就是这种种现象的综合反映。
二、在王学左派的影响下,创作主体的个性高扬,并在作品中以更加强烈的色彩表现出来;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的情欲有了更多肯定的描述;对理学禁欲主义进行了强烈的冲击,从而为禁锢的人生打开了一扇窗户。汤显祖的《牡丹亭》所写的那种“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爱情,便是一种新的呼声。晚明诗文中所表现出来的重视个人性情、追求生活趣味、模仿市井俗调的倾向,也透露出一种新的气息。
三、诗文等传统的文体虽然仍有发展,但已翻不出多少新的花样。而通俗的文体显得生机勃勃,其中又以小说最富于生命力。这些通俗文学借助日益廉价的印刷出版这个媒体,渗入社会的各个阶层,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从以上各方面看来,明代中叶的确是一个文学新时代的开端。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文学集团和派别的大量涌现以及它们之间的论争,是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在诗文方面有公安派、竟陵派、神韵派、格调派、性灵派、桐城派的主张和创作实践,在词的方面有阳羡词派、浙西词派、常州词派的主张和创作实践,甚至在戏曲方面也有以“临川派”和“吴江派”为主的两大群体的论争。在不同流派的相互激荡中,涌现出一些杰出的作家,清诗、清词取得不可忽视的成就。
值得特别注意的还是戏曲、小说方面的收获。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共同达到传奇的顶峰。近古期的第一段是白话长篇小说的丰收期,吴承恩的《西游记》、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红楼梦》,是这个阶段的巅峰之作。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中国文言小说的一座高峰。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与明清易代相比,鸦片战争的炮声是更大的一次震动。鸦片战争带来千古未有之大变局,从此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西方文化开始涌入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而中国许多有识之士在向西方寻求新的富国强兵之路的同时,也寻求到新的文学灵感,成为一代新的作家,龚自珍、黄遵宪、梁启超便是这批新人的代表。
与社会的变化相适应,文学创作也发生了变化。救亡图存的意识和求新变异的观念,成为文学的基调。文学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文学被视为社会改良的工具,在国民中最易产生影响的小说的地位得到充分肯定。随着外国翻译作品的逐渐增多,文学的叙事技巧更新了。报刊这种新的媒体出现了,一批新的报人兼而具有作家的身份,他们以报刊传播其作品,写作方法也因适应报刊这种形式的需要而有所变化。在古文领域内出现了通俗化的报刊文体,在诗歌领域里提出了“我手写我口”这样的口号。
近古期的终结,也就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终结,仍然划定在“五四”运动爆发的1919年。这是因为“五四”作为一次新文化运动,不仅在社会史上开启了一个新的时期,也在文学史上开启了一个新的时期。既注意19世纪末以来文坛发生的渐变,更注重“五四”这个大的开阖。“五四”阖上了中国数千年古典文学的门,同时打开了文学的一片崭新天地。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学历史分期)_百度百科 (baidu.com)
四、诺贝尔文学奖
然后记录分享下从小到大喜欢的一些书籍和作者~以地区来说明吧。
欧洲
-
阿加莎·克里斯蒂、阿瑟·柯南·道尔,侦探小说可太让人上头了,他们的书我几乎都看完了,随便哪本都精彩
-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小仲马《茶花女》、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司汤达《红与黑》、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爱的教育》
-
初中曾对法国博物学家儒勒·凡尔纳上头过一段时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地心游记》
-
17-19世纪的书都很好看,雨果、狄更斯、契诃夫、莫泊桑、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很多文学大家,耳熟能详的代表作就不说了
-
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的《摆渡人》系列也很好看,是近几年的畅销书,灵魂治愈小说
-
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的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通俗易懂,引领读者走向对宇宙起源和发展的深入思考
-
法国飞行员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大人自己什么都不懂,总是要小孩来给他们解释,这让我觉得很累”,“对我来说,你无非是个孩子,和其他成千上万个孩子没有什么区别。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对你来说,我无非是只狐狸,和其他成千上万只狐狸没有什么不同。但如果你驯化了我,那我们就会彼此需要。你对我来说是独一无二的,我对你来说也是独一无二的”、“正是你为你的玫瑰付出的爱,使得你的玫瑰是如此得重要”
北美
-
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 《小公主》 、玛格丽特·米切尔 《飘》 这两本一直是我的激励,woman's power
-
哈珀·李《杀死一只知更鸟》,文风温暖风趣,律师阿蒂克斯说:“你射多少蓝鸟都没关系,但是记住,杀死一只知更鸟,就是一桩罪恶,因为他们只是哼唱美妙的音乐,供人们欣赏,什么坏事也不做。”,知更鸟指的是善良正义、但却被罪恶和偏见裹挟的无辜者们
-
简·韦伯斯特《长腿叔叔》,甜甜的双向奔赴 ,把续集《亲爱的敌人》也看完了,两本都讲了关于孤儿院的故事,比较浪漫,有点夸张式的幽默,“经历过苦难的人会懂得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懂得爱与感恩的人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奇迹”
-
加布瑞埃拉·泽文《岛上书店》,这本书是我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最爱的一本,很多文字时时萦绕心头,想要了解一个人,你只需问一个问题“你最喜欢哪本书?”
-
讲书店的还有两本书,也很温馨浪漫,《二手书店情书》、《查令十字街84号》
-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妇人》、加拿大露西·莫德·蒙哥马利《绿山墙的安妮》、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杰罗姆·大卫·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
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群山回唱》,阿富汗人真的很惨,很少有作家为他们发声,“悲伤和温情风格”
-
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记录了现代世界及其诸多不平等所以形成的原因,也是一部真正关于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
-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迪弗洛和班纳吉的《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创业、援助、政府、NGO等生活的多个方面,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
-
美籍华裔女作家伍绮诗,处女作《无声告白》获得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1名,但是我更喜欢《小小小小的火》,振聋发聩地呐喊:“永远记得,你呼吸着的每一个瞬间,都应该去过你真正想要的生活。”
-
《别闹了,费曼先生!》,因对量子电动力学的贡献,费曼于1965年与朱利安·施温格及朝永振一郎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费曼是个挺好玩、挺聪明的物理学家,他的思想如天马行空,喜自辟蹊径,且从不固执,求知欲强。他很爱恶作剧,但往往只为点出世间许多荒谬之处。如《洛杉矶时报》所说,“任何读这本书而不大笑出声的人,心理一定有毛病。”
中国
-
最喜欢的作家:三毛、杨绛、汪曾祺、张爱玲
-
杨绛、三毛的书几乎都看了,我觉得其中最能体现两者一辈子的思想的书分别是《 走在人生边上》、《送你一匹马》,推荐大家也都看看她们全部的书
-
张爱玲的书比较喜欢《半生缘》,读她的书,梦回上海滩;余秋雨的评价“她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但文学并不拒绝寂寞,是她告诉历史,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不带多少火焦气的一角。正是在这一角中,一个远年的上海风韵永存”
-
汪曾祺《人间草木》,文风清新、质朴,意境优雅、唯美,令读者感到“对活着所感到的欢愉”
-
历史小说强推《明朝那些事儿》、《万历十五年》, 历史学家们对明朝真的爱得深沉,治隆唐宋,远迈汉唐;提到历史,强推以色列怪才尤瓦尔·诺亚·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有种豁然开朗找到源头的feel;以及推荐林欣浩的《哇,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学》,深入浅出学历史;还有初中读玄色的《哑舍》系列,讲古董的故事,脑洞很大
-
哲学入门读物也推荐林欣浩的《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我个人比较喜欢维特根斯坦(据说是毛姆《刀锋》的原型)以及马哲,马哲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
-
林语堂《苏东坡传》, 从各方面了解那个乐观豁达、才高八斗的东坡先生,《京华烟云》也打算看一下
-
路遥《平凡的世界》、《人生》,老舍《骆驼祥子》,钱钟书《围城》,蔡崇达《皮囊》,回族作家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麦家《人生海海》、《暗算》、《解密》,林海音《城南旧事》
-
李娟近几年挺火的,《我的阿勒泰》是代表作,“她的散文有一种乐观豁达的游牧精神。她的文字独具性灵,透明而慧黠,边疆生活在她的笔下充满跳荡的生机和诗意”
-
儿童文学作家:童话大王郑渊洁,杨红樱,辫子姐姐郁雨君(我更爱雨君姐姐一点,买了好多她的书),阳光姐姐伍美珍
-
台湾作家往往文笔细腻,文采飞扬,《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挺发人深省的,林清玄的散文淡淡的,《人生最美是清欢》,“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龙应台的三部曲和教育子女更相关,古龙、金庸的武侠小说我没看
-
不是很喜欢像《白鹿原》,余华,王小波这种比较黄暴、悲剧现实的风格,对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也比较无感
日本
-
日本和台湾挺像的感觉,都是小温暖小清新
-
稻盛和夫《活法》,这是一本治愈和救赎我的书,“让自己拥有一颗纯洁美好的心灵,发挥自己天赋的才能,倾注自己全部的热情,这就是人生获得巨大成果的秘诀,就是人生成功的王道,就是人生幸福的源泉。因为这种人生态度符合天道,符合宇宙的法则。”
-
经典作家的经典代表作:川端康成《雪国》、《千只鹤》、《伊豆的舞女》,三岛由纪夫《金阁寺》,芥川龙之介《罗生门》,夏目漱石的爱情三部曲和《我是猫》,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1Q84》、《海边的卡夫卡》、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
-
大一曾读过东野圭吾,最精彩的应该就是他那些耳熟能详的代表作了,不过因为是高产作家,所以有几本书情节比较雷同
-
喜欢是枝裕和的文风,《步履不停》、《小偷家族》、《如父如子》、《奇迹》、《比海更深》,一茶一饭的淡淡幽香
-
还有近几年获得直木奖或者芥川奖的《山茶文具店》、《人间便利店》、《鱼河岸小店》、《没有钥匙的梦》,都是细腻且温情的
12.13 更 根据大家的评论回复一些问题
1.没有拉美的书单推荐
回:以上的书单纯粹由我的个人喜好选出(不喜,勿喷),因为不喜欢拉美文学混乱、光怪陆离的文风,故不加入。想了解拉美洲的风土人情,推荐三毛的《万水千山走遍》,拉丁美洲主要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土著是善良淳朴的印第安人,然后很多国家都说西班牙语,我在想是不是师承《堂吉诃德》(推荐杨绛翻译的版本)呢?想象力有点过于丰富了,隐喻很多,很难理解。
2.槿式是什么意思?
回:槿是我的笔名,槿式就是“我的”的意思啦~ (*^_^*)
3.为什么我一个理工科的女生读过这么多书?怎么安排时间?
回:我记得是初二才开始学物理,但是语文一年级就开始教了啊?可能是因为我家里人从小就塞给我一些书看吧,我一年级就开始看《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等等书了,然后我上的小学也很注重“书香校园”气氛的打造,楼下就有读书角,而且离我小学步行不到5分钟距离就是全市最大的新华书店,我看的很多书都是白嫖的书店哈哈哈哈哈,经常一个周末都泡在书店里面,小学就把中国四大名著都看完了,但是那时候不知所云、囫囵吞枣...
安排时间的话,我是顺其自然,兴致来了就专注地读,要是想去做别的就去做别的。
4.想说下我对于哲学和文学的看法
(1)哲学:“哲学是一切科学的金字塔尖,也是支撑一切科学的金字塔底”,哲学是朴素冷静的,教你抓本质、看透彻,对普通大众来说,学习哲学并不是为了做学术研究,而是为了培养思考力。因此学哲学,既要能“学进去”也要能“走出来”——做到进退有度、收放自如,学进去但不要“陷进去”。若没有专业的驾驭能力,哲学中晦涩的理论和拗口的术语,有可能会把你引向一个更大的深渊。这对于你的日常生活是无意义的,甚至会让你陷入更大的困惑中。我们要适当地“走出来”,对哲学中无法理解的、太过于晦涩的理论要学会适当“放弃”。去吸收对自己的生活产生意义的理念就足矣。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思想与现实”中找到一个平衡点。通过哲学思考,才会让你我的内心获得某种温和的力量,从而更好地度过这一生。
摘自以下这篇推文
我是浪漫的实用主义者,觉得如果单纯为了锻炼逻辑思维能力,那不如多看几篇本专业的学术论文,论文确实框架搭得不错的,看英文论文还能复习英语呢,何乐而不为呢?
(2)文学:
摘自林欣浩的书
读书最低等的作用是用人类的知识武装自己,让自己变强大;而高等的作用,是通过文艺作品感受古今中外无数天才们自由的精神世界,最终实现自己的精神自由。这才不枉为人。
5.蹭一下流量
(1)我还写了一篇关于三毛的文章,讲她怎么读书、怎么做人以及对于爱情的看法,感兴趣看看哦
(2)根据六度空间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我真的好想认识杨幂,有没有谁的姑姑的婶婶的朋友的女儿之类的认识杨幂啊,欢迎私戳我
(3)有没有人看过《小公主》呢?萨拉经常提到的那本描写巴士底狱生活的书,到底是哪本呢?我已经问过好多人了
6.人多的地方就是有很多杠精,建议心声社区管理员和B站多学学,加强评论审核以及社区氛围建设,莫步知乎后尘,劣币驱逐良币。不管是我哪篇帖子下面的,我非常讨厌某些人站在他根本就不了解我以及事物全貌的立场上就趾高气昂地给我提建议。发帖子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我单纯用爱发电、开化民智啊,再有杠精杠我,我就把帖子删了,同归于尽。如果你真的觉得我说错了,请不要使用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话语,请客观公正并且有理有据,最好标注来自哪篇论文或者业界认可的书籍,不要说什么我单纯这么觉得,就凭汝等凡人的审美水平和思考能力,我觉得不配自成一派、可以著书立说了。
7.我分享书单纯粹因为闲得无聊,想给大家安利我喜欢的书,至于读者们是否愿意看,建议自行搜索这些书的梗概、评价和名言名句。声明,我没有洋洋得意或者沾沾自喜,了解得越多,就越觉得自己无知。谢谢评论区各位大佬们推荐的书,我会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再决定是否阅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