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换机原理
1.数据链路层协议
以太网发展史
1.Xerox (施乐)公司的 X-Wire
1973 年,位于加利福尼亚的 Xerox 公司提出并实现了最初的以太网,
他研制的实验室原型系统的运行速率是 2.94Mb/s
DIX(DEC-Intel-Xerox)的以太网
1979 年,Xerox 公司与 DEC 公司(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联合起来,
致力于以太网技术的标准化和商品化,后来Intel 公司也参与进来
于1980 年 9 月开发并发布了 10Mb/s 版的以太网标准
2.IEEE 的 802.3 标准
1983 年 6 月,IEEE 标准委员会通过了第一个 802.3 标准,是一个有线的以太网标准,
后来成为了首选的以太网技术
3.Ethernet (以太网)
4.快速以太网
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百兆以太网
5.千兆位以太网
千兆位以太网是一种新型高速局域网,它可以提供1Gbps的通信带宽
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是一个国际性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的协会,
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非营利性专业技术学会。
6.ppp 协议
2.MAC地址格式
MAC地址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供应商代码和序列号。其中前24位代表该供应商代码,由IEEE管理和分配。剩下的24位序列号由厂商自己分配。
二、交换机的四大功能
- 学习功能---------数据帧经过交换机,交换机会自动学习数据帧的源mac地址
- 转发功能---------数据帧经过交换机,会在mac表中查找数据帧的目的mac,查找成功,会从相应的接口转发数据
- 查询功能(泛洪)---------数据帧经过交换机,会在mac表中查找数据帧的目的mac,查找失败,会从所有接口转发相同数据(泛洪)
- 刷新功能---------交换机默认300s刷新一次mac地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