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的三大特征:
1)封装
2)继承
3)多态:是一种使用对象的方式,同一个类,传入不同的对象,产生不同的结果
注意:子类重写父类中的属性或函数需要使用同名属性或函数
类属性和实例属性:
定义类属性是当某项数据保持不变时才会定义
定义实例属性时,要求每一个对象为其开辟独立空间来记录数据
对比:类属性比实例属性更节省空间
类属性只能通过类修改,不可以通过实例对象修改,通过实例对现象修改相当于创建一个同名实例属性
类方法和静态方法
类方法:需要使用装饰器 @classmethod 来标识其为类方法,第一个参数为类对象
类方法和类属性配合使用
# 类方法和静态方法
# 类方法:需要使用装饰器 @classmethod 来标识其为类方法,第一个参数必须为类对象
# 类方法和类属性配合使用
class text1(object):
__a = 100
b = 10
@classmethod # 装饰器
def print_t(cls): # 类方法使用cls作为第一个参数
return cls.b
静态方法:通过装饰器 @staticmethod 进行修饰,静态方法既不需要传递类对象,也不需要传递实例对象,能够通过实例对象和类对象访问
# 静态方法:通过装饰器@staticmethod进行修饰,静态方法既不需要传递类对象,也不需要传递实例对象,能够通过实例对象和类对象访问
class dog(object):
@staticmethod
def info_print():
print('这是一条狗')
本文介绍了面向对象编程的三大核心特性——封装、继承和多态,并区分了类属性与实例属性,以及类方法和静态方法的用法。特别强调了子类重写父类的规则和类属性与实例属性的空间效率对比。
315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