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直接控制和管理各种软硬件资源的、合理对各类作业进行调度及方便用户的程序集合。
1.1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
1.2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1.2.1 无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
1. 人工操作方式
计算机操作是由用户采用人工操作方式直接使用计算机硬件系统。
缺点:计算机的全部资源只能供一个用户使用;CPU等待人工操作,严重降低了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
2.脱机输入、输出方式
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装入纸带输入机,CPU需要这些数据时在从磁带上调入内存。
1.2.2 单批道处理系统
在系统中配备监督程序,监督程序先将磁带上的第一个作业装入内存,并把运行控制权交给该作业,作业处理完成,又把控制权交回监督程序,监督程序在调入第二个作业。直至全部作业完成。由于内存中始终只保持一个作业,故称为单批道处理系统。
单批道处理系统的特征: 自动性、顺序性、单道性;
1.2.3 多批道处理系统
用户提交的作业都先存放到外存上并排成一个队列,称为后备队列,由作业进程调度按一定的算法从后背队列中选择若干队列装入内存,使它们共享CPU和系统中的各种资源。
1.2.4 分时系统
直接将程序装入内存,规定程序执行时间只有一个时间片,时间片到就调度下一个程序,时每个用户都能及时与自己的作业进行交互,使用户需求得到及时相应。
分时系统的特征: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
1.2.5 实时系统
及时相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
实时系统的特征: 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可靠性;
1.2.6 微机操作系统
配置在微型机上的操作系统
1. 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
只允许一个用户上机,同时只允许用户程序作为一个任务运行;
2. 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只允许一个用户上机,但允许用户程序分为若干任务,使它们并发运行,有效改善系统性能;
3. 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允许多个用户使用各自的终端操作同一台机器,共享主机的资源,而每个用户的程序又可以分为若干个任务,使它们并发执行;
1.3 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
1.3.1 并发性
1.并行与并发
并行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并发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并发性是指时间段内宏观上有多个程序在同时运行,但在单处理机系统中。每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程序执行,故微观上这些程序只是分时的交替进行;
2.引入进程
在操作系统中引入进程的目的是为了能使多个程序并发执行;
在内存中存放多个用户程序,为每个程序建立一个进程。这些进程能够并发执行,实现多道程序运行。进程是指在系统中能独立运行并作为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它是由一组机器指令、数据和堆栈等组成的一个能独立运行的活动实体。
3.引入线程
线程是比进程更小的单位,一个进程中可以包含多个线程。将进程作为分配资源的基本单位,而线程作为独立运行和独立调度的基本单位。由于线程比进程小,调度时付出的开销也会变小。
1.3.2 共享性
系统中的资源可供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线程)同时使用,称为资源共享(资源复用)
资源的复用方式主要有两种:互斥共享、同时访问;
1.互斥共享
某个资源在规定时间段内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这样的资源称为临界资源或独占资源,这样的资源访问方式称为互斥共享;
2.同时访问
同一时间段内允许多个进程“同时”访问
1.3.3虚拟技术
通过某种技术将物理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
1.时分复用技术
2.空分复用技术
1.3.4 异步性
进程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申请不到需要的资源而暂时停止,因此进程是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的,即进程的异步性。
1.4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1.4.1 处理机管理功能
1.进程控制
作业运行时需要先为其创建一个或几个进程,并为之分配必要的资源;作业结束后要撤销进程回收资源。进程控制的主要功能就是为作业创建进程(线程),撤销已经结束的进程(线程),以及控制进程在运行过程中不同状态间的转换。
2.进程同步
在多个进程之间进行协调,调节进程对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对合作完成同一作业的进程次序加以协调。
3.进程通信
实现多个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
4.调度
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
1.4.2 存储器管理功能
1.内存分配 2.内存保护 3.地址映射 4.内存扩充
1.4.3 设备管理功能
1.缓冲管理 2.设备分配 3.设备处理
1.4.4 文件管理功能
1. 文件储存空间管理 2.目录管理 3.文件的读/写管理和保护
1.4.5 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接口
1.用户接口:提供给用户使用的接口,用户通过接口获得操作系统的服务
2.程序接口:提供给程序员编程时使用的接口 ,是用户程序取得操作系统服务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