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MySQL 表的增删改查(CRUD)—— 下篇(内含聚合查询、group by和having子句、联合查询、插入查询结果)

#新星杯·14天创作挑战营·第10期#

目录

1. 插入查询结果

2 聚合查询 (行与行之间运算)

count 计算查询结果的行数

sum 求和

avg 求平均值

max 最大值 min 最小值

【小结】

3. group by 子句  分组

where 条件

having 条件

4. 联合查询(多表查询)

内连接

外连接

【小结】

自连接

子查询

合并查询

总结


1. 插入查询结果

查询搭配插入使用。把查询语句的查询结果,作为插入的数值。

查询结果集合的列数、类型,和插入的表的列数,类型要相匹配 —— 表结构相同

询结果

2 聚合查询 (行与行之间运算)

聚合查询,是针对行和行之间进行运算的。表达式查询,是针对列和列之间进行运算的。

sql中提供了一些"聚合函数”通过聚合函数来完成上述行之间的运算。聚合函数 ,sql提供的 库函数。

函数说明
count([distinct] expr)返回查询到的数据的 数量(查询结果的行数)
sum([distinct] expr)返回查询到的数据的 总和,不是数字没有意义
avg([distinct] expr)返回查询到的数据的 平均值,不是数字没有意义
max([distinct] expr)返回查询到的数据的 最大值,不是数字没有意义
min([distinct] expr)返回查询到的数据的 最小值,不是数字没有意义

count 计算查询结果的行数

  • 这个操作可以理解为,先执行select *,再针对结果集合进行统计(看看具体有几行)。
  • 4 rows in set  (0.00 sec) 这里已经能看到行数了,为什么还要使用count呢。
  • 这里显示行数是mysql客户端内置的功能。如果是通过代码来操作mysql服务器就没这个功能。
  • 另外,count(*)得到的结果还可以参与各种算术运算,还可以搭配其他sql使用。

指定列进行的count

  • 注意这里name 计数的是3个, name为 NULL 的数据不会计入结果。
  • 如果当前的列里面有null,select * 和 指定列 两种方式计算的count是不同的。
  • 指定具体列,是可以进行去重的。而select * 不支持。

 很多语言中,函数名和后面()中间的空格是不做要求的。但在有的语言中就是例外,例如sql中。

sum 求和

把这一列的若干行,进行求和(算术运算)只能针对数字类型使用。虽然字符串可以相加,但不是"算术运算"。

  • 如果计算该列数据中有null,sum操作会自动跳过查询结果为null的行。原因:null和其他数值进行运算,结果还是null,这样sum操作就没意义了。

  • 字符串可以相加,但不是"算术运算"。

  • 这里进行字符串的相加,没有直接报错,只是出现了 7 个警告,有问题但不严重。
  • 通过 show warnings 语句查看警告。我们看到在进行相加时,mysql会尝试把这一列给转成double类型,如果转成了,就可以进行运算。如果没转成,就会警告。

这里‘007’被转化为了double类型,参加了算数运算。

  • sum()中可以指定表达式,也可以进行去重操作。

  1. select chinese + math + english .....把对应的列相加,得到一个临时表
  2. 再把这个临时表的结果进行,行和行相加。

avg 求平均值

max 最大值 min 最小值

 都可以进行表达式、去重、不计算null等操作。

【小结】

  • 都可以进行表达式、去重、不计算null等操作。
  • sql是有一定的"统计计算”能力的,就像excel一样。
  • 能不能在聚合函数里面再添加一个聚合函数?sql表达逻辑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有这样的需求,可以使用java操作sql,复杂逻辑用java来表达, sql只是做简单的查询和统计。

  • 这样算平均薪资是不合理的。
  • 这些聚合函数,默认都是针对这个表里的列中所有数据进行了聚合。
  • 有时候需要分组聚合,(按照指定的字段,把记录分成若干组,每一组分别使用聚合函数)

3. group by 子句  分组

  • 使用group by进行分组,针对每个分组,再分别进行聚合查询。
  • 针对指定的列进行分组,指把列里值相同的行,分到同一个组。得到若干个组,针对这些组分别使用聚合函数。

  • select 指定的列,要么是带有聚合函数的,要么是指定的group by的列。不能指定一个非聚合,非group by的列。
  • role这一列,是group by指定的列。每一组所有的记录的role,—定是相同的。

如果进行分组的时候,不进行聚合:

  • 如果针对分组之后,不使用聚合函数,此时的结果就是查询出每一组中的某个代表数据(没有ordor by 约束的查询结果,不具备有序性)
  • 往往还是要搭配聚合函数使用,否则这里的查询结果,就是没有意义的。

使用 group by 分组的时候,可以搭配条件筛选

需要先区分清楚,该条件是分组之前的条件,还是分组之后的条件。

where 条件

1、分组前筛选,使用 where 条件

查询每个岗位的平均薪资,但是排除张三同学。

直接使用where即可。where子句一般写在group by 的前面。

整个sql语句的执行顺序:先执行where 条件 筛选,再进行分组,然后执行聚合函数。

having 条件

2、分组后筛选,使用 having 条件

求每个岗位的平均薪资,但是排除平均薪资超过2w的结果。

使用having描述条件。having子句一般写在group by的后面。

整个sql语句执行顺序:先进行分组,执行聚合函数,然后执行 haveing 条件 筛选

 3、在group by 分组,可以一个sql同时完成这两类条件的筛选。查询每个岗位的平均薪资,排除张三同学,并保留平均值<2w的结果。

分组前筛选、分组后筛选,还是两种条件都具备,具体内容具体分析。

4. 联合查询(多表查询)

实际开发中往往数据来自不同的表,所以需要多表联合查询。多表查询是对多张表的数据取笛卡尔积。

  • 前面的查询,都是针对一个表。相比之下,有些查询则是一次性需要从多个表中进行查询获取记录。联合查询就是把多个表联合到一起进行查询。
  • 联合查询步骤:先经过笛卡尔积运算,通过连接条件筛选出有效数据,结合需求进一步筛选要查询的记录。
  • 联合查询关键思路,在于理解"笛卡尔积"工作过程。笛卡尔积,是一种排列组合,把两张表的记录,尽可能的排列组合出N种情况。

  • 笛卡尔积通过排列组合的方式,得到的一个更大的表。
  • 笛卡尔积的列数,是两个表的列数相加。笛卡尔积的行数,是两个表的行数相乘
  • 由于笛卡尔积简单无脑的排列组合方式,把所有可能的情况都穷举了一遍。包含一些合法的数据也包含非法的,无意义的数据。
  • 进行多表查询时,使用sql的条件筛选出有效的数据。通过观察上述笛卡尔积表得出这个条件就是,where 班级表的id = 学生表的classld 也叫连接条件。
  • 注意这里两个表并没有使用外键约束进行关联的,而是通过逻辑上的关系(业务字段匹配)关联的,例如某某学生属于哪个班级,是客观的实际情况。笛卡尔积穷举出所有可能,使用连接条件(逻辑上的关系)筛选出有效数据。
  • 关联查询可以对关联表使用别名。

笛卡尔积在日常开发中,要非常克制的使用。

  • 有时候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快捷。
  • 一旦表的数据量大或者表数目多,得到的笛卡尔积就非常庞大。如果针对大表进行笛卡尔积(多表查询),就会生成大量的临时结果,这个过程非常消耗时间。数据库服务器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能卡死。
  • 如果多表查询涉及到的表数目比较多时,sql就会非常复杂,可读性也大大降低了。

内连接

语法:

  • select 字段 from 表1 别名1 , 表2 别名2 where 连接条件 and 其他条件;
  • select 字段 from 表1 别名1 [inner] join 表2 别名2 on 连接条件 and 其他条件;
  • 两个sql语句是等价,一个使用   , ...... where ......;   一个使用  [inner] join ...... on......;

先创建几个表:学生表、班级表、课程表、分数表(学生和课程之间的关联表)

【案例1】查询‘许仙’同学的 成绩。

两个表:student和score。怎么进行联合查询。

1、先把这两个表,进行笛卡尔积。

  • sql中直接通过表名中间 , 隔开就可以可以排列组合得到笛卡尔积。

2、加上连接条件,筛选出有效数据

  • 学生表的 id = 分数表的 student_id 

  • 为了避免不同表中可能存在有列名相同的列当做连接条件。同时笛卡尔积后列变多,可能区分不了是哪个表中的列。
  • 所以连接条件写作:表名.列名类似于java中的对象访问字段。

3、结合需求,进一步添加条件,针对结果进行筛选

此处是查询许仙的成绩,就可以再加上一个 student.name = '许仙'

4、针对查询到的列进行精简,只保留需求中的列

【案例2】查询所有同学的总成绩,及同学的个人信息。

分析:

  • 之前是通过表达式查询来完成总成绩的计算(列与列之间运算)。
  • 这里同学的成绩是按照行来组织的,使用聚合查询(行与行之间运算),聚合函数sum完成总成绩的计算,同时搭配group by子句 按照同学进行分组。
  • 基于多表查询和聚合查询综合运用。

1、先进行笛卡尔积

2、指定连接条件

student.id = class.student_id 

3、先精简列

4、针对上述结果,再进行group by聚合查询。

【案例3】查询每个同学,每门课程的课程名字和分数。

三张表:student,course,score

1、先进行笛卡尔积

2、指定连接条件,筛选数据

三个表,涉及到两个连接条件。分数表把学生和课程关联起来,同时描述出他的分数。

3、精简列

外连接

外连接分为左外连接和右外连接。如果联合查询,左侧的表完全显示就说是左外连接;右侧的表完全显示就说是右外连接。

语法:
-- 左外连接,表1完全显示

  • select 字段名 from 表名1 left join 表名2 on 连接条件;

-- 右外连接,表2完全显示

  • select 字段 from 表名1 right join 表名2 on 连接条件;

如果这两个表,里面的记录都是存在对应关系,内连接和外连接的结果是一致的。

  • student 中的每一条记录,都可以在score表中找到对应。
  • 每一个score中的记录,也可以在student中找到对应。

如果两个表,里面存在不对应的记录,内连接和外连接就会出现差别。

这种情况很少出现,因为在插入数据的时,一般都会进行严格的校验,但不否认不会存在这样的情况。例如王五同学缺考了,没有成绩。

内连接

左外连接,left join

  • 左外连接,就是以左侧表为基准
  • 保证左侧表的每个数据都会出现在最终结果里。
  • 如果左表中的记录在右侧表中不存在,对应的列就填成null

右外连接,right join

  • 右外连接,是以右侧表为基准。
  • 保证右侧表的每个数据都会出现在最终结果里。
  • 如果右表中的记录在左侧表中不存在,对应的列就填成null

【小结】

  1. 多表查询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中间数据。在日常开发中,要非常克制的使用。使用时要尽可能明确,是针对多大规模的表使用以及产生的结果规模。
  2. 即使使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使用内连接。外连接只是针对特殊情况,给出的特殊处理方式。

自连接

  • 自连接是指在同一张表连接自身进行查询。自己和自己进行笛卡尔积。(特殊技巧)
  • 特殊情况下特殊用法:sql中的条件都是列和列之间进行比较。但是有的需求可能涉及到行和行比较。所以可以使用自连接,把行的关系转换成列的关系。

【案例】显示所有“计算机原理”成绩比“Java”成绩高的成绩信息

此处course_id 为 1 的是Java的成绩,为 3 的是计算机原理的成绩,看哪个同学的计算机原理的成绩比Java的成绩高,但是它们处在不同的行中,无法直接进行比较。 我们使用自连接方式,把行的关系转换成列的关系。

1、自己与自己进行笛卡尔积

  • score, score 这样写报错了,原因:score不是唯一的表/别名。
  • 利用别名,使两个表名区别开。

2、指定连接条件,筛选数据

  • 这里可以按照学生id进行筛选,也可以使用课程id进行筛选。主要看关注的是学生信息还是课程信息。
  • 此处关注的是学生信心,按照学生信息去筛选。

3、结合需求,进一步添加条件,针对结果进行筛选

  • 得到的结果,左侧表分数列是计算机原理;右侧分数列是java。而且是不同学生的。

4、结合需求,再添加条件,针对结果进行筛选

得到计算机课程成绩大于java课程成绩的信息。

5、精简列

  • 如果想要学生姓名,就可以拿这个表和学生表做笛卡尔积
  • 如果想要课程名字,就可以拿这个表和课程表做笛卡尔积

子查询

  • 子查询是指嵌入在其他sql语句中的select语句,也叫嵌套查询。本质上是在"套娃"。
  • 把多个简单的SQL拼成一个复杂的SQL。一个大的复杂的东西,不方便看也不好理解。
  • 违背了一贯的编程原则:平时写代码都讲究,把大的拆分成小的,把复杂的拆分成多个简单的。
  • 在开发中并不建议使用子查询,应该使用多个简单sql替代。但是还是要了解一下的。

1、单行子查询:返回一行记录的子查询

【案例】查询与“不想毕业” 同学的同班同学:

  1. 先找到“不想毕业”同学,所在的班级classes_id 为 1;
  2. 然后找到班级classes_id 为 1 的其他同学,就找到“不想毕业”同学的同班同学。

通过子查询方式一步完成:

这里嵌套的select 语句,返回结果必须是一行的记录。这里直接把嵌套select 语句当成一个数值使用。

2、多行子查询:返回多行记录的子查询

【案例】查询“语文”或“英文”课程的成绩信息

使用联合查询方法:两个表,course,score

使用多行子查询,搭配 in 关键字使用in 表示某个值是否存在这个集合中。

  1. 先通过课程名字,找到课程id。
  2. 再通过课程id在分数表中进行查询

通过子查询方式一步完成:

多行子查询,也可以搭配 exists 关键字使用。相比于 in 关键字,搭配 exists 更复杂,运行效率还比较低。唯一的优势是节省内存空间,仅此而已。但是内存并不是影响代码的瓶颈的设备。这里不做过多介绍,可自行了解。

合并查询

  •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合并多个select的执行结果,可以使用集合操作符 union,union all 关键字。把多个sql查询的结果集合,合并到一起。
  • 使用union 和 union all时,合并的两个sql的结果集的列,需要匹配。列的个数和类型,要一致的(列名不需要一致) —— 表结构相同。
  • union 该操作符用于取得两个结果集的并集。当使用该操作符时,会自动去掉结果集中的重复行(去重)。
  • union all 则不会去掉结果集中的重复行。
  • MySQL中的 union 是联合/合并的意思。在 C语言的自定义数据类型章节中讲述过,union 是联合体的意思,作用给一个内存空间赋予了多种解释方式。极致的省内存。Java中没有联合体。

【案例】查询id小于3,或者名字为“英文”的课程:

  • 使用 or 操作符,但只能针对一个表。

  • 使用 union 操作符 进行合并查询。

  • 允许把两个表不同的表,查询结果合并在一起。
  • 合并的两个sql的结果集的列,需要匹配。列的个数和类型,要一致的(列名不需要一致)。
  • 最终查询出的临时表的列名与第一个表的列名相同。

  • 使用union all 操作符合并查询,不会去掉结果集中的重复行。

总结

插入查询结果:

insert into student2 select * from student1;

insert into student2(name, email)  select name, qq_mail from student1;

聚合查询:

1、聚合函数:count、sum、avg、max、min

2、分组查询:group by           分组前筛选 where...group by...      分组后筛选group by...having...

联合查询:

3、内连接:

select ... from 表1, 表2 where 条件

-- inner可以缺省

select ... from 表1 [inner] join 表2 on 条件 where 其他条件

4、外连接:

左外连接:select ... from 表1 left join 表2 on 条件 where 其他条件

右外连接:select ... from 表1 right join 表2 on 条件 where 其他条件

5、自连接:

select ... from 表1,表1 where 条件

select ... from 表1 join 表1 on 条件

6、子查询:

-- 单行子查询

select ... from 表1 where 字段1 = (select ... from ...);

-- 多-行子查询

select ... from 表1 where 字段1 in (select ... from ...);

7、合并查询

-- UNION:去除重复数据

select ... from ... where 条件  union  select ... from ... where 条件

-- UNION ALL:不去重

select ... from ... where 条件  union all  select ... from ... where 条件

-- 使用UNION和UNION ALL时,前后查询的结果集中,字段类型与个数需要一致。

SQL查询中各个关键字的执行先后顺序: from > on > join > where > group by > with > having > select > distinct > order by > limit​​​​​​​

 


好啦Y(^o^)Y,本节内容到此就结束了。下一篇内容一定会火速更新!!!

后续还会持续更新MySQL方面的内容,还请大家多多关注本博主,第一时间获取新鲜的知识。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别忘了一键三连哟!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