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版本管理体系中,PRE和CFC是常见的状态标识,具体含义需结合行业场景判断:
一、PRE(预备状态)
核心定义:
PRE 通常指Preparatory/Pre-release(预备 / 预发布状态),表示文档、产品或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处于准备或初步测试阶段。
典型应用场景:
-
文件管理:
如核电设备制造企业的文件状态标识中,PRE 代表 “预备状态”,表示文件内容仍需完善,尚未进入正式审批流程10。
类似地,工程图纸或技术文档在内部讨论阶段可能标记为 PRE,需经过多轮修改才能进入下一状态5。 -
产品开发:
在软件或硬件开发中,PRE 可能指预发布版本(如 Alpha/Beta 阶段),用于内部测试或有限外部验证,功能尚未完全稳定4。例如,某控制系统的初始配置文件可能标记为 A/0 PRE,表示该版本仅用于初步调试1。
特点:
- 内容可能存在不完整或临时调整,需持续迭代。
- 通常不具备正式发布的法律效力或生产适用性。
二、CFC(执行状态)
核心定义:
CFC 的具体含义因行业而异,常见解释包括:
- Confirmed for Construction/Implementation(已确认供施工 / 执行):表示文档或设计已通过审批,可用于实际生产或工程实施310。
- Controlled Function Chart(控制功能图):在西门子 PCS7 等工业控制系统中,CFC 是一种编程模块,其版本状态标识可能与配置管理相关8。
- Customer Facing Candidate(面向客户的候选版本):在软件发布流程中,CFC 可能指经过内部测试、准备向客户交付的版本1。
典型应用场景:
-
工程领域:
例如,核电设备制造企业的文件状态中,CFC 代表 “执行状态”,表明文件已通过技术审核,可作为施工依据10。类似地,建筑图纸或工艺规程在完成审批后标记为 CFC,意味着可用于现场施工3。 -
软件开发:
在版本控制流程中,CFC 可能表示候选发布版本,需经过最终测试确认稳定性。例如,某软件模块在完成集成测试后标记为 A CFC,后续若发现问题需退回修改(RFC 状态),否则进入正式发布阶段3。
特点:
- 内容已通过正式评审,具备法律效力或生产适用性。
- 通常作为后续版本迭代的基准,修改需遵循严格的变更流程58。
三、两者的关联与差异
-
流程衔接:
PRE 通常是 CFC 的前置状态。例如,文件从 PRE(预备)经过审批后进入 CFC(执行);软件版本从 PRE(预发布)通过测试后转为 CFC(候选发布)110。 -
管理意义:
- PRE 阶段允许灵活修改,重点关注内容完整性和逻辑正确性。
- CFC 阶段强调稳定性和可追溯性,修改需通过变更控制流程(如配置管理委员会审批)813。
-
行业差异:
- 在核电、建筑等工程领域,CFC 常与 “施工依据” 直接关联,具有严格的合规性要求310。
- 在软件或工业控制系统中,CFC 可能侧重功能验证和客户交付准备18。
四、实际案例参考
-
文件管理场景:
某核电企业的技术文件版本记录显示:- 版本 A/0 PRE:初始草案,仅完成基础框架,需设计部门补充细节。
- 版本 A CFC:经技术委员会审核通过,可用于指导设备制造10。
-
软件开发场景:
某控制系统模块的版本状态变化如下:- 版本 1.0 PRE:内部测试版,存在 3 个已知 Bug。
- 版本 1.0 CFC:Bug 修复后提交客户验证,若通过则进入正式发布(RTM 状态)46。
总结:PRE 和 CFC 是版本管理中用于区分阶段状态的关键标识,其具体含义需结合行业规范和企业内部流程综合判断。在工程、制造等领域,CFC 通常代表 “已确认执行”,而 PRE 表示 “预备阶段”;在软件或产品开发中,两者可能对应 “预发布” 和 “候选发布” 状态。通过明确状态转换规则,可有效提升版本控制的规范性和可追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