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压力的窍门

首先,一定要记得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如何解释“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 知乎,我觉得这篇文章讲得比较贴切,读者可以认真阅读之。

你目前认为的你的不快乐,全都是因为你的心、你的思维对境遇的解读和定义,你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只看到境遇坏的一面,没看到好的一面,所以消极不快乐。

其次,一定要承认人类语言和思维的局限性。道可道,非常道。

你能思考出来,同时具备没有“好、坏和不好不坏”这三个概念的概念吗?你一旦思考出来就会觉得是矛盾的了,把脑袋想破也想不明白。就像事物本身是没有颜色的,是因为光的折射,物体本身吸收了一部分光中的色彩,然后反射到你的眼睛里,这些反射的色彩混合后,你才看到了红色、蓝色,而事物本身并不是红色、蓝色,物体本身并没有颜色,你能想象出来没有颜色是什么样的吗?你的脑子里能想象得出既不是黑、也不是白、也不是任何颜色的颜色,是什么样的吗?

这就是思维的屏障,人的语言能承载的事物也是有局限性的,其实语言、学科、概念这些人类创造出来的东西,也无非只是人类这个物种对于世界客观事物约定俗成的描述罢了。但是人拿着自以为无敌的思考、简陋的二元工具和所谓的科学去度量万物,自然就只能观察到被窄化后的万物了,其实看到的也只能是自己。

就像《大话数据结构》里面对于数据的定义是描述客观事物的符号,是能被计算机识别,并输入给计算机处理的符号的集合。你能说计算机呈现的二维世界就是我们所处的这个三维世界吗?类似的,语言、学科、概念这些其实是为了输入到人脑,方便人类交流和处理问题的工具罢了。

互联网时代,概念层出不穷,但是不要害怕新的词汇和领域,那只是一个符号而已,根据5W2H原则去弄明白那个概念就好了。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最后《道德经》中有一句话,几乎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所有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对立统一的过程,任何事物发展到最高峰,都会物极必反,再次走到自己的对立统一面。比如,你越想强大,就越要从弱小开始;你越想获得,就越要先学会舍得;你越想成大事,就越要从小事做起;你越想快速做成一件事,就越要慢慢地做。慢就是快,少则得,多则惑!弱是道的常态,要将自己放在“弱”的位置上,永远谦卑,永远把小事做好,永远付出给予奉献,按照道的方法和规律行事。

其实就是要排除干扰,找到进入心流的办法,学会享受工作。

包括明确目标(大目标化解成可执行的小目标)、获取客观的反馈、在舒适区边缘练习、正确的适合你的方法(圈点勾画、口到眼到心到、手写笔记)、深度沉浸。

尽量做到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注重体验而不是得失,注重自己内心的感受而不是外界的评价体系,注重慢、拙、少、精细而不是快、多、含糊不清,注重里子而不是面子。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