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软件测试,看这个就够了(P15——P17)

测试模型

V模型: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

             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

V模型和瀑布模型有一些共同的特性,V模型中的过程从左到右,描述了基本的开发过程和测试行为。

优点:每一阶段都清晰明了,便于控制开发的每一个过程,既包含单元测试又包含系统测试。

缺点:测试介入得较晚,对于前期的一些缺陷无从发现和修改,测试和开发串行,总用时较长。


W模型:W模型是V模型的发展,强调的是测试伴随整个软件开发的周期,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程序,需求、功能和设计同样要测试。测试与开发是同步进行的,从而有利于尽早地发现问题。 

优点:测试伴随软件的整个生命周期,例如在需求分析结束后就可以进行需求分析测试,测试与开发是并行独立进行的。

缺点:对需求和测试技术要求高,适用于大中型企业。


测试和开发的关系:

目标相同:制造出高质量的软件。

相辅相成:开发经验对测试有用,测试经验对开发有用。

侧重点不同:开发偏重从无到有,测试偏重从有到优。


 软件测试的分类:测试(开发)的 阶段,是否覆盖源码,是否运行,是否自动化,地域测试,其他测试分类。


按测试阶段看: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交付)测试。

 α测试就是内侧,β测试就是公测。


 是否覆盖源码:分为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和灰盒测试。


白盒测试:覆盖源码。

语句覆盖:代码里每一条语句都会被测到。

判断覆盖:判断语句里每一个判断条件都会走到。

条件覆盖:每一个相关条件语句都会走到。

路径覆盖:代码每个分支都会走到。


黑盒测试:没有覆盖源码,只关心输入输出(有数电那味了)。不关心代码如何实现,只关心代码有没有问题。

如功能测试:UI(界面)测试,业务(功能)测试,文档测试,易用性测试,安装和卸载测试,兼容性测试(浏览器测试,平台测试,本身的兼容性)。

如性能测试:一般性能测试——响应速度、对资源的利用(CPU的使用率,GPU,内存),稳定性测试,负载测试,压力测试。


灰盒测试:关心输入输出,考虑程序的运行状态。


 是否运行: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静态测试:测试程序的结构,程序过程,接口是否正常,代码的风格是否符合标准。


是否自动化:手工测试,自动化测试。


地域测试:本地化测试,国际化测试。


其他测试分类:回归测试,冒烟测试(硬件测试词语,基本功能,基本的模块能否正常运行),随机测试(monkey测试,乱点,看会不会崩掉),探索测试。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沙福林学编程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