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步下载VMware-workstation软件(这个地方我已经下载好了,你们直接去我网盘里面获取i就行)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vmware16.zip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el0dl1ykx1QBIetkW0c-Iw?pwd=wjb5 提取码: wjb5
然后直接下一步安装改路径就行
2、安装完成之后直接双击打开即可
2.1. 创建虚拟机
2.2. 启动虚拟机并安装Linux操作系统
centos镜像软件下载地址:http://mirrors.aliyun.com/centos/7/isos/x86_64/
注意:设置完成之后记得点击左上角的蓝色图标:Done,会自动回到上一级
开启网络链接,下面还需要设置一下主机名称:nosql01
2.3. 虚拟机克隆
2.4. 配置虚拟机
通过克隆方式创建的虚拟机NoSQL_2和NoSQL_3的主机名均与克隆源虚拟机NoSQL_1的主机名相同,即都为nosql01,这会导致集群中通过主机名进行通信时造成混淆的情况(同一主机名会指向不同的ip地址),因此,这里需要修改虚拟机NoSQL_2和NoSQL_3的主机名,即将它们分别命名为nosql02和nosql03,有关三台虚拟机的配置,如表1-1所示。
2.4.1 修改主机名称
此时登录到第二个虚拟机进行配置(进行修改主机名,第三台虚拟机同理)
修改主机名方法:hostnamectl set-hostname nosql02
重启当前虚拟机方法:reboot(可以让当前修改虚拟机的内容生效)
2.4.2 配置虚拟机网络的IP地址(默认是动态IP地址需要改成静态)
默认情况下创建的虚拟机是动态IP地址,若后续重启或开关系统,IP地址便会发生改变,非常不利于实际开发,因此需要对三台虚拟机的网络进行配置。通过修改虚拟机主机的网卡配置文件,将三台虚拟机的IP地址设置为静态IP。
进入虚拟机配置文件指令:vi /etc/sysconf ig/network-scripts/ifcfq-eno16777736
在虚拟机NoSQL_2中登陆Linux系统,执行上述命令,修改虚拟机网卡的配置文件,网卡配置文件中包含16个参数,其中参数BOOTPROTO=“dhcp”,表示动态路由协议,为了保证IP地址固定不变,我们需要将BOOTPROTO的值改为“static”(静态路由协议),
可以根据 ip link 指令输出,可以查看出当前系统的网络接口名称是具体多少(而非当前命令中操作的 ifcfg-eno16777736),需要进行替换才能修改我们的配置文件。
在上图中,由于网卡设置为静态路由协议,因此需要添加IPADDR(IP地址,根据虚拟机IP取值范围而定)、GATEWAY(网关)、NETMASK(子网掩码)以及DNS1(域名解析器)参数的配置,具体如图1-43所示。
IPADDR=192.168.121.135
GATEWAY=192.168.121.2
NETMASK=255.255.255.0
DNS1=8.8.8.8
脚下留心:
- 查看VMware Workstation提供的默认网段
在配置虚拟机网卡前,需要查看VMware Workstation为创建虚拟机时提供的默认网段,可在VMware Workstation的主界面依次单击“编辑→虚拟网络编辑器…”进行查看,具体如图1-57所示。
在图1-57可以看出,网卡名称“VMnet8”、类型为“NAT模式”的子网地址为 “192.168.121.0”,因此在后续配置固定IP时,IP地址的格式应为“192.168.121.(0-255)”。
2.4.3 生成唯一的 UUID
在添加完IP地址、网关、子网掩码以及域名解析器后,还需要修改网卡中的一个参数UUID。UUID目的是使分布式系统中的所有元素都有唯一的标识码。因为NoSQL_2和NoSQL_3虚拟机通过NoSQL_1克隆操作创建,这会导致这三台虚拟机的UUID都是一样的,因此,这里需要重新生成虚拟机NoSQL_2和NoSQL_3的UUID值,从而替换网卡文件中原有的UUID参数值(以虚拟机NoSQL_2为例),具体命令如下(在执行命令前应先保存并退出网卡配置文件):
sed -i '/UUID=/c\UUID='`uuidgen`''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o16777736
上述命令中,通过执行sed命令,将uuidgen工具生成的新UUID值(注:命令中“`”符号不是单引号)赋值到网卡配置文件中的UUID参数(注:命令中的网卡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网卡文件配置完成后,执行命令“reboot”重启系统或者执行“service network restart”命令重启网卡,使配置内容生效。这里以重启系统为例,重启系统后,通过执行“ip addr”命令查看网卡的配置是否生效,效果如图1-44所示。
从图1-44中看出,虚拟机NoSQL_2的IP地址已经设置为192.168.121.135。通过执行“ping www.baidu.com”指令检测网络连接是否正常(前提是安装虚拟机的PC端电脑可以正常上网),效果如图1-45所示。
查看IP端口号指令:ip addr
检查虚拟机是否有远程连接工具:
rpm -qa | grep ssh
ps -e | grep sshd
2.5 通过远程工具 Xshell 连接我们的虚拟机
首先我们需要下载安装 Xshell 远程连接工具(直接去我网盘里面拿就行)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Xshell 远程连接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HzxmnygRYBvFOwcIcqvwag?pwd=wjb5 提取码: wjb5
2.5.1 查看当前防火墙状态,如果开着需要手动关闭
查看当前防火墙指令: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service
如果防火墙没有关闭,我们需要关闭一下
关闭防火墙指令: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永久关闭防火墙指令: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service
2.5.2 关闭 SELINUX 系统(是虚拟机中的一个安全子系统,可以控制一个进程能够调用的资源)(会对系统中的集群产生影响,所以先关闭掉)
打开SELINUX配置文件指令:vi /etc/selinux/config
然后还要输入 reboot 指令重启虚拟机才能生效
2.5.3配置 IP 映射
配置IP映射,将三台虚拟机的IP地址与对应的主机名进行映射,便于后续可以直接通过主机名访问对应的主机,这里以虚拟机NoSQL_2为例,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执行如下命令,修改IP映射文件hosts,具体如下:
vi /etc/hosts
执行上述命令,编辑hosts映射文件,为了保证后续相互关联的虚拟机能够通过主机名进行访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配置对应的IP和主机名映射,如图1-52所示。
192.168.13.134 nosql01
192.168.13.135 nosql02
192.168.13.136 nosql03
2.6 创建系统目录结构
在Linux环境下创建一个文件夹存放相关软件安装包和服务等
1、创建一个名字为opt的文件夹:mkdir /opt,查看当前目录结构 ls -l /
root :该目录为系统管理员 HOME 目录bin :这个目录下放着经常使用的命令boot :这里存放的是启动 Linux 时的一些核心文件etc :存放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home :普通用户的 HOME 目录usr :默认安装软件的目录,类似 Windows 中的 Program Files 目录opt :是主机额外安装软件拜访的目录
2、通过 cd opt 指令切换到我们的 opt 目录(一定要在根目录才可以的)
3、在 opt 文件夹里面再创建一个 software 文件夹
4、在 opt 文件夹里面再创建一个 servers 文件夹
5、通过 ll 指令查看我们刚刚创建的那两个文件夹是否创建成功
6、创建四个文件夹来分别存放我们不同的数据库
mkdir /opt/servers/mongodb_demo
mkdir /opt/servers/hbase_demo
mkdir /opt/servers/redis_demo
mkdir /opt/servers/neo4j_de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