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IA基础知识点

什么是网路?

由网络设备通过传输介质将网络终端设备连接起来,进行资源共享和数据转发。

OSI:开放系统互连参开模型

应用层:人机交互 抽象语言 键入和输出--->编码 单位:数据报文

表示层: 编码---->二进制

会话层:应用程序内部地址,区分程序内各个会话

(上三层,应用程序处理数据的层面--->上三层被称为应用层)

(下四层:负责数据的传递和转发---->下四层别称为数据流层)

传输层:提供端口号,数据分段(受MTU限制 分段)TCP/UDP 段

网络层:internet协议 IP ipv4 逻辑寻址 包

数据链路层:介质访问控制层(MAC): 控制物理层 二进制--->电波 + 逻辑链路控制层( LLC )

物理层:比特流

实现网络变大:

  1. 节点增加; HUB集线器

    集线器环境下的问题

    1. 安全问题

    2. 传输线率低,延迟大

    3. 地址

    4. 冲突 波形发生破坏

      CSMA/CD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排队

      网络核心要求:网桥--->交换机

      a、无限的传输距离

      b、没有冲突唯一;所有节点可以同时收发自己的数据

      c、单播

      什么是交换机??

      交换机(英文:Switch,意为“开关”)是一种用于电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对流量进行转发的网络。主要应用于延长传输距离,解决冲突域,实现单播等功能。

      交换机的传输模式有全双工,半双工,全双工/半双工自适应 。

      交换机的全双工是指交换机在发送数据的同时也能够接收数据,两者同步进行,这好像我们平时打电话一样,说话的同时也能够听到对方的声音。目前的交换机都支持全双工。全双工的好处在于迟延小,速度快。

      三层交换机:

      交换机的作用:

      1、提供端口密度

      2、基于数据识别再转发,实现了理论上的无线传输距离

      3、基于数据识别,实现存储再转发,解决了冲突

      4、基于MAC地址的识别,记录、查询,实现了单播

      交换机作用在介质访问控制层,将二进制和电流识别再转发

      交换机工作过程:数据电流进入交换机后,先识别为二进制,之后识别数据帧源MAC地址,记录到本地的mac地址表,(MAC表中对应记录各个MAC对应的接口)之后再关注目的mac地址,再查询本地MAC表中是否有其记录,若存在该记录,仅基于记录的接口唯一转发(单播),若没有记录并进行洪泛;

      洪泛:除流量的进入接口外,其他所有接口复制转出;

      网络变大:无限距离、无冲突、单播-->交换机---->mac地址---->洪范----->洪范的范围---->路由器-->ip地址--->ARP协议--->广播--->广播域(洪泛域)--->网关--->DNS服务器

      MAC地址 48位二进制----->十六进制标识 全球唯一

      IP地址 子网掩码,同一广播域内的终端来通讯

      网关地址----访问其他广播域

      域名---DNS服务器

      ipv4地址 32位二进制构成 点分十进制标识

      ip地址是由网络位+主机位

      每个ip地址都带一个子网掩码,

      ARP协议:(地址解析协议);获取MAC地址;通过对端的一种地址来获取对端的一种地址;通过对ip地址获取对端的MAC的行为需要用到广播机制

      广播:迫使交换机进入洪泛(目标mac全为F,该MAC地址实际上不存在)

      路由器

      是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它能将数据通过打包一个个网络传送到目的地(选择数据的传输路径),这个过程称为路由。

      路由器就是连续两个以上个别网络的设备,路由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

      功能:

      负责对流量寻找路径的网络设备,用于承载的流量做路径选择、划分广播域、实现不同网络的互连,进行访问控制。

      解决洪范过大;隔离广播域4

      工作过程:

      路由选择:将路由器协议生成的路由条目加载到路由表中。

      分组转发(硬件、数据层面):数据链路层剥去帧和fcs校验后,将划分到网络层,使IP头部关键字查找转发到列表找到出接口(TCAM表)

  2. 传输距离变大;中继器(放大器)使用多个中继器会让波形失桢

RJ-45双绞线(网线)

带宽计算:

速率 约等 带宽/8)*85%

存储进制:8位二进制=1字节 1024字节=1k

带宽进制:bit 二进制

usb3.0最大带宽为5个G

网络连接方式:总线型(缺点:机器需排队,延迟现象)、环型、星型(中心到站点、轴辅状,中心设备负荷较大)、网状型、

二、名词回顾

DNS:域名解析协议 通过DNS服务器来记录各个域名对应的ip地址;便于终端通过域名来访问各种服务器;

MTU :最大传输单元 用于传输层分段数据时的最大分段长度;默认1500

OSI参考模型

TCP/IP协议栈道:

ARP:地址解析协议---通过对端一种地址来获取另一种

正向ARP :已知同一广播域中,其他设备的ip地址,通过二层广播来获取对端的MAC地址

反向ARP:已知本端MAC地址获取本端ip地址; 无故ARP:地址冲突检测 设备刚获取ip地址时,或使用ip地址的过程中;利用正向ARP来判断网络中,是否存在用户使用和本地相同的ip地址;

全双工:

半双工:例子对讲机

封装 : 数据从高层向底层加工的一个过程,过程中数据包将不断变大

解封装: 数据读取的过程,数据从低层向高层的一个读取过程,过程中数据包将不断变小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同一分发管理ip地址

OSIP:

tcp udp:

 

TCP/IP模型:

PDU:协议数据单元 对各层数据封装的单位

端口号:0-65535 其中 1-1023注明端口-静态 1024-65535高端口-动态 用于区分终端设备的进程,注明端口 服务端设备的具体服务

UDP:延时

img

 

用户数据报文协议----非面向连接的不可靠传输协议 仅完成传输的基本工作---分段 端口号

TCP:

这里写图片描述

传输控制协议---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在完成传输层的基本工作之上,好需要进一步的保障纯属的可靠性

面向连接:通过TCP的三次握手建立端到端的虚链路;

可靠传输:4种可靠机制---确认、重传、排序、流控(滑动窗口)

ipv4报文:

TTL:生存时间 默认255 128 64

 

IPV4地址:

ipv4地址:32 位二进制构成,点分十进制标识

ABC为单播地址;D类组播地址 E类保留 用于科研

单播地址:唯一地址,一个单播地址只能标定一个节点 唯一既可以为目标ip地址,也可以为源ip地址 因此节点配置的ip地址只能为单播地址。

分类:

A 1-126 255.0.0.0

B 128-191 255.255.0.0

C 192-223 255.255.255.0

D 224-239

E 240-255

特殊地址:

1、127 环回地址 127.0.0.1 本地系统自带,测试本地系统的网络组件

2、255.255.255.255 受限广播地址---路由器不转发该数据包

3、0.0.0.0 1》缺省 --所有地址 2》无效---没有地址

4、主机位全0

192.168.1.00000000 255.255.255.0 不是一个单播地址 不能配置给设备作为ip;网络号--代表该网段

5、主机位全1

不是一个单播地址 不能配置给设备作为ip;直接广播地址

6、本地链路、自动私有地址

169.254.0.0/16(没有给分配地址,电脑给自己配置地址)

三、

【1】VLSM 可变长子网掩码 -- 子网划分

通过延长子网掩码的长度,起到从原来的主机位借位到网络位;实现将一个网络号切分为多个;每个新生的子网,主机变少; 增加网络号,减少每个网络号中的用户数量;

切记:将一个网段划分为多个子网后,在网络中该母网将不能配置为可用ip;

【2】CIDR 无类域间路由 -- 取相同位,去不同位; 将多个网络号逻辑的合成一个;

1)子网汇总 -- 汇总后,汇总网段的掩码长于主类

2)超网-- 汇总后,汇总网段的掩码短于主类掩码

静态路由:

网线:

RJ-45双绞线、 非屏蔽线 最佳距离100M 民用 1000M/S 商用

光纤 (光信号)、RJ-11(电话线 模拟信号)、同轴电缆

光信号 数字信号--二进制

IDC机房. 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简称IDC,就是电信部门利用已有的互联网 通信线路 、带宽资源,建立标准化的电信专业级机房环境,为企业、政府提供服务器托管、租用以及相关增值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同一发管理ip地址;C/S模型=客户/服务

路由器的作用:

1、不同网络间的互联

2、为它所承载的数据做路径的选择 — 选路

当数据包进入路由器后,路由器将基于数据包中的目标ip 地址,查询本地路由表,若表中存在记录,将无条件按照记录转发;若没有记录将丢弃该流量;默认路由器仅存在直连网段的路由;默认以一个网段进行记录;非直连网段为未知网段;获取未知网段的方法:1、静态路由—手写路由表 2、动态路由—路由器自动计算后,自动生成

r1#dis ip routing table 查看路由表

静态路由:

]ip route-static 192.168.3.0 255.255.255.0 192.168.2.2

目标网络号 下一跳

下一跳:流量从本地发出后下一个路由器接口;

负载均衡:当路由器访问同一个目录,具有多条开销相似

路径时,建议让设备将流量拆分后延多条路径同时传输;

静态的扩展配置:

1、负载均衡:当访问相同目标,具有多条开销相似路径时;可以让设备将流量拆分后延多条路径同时传输;起到带宽叠加的作用;

2、环回接口-- 创建后,可用于路由器测试TCP/IP协议组件是否能够封装与解封装

[r1]interface LoopBack ?

<0-1023> LoopBack interface number

[r1]interface LoopBack 0

[r1-LoopBack0]ip address 1.1.1.1 24

同时,可用于实验环境中,模拟连接PC终端的用户接口,来减少实际设备成本需求;

3、手工汇总

若路由器需要访问多个连续子网,且具有相同的下一跳;可以将这些网段进行汇总计算;之后仅编写到达汇总网段路由即可;---节省路由表条目数量

4、路由黑洞

汇总地址中包含了,网络内实际不存在的网段时;让将导致流量有去无回;浪费链路资源;

建议合理的ip地址规划(便于无黑洞汇总),尽量精确汇总;

5、缺省路由 -- 一条不限定目标的路由,代表所有网段;路由器查表时在查询完本地所有的直连、静态、动态路由后若依然没有可达路径,才使用该条目;

[r1]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2.1.1.2

6、空接口

当路由黑洞与缺省路由相遇时,将必然出现环路;

在黑洞路由器上,配置一条到达汇总网段的空接口路由;空接口及丢弃流量;来避免环路的产生;

[r1]ip route-static 1.1.0.0 22 NULL 0

7、浮动静态

不同方式产生到路由表中条目,其优先级不同;直连=0 静态=60

优先级取值范围 0-255 越小越好;

[r1]ip route-static 100.100.100.0 24 13.1.1.2 preference ?

INTEGER<1-255> Preference value range

[r1]ip route-static 100.100.100.0 24 13.1.1.2 preference 61

访问相同目标,具有多条路径时;将加载优先级最小到表中使用;若优先级相同将同时加表(负载均衡); 因此修改部分路由的优先级,可以实现静态备份的效果

  • 1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