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价类划分
等价类划分的概念
等价类划分法是将所有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个子集合(等价类),然后从每一个子集合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数据
在该子集合中,所有的输入数据对于揭露软件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
等价类划分有效等价类(正面,不会报错)和无效等价类(负面,抛出错误)
等价类划分法的场景:当测试需要数据量过大,且数据操作可以分类时进行等价类划分
边界值分析法
1:定义:边界值分析法是对等价类划分法的一个补充,边界值一般都是从等价类的边缘值去寻找
2:原则和步骤:确定边界:应当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或者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范围相关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的边界
注意:IP地址(0~255),时间格式(0~23)等, ---需求中没有明说,常识的特殊边界值:0是一个特殊值,负数,空值,空格等
3:边界值的作用:人们长期的测试工作经验得知,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者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在输入范围的内部。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可以查询更多的错误---提出更多的bug
边界值的应用场景:如果需求规定范围或者规定了取值的个数时,可利用边界值进行测试
场景法
通过场景描述的业务流程(业务逻辑),也包括代码实现逻辑,设计用例来遍历场景,验证软件系统功能的正确性
错误推测法(反推法)
错误推测法:根据经验或直觉推测程序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从而有针对性地编写检查这些错误的测试用例的黑盒测试方法。
它的要素有三个:经验,知识,直觉---探索性测试
考虑程序可能触发的错误场景---不能正常运行
使用场景:不单独使用---可以作为其他方法的补充!
正交表法
正交表能够在因素变化范围内均衡抽样,使每次试验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由于正交表具备均衡分散的特点,保证了全面实验的某些要求,这些试验往往能够较好或更好的达到实验的目的。
应用场景:在一个界面中有多个控件,每个控件有多个取值,控件之间可以相互组合
因果图法
因果图法比较适合输条件比较多的情况,测试所有的输入条件的排列组合。所谓的原因就是输入,所谓的结果就是输出。
因果图基本图形符号
判定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