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之——前端分析

前端分析旨在了解用户、用户的需求以及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人/机器/环境系统的功能进行分析;二是对用户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析。

  1. 该产品/系统的用户是谁?---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用户,还要包括系统的装配、维护、监管、维修和处理人员。
  2. 系统执行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由人还是机器执行,必须执行的任务有哪些?
  3. 该产品/系统适宜的使用环境是什么?
  4. 用户对该产品的使用和需求是什么?

   回答以上这些问题的方法:

(1)用户分析:产品/系统的常规用户或操作者是最重要的用户群。确定潜在的用户群,并对其特征进行描述的同时,也应对系统的安装或维护人员进行描述。

用户群的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教育水平或阅读能力、生理尺寸、生理能力、对同类产品的熟悉程度以及与执行任务相关的技巧。可使用人物角色这个概念表征用户特征,进一步包括角色的目标、工作环境、活动类型、已有经验、角色期待,角色要具体到姓名。

(2)环境分析:在特定的情况下考虑用户特征。可与用户分析同时进行,在任务分析中,对确定的活动或基本任务进行描述时,应当结合完成这些活动或任务所需要的特定环境。

(3)功能和任务分析:

功能分析:对系统或产品所能实现的基本功能进行分析,可以通过功能描述列出系统大致的功能。

任务分析:为了了解如何使用系统更好地和人的能力匹配所进行的一种系统描述人机交互的方法,也称为活动分析,可以根据系统的要求变化分析的水平。初步的任务分析要对用户将要进行的工作、职责、任务和活动进行描述。任务分析应包括的基本信息有:用户目标、产品功能、达成目标的主要任务、信息需求和结果等。

目标---任务操作的终极条件或原因;

功能---达成目标所需的一般性的转换;

任务---执行某功能所需的特定活动。

进行任务分析的主要原因有:需要定义训练、确定软件和硬件设计设备/工具、迭代设计过程、评测系统可靠性、计算人力资源和估算工作量等方面的需要。

如何进行任务分析:

(1)定义分析目的和确定所需数据类型:

当出现下列任何一个特征时,设计人员需要重视任务分析中的认知部分:

复杂的决策、问题解决、判断和推理;

执行任务需要大量的概念;

高度依赖于情境特征中大量而复杂的规则结构;

第一种重要信息是层级关系,描述的是一个任务如何由子任务组成的以及这些任务又是如何联合起来体现功能的。对功能、任务和子任务组成的层级组块与所要学的任务的自然组块大体一致,所以层级组块为设计培训项目提供了有用信息。

第二种为信息流,表示的是角色(即系统中人和自动控制所负责的角色)之间的交流。

第三种为任务序列,表示的任务的顺序和不同任务在时间上的关系。在确定完成任务所需时间或估算完成任务所需人数方面非常有用。特定任务序列信息包括任务目标或意图、序列关系、启动任务按顺序发生的事件、任务执行后的结果或暑促、任务持续时间、需要人力的数量和类型、需要同时执行的任务。

第四种信息是场景和环境条件,表示的是任务发生时的物理世界。具体的场景和环境信息包括:空间、路径、物理结构布局。

一个完整的任务分析必须包括这四种信息,同时也应收集当前系统给用户完成任务造成困难的信息。

(2)收集任务数据:

观察---若产品或系统已经存在,观察用户使用已有产品或系统来收集数据。

出声口语报告---让用户在执行任务时大声说出其想法,通常有即时性、回顾性和预期性三种报告方式。

任务操作时的询问---优点在于可以提示用户频繁地说出其潜在的目标和策略。

结构性和非结构性访谈---进行用户访谈时,要求用户对操作时的一般性的活动进行描述。

调查和问卷---设计者在已经获得初步的操作活动或任务描述后再进行撰写和散发。

限制/范围---对环境的潜在特征和系统控制需求进行评估。

(3)总结数据: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归档和组织。通常组织形式有以下几种:

列表、概要图和矩阵——将任务分解成若干子任务,并为每个任务或子任务制作表格或矩阵对相关信息进行描述。

层级和网络图——任务的层次组织比较复杂时,使用方便。层级图表中常用的一种是层级式任务分析,它把用来完成高级目标的一系列活动组织起来。任务根据计划、任务组串和符合执行任务的条件被组织起来。另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层级图是GOMS,即目标、操作者、方法、选择规则的缩写,多用于软件界面的任务操作。

流程图、时间序列和地图——流程图可以按时间顺序排列正常情况下的操作,也可对备选路径的决策点进行描绘。

(4)分析任务数据:简单任务可借助数据表格来进行某个任务时间的平均数和标准差的计算;或用数据表格把任务进行归类,以区分需要特定技能的任务或用户使用困难的任务。也可用数据表格同时呈现发生的频率和时长,以确定用于完成特定任务的总时间。复杂任务多使用计算机模拟:

网络图分析——矩阵处理可检查网络中的信息流。

工作负荷分析——考察任务操作过程中用户的心理负荷是否超载。

模拟和建模——如何更好分析任务完成后的结果,是否涉及更多的认知操作等。

安全分析——分析潜在的危害或发生人为差错的可能性。

场景规格——是任务序列具体化的一个有用的方法就是创建场景。场景是对情境的描述和对代表系统或产品重要特性的特定任务集的描述。进行产品设计时,日常场景和使用场景非常重要。

(5)确定用户偏好和需求。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