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IA的学习(2)

OSI七层参考模型

OSI七层参考模型(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Seven-Layer ReferenceModel)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用于描述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参考模型。该模型将网络通信分为七个不同的层级,每个层级都有特定的功能和责任,从而实现了网络通信的模块化和分层管理

1.物理层(Physical Layer):在物理层上进行比特流的传输,它定义了电气、光学和物理接口的特性,包括数据传输的方式、电压和时序等。物理层负责传送原始的比特流,而不考虑具体的数据结构。

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建立了两个相邻节点之间可靠的数据链接,通过帧(Frame)传输数据。它处理物理层传输的比特流,并将其组织为数据帧,添加地址和校验等控制信息,以便在直接连接的节点之间安全可靠地传输数据。

3.网络层(Network Layer):网络层负责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输到目标节点。它通过路由选择算法和网络地址转换(NAT)等技术来确定数据的最佳路径,并为数据包添加源和目标的网络地址。

4.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它通过端口号将数据流与应用程序关联,为数据分段、重组和错误校验提供支持。传输层协议通常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5.会话层(Session Layer):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维护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会话。它提供了会话的控制和同步功能,为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交换提供了有序、可靠的方式。

6.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表示层处理数据的表示和编码方式,确保不同系统中的应用程序能够正确解释和处理传输的数据。它提供数据格式转换、数据加密和压缩等功能。

7.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应用层是最高层,它直接面向用户的应用程序。应用层定义了各种应用程序使用的协议和标准,例如HTTP、FTP和SMTP。在应用层,用户可以访问网络服务和资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层管理在OSI模型中的体现:
1.每个层级都有明确的功能和责任,层与层之间通过规定的接口进行通信。上层向下层提供服务,下层通过接受和处理来自上层的请求来完成任务。
2.每个层级只关注与自己相关的问题,并将底层实现细节隐藏起来。上层只需了解下层提供的抽象接口,无需关心底层的具体实现细节。
3.分层管理使得系统更易于理解和调试,可以将网络通信问题分解为各个层级进行逐层分析,提高了故障排查的效率。

TCP/IP模型

TCP/IP模型是一种网络通信协议集合,由传输控制协议(TCP)和Internet协议(IP)作为核心协议。它是互联网的基础架构,用于实现在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TCP/IP模型由四个层级组成,每个层级负责不同的功能和任务。下面是对每个层级的详细介绍:
1.网络接口层(Network Interface Layer):该层也被称为物理层或链路层,负责处理与物理设备之间的通信,将数据转换为适合传输的格式。 它定义了数据在物理媒介上的传输方式和接口标准,例如以太网、Wi-Fi等。在该层,数据被分割为帧,并添加头部和尾部,以确保数据在物理媒介上的正确传输。
2. 网络层(Internet Layer):该层主要使用IP协议进行工作,负责实现数据包的路由和寻址,使数据能够在不同的网络中传输。 IP协议定义了数据包的结构和寻址方式,将数据从源主机发送到目标主机,并通过路由器进行传输。 在该层,数据包被分割为更小的数据包,每个数据包被称为IP数据报(IP Datagram)。
3.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该层使用TCP和UDP协议,负责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TCP协议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用于传输需要确保完整性和顺序的数据,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UDP协议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数据传输,用于传输对实时性要求较高、但可容忍丢失的数据,如音频、视频等。在该层,数据被分割为报文段,并添加序号、确认号和校验和等信息。
4.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该层位于TCP/IP模型的最顶层,包括各种应用程序和协议,如HTTP、FTP、SMTP等。它定义了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规则和数据格式,负责实现特定应用的功能和服务。 在该层,数据被称为消息或报文,具有特定的格式和语义,例如网页、电子邮件等。

OSI七层参考模型与TCP/IP模型的区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CP/IP协议簇

TCP/IP协议簇是指一组相互关联且共同工作的网络协议,它们构成了互联网的核心协议基础。TCP/IP协议簇由多个协议组成,每个协议负责不同的功能和任务。

以下是TCP/IP协议簇中一些重要的协议:

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
TCP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UDP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
以太网协议
DHCP协议(Dynamic HostConfiguration Protocol)

封装和解封装

TCP/IP协议簇的封装和解封装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被逐层封装和解封装,以便在不同网络层之间传递。

下面是TCP/IP协议簇的封装和解封装过程:

发送端(封装):

1.应用层封装:应用层将数据划分为适当的数据块,并添加应用层协议头部,如HTTP、FTP等。这样的封装使得数据可以通过对应的应用程序进行处理。
2.传输层封装:传输层协议(如TCP或UDP)将应用层数据报封装为传输层分段。每个分段包含传输层协议头部信息,如源端口号和目标端口号。
3.网络层封装:网络层协议(如IP协议)将传输层分段封装为网络层分组(数据报)。每个数据报包含网络层协议头部信息,如源IP地址和目标IP地址。

接收端(解封装):

1.网络层解封装:接收端的网络层协议根据目标IP地址将数据报传递给相应的传输层协议。
2.传输层解封装:传输层协议根据目标端口号将传输层分段传递给相应的应用程序。
3.应用层解封装:应用层协议解析数据块,并将数据传递给目标应用程序进行处理。

在封装过程中,每个协议在上层数据的基础上添加自己的协议头部信息,以提供所需的功能和服务。而解封装过程则是根据协议头部信息逐层剥离,将数据传递给上一层协议。通过这种逐层封装和解封装的方式,数据能够在不同网络层之间进行传输和交换,从源到目的地的通信得以实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P协议

TCP/IP协议簇中的IP协议(InternetProtocol)是一种网络层协议负责在网络中传输数据包。IP协议定义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规则和寻址方式。

下面是IP协议的几个重要特点和功能:

1.数据包传输:IP协议将应用层数据封装成数据包(也称为IP数据报),并根据目标IP地址将数据包从源主机发送到目标主机。IP协议不提供可靠的传输保证,只是尽力而为地将数据包传递到目标主机。

2.路由选择:IP协议使用路由选择算法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每个网络设备(如路由器)根据网络拓扑和路由表来决定将数据包转发到哪个下一跳节点。这样,数据包可以在多个网络间进行跳转,最终到达目标主机。

3.IP地址:IP协议使用IP地址唯一标识网络中的主机和设备。IP地址由32位或128位二进制数字组成,用于在网络中定位和识别主机。IPv4是最常用的IP地址版本,使用32位二进制表示;而IPv6采用128位二进制表示,以解决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

4.分片和重组:IP协议能够将较大的数据包分割成更小的片段进行传输,这称为分片。接收端根据序号和偏移量将这些片段重新组装成完整的数据包。分片和重组机制使得IP协议能够在不同网络环境下传输不同大小的数据。

5.数据包格式:IP协议定义了数据包的格式,包括头部和数据字段。IP头部包含了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版本号、长度和其他控制信息。数据字段用于存储封装的数据。

IP协议是TCP/IP协议簇中最为核心的协议之一,它提供了分组交换和数据传输的基础,使得不同网络设备可以相互通信。除了数据传输功能,IP协议还支持多播、子网划分、路由器间的协议等更高级的功能。它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以及大型局域网中,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协议之一。

TCP协议和UDP协议

TCP/IP协议簇中的TCP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UDP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是传输层协议用于在网络中传输数据

TCP协议的特点和功能:

1.可靠性:TCP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通过确认、重传和超时机制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TCP使用序列号标识每个数据段,并进行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以避免丢包和网络拥塞。

2.有序性:TCP协议保证数据的有序传输,发送方按照顺序分割数据,接收方进行重组。这样可以确保数据按照发送的顺序到达接收端。

3.连接导向: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协议,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并使用四次挥手终止连接。在连接建立后,双方可以进行双向通信。

4.流量控制:TCP协议使用滑动窗口机制对数据的发送进行流量控制,发送方根据接收方的处理能力和网络状态动态调整发送窗口的大小。

5.拥塞控制:TCP协议使用拥塞控制算法来防止网络拥塞。它根据网络的拥塞程度动态调整发送速率,以避免过多的数据进入网络导致丢包和延迟增加。

UDP协议的特点和功能:

1.无连接性:UDP协议是无连接的,发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每个UDP数据包都是独立的,相互之间没有关联。

2.不可靠性:UDP协议提供不可靠的数据传输。它不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有序性和完整性,数据包可能丢失、重复或乱序。

3.简单性:UDP协议的设计简单,开销小,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例如,音频和视频流媒体传输常使用UDP协议。

4.边界性:UDP协议中的数据单位是用户数据报,每个用户数据报都有固定的大小,数据的边界得以保留。

5.低延迟:由于UDP协议没有可靠性和拥塞控制机制,数据可以更快速地传输,并且支持广播和多播等特性。

TCP协议和UDP协议在性质和功能上有明显的区别。

三次握手

CP/IP协议簇中的**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是建立TCP连接时使用的一种机制,用于确保通信双方能够正常交换数据。

下面是三次握手的过程:

第一次握手(SYN):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带有标志位SYN(同步)的TCP报文段,用于请求建立连接。此时客户端进入SYN_SENT状态。

第二次握手(SYN+ACK):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SYN报文段后,会发送一个带有标志位SYN和ACK(确认)的TCP报文段作为回应。该报文段中的SYN表示接收到了客户端的请求,并且ACK表示确认客户端的SYN请求。同时,服务器也会为这个新的连接分配资源和缓存信息。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CVD状态。

第三次握手(ACK):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报文段后,会向服务器发送一个带有标志位ACK的TCP报文段,用于确认服务器的响应。该报文段中的ACK表示客户端已经收到了服务器的确认,并且连接已经建立成功。此时客户端和服务器均进入ESTABLISHED状态,可以开始正常传输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次握手的目的是双方确认彼此的通信能力和初始序列号的同步。通过这个过程,可以确保客户端和服务器双方都能够正常发送和接收数据,并建立起可靠的连接。

三次握手的原理是:客户端发送请求,服务器确认请求并同意连接,客户端再次确认服务器的响应。这样的交互过程可以确保双方都具备通信条件,并且避免了无效连接的建立。

需要注意的是,三次握手只在连接建立时进行,数据传输完毕后,需要进行四次挥手(Four-Way
Handshake)来关闭连接。四次挥手的过程与三次握手类似,但包含了额外的一次ACK确认断开连接的请求。

四次挥手

四次挥手是在TCP协议中用于关闭连接的过程,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下面详细介绍每一步的操作:

  1. 第一步(客户端发送关闭请求):

    •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带有标志位FIN(Finish)的TCP报文段,表示客户端不再发送数据,请求关闭连接。
    • 客户端进入FIN_WAIT_1状态,等待服务器的确认或拒绝。
  2. 第二步(服务器回应关闭请求):

    • 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关闭请求后,会发送一个带有标志位ACK(Acknowledgment)的TCP报文段,作为回应客户端的请求。
    • 服务器进入CLOSE_WAIT状态,表示服务器准备关闭连接,但仍然可以接收来自客户端的数据。
  3. 第三步(服务器发送关闭请求):

    • 当服务器准备关闭连接时,会发送一个带有标志位FIN的TCP报文段,表示服务器也想要关闭连接,并停止发送数据。
    • 服务器进入LAST_ACK状态,等待客户端的确认或拒绝。
  4. 第四步(客户端确认关闭请求):

    • 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关闭请求后,向服务器发送一个带有标志位ACK的TCP报文段,作为对服务器关闭请求的确认。
    • 客户端进入TIME_WAIT状态,等待一段时间,确保服务器收到了关闭请求的确认信息。
    • 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确认后,关闭连接,进入CLOSED状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四次挥手过程中,客户端和服务器都要发送FIN和ACK报文段进行通信,确保双方都知道对方已经关闭连接,并等待确认。TIME_WAIT状态的等待时间可以确保网络中所有延迟的报文段都被丢弃,从而确保连接的可靠关闭。这样可以避免客户端在关闭连接后立即重新发起连接时出现旧的报文段与新连接冲突的问题。

以太网协议

TCP/IP协议簇中的以太网协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的数据链路层协议,用于在物理网络中传输数据。

以下是以太网协议的几个关键特点和功能:

1.物理介质:以太网协议可以在不同的物理介质上进行数据传输,包括铜缆、光纤等。最常见的是使用双绞线作为物理媒介。

2.数据帧格式:以太网协议使用数据帧(Frame)进行数据传输。数据帧由帧起始符、目标MAC地址、源MAC地址、帧类型/长度、数据和帧校验序列等字段组成。

3.MAC地址:每个连接到以太网的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物理地址,称为MAC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Address)。MAC地址由48位二进制数表示,前24位表示厂商标识,后24位为设备识别码。

4.载波侦听多址访问(CSMA/CD):以太网采用CSMA/CD技术,即载波侦听多址访问/冲突检测。设备在发送数据之前会监听信道,如果信道空闲,则发送数据;如果信道被占用,则等待一段时间后重新尝试。

5.最大传输距离:以太网协议规定了不同物理介质上的最大传输距离。常见的以太网标准包括10BASE-T(最大传输距离为100米)和100BASE-TX(最大传输距离为100米)等。

6.网桥和交换机:以太网可以通过网桥或交换机将多个网络连接起来,以实现数据的转发和路由功能。网桥和交换机能够根据MAC地址进行帧的转发和过滤,提高网络性能和可靠性。

7.IP协议的封装:以太网协议通常作为IP协议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支持。IP数据报在以太网数据帧中进行封装,以实现IP数据的传输。

以太网协议是TCP/IP协议簇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提供了一种可靠、高效的局域网和广域网通信方式。以太网的应用广泛,被用于局域网中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同时也是互联网的基础构架之一。

DHCP协议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Protocol)是TCP/IP协议簇中的一个协议,用于自动配置网络设备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服务器等网络参数

以下是DHCP协议的一些关键特点和功能:

1.自动分配IP地址:DHCP允许网络管理员通过DHCP服务器动态地为网络上的设备分配IP地址。设备在启动时发送DHCP请求广播消息,DHCP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会为此设备分配一个可用的IP地址,并将该地址作为DHCP响应返回给设备。

2.动态更新配置:DHCP支持动态更新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服务器等参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变更和更新。当网络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更换IP地址或其他参数时,可以向DHCP服务器发送请求,在服务器端进行更新。

3.IP地址池管理:DHCP服务器维护一个IP地址池,其中包含可分配的IP地址范围。当设备向DHCP服务器请求IP地址时,服务器从地址池中选择一个未被分配的地址进行分配。这样可以避免IP地址冲突和重复使用的问题。

4.静态IP地址分配:除了动态分配IP地址之外,DHCP还支持静态IP地址分配。网络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在DHCP服务器上设置某些设备使用固定的IP地址,而不是动态分配。

5.维护租约:DHCP服务器为每个设备分配的IP地址都有一个租约期限,即该地址的有效期。设备在租约到期前可以向DHCP服务器发送续约请求,以延长租约时间。如果设备停止使用该IP地址或无法与DHCP服务器通信,则在租约到期后,该地址将被释放并返回到IP地址池中。

6.DHCP中继:DHCP中继(DHCPRelay)允许在网络中的子网之间传递DHCP消息。当设备所在的子网没有配置DHCP服务器时,DHCP中继代理可以转发设备的DHCP请求到其他子网上的DHCP服务器,并将响应消息返回给设备。

通过DHCP协议,网络管理员可以更加方便地管理和配置大量设备的网络参数,减少了手动配置的工作量,提高了网络管理的效率。DHCP协议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中广泛应用,使得设备的接入和网络扩展更加灵活和便捷。

报头

TCP/IP协议簇中的报头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添加在每个数据包前面的一部分信息,用于传递关于数据包的控制和管理信息。主要涉及到TCP、IP和UDP协议的报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TCP报头:
    • 源端口和目的端口:指示源主机和目标主机的应用程序使用的端口号。
    • 序列号和确认号:用于控制数据包的顺序和确认,确保可靠的数据传输。
    • 数据偏移和标志位:包含报头长度和各种标志位,如SYN、ACK、FIN等,用于控制连接的状态。
    • 窗口大小:指示接收方当前可接受的数据量,用于流量控制。
    • 校验和:用于检测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错误。
    • 紧急指针:用于指示在数据流中需要优先处理的数据。
    • 选项字段:可选的字段,用于扩展TCP功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IP报头:
    • 版本和头部长度:指示IP报头的版本和长度。
    • 区分服务:包含不同服务质量的参数,如优先级、延迟和带宽。
    • 总长度:指示整个IP数据报的字节长度。
    • 标识、标志位和片偏移:用于分片和重组数据报的信息。
    • TTL:用于限制数据包在网络中存活的最长时间,防止无限循环。
    • 协议:指示上层使用的协议,如TCP、UDP等。
    • 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指示源主机和目标主机的IP地址。
    • 校验和:用于检测IP报头是否发生错误。
    • 选项字段:可选的字段,用于扩展IP功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UDP报头:
    • 源端口和目的端口:指示源主机和目标主机的应用程序使用的端口号。
    • 长度:指示整个UDP数据报的长度。
    • 校验和:用于检测UDP数据报是否发生错误。

这些报头中的各个字段提供了控制和管理数据传输过程所需的关键信息。通过解析报头的内容,接收方能够正确处理数据包,并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和连接控制。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