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单列集合Collection

目录

1.Collection集合

1.1数组和集合的区别

1.2集合类体系结构

1.3Collection 集合概述和使用

1.4Collection集合的遍历

1.4.1 迭代器遍历

1.4.2 增强for

1.4.3 lambda表达式

2.List集合

2.1List集合的概述和特点

2.2List集合的特有方法

2.3List集合五种遍历方式

2.4 List集合两种删除的方法

3.数据结构

3.1栈和队列

3.2数组和链表

3.3二叉树

3.4二叉查找树

3.5平衡二叉树

3.6红黑树

4.List集合的实现类

4.1List集合子类的特点

4.2LinkedList集合的特有功能

5. 源码分析

5.1 ArrayList源码分析

5.2 LinkedList源码分析

5.3 迭代器源码分析

6.泛型

6.1泛型概述

7.Set集合

7.1Set集合概述和特点

7.2Set集合的使用

8.TreeSet集合

8.1TreeSet集合概述和特点

8.2TreeSet集合基本使用

8.3自然排序Comparable

8.4比较器排序Comparator

8.5两种比较方式总结

9.HashSet集合

9.1HashSet集合概述和特点

9.2HashSet集合的基本应用

9.3哈希值

9.4哈希表结构

9.5HashSet集合存储学生对象并遍历


1.Collection集合

1.1数组和集合的区别

  • 相同点

    都是容器,可以存储多个数据

  • 不同点

    • 数组的长度是不可变的,集合的长度是可变的

    • 数组可以存基本数据类型和引用数据类型

      集合只能存引用数据类型,如果要存基本数据类型,需要存对应的包装类

1.2集合类体系结构

1.3Collection 集合概述和使用

  • Collection集合概述

    • 是单例集合的顶层接口,它表示一组对象,这些对象也称为Collection的元素

    • JDK 不提供此接口的任何直接实现.它提供更具体的子接口(如Set和List)实现

  • 创建Collection集合的对象

    • 多态的方式

    • 具体的实现类ArrayList

  • Collection集合常用方法

    方法名说明
    boolean add(E e)添加元素
    boolean remove(Object o)从集合中移除指定的元素
    boolean removeIf(Object o)根据条件进行移除
    void clear()清空集合中的元素
    boolean contains(Object o)判断集合中是否存在指定的元素
    boolean isEmpty()判断集合是否为空
    int size()集合的长度,也就是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1.4Collection集合的遍历

1.4.1 迭代器遍历

  • 迭代器介绍

    • 迭代器,集合的专用遍历方式

    • Iterator<E> iterator(): 返回此集合中元素的迭代器,通过集合对象的iterator()方法得到

  • Iterator中的常用方法

    boolean hasNext(): 判断当前位置是否有元素可以被取出 E next(): 获取当前位置的元素,将迭代器对象移向下一个索引位置

  • Collection集合的遍历

    public class IteratorDemo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集合对象
            Collection<String> c = new ArrayList<>();
    ​
            //添加元素
            c.add("hello");
            c.add("world");
            c.add("java");
            c.add("javaee");
    ​
            //Iterator<E> iterator():返回此集合中元素的迭代器,通过集合的iterator()方法得到
            Iterator<String> it = c.iterator();
    ​
            //用while循环改进元素的判断和获取
            while (it.hasNext()) {
                String s = it.next();
                System.out.println(s);
            }
        }
    }

  • 迭代器中删除的方法

    void remove(): 删除迭代器对象当前指向的元素

    public class IteratorDemo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rray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a");
            list.add("b");
            list.add("b");
            list.add("c");
            list.add("d");
    ​
            Iterator<String> it = list.iterator();
            while(it.hasNext()){
                String s = it.next();
                if("b".equals(s)){
                    //指向谁,那么此时就删除谁.
                    it.remove();
                }
            }
            System.out.println(list);
        }
    }

1.4.2 增强for

  • 介绍

    • 它是JDK5之后出现的,其内部原理是一个Iterator迭代器

    • 实现Iterable接口的类才可以使用迭代器和增强for

    • 简化数组和Collection集合的遍历

  • 格式

    for(集合/数组中元素的数据类型 变量名 : 集合/数组名) {

    // 已经将当前遍历到的元素封装到变量中了,直接使用变量即可

    }

  • 代码

    public class MyCollectonDemo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rray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a");
            list.add("b");
            list.add("c");
            list.add("d");
            list.add("e");
            list.add("f");
    ​
            //1,数据类型一定是集合或者数组中元素的类型
            //2,str仅仅是一个变量名而已,在循环的过程中,依次表示集合或者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
            //3,list就是要遍历的集合或者数组
            for(String str : list){
                System.out.println(str);
            }
        }
    }

  • 细节点注意:

1.报错NoSuchElementException

2.迭代器遍历完毕,指针不会复位

3.循环中只能用一次next方法

4.迭代器遍历时,不能用集合的方法进行增加或者删除

public class A04_CollectionDemo4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迭代器的细节注意点:
            1.报错NoSuchElementException
            2.迭代器遍历完毕,指针不会复位
            3.循环中只能用一次next方法
            4.迭代器遍历时,不能用集合的方法进行增加或者删除
                暂时当做一个结论先行记忆,在今天我们会讲解源码详细的再来分析。
                如果我实在要删除:那么可以用迭代器提供的remove方法进行删除。
                如果我要添加,暂时没有办法。(只是暂时)
       */
​
        //1.创建集合并添加元素
        Collection<String> coll = new ArrayList<>();
        coll.add("aaa");
        coll.add("bbb");
        coll.add("ccc");
        coll.add("ddd");
​
        //2.获取迭代器对象
        //迭代器就好比是一个箭头,默认指向集合的0索引处
        Iterator<String> it = coll.iterator();
        //3.利用循环不断的去获取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
        while(it.hasNext()){
            //4.next方法的两件事情:获取元素并移动指针
            String str = it.next();
            System.out.println(str);
        }
​
        //当上面循环结束之后,迭代器的指针已经指向了最后没有元素的位置
        //System.out.println(it.next());//NoSuchElementException
​
        //迭代器遍历完毕,指针不会复位
        System.out.println(it.hasNext());
​
        //如果我们要继续第二次遍历集合,只能再次获取一个新的迭代器对象
        Iterator<String> it2 = coll.iterator();
        while(it2.hasNext()){
            String str = it2.next();
            System.out.println(str);
        }
    }
}

1.4.3 lambda表达式

利用forEach方法,再结合lambda表达式的方式进行遍历

public class A07_CollectionDemo7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lambda表达式遍历:
                default void forEach(Consumer<? super T> action):
        */
​
        //1.创建集合并添加元素
        Collection<String> coll = new ArrayList<>();
        coll.add("zhangsan");
        coll.add("lisi");
        coll.add("wangwu");
        //2.利用匿名内部类的形式
        //底层原理:
        //其实也会自己遍历集合,依次得到每一个元素
        //把得到的每一个元素,传递给下面的accept方法
        //s依次表示集合中的每一个数据
       /* coll.forEach(new Consumer<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accept(String s) {
                System.out.println(s);
            }
        });*/
​
        //lambda表达式
        coll.forEach(s -> System.out.println(s));
    }
}

2.List集合

2.1List集合的概述和特点

  • List集合的概述

    • 有序集合,这里的有序指的是存取顺序

    • 用户可以精确控制列表中每个元素的插入位置,用户可以通过整数索引访问元素,并搜索列表中的元素

    • 与Set集合不同,列表通常允许重复的元素

  • List集合的特点

    • 存取有序

    • 可以重复

    • 有索引

2.2List集合的特有方法

  • 方法介绍

    方法名描述
    void add(int index,E element)在此集合中的指定位置插入指定的元素
    E remove(int index)删除指定索引处的元素,返回被删除的元素
    E set(int index,E element)修改指定索引处的元素,返回被修改的元素
    E get(int index)返回指定索引处的元素
  • 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MyLi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aaa");
            list.add("bbb");
            list.add("ccc");
            //method1(list);
            //method2(list);
            //method3(list);
            //method4(list);
        }
    ​
        private static void method4(List<String> list) {
            //        E get(int index)      返回指定索引处的元素
            String s = list.get(0);
            System.out.println(s);
        }
    ​
        private static void method3(List<String> list) {
            //        E set(int index,E element)    修改指定索引处的元素,返回被修改的元素
            //被替换的那个元素,在集合中就不存在了.
            String result = list.set(0, "qqq");
            System.out.println(result);
            System.out.println(list);
        }
    ​
        private static void method2(List<String> list) {
            //        E remove(int index)       删除指定索引处的元素,返回被删除的元素
            //在List集合中有两个删除的方法
            //第一个 删除指定的元素,返回值表示当前元素是否删除成功
            //第二个 删除指定索引的元素,返回值表示实际删除的元素
            String s = list.remove(0);
            System.out.println(s);
            System.out.println(list);
        }
    ​
        private static void method1(List<String> list) {
            //        void add(int index,E element) 在此集合中的指定位置插入指定的元素
            //原来位置上的元素往后挪一个索引.
            list.add(0,"qqq");
            System.out.println(list);
        }
    }

2.3List集合五种遍历方式

  1. 迭代器

  2. 列表迭代器

  3. 增强for

  4. Lambda表达式

  5. 普通for循环

代码示例:

//创建集合并添加元素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aaa");
list.add("bbb");
list.add("ccc");
​
//1.迭代器
/*Iterator<String> it = list.iterator();
     while(it.hasNext()){
        String str = it.next();
        System.out.println(str);
}*/
​
​
//2.增强for
//下面的变量s,其实就是一个第三方的变量而已。
//在循环的过程中,依次表示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
/* for (String s : list) {
       System.out.println(s);
   }*/
​
//3.Lambda表达式
//forEach方法的底层其实就是一个循环遍历,依次得到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
//并把每一个元素传递给下面的accept方法
//accept方法的形参s,依次表示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
//list.forEach(s->System.out.println(s) );
​
​
//4.普通for循环
//size方法跟get方法还有循环结合的方式,利用索引获取到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
/*for (int i = 0; i < list.size(); i++) {
            //i:依次表示集合中的每一个索引
            String s = list.get(i);
            System.out.println(s);
        }*/
​
// 5.列表迭代器
//获取一个列表迭代器的对象,里面的指针默认也是指向0索引的
​
//额外添加了一个方法:在遍历的过程中,可以添加元素
ListIterator<String> it = list.listIterator();
while(it.hasNext()){
    String str = it.next();
    if("bbb".equals(str)){
        //qqq
        it.add("qqq");
    }
}
System.out.println(list);

2.4 List集合两种删除的方法

1.直接删除元素
2.通过索引进行删除

代码示例:

//List系列集合中的两个删除的方法
//1.直接删除元素
//2.通过索引进行删除
​
//1.创建集合并添加元素
List<Integer> list = new ArrayList<>();
​
list.add(1);
list.add(2);
list.add(3);
​
​
//2.删除元素
//请问:此时删除的是1这个元素,还是1索引上的元素?
//为什么?
//因为在调用方法的时候,如果方法出现了重载现象
//优先调用,实参跟形参类型一致的那个方法。
​
//list.remove(1);
​
​
//手动装箱,手动把基本数据类型的1,变成Integer类型
Integer i = Integer.valueOf(1);
​
list.remove(i);
​
System.out.println(list);
​

3.数据结构

3.1栈和队列

  • 栈结构

    先进后出

  • 队列结构

    先进先出

3.2数组和链表

  • 数组结构

    查询快、增删慢

  • 队列结构

    查询慢、增删快

3.3二叉树

  • 二叉树的特点

    • 二叉树中,任意一个节点的度要小于等于2

      • 节点: 在树结构中,每一个元素称之为节点

      • 度: 每一个节点的子节点数量称之为度

  • 二叉树结构图

3.4二叉查找树

  • 二叉查找树的特点

    • 二叉查找树,又称二叉排序树或者二叉搜索树

    • 每一个节点上最多有两个子节点

    • 左子树上所有节点的值都小于根节点的值

    • 右子树上所有节点的值都大于根节点的值

  • 二叉查找树结构图

  • 二叉查找树和二叉树对比结构图

  • 二叉查找树添加节点规则

    • 小的存左边

    • 大的存右边

    • 一样的不存

3.5平衡二叉树

  • 平衡二叉树的特点

    • 二叉树左右两个子树的高度差不超过1

    • 任意节点的左右两个子树都是一颗平衡二叉树

  • 平衡二叉树旋转

    • 旋转触发时机

      • 当添加一个节点之后,该树不再是一颗平衡二叉树

    • 左旋

      • 就是将根节点的右侧往左拉,原先的右子节点变成新的父节点,并把多余的左子节点出让,给已经降级的根节点当右子节点

    • 右旋

      • 就是将根节点的左侧往右拉,左子节点变成了新的父节点,并把多余的右子节点出让,给已经降级根节点当左子节点

  • 平衡二叉树和二叉查找树对比结构图

  • 平衡二叉树旋转的四种情况

    • 左左

      • 左左: 当根节点左子树的左子树有节点插入,导致二叉树不平衡

      • 如何旋转: 直接对整体进行右旋即可

    • 左右

      • 左右: 当根节点左子树的右子树有节点插入,导致二叉树不平衡

      • 如何旋转: 先在左子树对应的节点位置进行左旋,在对整体进行右旋

    • 右右

      • 右右: 当根节点右子树的右子树有节点插入,导致二叉树不平衡

      • 如何旋转: 直接对整体进行左旋即可

    • 右左

      • 右左:当根节点右子树的左子树有节点插入,导致二叉树不平衡

      • 如何旋转: 先在右子树对应的节点位置进行右旋,在对整体进行左旋

3.6红黑树

  • 红黑树的特点

    • 平衡二叉B树

    • 每一个节点可以是红或者黑

    • 红黑树不是高度平衡的,它的平衡是通过"自己的红黑规则"进行实现的

  • 红黑树的红黑规则有哪些

    1. 每一个节点或是红色的,或者是黑色的

    2. 根节点必须是黑色

    3. 如果一个节点没有子节点或者父节点,则该节点相应的指针属性值为Nil,这些Nil视为叶节点,每个叶节点(Nil)是黑色的

    4. 如果某一个节点是红色,那么它的子节点必须是黑色(不能出现两个红色节点相连 的情况)

    5. 对每一个节点,从该节点到其所有后代叶节点的简单路径上,均包含相同数目的黑色节点

  • 红黑树结构图:

  • 红黑树添加节点的默认颜色

    • 添加节点时,默认为红色,效率高

  • 红黑树添加节点后如何保持红黑规则

    • 根节点位置

      • 直接变为黑色

    • 非根节点位置

      • 父节点为黑色

        • 不需要任何操作,默认红色即可

      • 父节点为红色

        • 叔叔节点为红色

          1. 将"父节点"设为黑色,将"叔叔节点"设为黑色

          2. 将"祖父节点"设为红色

          3. 如果"祖父节点"为根节点,则将根节点再次变成黑色

        • 叔叔节点为黑色

          1. 将"父节点"设为黑色

          2. 将"祖父节点"设为红色

          3. 以"祖父节点"为支点进行旋转

4.List集合的实现类

4.1List集合子类的特点

  • ArrayList集合

    底层是数组结构实现,查询快、增删慢

  • LinkedList集合

    底层是链表结构实现,查询慢、增删快

4.2LinkedList集合的特有功能

  • 特有方法

    方法名说明
    public void addFirst(E e)在该列表开头插入指定的元素
    public void addLast(E e)将指定的元素追加到此列表的末尾
    public E getFirst()返回此列表中的第一个元素
    public E getLast()返回此列表中的最后一个元素
    public E removeFirst()从此列表中删除并返回第一个元素
    public E removeLast()从此列表中删除并返回最后一个元素
  • 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MyLinkedListDemo4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nkedList<String> list = new LinkedList<>();
            list.add("aaa");
            list.add("bbb");
            list.add("ccc");
    //        public void addFirst(E e) 在该列表开头插入指定的元素
            //method1(list);
    ​
    //        public void addLast(E e)  将指定的元素追加到此列表的末尾
            //method2(list);
    ​
    //        public E getFirst()       返回此列表中的第一个元素
    //        public E getLast()        返回此列表中的最后一个元素
            //method3(list);
    ​
    //        public E removeFirst()        从此列表中删除并返回第一个元素
    //        public E removeLast()     从此列表中删除并返回最后一个元素
            //method4(list);
          
        }
    ​
        private static void method4(LinkedList<String> list) {
            String first = list.removeFirst();
            System.out.println(first);
    ​
            String last = list.removeLast();
            System.out.println(last);
    ​
            System.out.println(list);
        }
    ​
        private static void method3(LinkedList<String> list) {
            String first = list.getFirst();
            String last = list.getLast();
            System.out.println(first);
            System.out.println(last);
        }
    ​
        private static void method2(LinkedList<String> list) {
            list.addLast("www");
            System.out.println(list);
        }
    ​
        private static void method1(LinkedList<String> list) {
            list.addFirst("qqq");
            System.out.println(list);
        }
    }

5. 源码分析

5.1 ArrayList源码分析

核心步骤:

  1. 创建ArrayList对象的时候,他在底层先创建了一个长度为0的数组。

    数组名字:elementDate,定义变量size。

    size这个变量有两层含义: ①:元素的个数,也就是集合的长度 ②:下一个元素的存入位置

  2. 添加元素,添加完毕后,size++

扩容时机一:

  1. 当存满时候,会创建一个新的数组,新数组的长度,是原来的1.5倍,也就是长度为15.再把所有的元素,全拷贝到新数组中。如果继续添加数据,这个长度为15的数组也满了,那么下次还会继续扩容,还是1.5倍。

扩容时机二:

  1. 一次性添加多个数据,扩容1.5倍不够,怎么办呀?

    如果一次添加多个元素,1.5倍放不下,那么新创建数组的长度以实际为准。

举个例子: 在一开始,如果默认的长度为10的数组已经装满了,在装满的情况下,我一次性要添加100个数据很显然,10扩容1.5倍,变成15,还是不够,

怎么办?

此时新数组的长度,就以实际情况为准,就是110

添加一个元素时的扩容:

添加多个元素时的扩容:

5.2 LinkedList源码分析

底层是双向链表结构

核心步骤如下:

  1. 刚开始创建的时候,底层创建了两个变量:一个记录头结点first,一个记录尾结点last,默认为null

  2. 添加第一个元素时,底层创建一个结点对象,first和last都记录这个结点的地址值

  3. 添加第二个元素时,底层创建一个结点对象,第一个结点会记录第二个结点的地址值,last会记录新结点的地址值

5.3 迭代器源码分析

迭代器遍历相关的三个方法:

  • Iterator<E> iterator() :获取一个迭代器对象

  • boolean hasNext() :判断当前指向的位置是否有元素

  • E next() :获取当前指向的元素并移动指针

6.泛型

6.1泛型概述

  • 泛型的介绍

    泛型是JDK5中引入的特性,它提供了编译时类型安全检测机制

  • 泛型的好处

    1. 把运行时期的问题提前到了编译期间

    2. 避免了强制类型转换

  • 泛型的定义格式

    • <类型>: 指定一种类型的格式.尖括号里面可以任意书写,一般只写一个字母.例如: <E> <T>

    • <类型1,类型2…>: 指定多种类型的格式,多种类型之间用逗号隔开.例如: <E,T> <K,V>

7.Set集合

7.1Set集合概述和特点

  • 不可以存储重复元素

  • 没有索引,不能使用普通for循环遍历

7.2Set集合的使用

存储字符串并遍历

public class MySet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集合对象
        Set<String> set = new TreeSet<>();
        //添加元素
        set.add("ccc");
        set.add("aaa");
        set.add("aaa");
        set.add("bbb");
​
//        for (int i = 0; i < set.size(); i++) {
//            //Set集合是没有索引的,所以不能使用通过索引获取元素的方法
//        }
      
        //遍历集合
        Iterator<String> it = set.iterator();
        while (it.hasNext()){
            String s = it.next();
            System.out.println(s);
        }
        System.out.println("-----------------------------------");
        for (String s : set) {
            System.out.println(s);
        }
    }
}

8.TreeSet集合

8.1TreeSet集合概述和特点

  • 不可以存储重复元素

  • 没有索引

  • 可以将元素按照规则进行排序

    • TreeSet():根据其元素的自然排序进行排序

    • TreeSet(Comparator comparator) :根据指定的比较器进行排序

8.2TreeSet集合基本使用

存储Integer类型的整数并遍历

public class TreeSetDemo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集合对象
        TreeSet<Integer> ts = new TreeSet<Integer>();
​
        //添加元素
        ts.add(10);
        ts.add(40);
        ts.add(30);
        ts.add(50);
        ts.add(20);
​
        ts.add(30);
​
        //遍历集合
        for(Integer i : ts) {
            System.out.println(i);
        }
    }
}

8.3自然排序Comparable

  • 案例需求

    • 存储学生对象并遍历,创建TreeSet集合使用无参构造方法

    • 要求:按照年龄从小到大排序,年龄相同时,按照姓名的字母顺序排序

  • 实现步骤

    1. 使用空参构造创建TreeSet集合

      • 用TreeSet集合存储自定义对象,无参构造方法使用的是自然排序对元素进行排序的

    2. 自定义的Student类实现Comparable接口

      • 自然排序,就是让元素所属的类实现Comparable接口,重写compareTo(T o)方法

    3. 重写接口中的compareTo方法

      • 重写方法时,一定要注意排序规则必须按照要求的主要条件和次要条件来写

  • 代码实现

    学生类

    public class Student implements Comparable<Student>{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
        public Student() {
        }
    ​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Student{" +
                    "name='" + name + '\'' +
                    ", age=" + age +
                    '}';
        }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To(Student o) {
            //按照对象的年龄进行排序
            //主要判断条件: 按照年龄从小到大排序
            int result = this.age - o.age;
            //次要判断条件: 年龄相同时,按照姓名的字母顺序排序
            result = result == 0 ? this.name.compareTo(o.getName()) : result;
            return result;
        }
    }

    测试类

    public class MyTreeSet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集合对象
            TreeSet<Student> ts = new TreeSet<>();
            //创建学生对象
            Student s1 = new Student("zhangsan",28);
            Student s2 = new Student("lisi",27);
            Student s3 = new Student("wangwu",29);
            Student s4 = new Student("zhaoliu",28);
            Student s5 = new Student("qianqi",30);
            //把学生添加到集合
            ts.add(s1);
            ts.add(s2);
            ts.add(s3);
            ts.add(s4);
            ts.add(s5);
            //遍历集合
            for (Student student : ts) {
                System.out.println(student);
            }
        }
    }

8.4比较器排序Comparator

  • 案例需求

    • 存储老师对象并遍历,创建TreeSet集合使用带参构造方法

    • 要求:按照年龄从小到大排序,年龄相同时,按照姓名的字母顺序排序

  • 实现步骤

    • 用TreeSet集合存储自定义对象,带参构造方法使用的是比较器排序对元素进行排序的

    • 比较器排序,就是让集合构造方法接收Comparator的实现类对象,重写compare(T o1,T o2)方法

    • 重写方法时,一定要注意排序规则必须按照要求的主要条件和次要条件来写

  • 代码实现

    老师类

    public class Teacher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
        public Teacher() {
        }
    ​
        public Teacher(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Teacher{" +
                    "name='" + name + '\'' +
                    ", age=" + age +
                    '}';
        }
    }

    测试类

    public class MyTreeSet4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集合对象
            TreeSet<Teacher> ts = new TreeSet<>(new Comparator<Teacher>()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Teacher o1, Teacher o2) {
                    //o1表示现在要存入的那个元素
                    //o2表示已经存入到集合中的元素
                  
                    //主要条件
                    int result = o1.getAge() - o2.getAge();
                    //次要条件
                    result = result == 0 ? o1.getName().compareTo(o2.getName()) : result;
                    return result;
                }
            });
            //创建老师对象
            Teacher t1 = new Teacher("zhangsan",23);
            Teacher t2 = new Teacher("lisi",22);
            Teacher t3 = new Teacher("wangwu",24);
            Teacher t4 = new Teacher("zhaoliu",24);
            //把老师添加到集合
            ts.add(t1);
            ts.add(t2);
            ts.add(t3);
            ts.add(t4);
            //遍历集合
            for (Teacher teacher : ts) {
                System.out.println(teacher);
            }
        }
    }

8.5两种比较方式总结

  • 两种比较方式小结

    • 自然排序: 自定义类实现Comparable接口,重写compareTo方法,根据返回值进行排序

    • 比较器排序: 创建TreeSet对象的时候传递Comparator的实现类对象,重写compare方法,根据返回值进行排序

    • 在使用的时候,默认使用自然排序,当自然排序不满足现在的需求时,必须使用比较器排序

  • 两种方式中关于返回值的规则

    • 如果返回值为负数,表示当前存入的元素是较小值,存左边

    • 如果返回值为0,表示当前存入的元素跟集合中元素重复了,不存

    • 如果返回值为正数,表示当前存入的元素是较大值,存右边

9.HashSet集合

9.1HashSet集合概述和特点

  • 底层数据结构是哈希表

  • 存取无序

  • 不可以存储重复元素

  • 没有索引,不能使用普通for循环遍历

9.2HashSet集合的基本应用

存储字符串并遍历

public class HashSe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集合对象
        HashSet<String> set = new HashSet<String>();
​
        //添加元素
        set.add("hello");
        set.add("world");
        set.add("java");
        //不包含重复元素的集合
        set.add("world");
​
        //遍历
        for(String s : set) {
            System.out.println(s);
        }
    }
}

9.3哈希值

  • 哈希值简介

    是JDK根据对象的地址或者字符串或者数字算出来的int类型的数值

  • 如何获取哈希值

    Object类中的public int hashCode():返回对象的哈希码值

  • 哈希值的特点

    • 同一个对象多次调用hashCode()方法返回的哈希值是相同的

    • 默认情况下,不同对象的哈希值是不同的。而重写hashCode()方法,可以实现让不同对象的哈希值相同

9.4哈希表结构

  • JDK1.8以前

    数组 + 链表

  • JDK1.8以后

    • 节点个数少于等于8个

      数组 + 链表

    • 节点个数多于8个

      数组 + 红黑树

9.5HashSet集合存储学生对象并遍历

  • 案例需求

    • 创建一个存储学生对象的集合,存储多个学生对象,使用程序实现在控制台遍历该集合

    • 要求:学生对象的成员变量值相同,我们就认为是同一个对象

  • 代码实现

    学生类

    public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
        public Student() {
        }
    ​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 {
            if (this == o) return true;
            if (o == null || getClass() != o.getClass()) return false;
    ​
            Student student = (Student) o;
    ​
            if (age != student.age) return false;
            return name != null ? name.equals(student.name) : student.name == null;
        }
    ​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int result = name != null ? name.hashCode() : 0;
            result = 31 * result + age;
            return result;
        }
    }

    测试类

    public class HashSetDemo0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HashSet集合对象
            HashSet<Student> hs = new HashSet<Student>();
    
            //创建学生对象
            Student s1 = new Student("林青霞", 30);
            Student s2 = new Student("张曼玉", 35);
            Student s3 = new Student("王祖贤", 33);
    
            Student s4 = new Student("王祖贤", 33);
    
            //把学生添加到集合
            hs.add(s1);
            hs.add(s2);
            hs.add(s3);
            hs.add(s4);
    
            //遍历集合(增强for)
            for (Student s : hs) {
                System.out.println(s.getName() + "," + s.getAge());
            }
        }
    }
  • 总结

    HashSet集合存储自定义类型元素,要想实现元素的唯一,要求必须重写hashCode方法和equals方法

  • 16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