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PP协议37.911-i10 Evaluation assumption for spectral efficiency for NR satellite access NR卫星接入频谱解析(三)

目录

Satellite beam diameter (km) 卫星波束直径(公里)

Inter-cell distance (km) 小区间距离(公里)

TRxP density (ρ) TRxP密度 (ρ)

Terminal type 终端类型

UE Antenna type and configuration UE天线类型和配置

UE antenna polarisation UE天线极化

UE Antenna gain (dBi) UE天线增益 (dBi)

UE Antenna temperature (K) UE天线温度 (K)

Noise figure (dB) 噪声系数 (dB)

UE Tx transmit power UE发射功率

Number of UE receive antennas UE接收天线数量

Device deployment 设备部署

UE density 用户设备密度

UE mobility model 用户设备移动性模型

Traffic model 流量模型

UE antenna height 用户设备天线高度

Satellite antenna polarization configuration 卫星天线极化配置

Central beam elevation 中心波束仰角

Beam layout definition and wrap-around 波束布局定义和环绕

Frequency re-use factor 频率复用因子

Propagation conditions 传播条件

Large scale Channel model 大尺度信道模型

Small scale 小尺度

Handover margin 切换余量

UE attachment 用户设备附着

Satellite antenna configuration 卫星天线配置


Satellite beam diameter (km) 卫星波束直径(公里)

波束直径通常指天线的辐射波束在地面上的投影直径。由于卫星的天线一般是定向的,并且能够集中能量在某个方向上,因此它在地面上形成一个特定的覆盖区域,这个区域通常是圆形的。

卫星波束直径(Satellite Beam Diameter)是指卫星天线所覆盖区域的直径,即天线波束在地面上覆盖的圆形区域的直径。这个参数非常关键,因为它决定了卫星信号的覆盖范围以及卫星对不同区域的服务能力。

Inter-cell distance (km) 小区间距离(公里)

小区间距离(Inter-cell distance)指的是在蜂窝通信系统中,两个相邻小区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小区是蜂窝网络中基本的服务单位,每个小区由一个基站覆盖,负责向用户提供信号和数据连接。小区间距离对于网络规划、频率复用和信号覆盖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TRxP density (ρ) TRxP密度 (ρ)

TRxP密度 (ρ) 代表的是传输和接收功率密度,是描述在给定区域内,单位体积或单位面积内的传输和接收功率的分布情况。在通信系统中,TRxP通常涉及天线的传输(Tx)和接收(Rx)能力,密度(ρ)则表征信号在空间中的分布。

TRxP指的是传输(Tx)和接收(Rx)过程中的功率,它包括了发射功率(Transmit Power)和接收功率(Receive Power)两部分。

TRxP密度(ρ)表示单位体积或单位面积上,传输和接收功率的分布情况。它是评估信号强度和通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用于描述网络中信号的覆盖情况、频谱资源的利用和干扰管理等方面。

TRxP密度 (ρ) 是无线通信系统中衡量传输和接收功率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分布的重要参数。它有助于评估通信信号的覆盖、质量、干扰和频谱资源的利用,尤其在高密度的网络环境中,TRxP密度是优化通信系统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

Terminal type 终端类型

【NTN参考】:手持式

UE Antenna type and configuration UE天线类型和配置

【NTN参考】:Omni-directional 全向

全向天线是指其辐射模式在所有方向上都是均匀的,理论上它在水平面内会形成一个圆形的辐射图案。这意味着天线能够在360度的角度范围内接收和传输信号,不限定特定方向。

UE antenna polarisation UE天线极化

【NTN参考】:Linear: ±45°X-pol 线性:±45°X极化

【Thales】:No polarisation missmatch modelled 未建模极化不匹配

【Qualcomm 】:Linear polarization, according to TR 38.821, Section 6.1.1【线偏振,根据TR 38.821,章节6.1.1】

UE天线极化:指的是用户设备(UE)天线的极化方式,极化描述了电磁波的振动方向。在无线通信中,天线的极化方式对信号的传播质量和系统性能有重要影响。

线性极化指的是电磁波的电场振动在一个固定方向上。这意味着天线发射的电磁波在某一平面内沿着一条直线振荡。 线性极化可以沿不同的方向(例如水平、垂直、±45°等)进行配置,以优化信号的接收和发射。

±45°线性极化是指电场的振动方向以45°角的角度进行偏转,通常用来描述天线的线性极化特性。在无线通信系统中,±45°线性极化有时也被称为“交叉极化”(X-pol)。这种配置有助于减少天线之间的干扰,提高通信质量。

未建模极化不匹配:意味着在该模型中,假定了发射和接收天线的极化完全匹配,没有考虑由于极化不匹配所造成的信号衰减或损失。这种简化有助于简化计算和模型的设计,但在现实世界中,极化不匹配可能会影响通信质量。

UE Antenna gain (dBi) UE天线增益 (dBi)

UE Antenna temperature (K) UE天线温度 (K)

Noise figure (dB) 噪声系数 (dB)

  • 噪声系数是一个无量纲的量,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表示。它衡量的是接收系统的噪声相对于理想接收系统引入噪声的增量。
  • 更具体地说,噪声系数是指接收系统中信号在经过放大或处理后,增益与噪声的比值减少的程度。它衡量的是信号中噪声的相对增加量。

UE Tx transmit power UE发射功率

Number of UE receive antennas UE接收天线数量

【NTN参考】:(1,1,2) as baseline, (1,2,2) can be additionally provided 以(1,1,2)为基线,(1,2,2)可以额外提供

UE接收天线数量:表示用户设备(UE)上用于接收信号的天线数量

(1,1,2)作为基线

  • (1,1,2)代表的是用户设备(UE)中接收天线的配置。具体来说:
    • 第一个“1”表示该设备有1个接收天线用于垂直极化。
    • 第二个“1”表示该设备有1个接收天线用于水平极化。
    • 最后的“2”表示该设备支持最多2个接收天线。
  • 这种配置通常用于较为基础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设备接收天线的数量为2个,可以提高接收性能,但其复杂度较低。

(1,2,2)作为额外配置

  • (1,2,2)是对基础配置(1,1,2)的一种扩展,表示用户设备有:
    • 1个接收天线用于垂直极化。
    • 2个接收天线用于水平极化。
    • 最后的“2”仍表示设备支持最多2个接收天线。
  • 这种配置增加了对水平极化信号的接收能力,有助于在信号传播方向较为复杂的环境中提升接收质量,尤其是在多径效应和干扰较大的情况下。

Device deployment 设备部署

【NTN参考】:randomly and uniformly distributed over the area 100%户外,随机且均匀分布于该区域

这表示所有设备都被部署在户外环境中,且在指定的区域内设备的分布是随机的,但又确保均匀分布。这种部署方式通常用在大规模的无线网络或通信系统中,确保在覆盖区域内的信号接收和传输均匀。

UE density 用户设备密度

【NTN参考】: 10 UEs per spot beam 每个点波束10个用户设备

UE mobility model 用户设备移动性模型

【NTN参考】:Stationary 静止

Traffic model 流量模型

【NTN参考】:全缓冲模型(Full Buffer Model)

在网络仿真中,流量模型用来模拟网络中数据流的传输情况。它帮助分析和评估网络在各种流量模式下的表现,比如吞吐量、延迟、丢包率等。不同的流量模型可以反映不同类型的用户行为和数据传输方式。

全缓冲模型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交通模型,尤其是在无线通信系统的仿真中。其主要特点是:

  • 设备总是有数据可以发送:在全缓冲模型中,假设每个用户设备(UE)始终处于数据传输状态,没有任何空闲时间。换句话说,每个设备都不断发送数据,直到网络的容量被耗尽。
  • 无空闲时间:每个用户设备的缓冲区(即用于存储待发送数据的存储空间)假设是满的,永远都有数据可发送,因此不会发生数据传输的中断。
  • 压力测试:全缓冲模型常用于网络压力测试,用来评估网络在最繁忙条件下的表现,模拟网络接近最大负载的情况。

UE antenna height 用户设备天线高度

【NTN参考】:Bessel function as in Section 6.4.1 in TR 38.811

卫星天线图案用于描述卫星天线的辐射特性,即天线在不同方向上的辐射强度。它表示了天线在空间中的辐射方向和强度分布,通常以图形的形式展现。

在卫星天线的设计中,Bessel函数被用来计算辐射图案的形状,因为许多天线的辐射模式呈现圆形对称性,尤其是在波束的分布和扩展方面。

Bessel函数的形式使得它在处理类似卫星天线这样的圆形或对称辐射源时特别有效。

Satellite antenna polarization configuration 卫星天线极化配置

【NTN参考】:Circular

圆极化指的是电磁波的电场在传播方向上以圆形路径旋转的方式振荡。换句话说,电场在空间中做旋转运动,形成一个螺旋形的波动模式。

极化损耗 (Polarization Loss):

  • 极化损耗指的是由于接收和发射天线的极化方向不匹配而导致的信号损失。当两个天线的极化方向不同(例如,一个是水平极化而另一个是垂直极化),信号的传输效率会降低,产生极化损耗。
  • 在卫星通信或无线通信中,极化损耗通常是由于天线设计不当、极化方向的不匹配或者环境因素的影响(如雨、雪等)而导致的信号衰减。

SLS(系统级仿真,System Level Simulation):

  • 系统级仿真(SLS):是用来模拟和评估通信系统整体性能的工具。它通常用于分析系统在大规模网络环境中的表现,包括信号传播、用户分布、干扰和网络容量等因素。

未建模意味着在当前的仿真框架中,极化损耗不会被单独考虑或计算。虽然极化损耗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影响通信质量,但在SLS的简化模型中,通常认为它对整体系统性能的影响较小,因此不进行详细建模。

Central beam elevation 中心波束仰角

【NTN参考】:90 degrees

波束仰角 (Beam Elevation)

  • 波束仰角指的是天线波束相对于地面水平面的角度。它描述了波束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
  • 在卫星通信和无线通信系统中,波束的仰角决定了天线辐射波束的方向,这影响到信号的覆盖范围和传播特性。

中心波束仰角 (Central Beam Elevation)

  • 中心波束仰角通常指的是天线系统中主波束的仰角,即天线的主要辐射方向与地面之间的角度。这个角度直接影响卫星信号的传播路径和覆盖范围。
  • 如果中心波束的仰角设置为 90度,这意味着天线的波束将垂直于地面,朝向天顶(正上方)。

90度仰角 (90 degrees)

  • 90度仰角意味着波束的中心方向正好指向天顶,即天线垂直向上。这在某些卫星通信应用中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低轨道卫星(LEO)系统中,天线需要朝向正上方以确保信号的最优传输。
  • 在高轨道卫星(GEO)通信系统中,通常会选择较低的仰角,因为卫星位于较远的位置,天线需要指向较低的角度来对准卫星。

Beam layout definition and wrap-around 波束布局定义和环绕

波束布局定义 (Beam Layout Definition)

  • 波束布局定义指的是如何安排和配置通信系统中的波束,尤其是在多波束天线系统中,波束如何分布在一个特定区域内。波束布局决定了信号覆盖范围和通信质量,在卫星通信、蜂窝网络和其他无线通信系统中非常重要。
  • 在卫星或天线阵列系统中,波束布局决定了波束的覆盖角度、方向以及它们如何与用户设备(UE)或接收器之间的信号覆盖相互作用。

环绕 (Wrap-around)

  • 环绕 (Wrap-around)是指在特定的波束布局中,当波束覆盖区域的边缘遇到某个限制时,信号或数据会“环绕”回到相对的方向。这种技术通常用于提高信号覆盖的效率,特别是在大范围的网络中,避免信号死区或过多的覆盖重叠。
  • 在卫星通信或大规模天线阵列中,环绕通常意味着如果波束的方向接近系统的边界,它可能会继续在另一侧进行覆盖。例如,环绕技术能够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平衡信号强度,避免边缘地区的信号盲区。

Frequency re-use factor 频率复用因子

Propagation conditions 传播条件

  【NTN参考】:LOS probability of 100%

传播条件 (Propagation Conditions)

  • 传播条件是指信号在不同环境下的传播特性,通常受地形、气候、障碍物以及传播介质的影响。在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等领域,传播条件是评估信号质量、覆盖范围、延迟和网络容量的重要因素。
  • 常见的传播条件包括 LOS(视距传播,Line of Sight)NLOS(非视距传播,Non-Line of Sight),其中 LOS 是指信号传输路径没有任何障碍物的情况下,信号能够沿直线传播。

LOS (Line of Sight)

  • 视距传播 (LOS) 是指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没有任何障碍物,信号能够沿直线传播。在视距传播条件下,信号的衰减通常较小,传输质量较高。
  • LOS概率 100% 表示在该条件下,通信系统的所有信号传输路径都处于视距传播状态。换句话说,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没有任何障碍物,如建筑物或山脉,信号可以直接到达接收端。

这意味着在整个传播环境中,信号始终沿直线路径传播,通信双方之间完全没有遮挡。这样的条件通常出现在开阔的空旷区域,比如城市之间的无线通信、某些卫星通信系统等。在 LOS概率为100% 的条件下,信号质量会非常好,系统的覆盖范围和网络容量能够最大化。

Large scale Channel model 大尺度信道模型

【NTN参考】:At least for LOS conditions, large scale model of Section 6.6 in 38.811

大尺度信道模型 (Large Scale Channel Model)

  • 大尺度信道模型是用于描述无线信号在大范围传播过程中如何受到环境因素影响的模型。该模型侧重于信号的传播损耗、阴影衰落等长期变化,对比小尺度信道模型,后者更关注于信号的快速衰落。
  • 大尺度信道模型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规划中,尤其是在覆盖范围、路径损耗和系统容量的评估中,尤其是在大范围区域内。

Small scale 小尺度

【NTN参考】:Small scale fading is modelled as in 38.821 (Table 6.1.1.1-7)

  • 小尺度衰落指的是由于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多条路径的影响而造成的快速信号波动。小尺度衰落通常发生在较短的时间或空间尺度内,通常是由信号反射、折射、散射等引起的。这些现象会导致接收信号的幅度、相位等发生快速变化,从而影响通信系统的性能。
  • 小尺度衰落在高频通信中尤为显著,尤其是在城市环境或复杂的地形中,因为信号会被建筑物、车辆等物体多次反射或散射。

Handover margin 切换余量

切换余量 (Handover Margin)

  • 切换余量是指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当用户设备从一个基站(或小区)切换到另一个基站(或小区)时,信号强度的额外裕度。它用于确保切换过程的平稳进行,即在切换发生前,接收信号的强度足够强,以保证用户在新的基站接入时信号不会丢失。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切换是非常关键的过程,特别是当用户在移动时,信号必须及时切换到覆盖范围内的下一个基站。切换余量可以帮助系统提前作出判断,避免因信号强度下降导致的通信中断。

0dB切换余量 (0 dB Handover Margin)

  • 0 dB的切换余量表示在切换过程中,信号强度的差异恰好等于零,即没有额外的冗余信号强度。在这种情况下,切换过程的触发完全依赖于当前和目标基站之间的信号强度相等或略微优于最低要求。
  • 实际上,0dB的切换余量意味着在切换发生时,信号强度已经非常接近切换的临界值。这个设置可能用于非常精确或紧张的网络环境,或者在一些高效的网络设计中,期望尽量减少信号强度的过度冗余。

手动禁用切换 (Handovers disabled)

  • 手动禁用切换意味着在当前配置下,切换功能被完全禁用。也就是说,设备不会根据信号强度的变化自动进行切换。这个设置通常在一些特殊场景下使用,比如网络测试、实验或者暂时不需要频繁切换的环境。
  • 禁用切换可能会导致设备在信号较弱的区域无法及时切换到更强的信号源,从而影响通信质量。

UE attachment 用户设备附着

【NTN参考】: RSRP

用户设备附着 (UE Attachment)

  • 用户设备附着是指用户设备(UE)与网络的连接过程,通常是指设备通过无线接入网络(如LTE、5G等)成功连接到基站,开始通信的过程。
  •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设备附着是网络连接的第一步,确保设备可以发送和接收数据。当设备附着成功后,它可以进行语音、数据传输等功能。

RSRP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

  • RSRP是指接收到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是无线通信中衡量信号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它通常用于评估网络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
  • 在LTE和5G网络中,RSRP是基站发出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单位通常是dBm。它表示了UE接收到的信号强度,通常用来确定用户设备与基站的距离和信号质量。
  • RSRP的值越高,表示接收到的信号越强,通信质量也越好。

UE Attachment 和 RSRP 的关系

  • 在设备附着过程中,基站会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即RSRP)决定是否接受设备连接。较高的RSRP值意味着信号较强,设备与基站之间的连接会更加稳定,数据传输效率也更高。
  • RSRP是评估设备是否能够附着到某个基站的一个重要因素。当设备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低于某个阈值时,设备可能无法附着,或在附着后可能会掉线。

基于 RSRP 的初始附着表示,移动设备在选择附着到某个基站时,会根据接收到的 RSRP 来决定是否进行连接。通常,当设备接收到的参考信号强度(RSRP)达到一定阈值时,它就会尝试与基站建立连接。

  • 在这种情况下,设备会选择信号强度最强的基站或小区进行附着,以确保连接的稳定性和数据传输质量。信号较强的基站通常意味着更好的信号覆盖和更稳定的网络连接。

Satellite antenna configuration 卫星天线配置

【NTN参考】:1Rx / 1Tx per beam

星天线配置 (Satellite Antenna Configuration)

  • 卫星天线配置是指卫星系统中天线的设置与布局,决定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方式。天线配置对于卫星通信的性能、覆盖范围、信号质量和系统容量具有重要影响。
  • 在卫星通信中,天线通常采用波束成形技术,以聚焦信号并将其传输到特定区域。不同的配置方式可以有效优化网络性能,尤其是在大规模的卫星通信系统中。

1Rx / 1Tx per beam

  • 1Rx / 1Tx per beam表示每个波束有一个接收天线(Rx)和一个发射天线(Tx)。在这种配置下,每个波束的信号接收和发射都由独立的天线来完成。
  • Rx (接收天线) 用于接收信号,它接收来自其他设备或卫星的信号。
  • Tx (发射天线) 用于将信号发送到其他设备或卫星。
  • 每个波束一个接收和发射天线意味着每个信号传输路径(即波束)会有单独的接收和发射组件,这样可以提高信号的精确度和系统的效率,特别是在点对点的通信中。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