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keeper
在学习Zookeeper之前,我们还是先了解它的概念:
一、什么是zookeeper?
1、简介
zooKeeper 是一个开放源码的分布式协调服务,主要为了解决分布式架构下数据一致性问题, 它是集群的管理者, 监视着集群中各个节点的状态,根据节点提交的反馈进行下一步合理操作。 最终, 将简单易用的接口和性能高效、 功能稳定的系统提供给用户
2、应用场景
分布式配置中心、分布式注册中心、分布式锁、分布式队列、集群选举、分布式屏障、发布/订阅等场景。
二、Zookeeper数据结构
1、简介
Zookeeper的数据模型类似于文件系统,是树状结构,每个树节点(目录)对应一个Znode节点。这些目录节点和我们普通的目录一样可以新建、删除、修改。
2、常用的数据格式有:
我们常用的主要有四种类型的znode。
1、持久化目录节点:PERSISTENT 客户端与zookeeper断开连接后,该节点依旧存在,只要不手动删除该节点,他将永远存在。
2、持久化顺序编号目录节点:PERSISTENT_SEQUENTIAL : -s 客户端与zookeeper断开连接后,该节点依旧存在,只是zookeeper给该节点名称进行顺序编号。
3、临时目录节点:EPHEMERAL : -e 客户端与zookeeper断开连接后,该节点被删除。
4、临时顺序编号目录节点: EPHEMERAL_SEQUENTIAL : -es 客户端与zookeeper断开连接后,该节点被删除,只是zookeeper给该节点名称进行顺序编号。
3、zookeeper客户端常用命令:
1)、连接zookeeper服务端(Linux): ./zkCli.sh -server ip:port
2)、断开zookeeper服务端的连接: quit
3)、查看帮助: help
4)、查询所有的目录节点: ls /
5)、创建目录节点: create /节点名 值(可写可不写)
6)、设置目录节点的值(修改时也可以): set /节点名 值
7)、删除单个目录节点: delete /节点名
8)、删除带有子节点的目录: deleteall /节点名
9)、创建临时目录节点: create -e /节点名 值(可写可不写)
10)、创建持久化目录节点: create -s /节点名 值(可写可不写)
11)、查询目录节点的详情信息: ls -s /节点名
三、Zookeeper JavaAPI(Curator)
1、简介:
Apache Curator 是一个用于Apache ZooKeeper 的Java 客户端框架。 Curator 提供了一组易于使用的API和工具,简化了与ZooKeeper 的交互,同时提供了更高级别的抽象和功能。
2、搭建和使用Curator(以下环境使用的是spring boot)
1)、引入Curator支持
<!-- zookeeper支持 -->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zookeeper</groupId>
<artifactId>zookeeper</artifactId>
<version>3.6.4</version>
</dependency>
<!-- curator-recipes -->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curator</groupId>
<artifactId>curator-recipes</artifactId>
<version>5.5.0</version>
</dependency>
<!-- curator-framework -->
<dependency>
<groupI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